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雲媽媽
小學生的心靈是敏感的,他只願意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敞開。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無獨有偶,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時,如果可以順應他們的興趣,就如同順水行舟,能夠輕鬆取得一定成效。
孩子越感興趣,閱讀越高效,越容易奔向理解的出口
我從小喜歡讀故事類的書籍,並且,只要讀過的,一遍就能記下來,合上書馬上可以講給別人聽。我推薦了數不清的故事書給小學二年級的女兒看,靜雲閱讀的時候也很投入,時兒眉頭緊皺,時兒哈哈大笑,還記了不少筆記。可是,當我讓她複述故事內容的時候,她卻很費勁,經常告訴我:「媽媽,我讀過就忘記了。」她的記憶力那麼好,怎麼可能忘記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偶然的機會,我發現靜雲讀《十萬個為什麼》與讀故事書的時候很不一樣。她不僅認真,還會提出各種問題。讀完書,她還會提出問題讓我與她爸爸回答,然後又自言自語把完整答案告訴我們。那麼多專有名詞、那麼多晦澀的內容,她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來,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我深知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不能像完成任務一樣操作。我發現靜雲喜歡什麼書籍,我就多給她讀相關體裁、相似主題的書籍,其他體裁與主題的書籍則作為輔助。她讀得帶勁,也理解得透徹,這真的比讀一大堆一知半解的書要來得強多了。
跟著孩子的興趣走,由一本書引向另一本書
讀小學的侄兒玩心特別重,作業連一個字都不願意多寫那種。可是他卻酷愛課外閱讀,並且寫得一手好作文。在他身上,我覺得興趣的指引功不可沒。
讓侄兒愛上閱讀,我著實是費了一番大功夫的。我熱愛讀書,自然深知讀書對孩子的好處與作用,當我把各種類型的新書、名著拿到侄兒面前時,他要麼跑開,要麼哭喪著臉隨手翻翻又放下。
怎麼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呢?我發現他對猜謎語情有獨鍾,經常把在同學那裡聽來的謎語拿給我們猜,遇到我們猜不出謎底時,就會特別開心。我果斷為他購買了一套四本猜謎語的書籍。並且主動陪他玩猜謎語遊戲。侄兒玩得特別歡,還會把學到的新謎語拿去給別人猜,那段時間,他逮著誰就讓誰猜謎語,著魔狀態。不到一個星期,四本謎語書就被他看完了。
由猜謎語的書,我延伸到《腦筋急轉彎》,再到《十萬個為什麼》,侄兒每一本都讀得特別用心,遇到他喜歡的,還會摘抄出來,慢慢,他不再出題考別人了,而是讓我為他提供書後面推薦的其他的《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記》、《稻草人》等等一系列名著。
我知道,侄兒已經慢慢喜歡上閱讀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幫他堅持下去。我買書或去圖書館借書都會很尊重他,問問他有沒有興趣。有時候,他看標題覺得有意思,讀的時候讀不下去了,我也會馬上讓他暫停,換另一本書來讀。我覺得孩子只有閱讀感興趣的書,才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產生要主動閱讀的動機,最終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一直到現在,侄兒已經愛上閱讀好幾年了,由當初的一本書到另一本書,就像走上一條路,然後通往不同的路一樣,現在各種題材、不同主題的書籍都有涉獵,而且主動寫筆記,寫讀後感。我只給他挑選適合的書籍,從來不指導他的作文,因為我知道,輸入夠多了,輸出自然不會太費勁。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捷徑是親子共讀,閱讀輕鬆一些,孩子更容易接受一些
有些家長可能要問,如果孩子完全不願意碰課外書怎麼辦呢?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不夠多,家長要挑選帶拼音、字大的書給他們讀。孩子同成年人一樣,都有畏難情緒。所以,當孩子完全不願意閱讀時,家長可以固定晚上睡前或晚飯後陪孩子讀書,家長讀,孩子聽,並且時間不宜過長,大概20-30分鐘就可以了。
家長不要認為同年齡的孩子已經讀長篇大論的小說了,你家的孩子也應該要這樣。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人家也許從出生就開始閱讀了呢?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情況,像學習一門新技能的步驟一樣,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慢慢來。
如果孩子排斥過長的故事或者聽家長讀書犯困。家長也可以考慮再降一降難度,從有趣的繪本故事開始親子共讀。如《爺爺一定有辦法》、《遲到大王》等等。圖多字少,也有趣。讓孩子認為閱讀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讀得多了,慢慢再過渡到拼音文字的書籍。
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購買書籍,家長可以與孩子分角色朗讀,也可以分段朗讀。例如:家長讀第一自然段,孩子讀第二自然段。剛開始孩子覺得像玩遊戲一樣有意思,更重要他會覺得閱讀起來沒那麼枯燥,那麼累,因為有家長分擔了。慢慢,當孩子接觸到了各種有意思的故事與知識,他就會越來越喜歡上閱讀。
結語:孩子由閱讀感興趣的書到養成閱讀的興趣,還要家長堅持不懈的鼓勵與支持方可收到可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