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就是大家的教育理念不一樣,年輕父母要求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老一輩只覺得吃好喝好,養得白白胖胖就行了。
在我生完孩子的時候,其實我一點也不排斥長輩幫忙帶娃,畢竟現在這個社會發展太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普通家庭根本沒有當全職家庭主婦的資本,年輕女孩也需要奮鬥打拼,賺奶粉錢和學費分擔壓力,所以在孩子3歲上幼兒園之後,我直接就把她交給了公公婆婆。
說心裡話,公公婆婆平時對我很好,也沒有什麼不良習慣,我也很敬重他們,還是他們提出幫我帶娃的決定,當時真的很感激。只是我確實沒想到,如此開明的長輩,在教育方式上還是當年那老一套。
以前我和老公一直對孩子奉行獨立成長的教育方式,從小引導。吃飯、穿衣、玩具擺放等,她都慢慢學會了自己去做。
最開始的時候還好,在老人的陪護下,感覺她過得挺開心的,可後來,我就覺得不太對勁了。在我下班回家後,總是看見她在看動畫片,本來小孩貪玩我也理解,不願意把她逼得太緊,以前和她做了約定,什麼時間看電視,每次看多久,她也從來都是遵守的,而且也不會因為這個哭鬧。
有天晚上吃飯,無論我怎麼叫她,她都不肯把電視關掉到桌上來,我假裝生氣說:「你再不過來,以後就減少你看動畫片的次數哦」她看著我有點怕怕,但還是不肯過來,躲在她奶奶身後。我過去強行把電視關掉,沒想到她拉著她奶奶哭鬧起來,老人又摟又抱,心疼得不得了,公公也勸我:就是看會動畫片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還邊說邊把電視重新打開,我當時就察覺到,肯定是她爺爺奶奶平日裡太寵她,讓她有了倚仗,敢隨意耍脾氣了。
後來我把這事告訴了老公,老公也覺得老人家太溺愛孩子了,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準備和他們談一下,該有的規矩還是得有。
可能是我太低估長輩對她的寵愛之心了,後面不僅沒改,而且還變本加厲。
要別人來幫她穿衣才起床,洗臉也要別人幫忙。
飯吃得少,零食卻越來越多。
晚上到時間不肯睡覺,非要吃了零食才肯。
動不動就鬧,引來爺爺奶奶保護······
因為這些事,我還跟她爺爺奶奶發生了幾次爭執,還是沒什麼用。我和老公一致認為,這事兒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否則她會在別人的溺愛下越加無法無天。最後我決定轉職,大多數時間在家辦公,雖然事業上失去了發展空間,但好歹能陪著孩子成長,將她的習慣重新帶上正軌。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長輩養孩子和我們自己帶確實是有很大區別,老人教育理念很簡單:沒病沒災,孩子快樂自己也快樂。
而我們想的卻是如何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何培養她的興趣愛好,如何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如何讓她擁有獨立思想,形成健全人格。
那到底哪一種教育方式才更適合孩子呢?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到但自從學習了育兒課程後,我終於明白了如何在孩子不同階段,做出不同的調整,結合正面與側面的引導,在保障孩子健康快樂的基礎上,去培養她各方面的能力,這對父母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不敢說自己做得很完美,但至少做到了大部分。
其實只要父母學會正確的育兒理念,孩子並不難養。但真正懂得方法的人,似乎並沒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