身為領導,最煩下屬做的一件事情,你知道是什麼嗎?四個字形容叫做不負責任。八個字形容叫做不負責任,賣主求榮,12個字形容叫做不負責任,賣主求榮,吃裡爬外。先講兩個歷史故事吧。
宋太祖趙匡胤剛被擁戴為皇帝之時,陳橋的守門人拒絕讓他進入,只好轉而來到封邱門,守關的人看情勢如此,老遠就敞開城門讓他進城。 太祖即位以後,處死封邱門的官吏,而賞賜官位給陳橋的守門人,以表揚他對當時王朝的忠心。
元順帝至正年間,廣東有王成、陳仲玉作亂,東莞人何真(字邦佐,任廣東行省右丞,向行省(地方行政官署)請命,率領義兵擒拿陳仲玉呈獻給上級。而王成卻建築營寨防守,圍攻了很久都無法攻破。 何真懸賞一萬錢捉拿王成,王成的家奴綁著主人來求賞。 何真笑著對王成說:「你怎麼養虎為患啊?」 王成為自己沒有眼光而不好意思。 他家奴請求賞錢,何真如數給了他,又派人準備湯鑊(古代的酷刑,用來烹人),架在轉輪車上。
王成很恐懼,以為要烹自己。 何真卻把那家奴綁起來放在湯鑊車上,催部下將他烹了。又叫幾個人敲鼓推車,當眾宣布:「有家奴捆綁出賣主人的,以後都比照這種辦法處理!」 大家佩服他賞罰分明,嶺南一帶的人心裡都歸順他。
以上兩個故事都是出自明朝馮夢龍的《智囊》一書,這兩個故事對我們現在依然很有借鑑意義。
第一,無論任何領導,都非常討厭,下屬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負責任。無論這個領導有沒有能力,但他身為領導了,他就想讓下屬替他做事,做好自己職責內的事。下屬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領導的手和腿。說白了是要替領導做事的。你不提領導做事。領導養活你幹什麼?你怎樣替領導做事?領導會給你一些規章制度,還有責任範圍。說白了,你負起責任,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了。領導都不會多煩你。
第二,領導最討厭甚至痛恨的事情就是賣主求榮。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誰也不想培養一個白眼狼,你對他那麼好,結果他反過來為了自己的利益把你給出賣了。即使出賣自己的主人去討好對方。對方也不一定高興。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價值導向的問題。雖然你出賣了自己的主人,對我非常有利。但是如果我重用你的話,以後會讓大家覺得我是一個沒有原則,沒有道義的人。在利益面前,首先選擇利益而拋棄道義的人。這樣的人設如果一旦建立,領導可以說就算領到頭了。因為身為領導,今天能接受一個別人家的賣主求榮的人。那麼說不定有一天也會被自己的下屬給出賣。所以領導為了長遠考慮,為了大局考慮。即使你給人家提供了便利,提供了利益。人家也只是當時對你好。當你的利用價值完全失去的時候,你就會成為殺一儆百的一,殺雞儆猴的雞!
第三,千萬不要吃裡爬外。不負責任是領導之第一大忌。不負責任外加賣主求榮領導都已經達到憤怒值了。如果再加個吃裡爬外吃著佔著。那你真的就在單位裡面混不下去了。真的可以算是人神共憤了,誰見誰煩了。所以我們從古至今的很多故事都是在宣傳,堅守職責的人,哪怕得罪了領導。最後都會有一個好結果。而不堅守職責,賣主求榮的人,即使能給領導帶來很多現實利益,到最後也沒有好結果。
說白了還是沒有把利益給分析透。因為對於領導來說更加長久的利益,是你好好聽話,盡忠職守。很多人鬧不明白其中緣由,算不好其中的帳。以為走些歪門邪道,賣主求榮,就能取得榮華富貴。現實中的很多事情證明這樣想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所以說幹工作還是老老實實的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你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會有多大?有時候多注意一點。能夠成長進步的也可能就是你。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向大家推薦一下《智囊》一書,這是一部從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總集,全書分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二十八卷。無論是政治家高瞻遠矚,治國平天下,還是軍事家運籌帷幄,出奇制勝,決勝千裡,或者是商賈輕取富貴,全身持家,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搜羅無遺。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蓋世膽量,于謙處理複雜事務的遊刃有餘,王羲之的靈活機智,東方朔的詼諧機智,紅拂女的慧眼識人,凡夫俗子的狡黠,於本書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這是一部令人不忍釋卷之作,一部借鑑古人、智處萬事之作,一部追根溯源、關照現實之作,讀之如同進入寶山,智慧寶石俯拾即是。攜此智慧錦囊,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謀略、膽量、識見、言辭,向成功邁進。
流傳幾百年的經典,必有其過人之處,今天向大家推薦的就是這套《智囊》全集,絕對是一本很好的枕邊書,多讀必然增加智慧。
這套書,生動有趣,可讀性強,點擊下方藍字,就在你眼前,正在打折,機會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