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前,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出去旅行一次?原因讓人心疼

2020-12-20 父母育兒觀

說到帶孩子出門旅行,我想起了一則有趣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家寶貝剛剛滿月,到了院子裡或者公園自然也是和一群帶著滿月娃的家長們玩交流心得經驗。時間久了我們發現這其中的一個胖娃娃就是顯得比旁的娃娃機靈一些,自然大家對於孩子還有孩子的家長也是一番稱讚。在這個過程中奶奶就發表了這樣的言論,"我出門都帶著他,不管去哪兒,別怕汽車尾氣什麼的,就是咱們離馬路遠汽車尾氣就不捎過來嘛?"

於是有些家長就開始效仿這樣的做法,開始帶著孩子更多的接觸人群。很快別的家長紛紛發表類似的感慨,"這兩天我帶孩子去菜市場了,這看著就是不一樣,忽然長大了很多似得。"這自然又是引起一陣歡笑。

說的是滿月的娃娃,其實小孩子也都是如此,總是把孩子困在一方相對安全的天地,反而是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因為課業,能夠出門的時候就會變少,在孩子入學前帶孩子去旅行就變成了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了。

一、不要怕汙染

不讓孩子出遠門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害怕因為孩子換了環境而生病了。如果去的夠遠,一下子跨越春夏秋冬,更是害怕孩子無法適應。但是從我把家裡娃娃到處帶的經驗來看,多出門旅行反而能夠增強孩子體質。小心翼翼的溫室花朵,自然更加不能抵禦自然的變化。

不管是一年兩次的傳染病防治,或者家人對於吃穿的操心,最重要的還是提醒外出的人多加注意。出門在外肯定是比不上家裡的舒適,在家裡習以為常的喜歡也會因為出門而改變。但是因為這些麻煩不帶孩子出門那就太不應該了。

我們的自然環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要適應她的樣子,把孩子放在儘量沒有汙染的環境只會讓孩子更加害怕外面的環境。而環境是誰都無法快速改變或者不受她影響的。生活習慣的改變也是如此,隨著成長周圍的一切無可避免的都要悄然改變,適應變化才能更好的生活。

二、適應不同的人

正如我在開頭所講的經歷,孩子接觸到更多的不同的鮮活面孔,才能夠更加有效的刺激孩子長大。長期的處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孩子難免木訥。特別小的孩子出門旅行,他當然記不住看到的景物或者人,但是這些帶給他的刺激已經在幫助孩子大腦的發育。再大一些的孩子,即使那些十分內向的,只要出門就避免不了和別人交談。每一個地域都有不同的習俗和習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對於世界獨特的認識。而這些在和孩子的交談中,都會被不自覺的顯露出來,孩子對於世界和生活的認識也會多一個角度多一個方向。

孩子長大了,要獨自一個人去到外面生活的時候,長輩們難免的會擔心晚輩的不適應,擔心晚輩獨自難以面對外面的生活。與其這樣何不早早的讓孩子有機會多接觸一點不同的人和事呢?看到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遇上不同的人該怎麼相遇,遇上從未遇過的事該怎麼應變。這些都要從孩子小小的時候開始,不要讓孩子有了不適應的情緒再帶著孩子出門。儘早的帶著孩子又一次遠行,在旅行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經歷不一樣的旅程,給孩子的童年印下屬於他的不一樣的快樂記憶。

學齡前的孩子對於所見的一切都更加的有好奇心,他們看到喜歡和感興趣的東西反而記憶更加的持久。即便不會有清楚的記憶,最強烈的感受卻能夠伴隨孩子的一生。如果一路的形成比較艱難,那麼孩子對於自己克服困難的記憶也就會牢牢記住,再次遇到難題的時候一往無前的精神頭他是不會忘記的。

三、旅途中學會面對艱辛

華山遊如此的火爆,身邊依舊有畏懼山險的朋友不願意嘗試一次親自登山。但是前不久一個朋友帶著他五歲的孩子登上了華山,真的是孩子徒步自己登上去的哦,在過程中家長說孩子比自己跑的快多了,很是累人。我想這個孩子長大之後一定不會畏懼華山的奇險,當他知道當年的自己完成了怎樣一個壯舉的時候,一定會在做其它事情的時候也平添了不少的勇氣。

因為所見所遇和日常有所不同,面對的時候當然也就會憑空多出來一些不一樣的困難。也許目的地的食物很難合胃口,但是為了不餓肚子孩子自然也能學會吃不同口味的食物;也許因為人多和其他的遊客有了碰撞摩擦有了爭執,孩子看到家長處理這些矛盾也就對了一份面對陌生人的經驗。不管路有多遠都要走下去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堅持不懈這個詞語也就這樣被孩子體會到了其中的含義。

旅行當然不比在家舒適,但是生命的旅程中更多的就是不舒適的新的挑戰,知道怎樣面對內心的不舒適。年幼的孩子即使真的有令他不舒服的地方,旅途中的新奇也能很快的讓孩子愉悅起來,孩子的適應能力也在面對旅途中的艱辛時的到了一次鍛鍊。

四、原來世界如此不同

不管這趟旅程去到哪裡走過了怎樣的路,一路上和孩子的互動都要比其他更加重要。也許這一路上大人依舊想要的不停的拍照,但是既然帶孩子出門那麼就儘量滿足一路所有的好奇吧。不管是高山還是大海,曾經在家的時候覺得會危險的地方,因為孩子從未見過此刻都只是最美的風景。旅途中也許有危險,那也是因為不遵守規則無視危險警戒導致的,我們的祖國如今還會有突如其來的巨大危險嗎?出門之後就會知道,那些所謂的危險也只是過於擔心了,看護好自己的孩子行程自然也就順利了。

如果在這個旅程中家長可以更多的去關注到孩子,放下在家時對屏幕的過分偏愛,那麼孩子在這一路肯定能感受到比家裡更多的溫馨。和孩子一起去了解歷史或是自然,感受歷史的厚重或是自然的神奇,給自己和孩子留下一段不一樣的深刻記憶。認真的陪陪孩子,當再次回家的時候可能和孩子會更加的親近。

不要讓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都停留在書本上或者電子屏幕上,帶著孩子去見識見識他們即將會在書本上學習到的這個世界。山川河流,離家不遠的寺廟都不再僅僅是聽到的傳說,而是孩子真真切切看到的,感受的到的東西。原來所處的世界是這樣的不同。

在孩子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就讓孩子首先知道世界的廣闊。不僅僅帶孩子旅行一次,有機會的時候帶著孩子行走更多的地方,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路程中讓孩子去思考他的人生各種不一樣的可能。旅行所得的見知是書本上的知識無法替代的,也許您認為孩子的學業更加的重要,那麼在孩子學習的時間段內就讓孩子儘量高效的學習。見識過這個世界的開闊,孩子可能會更加愉快的投入到繁重的學習中去。不要禁錮了孩子的腿腳,也禁錮了孩子的心胸,那樣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相關焦點

  • 讓我後怕的一次旅行,帶孩子出去玩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帶孩子出門玩兒,成為了現在孩子們的必修課,一是因為現在孩子接觸的比較多,他們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會想出去看看它們真實的樣子。二是家長希望孩子在有記憶開始,多走走多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趁著孩子現在學習任務少的時候,多出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應該從小看待這個世界的觀點和高度會不一樣。當時我們小時候沒有這樣的機會,現在肯定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股熱潮的帶動下,我們也時常帶孩子出去走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其中的一個爬山項目。
  • 為什麼要帶孩子出去旅行?我們從兩個案例探究親子旅行的意義
    1號家庭的小朋友似乎有些不耐煩了,一路上一直在不停地大聲說話:「為什麼還沒有到啊?」「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玩。」「我想玩下遊戲。」「我想吃個棒棒糖!」……他的家長不理他,他就不斷地製造噪音,又是大叫又是唱歌,直接驚擾了一車的人。「你再這樣,我下次不帶你出來了。」
  • 結婚前,請一定要跟對象出去旅行一次!
    平日裡跟你相處的不錯的人,可能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一面來。而旅途中也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問題,當發生這些問題時,一個人會怎樣應對,往往是下意識的,所以當他毫不掩飾的做出反應時,往往能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故事一記得有一次去泰國,一對情侶說是要蜜月旅行,又不想費腦子,要跟著我一起去。
  • 「帶娃出去旅行一次,我成了朋友圈內的三等公民」
    不帶孩子出遊是旅行,帶孩子,那是我的一場帶髮修行。    新郎官沒有理會,繼續發問:  為什麼其他小朋友都去上鋼琴課,而他的音樂課,就是父母一起在家唱免費的卡拉OK?  為什麼其他小朋友都被父母送去昂貴的補習班,而他只能由隔壁領居家阿姨來輔導?
  • 為什麼一定要和男朋友出去旅行一次?看完我懂了……
    旅行,原本是放任自己心靈的旅程。旅行過程中最能考驗兩人的心靈契合度。只有在旅行的時候才能顯示出自己最真實的模樣。有人說:「經歷過一次舟車勞頓的旅行後,還沒有看破彼此,還能繼續維持很好的感情狀態,這樣子才能長久的在一起,最後才值得步入婚姻的殿堂」。
  • 春節外出旅行,要不要帶上父母?
    為什麼不呢?春節,本來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決定出來旅行。利用 這個長假,是一個好辦法。可父母如果被留在家裡就會顯得孤獨,比平時的孤獨要強烈的孤獨。所以,如果有條件,還是帶著父母一起出去旅行更好。提起這種全家的旅行,我們也可以仔細的想一想。是不是我們和孩子的旅行會多一些?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計劃和孩子的旅行。有早班兒的家庭,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帶著孩子出去啦。比如幼兒園的時候,說要去香港的迪士尼樂園看一看。比如小學的時候,要帶著孩子去山東看一看孔孟之鄉。
  • 可不可以請假出去旅行?奧地利:父母帶孩子翹課旅行,該罰!
    說到請假去旅行,我想起了小學的時候,因為農村,所以學校管得不是很嚴。班上一個男生的母親在上課的時候,直接到學校把孩子接走,說是去看親戚,那時候我是真的很羨慕他,又可以翹課去玩。現在就有一個問題了,讓孩子請假出去旅行,這樣合理嗎?2013年,英國教育部嚴格規定,除非喪假、病假等特殊狀況,才準5~15歲學童在學期間請假,有了這個硬性規定,一些家長乾脆直接帶孩子翹課出遊。
  • 假期快到了,要不要帶孩子出去旅行?親子旅行的這些好處需要知道
    我是一個喜歡帶著孩子去旅行的全職爸爸,這些年基本上每個寒假暑假都會帶著孩子出去長途旅行一次,一般都是自駕遊,少量採取自由行的方式,原則上不跟團。為什麼假期要帶孩子出去旅遊?不管是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已經上學的孩子,利用假期時間帶出去旅遊,不論對孩子還是對家庭親子關係,都會有很多的好處,在我看來,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1、放鬆孩子的神經。
  • 為什麼我們每年都要帶孩子出國旅行?
    從小旅行,你也許沒體驗過,可這成為了許多「千禧一代」身上的標籤。如今的家長,幾乎每年都會給孩子安排幾次旅行,有人說帶孩子出去走走,開拓的不僅是視野,增長的不只是技能,幾個真實的小故事,告訴你為什麼。有一次我認識了一個00後的小朋友,她跟我聊起她的旅行經歷:她的爸爸喜歡旅行,從小就帶著她去國外。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也是,孩子的暑假也過去一半了,是時候帶出去撒個野,看看祖國美麗的河山了。夏天嘛,還是要去大海邊上玩玩~年年暑假帶娃出去,今年帶孩子去爬山!原來前幾天寶媽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從上飛機開始就哭鬧不止;沒消停多久,娃下機的時候憋不住竟然在機場中間尿了,鬧得寶媽一臉尷尬;到了酒店吧,熊孩子一眼不看就開始作妖,巴著酒店大堂的雕塑上就是不下來……
  • 有了孩子,當媽的是一場修行,當爸的是一次旅行
    還不說在餵奶的過程要經歷排奶不及時得乳腺炎的痛苦、乳頭皸裂和被寶寶咬到的心酸。且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睡整覺的夜奶生活,以及為追奶大吃特吃日漸肥胖的身材。除了餵奶,有些孩子非常黏人和認人,睡個覺都必須媽媽抱著睡,不然一放就醒,並且認人到除了媽媽以外的人都不能抱。當媽的在日常不僅僅需要帶好孩子,還需要為了孩子開始各種修行。
  • 為什麼不帶孩子去旅行?「沒錢」是我聽過最爛的藉口!
    要知道,在五一出遊高峰去海邊,還帶著孩子,那不是要我的老命嗎?雖然兒子已經好久沒能出去玩了,但每次都是,好不容易有時間,我要麼嫌麻煩,要麼嫌人多。雖然很羨慕那種夫妻兩個辭了職帶著孩子環遊世界的生活,但現實使我清醒。有時候去旅行,我也很想帶上兒子,無奈小傢伙路上太鬧騰,身體又不大好,只好把他扔在家裡。「孩子小,帶孩子旅行的話自己就玩不了了,就成了伺候孩子」。「小孩子抵抗力差,萬一出去生病了怎麼辦」「吃飯怎麼辦?」有這些顧慮的父母,應該不是少數吧。
  • 為什麼說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說到帶孩子,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心酸的事情。以前,家裡面女人只需要相夫教子,而男人一個人賺錢養家就足以養活全家人了。可現在時代完全不同了,為了更好的生活,也為了保持家裡可觀的經濟收入來源,很多媽媽都踏入了職場。正因為父母都需要去上班,家裡就不得不請保姆或者老一輩人幫忙照看孩子。
  • 帶孩子出去旅行,不要早在這個年齡,否則大人孩子都遭罪
    導讀:帶孩子出去旅行,不要早在這個年齡,否則大人孩子都遭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出去旅行,不要早在這個年齡,否則大人孩子都遭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年一次與孩子的旅行約定
    她說,每年都要帶孩子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她對自己的一個要求,也是給孩子們的一個成長規劃。我認真學習完這篇文章後,感覺十分受益。福斯特校長把每年帶孩子出去旅行,作為自己與孩子們共同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方式,這是在學校和家裡都無法學習到的。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見世面?不止眼界開闊,重要的是格局
    文丨木棉媽媽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物質滿足以後,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層面,有些人就會出去旅行,見見世面,而且現在更多的是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從小就要帶孩子去見世面。有個寶媽,孩子3歲以內,會帶孩子看一看風景,感受大海,寶媽說,雖然現在還小,可能聽不懂,但是我相信孩子能夠感受到。
  • 為什麼帶孩子去旅行?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告訴你!
    臺灣遊出境遊國內遊曾經讀過一篇關於帶孩子去旅行的遊記,感觸頗深。於是就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甚至也沒有記憶,所以帶孩子出去旅行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還耗費體力。殊不知在孩子小的時候正是最佳的黃金旅遊期。在旅行中,孩子可以思考和理解碰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與新鮮奇怪的事;孩子可以充分地欣賞與享受旅行的美好和樂趣。同時,帶孩子出去旅行還可以帶給大人們更多的歡樂和欣慰。
  • 孩子都上小學了,為什麼很多寶媽仍不願去工作?原因心酸又無奈
    文|好孕姐很多寶媽生完孩子,都會面對在家帶娃還是出去工作的選擇,而到最後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和支持,大多數寶媽都會選擇在家全職帶娃。全職帶娃很辛苦,很多寶媽總是安慰自己「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出去工作」,但事實是等到孩子上了小學,很多寶媽還依舊全職在家。那麼,孩子都上小學了,為什麼很多寶媽仍不願去工作?原因讓人心酸又無奈。
  • 你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非洲
    那今天我要跟大家呢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用線上直播的方式來分享一個孩子們特別感興趣,而且家長們特別糾結的一個話題,就是——《你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一趟非洲?》 我在這兒呢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其實並不是說非洲到底有哪些美麗的風景,其實啊這種非洲的風景,只有你到了那兒,你才能夠知道的了,那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那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去非洲?
  • 從我自己的厭學經歷說說,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
    我要帶他去看這個世界,長見識!我伸頭過去看,我爸在車上,他讓我上車,說帶我出去玩,先不去飯店工作。是的,真正讓我願意回去上學的不是每個月600的工資太低,而是山東大學裡看見的那些大學生,他們在校園裡來來往往,那蓬勃的氣質讓人神往,臉上的自信和張揚是端盤子姑娘的臉上不會有的。我想上大學,想當大學生。後來,我上了重點高中,考了大學。在選大學的時候,我爸建議我去南方,他說:「南方人要來北方讀書,北方人要去南方讀書,都多見見不一樣的人,長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