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你家誰帶娃?
有條件的話,一定要自己帶孩子!
相信看到這個話題,絕大多數父母想到的都是自己帶娃更安全,因為近幾年保姆虐童、老人照顧不周等事件頻發。
其實,自己帶娃的原因遠不止「安全」一項因素。
娛樂圈的超級奶爸鄧超曾曬出女兒小花的一段話,鄧超因工作無法回家陪孩子,孩子竟然夢到爸爸不要自己了,撩撩幾句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看哭了無數人。
有多少父母將孩子扔在家裡、丟給別人,一年也見不到幾次,給孩子造成了「父母不愛自己」的假象?
作為父母,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可能只有短短的三年。
3歲後孩子進入幼兒園,認識了老師、新朋友,打開了交際圈,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少,親子交流僅存在於每天放學後。
有的孩子5歲、8歲、10歲就去外地上寄宿制學校,父母可能周、1個月才能見到孩子。
如果父母不在前幾年陪伴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就不再需要父母了,無形中疏遠了親子關係,給孩子的成長之路留下遺憾。
孩子的成長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真正需要你的時間並不多,有條件就自己帶吧!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年輕人忙於工作無暇顧及生活水平,很多年輕夫妻生了孩子以後沒有時間照顧,只能請保姆、婆婆等幫忙帶娃。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帶娃帶娃大軍是奶奶和姥姥,但是老人的思想觀念落後,帶出來的娃穿衣打扮、行事說話都像個「小老頭」,沒有孩子該有的朝氣蓬勃。
家庭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會請保姆照顧孩子,但是「保姆縱火案」證明,不是所有保姆都會盡職盡責,虐待、打罵也會發生,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在大多數家庭中存在這樣的現象:
帶娃的出發點不同,照顧孩子時也會存在差距。3歲前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自己盡心照顧為的是讓孩子長大「成人」,別人帶娃只是單純的「帶娃」。
出生到3歲期間是孩子發育最快的階段,生物學上孩子的身體發育速度最快,需要合理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心理學上孩子的心智有大幅度提升,需要父母最科學的三觀灌輸。
教育是一分耕耘0.1分收穫的苦差事,無論工作再忙、工資再高,都要親自陪伴孩子這3年,將來超過普通孩子一大截。
如果你的孩子不夠3歲,就自己帶娃吧,避免了危險因素,孩子也能健康的成長,短短的3年為今後一生的親子感情奠定底色。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