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2020-09-10 麻醉MedicalGroup

生兒容易養兒難。說到帶孩子,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心酸的事情。以前,家裡面女人只需要相夫教子,而男人一個人賺錢養家就足以養活全家人了。可現在時代完全不同了,為了更好的生活,也為了保持家裡可觀的經濟收入來源,很多媽媽都踏入了職場。正因為父母都需要去上班,家裡就不得不請保姆或者老一輩人幫忙照看孩子。

其實我認為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自己帶孩子。家長能夠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很少,一旦錯過了,就是真的錯過了。並且自己帶孩子也比讓別人幫忙帶孩子更加安全。這幾年新聞中有很多的保姆虐待兒童或者老一輩幫忙帶孩子發生意外的事件。並且家長能夠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也就是說孩子真的需要父母的時間也不多。這個時間一旦錯過了,就是真的錯過了。

自從我懷孕以後我就經常喜歡看那些親子的綜藝。前幾年有一個非常熱播的綜藝,叫《媽媽是超人》。其中有一對母子,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媽媽是明星,每天的工作檔期非常緊湊,很少有時間能夠陪伴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從出生以後跟奶奶甚至是外婆待的時間是最長的。錄製親子綜藝的這一段時間,是她陪伴孩子最長的一段時間。

因為太久沒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了,節目剛開始的時候,我幾乎看不到這位母親跟孩子之間有什麼暖心的互動。他倆出現在同一個鏡頭的時候,除了尷尬,有時還會兩個人大吵。

坐在電視機屏幕前的我,十分心疼這位母親,更心疼其中的孩子。沒有一位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可就在這個節目的前幾期中,這對母子也在不斷的磨合。隨著時間的增長,這對母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直到節目的最後,這對母子實現了大和諧。而孩子。也對媽媽說出來第一句,媽媽我愛你。

在鏡頭前那位母親哭得泣不成聲,看到這一幕也感動成了淚人。隨著節目錄製的結束,孩子又會被送往奶奶家,而媽媽又需要去工作。

可我想經歷過這一次,這位媽媽可能會真正意識到自己陪伴孩子時間太少了吧。其實如果我們的經濟來源已經足夠生活,那麼掙更多的錢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孩子越小也就需要父母的保護。 孩子是最想看到我們的人,也是對我們笑過最多的人,也是能夠讓我們最開心的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不希望孩子對我感到陌生,我也希望自己能夠真正參與孩子的成長。

趁著孩子年齡還小,就多陪陪他吧。因為越是優秀的孩子,走的就會越早,走的就會越遠。我們作為父母不能阻攔他的前程,我們只能送他一小段路程。

雖然我知道自己帶孩子肯定會很累。可每天能夠看到孩子一點一點長大,再累也是值得的。有人說陪伴孩子長大就像是一場旅行。不要著急,陪在孩子身邊陪著他,慢慢學會長大。

是否選擇自己帶孩子都是自己的選擇。無論選擇什麼,這個選擇導致的結果都需要自己去承擔。總而言之,孩子的成長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但真正需要你的時間也不多。千萬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不再需要父母了,自己發現跟孩子的關係疏遠了,這時候才追悔莫及,那就真的太遲了。

所以說如果有條件的話,尤其是前三年,孩子還是自己撫養吧。

相關焦點

  • 生了孩子就得帶?為什麼說有條件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像你,那麼你一定要自己帶孩子;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跟你最親密,那麼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孩子生來雖然有遺傳基因決定像父母雙方誰更多一些,但是,後天環境對孩子的人格塑造起著更大作用!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一生當中人格塑造最重要的時期就是0-6歲。
  • 為什麼說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得自己帶?
    因為,孩子會丟失安全感!生完橘子小姐我帶著橙子小姐一起回老家休產假,然後就地給橙子小姐找了一所幼兒園。然後等我要上班了就把橙子放老家帶著橘子回單位上班了。我走前給橙子小姐做了很多思想建設,明確媽媽不是不要她了,是因為媽媽要上班,她要上學,所以需要跟姥姥姥爺一起呆兩個月。兩個月之後我就回來接她。
  • 為什麼說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得自己帶?不單是為孩子安全著想
    有條件的話,一定要自己帶孩子!如果父母不在前幾年陪伴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就不再需要父母了,無形中疏遠了親子關係,給孩子的成長之路留下遺憾。孩子的成長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真正需要你的時間並不多,有條件就自己帶吧!
  • 為什麼說,有條件孩子一定要自己帶?自己帶孩子的好處有哪些?
    如今,許多家庭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存在分歧。許多父母想照顧自己的孩子,但由於他們太忙,沒有時間,他們不得不將孩子留給老人照顧。實際上,通常孩子最好跟隨父母更好。畢竟,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別人無法給予的。那麼為什麼孩子要自己帶呢?
  • 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得自己帶嗎?
    如果你有條件,且自己願意,孩子當然就可以自己帶!作為早教老師,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吃飯非要餵的壞習慣,都是老人寵出來的」!因此講到這兒,不管你有沒有條件,要不要自己帶孩子,都需要和孩子擁有共同相處的時間。
  • 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要自己帶,不然將來後悔都來不及!
    簡單地說,就是大家的教育理念不一樣,年輕父母要求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老一輩只覺得吃好喝好,養得白白胖胖就行了。在我生完孩子的時候,其實我一點也不排斥長輩幫忙帶娃,畢竟現在這個社會發展太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普通家庭根本沒有當全職家庭主婦的資本,年輕女孩也需要奮鬥打拼,賺奶粉錢和學費分擔壓力,所以在孩子3歲上幼兒園之後,我直接就把她交給了公公婆婆。說心裡話,公公婆婆平時對我很好,也沒有什麼不良習慣,我也很敬重他們,還是他們提出幫我帶娃的決定,當時真的很感激。
  •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自己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說到帶孩子,對於媽媽們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糾結的事情。一方面為了更好的生活,家裡需要媽媽們去工作,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媽媽的照顧和陪伴。而生活中,大多數的媽媽選擇了前者,照顧孩子的工作則由家裡的老人負責。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很多媽媽有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那麼為什麼過來人都建議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呢?
  • 兒子說怕媽媽不愛自己了,有條件的愛管住了孩子,卻失了孩子的心
    他說:「我害怕媽媽不喜歡我了,害怕媽媽不要我了」。我瞬間愣住了,為什麼孩子會這麼說呢?我趕忙告訴他媽媽不會離開你的,會永遠愛你,後來墨仔睡著了,我卻失眠了。童言無忌,孩子的行為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我想一定是我們哪裡做錯了才會讓孩子有了這樣的恐懼,思來想去,應該是這兩件事:一個是墨仔不好好吃飯,全家人都很惱火,為了讓他吃飯,對他說過「你不好好吃飯,我們就不愛你了」和「你再扔飯,就是壞孩子,我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
  • 你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非洲
    那今天我要跟大家呢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用線上直播的方式來分享一個孩子們特別感興趣,而且家長們特別糾結的一個話題,就是——《你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一趟非洲?》 我在這兒呢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其實並不是說非洲到底有哪些美麗的風景,其實啊這種非洲的風景,只有你到了那兒,你才能夠知道的了,那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那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去非洲?
  • 帶孩子的話一定要推車!一定要推車
    帶孩子的話一定要推車!一定要推車!!一定要推車!!!
  • 我們從「有條件的愛」中長大,卻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給你洗衣服,所以你一定要特別愛乾淨,一定不能弄髒一絲一毫;我努力掙錢供你上學,所以你必須門門考高分,次次成績名列前茅;我辛辛苦苦地做好飯,所以你要第一時間坐到餐桌上,不能掉一個飯粒……這個那個的框框對兒時的我們太難太難了,於是我們總是活在父母的嘮叨裡,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裡。
  • 為什麼說孩子要自己帶比較好?
    經常聽到網上有寶媽抱怨,我婆婆不幫我帶孩子,我也不會給她養老。在這裡我想做任何評論,只想說自己的孩子最好自己帶。現在老人帶孩子比較嬌慣孩子,俗稱「隔代親」。孩子有些無理的要求,老人也會答應。最後孩子變得很任性,以為誰都會讓著他。出現困難也不自己解決,總想著有人會幫他的。父母帶的孩子不一樣,一般孩子做錯事,都會慢慢跟他講道理,慢慢孩子就覺得出現問題是可以溝通的,蠻橫是解決不了問題。
  • 為什麼老輩人帶孩子似乎很輕鬆,而年輕媽媽自己帶孩子卻要崩潰了
    我們明明已經拼命把孩子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安排得妥妥噹噹了,感覺自己早已經變成「萬能媽媽」了,為什麼最後卻往往事與願違,讓自己越來越瀕臨崩潰呢?所以,與其說是媽媽們感覺帶孩子太累,不如說是媽媽們在精神上的自責在深深的折磨著自己。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見世面?不止眼界開闊,重要的是格局
    孩子3歲以後,寶媽就會帶孩子去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地方玩。那麼帶孩子見世面真的很重要嗎?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見世面呢?沒有生娃之前我在輔導班做英語老師,那個輔導班在一個富人區,是學區房,也是商業中心。孩子們過來輔導功課,課下的時候會跟我聊天,有時候他們幾個玩得好的孩子也會組織家庭聚會。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是萬聖節,他們都在討論萬聖節那天的造型,小王子是我們這個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估計現在也應該升初中了吧。他說他要扮海盜,衣服和道具都已經買好了。
  • 假期帶孩子旅遊,這兩個免費景點一定要去
    旅遊可以讓孩子增長見聞、開闊視野、增強自信;可以和書本上的知識相互認證、理論聯繫實際;可以鍛鍊孩子計劃能力、自立能力、動手能力;可以讓孩子親身經歷當地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當然還有孩子最喜歡的各地特色小吃、美味特產等等。
  • 有時間有條件健身的話,最好請個私教,幾個關鍵部位帶入門
    有時間有條件健身的話,最好請個私教,幾個關鍵部位帶入門,胸,肩,背,腿,手臂,每個部位都有5-6個動作,或者器械訓練。你基本掌握了之後,就找個理由別請私教了,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挺貴的。過了這個階段後,基本能掌握一點,就是感受發力。
  • 李玫瑾教授為什麼說:孩子小時候要親自養?
    後期父母將孩子帶回身邊的時候,孩子反而不願意聽父母的話,甚至不願意與父母多交流,從而導致孩子有事悶在心裡,長久下去便會對性格發展有影響。第二點:「隔代親」帶來的過度溺愛。爺爺奶奶自己不捨不得花錢,但花在孫子孫女身上就特別大方,真是要什麼買什麼,一點也不猶豫。
  • 孩子勝負欲太強?因為你的愛有條件
    文/月簾如果我單純的問你,你對孩子的愛是否有條件,你會很肯定的告訴我,沒有。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子,你肯定都是一樣的愛孩子。可實際上,你有沒有這樣對待過孩子?在孩子考試前或比賽前,你跟他說這樣的話:只要你這次成績進前三,我們就給你買玩具。或者,你跟孩子說,只要你成績有進步,考入第幾名,我就給你答應你一個條件。
  • 老人保姆帶孩子,為什麼容易限制孩子?
    說在前面的話大姨這幾天在抱怨:2歲的二寶太淘氣,到哪都不停住腳,她堅持走馬路牙子,被大姨給制止了。我聽後,開始解釋:你這就不知道了吧,那是孩子的天性,她想走你就讓你走唄,走馬路牙子在鍛鍊自己的平衡能力呢!
  • 鄉下老人帶孩子一定要注意這幾點,早學習科學帶娃
    孩子的爺爺笑了笑,有點得意地問我,我家孩子會走路了沒有?我說,孩子跌跌撞撞能走幾步了,他自己也在努力學。小妹妹的爺爺說,你看我家孫子,現在腰杆子和腳都挺硬了,雙手扶著她的腋窩下,能帶她走挺遠了,然後站起來給我示範了一下。 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