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家刷微博,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我瞬間特別生氣。
我生氣的原因,不僅是媽媽教育方法欠妥,更是上萬條評論和幾十萬的點讚,以及各媒體都在拿這種例子宣傳如何教育孩子。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曾在商場的一家店鋪偷了幾個扭扭蛋,媽媽帶她再次經過該店鋪時,被店員認了出來。
一開始,店員和媽媽詢問女孩有沒有偷過,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然後媽媽想到曾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視頻,也是一位爸爸教育「偷竊」的兒子,把兒子帶到了警察局,所以她也想用這個方法,給女兒一個教訓,於是選擇了報警。
警察到場後,對小女孩進行了法律知識的普及,在一番勸說後,小女孩終於承認了自己的「偷竊」行為。小女孩說,自己特別喜歡扭扭蛋,但是她知道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跟媽媽開口要,一時沒忍住就偷偷拿了幾個。
讓我生氣的是,對於媽媽的這種教育方法,評論區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大家都在誇媽媽做的對,這種教育方式超級贊。難道給孩子一個沉重的打擊,就一定能讓孩子長記性嗎?
拿警察來嚇唬一個7歲的孩子,就不怕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嗎?
這些在評論區一個個點讚的成年人,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把自己換作那名7歲的女孩,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警察教育,暴露自己的「偷竊」行為,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在看這條新聞視頻的時候,我仔細觀看了小女孩的狀態。當所有人把目光聚集在她身上時,她一個人縮在角落裡,面對警察的拍照,內心肯定是否害怕與無助。此時她沒有任何依靠,因為報警人就是她最親愛的媽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媽媽本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最安全、最值得依靠的港灣,但此時她卻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和所有人一起在「教育」一個7歲的孩子。我不知道這樣的新聞播出後,有多少家長會效仿,有多少孩子會被「恐嚇」,失去安全感。
孩子犯了錯,肯定是需要教育的,但條條大路通羅馬,而這個母親卻選擇了最糟糕的一種方法!
在眾多一邊倒支持這位母親的評論中,我發現了這樣一條評論,很扎心:
「讓一個7歲女孩,赤裸裸的在大眾面前,接受警察的盤問,這麼大的一個商場,萬一被女孩的同學看到,又或者是被同學從視頻裡認出了她,我敢保證她在學校會被戴上『小偷』這頂帽子,這對女孩來說簡直就是地獄。」
7歲的女孩,已經有了自尊心,而且她們的內心非常脆弱,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打擊。這就像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凌遲一樣,女孩當時心裡有多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我表弟就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人。
小男孩比較調皮,那時候可能心裡沒有「偷」和「拿」的概念。也就是八九歲的時候,他看到別人地裡種的黃瓜熟了,就偷摘了兩個吃。結果被人發現了,被對方「扣」下,打電話叫舅舅去領人。
舅舅給對方賠不是後,人家也沒怎麼為難。但舅舅覺得必須給表弟一個教訓,不僅在大街上打了表弟一頓,還讓表弟在家門口跪了一個小時。當時很多鄰居都看到了,還有一些小孩在旁邊偷笑,那一刻不知道表弟有多麼絕望。
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偷過東西。不過,表弟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做什麼事情都是獨來獨往。後來,表弟和舅舅的關係一直不好,經常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有一次還動了刀子。
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只有表弟自己知道,僅僅因為兩根黃瓜,舅舅讓他在村裡顏面盡失。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偷拿別人家的東西的確是錯,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改正的過程。孩子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錯誤,才能獲得生活的經驗,從而掌握正確的人生方向。
楊瀾曾講過這樣一件事,她的女兒從一所公立小學,轉到了國際學校上中學後,她問女兒,兩個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女兒告訴她,區別就是,公立學校,老師總是讓我們不要犯錯,而在國際學校,老師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沒有錯,錯的是父母。
就像文章開頭新聞裡的7歲小女孩,一定是媽媽經常在女兒面前哭窮,女兒為了「懂事」不給媽媽心裡添堵,所以才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是媽媽平時的教育出了問題,結果才導致女兒做了錯事,而媽媽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直接對女兒下狠手,這才叫不負責任。
「從小偷針,長大偷金」這句話是真的嗎?
我覺得應該這樣理解,如果孩子從小偷東西,父母發現以後不僅不管,還縱容孩子去偷,那孩子肯定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父母發現以後,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並且給孩子一個小小的懲罰,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孩子肯定會改正的。
記住,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千萬不要用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的童年變得不幸!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