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形成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保護合力

2021-01-19 三湘都市報

    本報訊(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齊果 通訊員 江祖平)近日,省自然資源廳與省高院、省檢察院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自然資源資產行政執法、審判與檢察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部門職責,強化指導監督,推動形成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保護合力。

    《意見》明確自然資源部門從依法行政、行政處罰和處罰決定執行等方面,加強執法保護。將追繳土地出讓金、徵繳土地閒置費等行政處理決定的非訴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民事公益訴訟等作為重點,嚴格履行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依法對生態環境損壞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人民法院從案件公正審理、行政處罰決定執行與非訴執行辦理等方面,加強自然資源案件審判,研究出臺典型審判案例,指導做好全省自然資源資產保護工作;檢察機關從自然資源案件處罰決定執行、非訴執行案件執行等方面,加強對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人民法院的檢察監督,支持自然資源部門依法提起公益訴訟,並參與相關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

    《意見》還規定,建立涉及自然資源資產案件移送與信息共享、案件磋商機制,互通行政執法與司法信息,通報案件移送、查處情況。建立聯合督辦制度,對全省範圍內有較大影響力的自然資源資產典型案件、複雜疑難案件和久拖不決案件,加強監督指導,促進案件辦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
    國家自然資源產權主體為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推動確權登記法治化,重點推進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重點國有林區、溼地、大江大河重要生態空間確權登記工作,將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登記為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逐步實現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全覆蓋,清晰界定全部國土空間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劃清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使用權的邊界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全市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
    二、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措施及成效(一)著力探索建立國有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我市積極探索建立國有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研究自然資源資產核算標準和規範,紮實有效地推進工作。
  • 我國首個「自然資源登記與管理」專業獲批
    該專業設置以培養不動產與自然資源登記迫切需求的專業人才為宗旨,面向國家和行業需求,聚焦於為自然資源有效監管和嚴格保護、國家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權屬調查與管理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地籍支持與保障。同時,以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高級專業人才,使之具備資源、環境、管理、信息等方面基礎知識,掌握包括不動產在內的自然資源產權界定、地籍調查、產權登記、多維地籍信息化等方面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能夠在不動產測繪、地籍調查以及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與管理等領域執業。據悉,「自然資源登記與管理」專業設置是主動適應時代發展,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的現實所需。
  • 明確自然資源保護的當務之急
    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我們迫切需要轉變對自然資源的態度,深化對自然資源保護內涵、基本路徑的認識,明確自然資源保護的當務之急,變過度開發利用為有效保護、合理開發與節約利用。  其次,牢固樹立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的理念,全面、系統、科學、準確地摸清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產數量、質量及價值的動態監測,重點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加強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推進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監管。對於地方政府而言,今後不能見礦就採,而要系統分析礦產資源開發的經濟、生態和社會各方面的成本效益,有效抑制得不償失的礦產資源開發活動。
  • 關於《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全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
    要充分認識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加強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優化國土空間,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維護自然資源資產全民所有者權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開展自然資源宣傳教育,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增強市民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
  • 杭州加快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西湖區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
    力求通過探索構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體系,實現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與不動產登記有機融合。 「今年6月,市政府下發了《杭州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到2022年底前,要完成重點區域各類自然資源的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形成包括資料庫、圖件、文字報告在內的一系列全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成果。」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和產權糾紛處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和其他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產權歸屬,促進社會語言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國有資產。 係指國家依法取得和認定的,或者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投資和投資收益、國家向行政事業單位撥款等形成的資產。
  • 黨建訪談錄|專訪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
    一是立足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和「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新格局,我們將加快編制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強化與全國、全省以及整個黃河流域的統籌銜接,力爭年底前形成初步成果,構建「三級四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打造「山河統籌、綠色引領」的城市空間與功能格局,以優化提升城市發展大框架,推動實現城市發展高質量。
  • 繪就崑山自然資源創新發展新畫卷
    ,凝聚了強大合力。對標自然資源系統新使命,明確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導向,組織開展黨員先鋒「十帶頭」實踐活動,制定黨員先鋒模範十項標準,引導黨員幹部在推動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中積極行動、帶頭實幹。對表現突出的、有亮點的在全系統通報表彰;評選「我身邊的帶頭人」,推出一批先進典型,讓全系統幹部職工見賢思齊。
  • 加強溝通聯繫交流形成推動工作合力
    要加強溝通聯繫交流,搭建發揮黨派人才優勢的履職平臺,形成推動工作強大合力。
  • 湖南省君山區硬核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
    該案,是該區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硬核舉措中的一個縮影。  智慧財產權是無形資產,是強有力的競爭力。今年來,嶽陽市君山區強力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區戰略,一方面,強化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另一方面突出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重拳懲處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
  • 柳州中院與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出臺指導意見提升破產案件資產處置效率
    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下發了《關於破產程序中處置不動產辦理登記事項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指導全市法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隸屬的有關部門就破產企業涉不動產解封、轉移登記、管理人財產調查及身份認可,在建工程質量和規劃檢測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破解了困擾破產程序中財產處置之後解封難
  • 第1題:試述產權、產權制度的含義,並述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必要性
    物權、債權、股權和智慧財產權都屬於產權的範疇。在經濟學上,產權所指的權利不僅包括對財產的所有權,還包括對財產的佔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所以,產權是與財產有關的一系列權利。從本質上看,產權反映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圍繞財產所形成的一系列經濟權利關係。  (2)產權制度,就是國家為調整與財產有關的經濟權利關系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性規定。
  •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解讀《湖南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
    一、政策背景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實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全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一是加快形成國資監管大格局存在差距。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相關要求,2019年底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資發法規〔2019〕117號),明確要求用2—3年的時間加快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形成國資監管一盤棋。
  • 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內容是什麼?
    到2020年,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初步建立, 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政策環境初步形成。到2022年,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水平明顯提升,生態保護補償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互動關係更加協調,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有力支撐。
  • 產權保護制度的基石:民法典物權編草案評析
    二、草案對重大改革問題的回應   毋庸置疑,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為此,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下稱《產權保護意見》)。
  • 執法更嚴、賠償更高、維權更快——《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三大看點
    並明確提出,力爭到2022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明顯改觀;到2025年,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並保持較高水平,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專家表示,意見是第一個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出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綱領性文件,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和保護水平全面提升。
  • 山東產權開創資源要素融資新模式
    記者 黃壽賡 通訊員 白潔以規範化、專業化、市場化為根基,實現生態化發展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簡稱「山東產權」)成立於2003年,是由省紀委、省監察廳推動,經省政府批准,由省國資委獨資設立的專司國有資產規範流轉、保值增值、源頭防腐的專業化市場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