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遊學,是一次旅行,但是不止是一次旅行。想起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朋友的孩子悠悠回來過聖誕節,她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悠悠從蒙特婁大學數學研究生畢業之後,因為成績優異,也加之正好有一個空位置被她趕上,進了一家有政府背景的統計局工作。對於華人面孔的悠悠來說,這樣的機會實屬不易,這份工作也確實讓她很滿意。
而這一切的一切,最初卻源自於悠悠在初二暑期的一次英國暑期夏令營的遊學活動。
在此之前,悠悠沒有出過國,也沒有想過以後要出國。那一年,媽媽聽其他家長介紹一則廣告信息,說有一家旅行社和英國教育機構聯合舉辦音樂夏令營,她準備讓孩子報名參加。悠悠從小學習鋼琴,媽媽覺得夏令營很有意思,研究了行程之後也覺得還不錯,決定讓悠悠參加了這次夏令營。
悠悠這是第一次出國,這次行程,給了她無數個沒想到。沒想到英國的風光那麼美,沒想到自己的英語那麼差,沒想到自己的鋼琴水平會得到英國老師那麼高的評價,沒想到自己原來那麼喜歡彈琴和演出……
這是一次真正的夏令營,參加活動的中國孩子基本上都來自山東各地,年齡也差不多,大家在飛機上就熟悉和熱鬧起來啦。而在出發之前,媽媽很擔心這樣的遊學多半是「只遊不學」,所以想來想去,決定陪孩子一起去遊學。
開始,媽媽擔心這樣的夏令營只讓孩子自己去,後來跟組織報名的旅行社一說,沒想到人家非常爽快。而且表示十分歡迎家長同行。
在一共14天的行程中,孩子們有8天都是在劍橋的大學裡學習和交流,課程安排得豐富多彩。而這些天,旅行社為陪同的家長們則單獨安排了五日旅遊行程,並特別留了兩天讓家長們可以觀摩課程。
到了夏令營裡,十幾個中國孩子被穿插到了三個夏令營小組裡,每個小組還有7、8個英國孩子。大家一起聽鋼琴觀摩教學課、音樂欣賞課,最後一天,還在學校的禮堂進行熱火朝天的表演。一切都與國內為了考級而學琴的時候的感覺迥然不同,孩子們真心熱愛音樂,老師們總是讓課程充滿歡樂,這一切都讓悠悠太激動和興奮了。曾經,悠悠為了考級而多少次對鋼琴感到厭煩、和媽媽生氣,想徹底丟棄,可是又覺得練了那麼久,不彈可惜。而這一次,在劍橋的8天音樂夏令營課程,卻讓她感謝自己這麼多年來的音樂學習,而且讓她第一次體會到,自己其實可以發自內心地愛音樂。
夏令營結束之後,回到中國的她像變了一個人,練琴積極主動,而且投入了。文化課和英語的學習更是十二分努力,因為她有了出國的目標。
高三的時候,和父母比較了一些國家和名校的教學、資費和環境等,後來,他們選擇了大英國協的加拿大上大學。
對於悠悠來說,這次初中的夏令營,給她打開了一扇窗,窗外,是全新的生活。
還有一位同學的孩子,也是因為高三的暑期遊學活動而選擇了去美國留學。隨著遊學項目的火爆,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
其實,完全相反的例子我也看到過。我去德國以後,一位生意夥伴也帶著10歲的兒子到德國。這位夥伴本來是想在德國定居下來,讓孩子接受德國的中學教育。但是,這位來自上海的男孩,在德國的中學體驗了兩個星期之後,表示不喜歡這裡的鄉村式生活,不喜歡這裡的學校。於是,我的朋友就帶著孩子回上海了。
帶著孩子出去遊學,不是簡簡單單地出去看看,而更重要,是孩子們深度參與和體驗,能夠讓他們真正開闊眼界,用自己的心,感受另外一種生活。
對於選擇什麼樣的遊學項目,筆者認為,對那些孩子覺得可能喜歡的職業方向,正好可以體驗一下。我的紐西蘭同學的孩子,高中時說希望學農業。同學說,正好認識一位朋友的親戚經營著一個農場,就讓兒子暑假去體驗了一個月。回來之後,他的兒子覺得可能自己學不了農業……
選擇遊學項目,還要多看看行程安排和遊學課程安排。對於那些課程設計過於草率的項目,要慎重。因為有不少遊學只遊不學,這對於有些家庭可能無所謂,但是,畢竟我們選擇遊學的目的是學,所以,選擇課程提供者比較權威、課程體驗時間長一些的,這樣才能確實有所體驗。
不論是選擇出去,還是選擇不出去。由於這是孩子經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而自己做出的選擇,這就使得他們後來的路走得更加自主、更加順利了。
所以,在初中,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人生選擇關鍵的時候,帶著孩子去遊學,深度體驗海外的教育環境和人文環境,對於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影響深遠。如果你本來的打算是,一次遊山玩水的「到此一遊」、一次購物遊、一次海濱休閒度假,如果有這樣的預算,我建議你選擇一次真正的假期海外課程遊學,這可能會是一次影響孩子一生的旅行,一次更有價值的旅行。
(藝遊味境-書香雲舍圖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