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孩偷拿商場玩具,媽媽選擇報警:這種教育方法實在欠妥!

2020-12-17 欣媽育兒經

前段時間在家刷微博,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我瞬間特別生氣。

我生氣的原因,不僅是媽媽教育方法欠妥,更是上萬條評論和幾十萬的點讚,以及各媒體都在拿這種例子宣傳如何教育孩子。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曾在商場的一家店鋪偷了幾個扭扭蛋,媽媽帶她再次經過該店鋪時,被店員認了出來。

一開始,店員和媽媽詢問女孩有沒有偷過,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然後媽媽想到曾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視頻,也是一位爸爸教育「偷竊」的兒子,把兒子帶到了警察局,所以她也想用這個方法,給女兒一個教訓,於是選擇了報警。

警察到場後,對小女孩進行了法律知識的普及,在一番勸說後,小女孩終於承認了自己的「偷竊」行為。小女孩說,自己特別喜歡扭扭蛋,但是她知道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跟媽媽開口要,一時沒忍住就偷偷拿了幾個。

讓我生氣的是,對於媽媽的這種教育方法,評論區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大家都在誇媽媽做的對,這種教育方式超級贊。難道給孩子一個沉重的打擊,就一定能讓孩子長記性嗎?

拿警察來嚇唬一個7歲的孩子,就不怕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嗎?

這些在評論區一個個點讚的成年人,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把自己換作那名7歲的女孩,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警察教育,暴露自己的「偷竊」行為,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在看這條新聞視頻的時候,我仔細觀看了小女孩的狀態。當所有人把目光聚集在她身上時,她一個人縮在角落裡,面對警察的拍照,內心肯定是否害怕與無助。此時她沒有任何依靠,因為報警人就是她最親愛的媽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媽媽本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最安全、最值得依靠的港灣,但此時她卻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和所有人一起在「教育」一個7歲的孩子。我不知道這樣的新聞播出後,有多少家長會效仿,有多少孩子會被「恐嚇」,失去安全感。

孩子犯了錯,肯定是需要教育的,但條條大路通羅馬,而這個母親卻選擇了最糟糕的一種方法!

在眾多一邊倒支持這位母親的評論中,我發現了這樣一條評論,很扎心:

「讓一個7歲女孩,赤裸裸的在大眾面前,接受警察的盤問,這麼大的一個商場,萬一被女孩的同學看到,又或者是被同學從視頻裡認出了她,我敢保證她在學校會被戴上『小偷』這頂帽子,這對女孩來說簡直就是地獄。」

7歲的女孩,已經有了自尊心,而且她們的內心非常脆弱,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打擊。這就像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凌遲一樣,女孩當時心裡有多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我表弟就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人。

小男孩比較調皮,那時候可能心裡沒有「偷」和「拿」的概念。也就是八九歲的時候,他看到別人地裡種的黃瓜熟了,就偷摘了兩個吃。結果被人發現了,被對方「扣」下,打電話叫舅舅去領人。

舅舅給對方賠不是後,人家也沒怎麼為難。但舅舅覺得必須給表弟一個教訓,不僅在大街上打了表弟一頓,還讓表弟在家門口跪了一個小時。當時很多鄰居都看到了,還有一些小孩在旁邊偷笑,那一刻不知道表弟有多麼絕望。

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偷過東西。不過,表弟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做什麼事情都是獨來獨往。後來,表弟和舅舅的關係一直不好,經常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有一次還動了刀子。

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只有表弟自己知道,僅僅因為兩根黃瓜,舅舅讓他在村裡顏面盡失。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偷拿別人家的東西的確是錯,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改正的過程。孩子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錯誤,才能獲得生活的經驗,從而掌握正確的人生方向。

楊瀾曾講過這樣一件事,她的女兒從一所公立小學,轉到了國際學校上中學後,她問女兒,兩個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女兒告訴她,區別就是,公立學校,老師總是讓我們不要犯錯,而在國際學校,老師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沒有錯,錯的是父母。

就像文章開頭新聞裡的7歲小女孩,一定是媽媽經常在女兒面前哭窮,女兒為了「懂事」不給媽媽心裡添堵,所以才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是媽媽平時的教育出了問題,結果才導致女兒做了錯事,而媽媽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直接對女兒下狠手,這才叫不負責任。

「從小偷針,長大偷金」這句話是真的嗎?

我覺得應該這樣理解,如果孩子從小偷東西,父母發現以後不僅不管,還縱容孩子去偷,那孩子肯定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父母發現以後,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並且給孩子一個小小的懲罰,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孩子肯定會改正的。

記住,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千萬不要用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的童年變得不幸!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焦點

  • 7歲女孩商場偷扭蛋球,親媽報警!當媽的這樣做真的好嗎?
    近日,一條"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這條微博的閱讀量過億,討論過萬。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廣東佛山南海的一個商場裡面,這個小女孩的母親報警稱自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小女孩的媽媽說:"大概11點的時候,她給我打電話,因為她有電話手錶,但是聲音不是她的,是一個女孩子的,說我孩子拿了他們店裡的東西。"
  • 7歲女童商場偷東西,親媽報警,這種教育方法你認同嗎?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爆出一則新聞:廣東佛山一名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被工作人員發現後,媽媽和工作人員多次詢問,女童拒不承認,最後女童媽媽選擇了報警。視頻中,女童媽媽接受了採訪,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報警時,女童媽媽說,她曾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視頻,也是報警把孩子送到了警察局,於是她也想用這個方法給自己女兒一個教訓。其實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的第一感覺是有點愕然,確實這波操作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
  • 人民日報: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你會這麼做嗎?
    據人民日報報導,在廣東佛山南海,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逛商場時,被店員認出,說小女孩之前在該商店偷過玩具。小女孩不承認,於是打電話叫她媽媽過來,可是小女孩還是不承認自己偷過東西。於是她媽媽打電話報警,讓警察來處理。
  • 7歲女孩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網友熱議:報警恐嚇孩子對還是不對?
    文:瓊琚一前幾日,廣東佛山南海警方接到報警稱,某商場內一名7歲小女孩偷拿玩具。報警人竟然是小女孩的媽媽。小女孩曾在店內偷拿過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的時候,被店員認出,店員打電話通知了小女孩的媽媽。媽媽趕到後,無論怎麼詢問小女孩,小女孩都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為了給女孩一個教訓,媽媽想到了報警。
  • 大寫的贊:7歲女孩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看似無情,卻是滿滿的愛
    孩子的世界中,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基本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的確,玩具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每個孩子的世界裡,應該都有或多或少的玩具存在,這些玩具,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有些可以讓孩子們學到知識,有些則可以培養孩子的性格。
  • 7歲女童偷東西親媽報警 並非最佳教育方式
    據報導,廣東佛山南海警方近日接到一位母親報警,稱自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無論她和店員怎麼問,小女孩都不肯承認,於是想到報警,為了給女兒一個教訓。在民警勸說教育下,小女孩終於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事後,女孩媽媽按商品原價進行了賠償。
  • 母親報警7歲女兒偷拿玩具,正確還是極端?父母不能將教育甩鍋
    等等還有很多類似的新聞上,我們都能看到家長在孩子犯錯以後,選擇報警處理!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正確的嗎?孩子真的能夠因此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嗎?近日,在廣東佛山,有一位媽媽也向警察報警要求教育自己的女兒,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7歲孩子偷拿玩具親媽報警:親生的孩子,何必要這樣傷害她?
    氣炸的不僅是新聞的內容,更有評論區的20萬+點讚,以及拿這種例子來宣傳。事情是這樣的: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偷了商場一家店鋪的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商場的時候被店員認出來了。一開始,無論店員和媽媽怎麼問,女孩都不承認。
  • 7歲孩子偷拿玩具親媽報警:親生的孩子,何必要這樣傷害她?
    事情是這樣的: 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偷了商場一家店鋪的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商場的時候被店員認出來了。一開始,無論店員和媽媽怎麼問,女孩都不承認。對於媽媽報警這個行為,評論區滿是支持,誇這個媽媽好樣的,這種教育方式超級贊,還上升到這就是「教育」,每一條叫好評論下面都有上萬甚至10萬的點讚。
  • 7歲女童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網友為這事吵翻了,教育專家這樣說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季雨 徐夢雲)近日,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成為熱搜話題,媽媽這樣做合適嗎?網友為這事吵翻了天,不少網友認為媽媽的教育方式很正確,教育無小事,但也有網友認為媽媽的做法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遇到「熊孩子」,家長有時候真的很無奈,但應該怎樣做是恰當的呢?8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聯繫了一些教育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 孩子偷拿玩具媽媽報警,眾多家長點讚,簡單粗暴的教育何時休?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子被商場銷售員扣住,說她偷拿了商家的玩具。銷售員通知了女孩的媽媽,媽媽過來看到女兒站在一邊,無論怎麼詢問都不發一言。媽媽於是選擇報警。 警察來後詢問女孩,女孩才承認自己確實偷拿了玩具
  • 佛山7歲女孩偷拿商場玩具,娃拒不認錯親媽報警,這樣做對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平時工作忙,周末好不容易休息想多陪陪孩子,所以很多爸爸媽媽都選擇周末帶孩子逛逛超市,給孩子買一些喜歡的玩具。本來這是一件能夠增進親子關係的好事,但是最近在廣東佛山的一位媽媽和孩子卻因為到超市中買玩具鬧得非常不愉快。
  • 7歲女孩商場偷竊被親媽報警,你贊成對孩子這樣「下重藥治病」嗎
    這是一些家長在對付「熊孩子」時常常使出的「嚇唬式」教育手段。不過,現在這可不僅僅只是嚇唬了。8月2日,一條「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上了熱搜,親媽真的把警察叫來了!這位媽媽的「壯舉」,也引發全網熱議。但記者調查發現, 熊孩子犯錯,家長找警察叔叔來教育,近期在各地都相繼有出現,有家長點讚,也有網友認為此種方式極端不可取。家庭教育專家表示,這是「下策」。
  • 7歲女童商場偷東西,拒不承認後親媽報警,網友:力挺媽媽
    日前,廣東佛山南海的派出所民警接到了一個特殊的報警電話。報警人是一名女子,她稱自己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這讓民警感到意外,但出於責任,民警們還是趕到了現場。視頻中民警問到&34;,只見鏡頭一轉,看到了一個7歲的小姑娘,小姑娘文文靜靜的,穿著沒有很華麗,但也不貧窮,一點也不像小偷的樣子。原來,小姑娘之前在店裡面偷偷拿了幾個扭扭蛋,這次經過店裡的時候,被店員給認出來了。
  • 女兒商場偷東西,老媽發現後果斷報警
    中國自古以來對子女的教育說起來是很嚴格的,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如果偷東西被抓到,後果都是很嚴重。比如《南齊書·孔繡之傳》裡有記載:吳縣有個十歲的小孩子,偷割了鄰居家一把稻子,當時的縣令孔繡之直接讓人把這個孩子拘捕,關到大牢裡。有人建議孔繡之別這樣做,小孩子麼抓到教育教育就好了不必搞得這麼嚴重。這位孔縣令卻說:剛十歲就開始偷東西,長大後什麼壞事不能幹?
  • 7歲女娃商場偷東西,親媽得知後報警,這是否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7歲女娃商場偷東西,親媽得知後報警>莉莉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但是卻天生好動,經常跟男孩子一起玩,就像一個假小子一樣,調皮搗蛋,在學校也經常惹禍,媽媽為了莉莉的事情很鬧心,一直教育著莉莉要懂事聽話,小女孩就應該有個小女孩的樣子。
  • 7歲女童偷東西親媽應該報警嗎?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建議家長這樣做
    日前,廣東佛山南海的派出所民警接到了一個特殊的報警電話。報警人是一名女子,她稱自己的女兒在商場偷了別人的東西。「是誰報的案?這麼小的小朋友怎麼回事?」趕到現場後,民警意外地見到一個7歲半的小女孩。原來,小女孩之前在這家商店裡偷拿價值200多元的玩具,被監控拍了下來。這次她經過商店時,店員認出了她。
  • 孩子在外面偷拿東西?你的管教方法或將影響他們一生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外面看到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可能會將其拿走。這個行為,就是成年人眼中的「偷」,但在孩子的概念裡,卻不是偷。因為他們意識不到,這個東西是別人的自己不能拿,這就是物權意識缺乏的表現。而當孩子在外面偷拿東西以後,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髮育和性格養成留下隱患。
  • 12歲女孩偷拿媽媽10元,被爸爸送派出所,孩子偷錢要這麼絕嗎
    而有的父母則以說服教育為主,跟孩子促膝長談,直至孩子再也不敢對家裡的錢動手。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會好好跟孩子說,甚至主動給孩子一些錢,以求孩子今後不要再犯。無論如何,極少有家長會因此把孩子送到派出所的。上海一位12歲女孩的爸爸就這麼幹了一回。他的女兒今年12歲,偷拿了媽媽10元錢,被發現後主動交代是因為想吃零食,所以才拿了家裡的錢。
  • 女童商場偷東西親媽報警:父母沒及時做到這3點,會影響孩子一生
    一個 7 歲女孩在商場偷拿玩具,這個媽媽一氣之下報了警。回顧一下整件事的經過:原來是小女孩曾在店內偷拿過幾個扭蛋,加起來有 200 多塊錢。這一次當她又在店鋪出現時,店員認出了她。店員有監控錄像作為證據,確認孩子曾出現偷東西的行為,但女孩就是不承認自己偷拿了東西。無奈之下,店員用小女孩的手錶電話聯繫到她媽媽。媽媽趕到後,對孩子進行了詢問,孩子還是不肯承認,媽媽很生氣,但她沒有選擇打罵孩子,而是進行了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