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應該如何引導下屬,把事情做對做好?

2020-12-10 湛廬文化

上期內容,我講的是如何避免領導沒時間、下屬沒事做?

這期,我要來談談,領導應該如何幫助下屬,才能確保他們把事情做對做好?

當你的下屬們都能負起餵養猴子的責任,下一步就是要確保他們能用盡全力把事情做好。對此,《別讓猴子跳回背上》這本書的作者給出了三條建議。

《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作者:(美)威廉·安肯三世

譯者:陳美岑

建議一:控制下屬身上猴子的數量,不要讓猴子因為疏於照顧而被餓死。

這個道理很簡單,下屬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當猴子太多的時候,他要麼會顧此失彼,只餵養其中的幾隻,餓死其他猴子;要麼會把有限的資源平均分配到所有猴子身上,結果就是所有猴子都營養不良。所以,真正聰明的領導者會控制自己安排給下屬的工作數量,只讓他們去做真正有價值的重要工作。

作者有一位朋友叫傑克,是一家大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全面管理公司的日常工作。傑克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智商高達160,總能從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裡發現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

可是,傑克的工作卻並不順利,其他所有的副總裁都對他有意見,不太配合他的工作。於是傑克邀請作者來幫他分析原因。一番調查之後,作者發現,原來是因為傑克給其他人安排了太多的工作。

每天早上,傑克都會快速地消化掉公司前一天的銷售數據和運營報告,然後挨個走進大家的辦公室,告訴別人他又發現了什麼問題,要求對方想辦法去解決。但是,傑克布置的很多工作,其實沒有太大的價值。

傑克的這種做法讓大家不知所措,不僅打亂了工作節奏,還降低了工作效率。因為很多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在老問題還沒解決之前,傑克就又安排了新的工作。

有一位主管技術的副總裁就說:我的清單上有28項傑克安排的工作,這已經是一個人能承受的極限了,所以每當傑克給我安排新工作的時候,我就會把之前的一些工作從清單上刪掉,老實說有很多工作並不重要,可能連傑克自己都也已經忘記了。

知道了問題出在哪裡,傑克就開始按照作者的建議,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讓所有的下屬都列出一份「猴子清單」,上面包括所有自己安排給他們的事情。然後和他們一條條地討論,把那些次要的猴子殺掉,只保留最重要的,然後好好餵養這些剩下的猴子。

傑克還發現,如果有一隻猴子你猶豫要不要殺掉,那麼就必須要殺掉,因為真正重要的猴子,即便錯殺了,它之後也會重新冒出來。傑克通過控制下屬們身上的猴子數量,明顯提升了工作效率。

建議二:準確溝通工作要點和優先級

當下屬手上有很多工作的時候,如果領導沒有做過明確的指示,那麼下屬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安排,優先做他認為重要的、緊急的工作。但是,下屬的理解很可能和領導的理解有偏差,甚至是相反的。這樣一來,他在執行的時候肯定會跑偏。

所以,領導在和下屬溝通的時候,應該著重強調那些最重要的關鍵點,特別是在有多項任務的時候,要明確每項工作的迫切程度與優先級

作者有一位下屬,他會把工作清單上的待辦事項分成兩類,一類是有明確截止時間的,另一類則沒有。

作者就發現,這位下屬總是會優先去做那些有截止時間的工作,哪怕另一類工作當中有更加重要的。每當作者問這位下屬打算什麼時候做這些重要工作的時候,他的回答總是:我會儘快的。但實際上,他還是會把這些工作往後排。

於是,作者每次在和這位下屬溝通的時候,都會要求他列出一份待辦清單,然後兩個人坐下來逐一討論,明確每項工作的優先級,對於那些非常重要的工作,作者還會特別提醒他要注意其中哪些關鍵點。自此之後,這位下屬的工作成效大大地提升了,而且還會主動優化自己的工作計劃。

建議三:提前約定好下次討論的時間

領導要在和下屬的每一次討論結束的時候,約定好下次討論的時間。雖然領導已經給下屬安排了合理的工作量,也明確了工作優先級,但這個時候還不能高枕無憂。因為總會有各種事情,幹擾甚至是打斷下屬的工作計劃,如果領導只是偶爾問起他的工作進展,那麼很可能會發現,由於某種原因,下屬耽擱了工作進度,但是這個時候可能為時已晚,再怎麼彌補也趕不上原來計劃的進度了。

那麼你要怎麼確保下屬在穩步地推進自己該做的工作呢?有一個特別簡單但非常實用的辦法,就是每次討論結束之前,和他先約好下次討論的時間,即便到了約定的時間,任務沒有進展,他也必須做「無進度匯報」。

這實際上是在告訴他:領導在關注他的工作進度。即便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也能有效推動他去完成工作。

作者手下有一位叫做凱斯的經理,能力很強,同時負責著多項工作。有一次,凱斯打電話給作者,想要推遲當天下午的一次會面,這次會面本來是要討論一項工作的進展情況。但是凱斯說,因為自己之前太忙了,沒有顧得上處理這項工作,所以目前沒有什麼進展可以匯報,等有了足夠的進展之後再約時間匯報。

但是作者不同意推遲會議,他對凱斯表示:這項工作沒有進展我能理解,但是,匯報的時間不能改。即便你沒有進展可以匯報,也要做「無進度匯報」,具體包含三項內容:第一,如果有進度,現在會是什麼狀況;第二,說明現在停在了哪裡;第三,談談下一步打算怎麼做。

為了做好這個無進度匯報,凱斯開始認真地思考怎樣在不影響其他工作的同時,也能穩步地推進這項工作的進展。當他下午如約走進作者辦公室的時候,手裡已經有了一份詳盡的計劃書。如果作者不堅持要求下屬做無進度回報,下屬多半就會把這項工作扔到腦後,只想著怎麼先把手上的工作忙完,結果就會是一拖再拖。

《別讓猴子跳回背上》這本書,一方面包含了簡單實用的管理技巧,幫領導者把下屬的猴子留給下屬,讓自己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給出了有效提升下屬能力的建議,讓下屬能在工作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不斷地提高整個團隊的戰鬥力,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發展。我建議你也親自讀一讀這本書,相信一定會有很多收穫。

好,我的推薦就到這裡,推薦你閱讀《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相關焦點

  • 下屬不行,累死領導,如何有效管理下屬,這四招教你輕鬆學會
    有效的管理者擇人任事和升遷,都以一個人能做些什麼為基礎。所以,他的用人決策,不在於如何克服人的短處,而在於如何發揮人的長處。我們在選人的時候,根據崗位需求,需要選擇的是有特長的人,找到那個長板,這樣能把事情做起來,這也就是長板效應。
  • 下屬請假偷偷面試,作為管理者應該如何處理?
    作為管理者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想著如何處罰下屬,相反更應該是進行一個自我的反思,更應該直面問題,思考一下究竟是哪方面的原因。作為管理者你能夠給下屬提供哪些的幫助,而不是想著要如何管制下屬。因為管理的核心是「理」,而不是管。
  • 下屬不聽話怎麼辦?作為領導做好這三招下屬乖乖聽話
    下屬不聽話怎麼辦?作為領導做好這三招下屬乖乖聽話哈嘍,大家好,我是要快樂的對自己,歡迎大家觀看本期的職場文章。希望能夠給大家傳遞更多的正能量。當然,我相信哪個公司都會有那麼幾個刺頭,各種的不聽話,但是呢,有時候領導也拿這種人沒辦法,你說開除吧,員工也沒範那麼大的錯。開除了之後,還不見得能找到更合適的人選,你說留著他,但是自己的心理及其的不爽。也正因為如此,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關於這個事情。作為領導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下屬對自己言聽計從呢?有以下三點。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 下屬的缺點暴露在公眾場合,作為領導應該怎麼辦?
    學校校長這樣評價劉老師:劉老師這樣做是講策略,育人工程最艱辛,關鍵要用心!有一次,劉老師經過教室,聽到一位同學用粗口話罵老師,他裝作沒聽見。事後私下把那個同學請到辦公室,告訴他老師已經聽到他說的那句話,但不想當著全班人來批評他,是為了尊重他。
  • 領導應該向下屬道歉嗎?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首先,我們做個小調查:假如今天領導因為一件事情向你大發雷霆,事後向你道歉,叫你不要放在心上,你會選擇原諒他嗎?  不管你選了什麼,其實當你在衡量領導的行為時已經戴上「有色眼鏡」了。下面,小歐請來中歐管理學講師鄭雪來聊一聊她在最新研究中的發現。
  • 被領導誤解別著急解釋,做好這三點的下屬才是情商高
    在平時的工作中被領導誤會,是經常出現的事情,由於領導不能對下屬們都充分的了解,下屬們都應該積極的理解才對;可是有些年輕人在被誤解時,經常是在第一時間澄清;一旦下屬身上有這樣的習慣,就會被領導認為是個性子很直的人;在職場中與領導打交道,性子直並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這種習慣會暴露自己的低情商
  • 身為領導,最煩下屬做的一件事情,你知道是什麼嗎?本文告訴你
    身為領導,最煩下屬做的一件事情,你知道是什麼嗎?四個字形容叫做不負責任。八個字形容叫做不負責任,賣主求榮,12個字形容叫做不負責任,賣主求榮,吃裡爬外。先講兩個歷史故事吧。第一,無論任何領導,都非常討厭,下屬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負責任。無論這個領導有沒有能力,但他身為領導了,他就想讓下屬替他做事,做好自己職責內的事。下屬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領導的手和腿。說白了是要替領導做事的。你不提領導做事。領導養活你幹什麼?你怎樣替領導做事?領導會給你一些規章制度,還有責任範圍。說白了,你負起責任,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了。領導都不會多煩你。
  • 「發現下屬間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怎麼辦」:做領導的不能視而不見
    有位做管理者的朋友來問我:發現下屬之間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該如何處置?舉個例子:我朋友的公司,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兩個下屬存在不正當關係(男的已婚,女的單身),結果被老闆發現了。這老闆呢,也是眼裡容不下沙子的類型,毫不猶豫開除了這兩個員工!
  • 下屬能力差,領導要告別事必躬親,好領導要學會放權
    領導當然不必事必躬親,下屬能力不行, 願意跟隨服從公司的,就引導培訓,給予學習機會。不能跟隨服從公司的,只能淘汰。剛入社會的時候,是雙選會,跟同校的一個同學同時進入一個建築公司,做財務助理。財務部的領導,是一個女強人類型。
  • 領導批示下屬,下屬情緒激動,語言過激怎麼辦?
    雖然他知道你是為他好,但是因為強烈的自尊心受挫,內向型的下屬往往會語音激動。這時候做領導的,也要從自身出發,是不是考慮面對內向型的下屬批評的時候,單獨找個機會,事後在團隊中進行適當的經濟處罰。二、如果下屬是屬於外向型。外向型往往表現為開朗、活潑、感情外露、好表現自己。同樣是剛才的背景:領導讓外向型的下屬去做一件事情,下屬沒有辦好。
  • 領導回信息只有一個「好」字,高情商的下屬應該怎麼回復?
    領導回信息只有一個「好」字,高情商的下屬應該怎麼回復?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有人說:「話說完了,就不回了別。」這可能是一種回復辦法,但你如果在每種情況下都這樣回,很有可能會給你在職場的前進帶來阻礙,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回覆方法,我們要明白,一個高情商的下屬,在不同的情景下會做出怎樣的回覆!
  • 成功被領導提拔升職後,工作中做好這三點,下屬們對你才會服從
    有不少年輕的職場人員,雖然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成功晉升為小領導了,但是在自己剛剛上任的情況下,很擔心原來的平級同事不聽自己的話;大家之所以能夠被領導提拔,那說明已經非常認可你的能力了,在管理下屬,或者帶領大家做事時,首先得讓自己有自信才可以,不要擔心自己沒有管理經驗,其他的領導也是從基層的崗位上上來的,只要你肯繼續努力,對於帶好團隊來說
  • 不能決定下屬前途,又不能決定下屬薪酬的領導,可以從這四點入手
    能當上領導,主要是因為在相關領域長期工作,實戰經驗豐富,各類資源充足。能不能利用這些積累的優勢以一敵百、指揮下屬完成計劃工作是評價領導是否稱職的標準。而像決定員工前途、決定下屬薪酬,都是附加的職能;換種說法,如果決定晉升、薪酬就可以做領導,那人力部門豈不是人人都是老大?
  • 職場上,一把手領導與主管領導不和,作為下屬如何相處?
    總經理直接說:「沒事,你先做這個,那個不急。」畢竟一把手這麼發話,朋友就識趣的沒有說下去,答應後直接去到主管老張的辦公室。把這個事情匯報給老張。老張聽完,直接說:「這樣,畢竟合同要緊,你先做合同的,我去找總經理商量。」老張就直接去了總經理辦公室,後來回來直接告訴朋友:「總經理的文案,明天再寫,今天先做完合同的,要是有時間也儘快寫。」
  • 領導交代的任務,下屬不完成,也不服從管理,怎麼辦?
    在工作中,作為領導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下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每次都因為下屬不努力影響自己的心情,必然會降低工作效率,我們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明確分工制定考核制度,循序漸進的引導,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 領導帶團隊,掌握這三個方法,幫你在下屬面前有權威
    大學同學曉霞是一個做事特別認真的女孩,進入職場後的曉霞對工作是格外的認真,與身邊的同事們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再看看其他的同事,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在座位上閒玩,而曉霞卻懂得找事情做;領導為了提高團隊的業績,只好將曉霞提拔到了領導的崗位上,曉霞原來在同事們眼中就是傻傻幹活的標籤,晉升後的曉霞自然不被下屬看在眼裡;曉霞對團隊做出的調整,由於自己不好意管理不聽話的下屬
  • 下屬能力不行,領導就要事必躬親嗎?錯,高情商領導,懂這4策略
    最終領導成了累死的諸葛亮,下屬成了作壁上觀的旁觀者,對於這樣的情況,領導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現狀呢?如果動手的時間比當員工的多,那就會影響判斷和決策,甚至連如何去改善和調整的精力也沒有。幹活的下屬知道怎麼做,而派活的人領導,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做正確的事,永遠比正確的做事更重要。
  • 領導經常對下屬說這3句話,說明領導是個沒有主見的人!
    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身為領導,總會遇到下屬沒有辦法拿定主意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領導的支持和幫助。有主見的領導,能及時給與下屬支持和幫助;而沒有主見的領導,則經常會用這3句話打發下屬,看上去是表了態,其實對下屬一點幫助都沒有。
  • 總結當下屬的8年經驗:如何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
    這個老大脾氣很大,最不能容忍下屬對其做出的決定提出質疑,TA做的決策大部分都蠻準確的,但從來不解釋決策邏輯,所以下屬往往不清楚為什麼這麼做,要求大家必須無條件執行。 在這個老大身邊的「左膀右臂」是一個能力很一般,沒什麼主見但對領導無比崇拜的人。崇拜到什麼程度呢?老大的指令,只要下達從來不問為什麼,不做質疑,堅決執行。哪怕身邊的小夥伴紛紛表示無法理解,他也從來不會動搖,而是強力推進。
  • 在職場中身為領導,遇到不聽話下屬該怎麼辦?
    在職場中身為一個領導,遇到不聽話下屬該怎麼辦?是該直接開除,還是反映給公司。看似這個問題是,一道選擇題,實際是問領導管理下屬的問題?解答如何管理下屬,即是對管理者自省、修煉過程,也是對認知下屬的過程。常聽這樣一句話:沒有不能管理下屬,只有不會管理的領導!(一)我個人非常贊成這句話。作為領導應該先自省,自己有沒有做到位地方,而不是直接指責下屬。孔子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