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好人有好報的說法?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好人沒好報?

2020-12-27 熱核理論

民間一直有好人有好報的說法,有一首流行歌曲就叫《好人一生平安》。然而,在具體的個人體驗中,難免會有好人沒好報的感覺。雷鋒,為人民服務,勤儉樸素,不到22周歲就逝世了。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叢飛,年僅37歲就逝世了;不僅如此,2011年某天他的妻子邢丹開車在惠州高速路上,被幾個混混扔石頭砸車導致事故,不幸離世,年僅30歲!

叢飛感動中國

嶽飛被殺,秦檜善終。好人有好報,固然是人們的美好期盼,但在種種案例面前,人們不得不提出「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的結論。那麼,好人究竟有沒有好報?

好人有好報,這是印度輪迴思想與中國儒家仁義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在印度文化中,相信輪迴、苦修,認為這輩子苦行,能換來來世的幸福。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理論把仁義放到道德的高地,認為講仁義能實現天下大同。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在矛盾鬥爭中趨向兼容並蓄。在古代文盲遍地且信息鼻塞的情況下,大多數人並不真正了解兩種思想的全部,只是憑道聽途說的隻言片語,看別人怎樣自己鼓吹就跟著怎樣。為了推廣,有心人當然選擇最能打動人心的話語。佛教說這輩子多行好事,下輩子能投胎富貴人家。怎樣是做好事?當然是自願付出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與他人爭;自己多受點苦,給他人方便。為什麼不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自己的勞動自己就要拿回所得?因為在存在寄生階層的情況下,這種說話沒說到寄生階層的心坎裡去。儒家說仁義得民心,得民心得天下。什麼是仁義?對他人好就是仁義。經過兩千多年的教化,好人有好報成了信念,公開場合不可否定。

牛頓說,他能算出地球的長度,卻算不出人心的瘋狂。世界上最複雜的就是人心,各種思想百花齊放,只不過有些受人賞識得以推廣遍地開花,有些被人打壓難見天日或者被剷除。除了佛、儒思想,肯定也還有別的主張要多做好事。有主張做好事的,就肯定有主張不做好事的。例如一些黑社會團夥,一些邪教,他們的「規矩」肯定不是做好事。有認為做好事有好報的,肯定也有認為做好事不一定必然有好報的。

在一些信仰上帝的人們中,你做了好事,他認為是上帝的打救,他感謝上帝而不感謝你。你做了壞事,他認為就是你壞了事,他要代表上帝懲罰你。即使你做了好事,但你不信上帝,也要下地獄,他的使命就是送你下地獄。經典的例子就是美國感恩節的來歷。1620年英國清教徒來到美洲,饑寒交迫中,印第安人送來了物資還教會他們狩獵和種植,清教徒移民在美洲成功立足,他們按宗教傳統,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這就是感恩節。印第安人做的好事被忽略了!不僅如此,後來移民漸多,移民西進運動,懸賞印第安人人頭皮,羅斯福還說「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再後來,美洲被騰籠換鳥,印第安人被取代。對英國清教徒來說,做不做好事不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他們考慮的問題是拓展生存空間。對印第安人來說,他們的結局就是好人沒好報。

感恩節的來歷細思恐極

自古以來,中國也有否定好人有好報的思想。在道家看來,「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上德不德」。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家從來不認為存在賞善罰惡的神秘力量,更不認為只管付出不計較現實回報的好人就一定被神秘力量給予好報。道家思想認為,天地、聖人並不講「仁義」,靠個體自強不息、因勢利導才是出路。這本來是很容易理解,很樸素又很自然的「公理」。在自然界,羊要吃草,狼要吃羊;羊不吃草要餓死,羊跑不快會被狼吃掉;狼跑快了才能抓到羊,體弱的狼抓不到羊會被餓死。一環扣一環,唯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不斷強大,自強不息生存下去!這套生存規則不是「好人有好報」的邏輯能闡述的。根據生物學研究,物種競爭是不留情面的。現有人類在歷史上淘汰了無數古人種,靠的是穩準狠的生存策略,包括但不限於發明使用更高級的武器、佔領宜居土地、屠殺驅趕異族,而不是「做好事」。

好人有好報是封閉體系下消解競爭的思想。生存競爭有勝有負,贏家通吃,失敗者一無所有,怕失敗的人不想上競爭場。在封閉體系下,現有存量資源有限,競爭趨向白熱化。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人們全部套牢在同一模式中。上層忽悠下層做好事,不反抗,寄希望於來世,上層的此世就舒服了。下層挑戰上層,難度太大,幻想此生受點罪,來世享安樂,自欺欺人,多少好受點。在崇尚闖勁的群體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樹挪死人挪活。霸氣的成吉思汗說:「大地都是我的牧場,有雄鷹的地方就有我的鐵騎」,「人生最大的樂趣,是把敵人斬盡殺絕,搶佔他們的所有財產」。競爭是迴避不了的,掌握話語權的印度高種姓本身就是入侵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要保持優勢地位,讓土著人安於現狀。「好人有好報」本身就是贏家精準打擊失敗者的利器。

具體到個人層面,什麼是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你所認為的好,在他人眼中不算好。現在的好,不是將來的好。局部的好,不是整體的好。自認為的好,不是客觀上的好。東郭先生救狼算是做好事嗎?農夫與蛇算是做好事嗎?印第安人幫助白人移民,在白人眼中是好,對印第安人的長遠來說,是養虎為患的壞。有時候看似做了好事,實際做的是壞事,沒好報不出奇。有些家長對子女過於溺愛,看似對孩子好,結果子女不成器反過來啃老或者虐待老人。有些糖尿病老人不能吃糖偏又很喜歡吃糖,家人不讓他吃糖是為他好,不明真相的人會以為是家人苛刻。有些子女為了老人早點離世,讓老人多吃點,外人開起來是好孝順,實際不是這麼回事。

心理學上,有些人是討好型人格,不敢拒絕他人,對他人有求必應,久而久之,自身的需求被壓抑,內心受折磨。做好人不是本能,無原則做好事,人家沒有實質感謝,自己又難受,好報從何而來?好人有好報的潛意識是壞人有壞報。影視作品中,有些壞人做了壞事自己良心過不去,寢食難安,晚上做噩夢,疑神疑鬼。假如在他們的意識中,不認為這是壞事,心安理得,實際上一點事也沒有。某些教的人,認為清除異族就能有好報,他們幹「壞事」時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得很,自己也受自己所在群體的肯定,能得「好報」。

好人有好報的說法,並不是客觀真實地總結,聽過就算了,不能用來教育下一代。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
    我的一個鄰居對人友好,善良,又有愛心,但是卻依然意外的得癌症去世了,他的妻子問我們,我們都說好人有好報,為何他沒有得到好報,今天想和大家從心理學分析下好人沒有好報的原因:1、好人有好報更多是我們情感上的道德要求我們希望好人有好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文化,但是我們要了解好人有好報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祝福。
  • 這世上,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你相信「好人有好報」嗎?近日,武漢發生的一件事就印證了這一說法。7月5日,武漢一女乘客在地鐵站撿到一男士錢包,匆忙交給了工作人員,而後武漢地鐵運營值班人員找到了失主劉先生並歸還錢包。巧的是,劉先生說自己早上撿到個手機並歸還了失主,沒想到自己的包丟了也被撿到歸還。劉先生這天的經歷,可謂是詮釋了什麼叫「好人有好報」,更被稱為最快速「好人有好報」。他自己也說,「我覺得做人還是要做好事,好人有好報還是有道理的。」
  • 好人有好報?那為什麼又說: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
    好人有好報是一句空話。好人會獲得他人的好感,或者得到別人的回饋,但是不會有好報。有句老話叫好人沒好報,禍害一千年。這句話就是對好人好報最大的駁斥。好人會更容易融入陌生的生活。每個人都會面臨搬家或者是到一個新的地方工作,好人會更容易融入一個新的環境,更容易被陌生人所接受。「相由心生」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能聽過,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看他的面相也會和藹可親,沒有人會討厭一個和藹可親的人。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對不對?看完你就豁然開朗了
    有句話叫做「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
  • 好人有好報,老好人沒有
    我們常說:「好人有好報。」
  • 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因果有玄機」?
    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多善終?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辛辛苦苦做一個好人,真的值得嗎?很多人都問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明明心地善良,卻經常被惡人欺負,自己明明沒有做錯事,為何總是會倒黴?正印證了一句話:好人多磨難,惡人樂逍遙。
  • 好人沒好報,電梯裡讓路反遭群毆,西安的張先生卻「好人沒好報」
    俗話說,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但西安的張先生卻「好人沒好報」,在電梯裡讓路反遭對方群毆被打至骨折。近日,陝西西安的張先生爆料,稱自己帶著老婆孩子去某寫字樓辦事,他們要去10樓,電梯裡有3個人到8樓。
  • 好心不得好報,做好人,但不做濫好人
    好心不得好報:好心好意地為他人辦事情,卻得不到好的報答。成語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曰:『為什麼卻喪身?』師曰:『好心無好報。』」歇後語:燒香惹鬼叫,好心無好報。要想獲得好人這個美名,當然要付出代價。當代價超過心理承受底限時,多少會令人難以割捨,所以好人難當。做好人毫無過錯,值得提倡,但要講原則。當好人成了"好好先生"時,往往面臨的是"好心不得好報"的尷尬。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好人,歡迎好人,期望遇到好人,也想讓自己成為好人。但是有一點我們要引以為戒:不可濫充好人!
  • 好人有好報?(扎心了)
    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只是時候未到,這句話我們被騙了多少年真的是好人有好報嗎?因為被人推了一下把老闆情人衣服搞髒了,結果他被辭退,雖然不是他的問題但事情發生總有人背鍋,不善言辭的他就當了替罪羊再說說你身邊,見過好人有好報嗎?
  • 讓好人有好報
    是他人有難時伸出的一雙雙有力的大手。這雙手,是感動中國人物李學生從火車輪下救少年時毫不猶豫伸出的手,是兩次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的黃偉救援時託舉生命的手,是一位老黨員在高速路上拼命攔截起火貨車時不停揮舞的手……    文明是什麼?是幫助別人時說出的一句句真誠的話語。
  • 好人肯定有好報,但能否快一點?
    父母長輩教導我們:「對別人好的人,叫好人。」學習中華文化,我們進一步明白了,在起心動念上對別人好,才是真的好人。(推薦閱讀:什麼叫好人?)但是,做好人有什麼好處呢?對別人好,對自己有什麼好處?2018年,在世界哲學大會「商業哲學論壇」上,一位企業家終於讀懂了五個字:好人好自己。
  • 「好人有好報」還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中國有句俗語,叫好人有好報,還有一句俗語,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到底是不是真的?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這是一個大家都喜歡說,都願意認同的一句話,這是大家的一個願望,有人反對,有人贊成。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大家都舉了例子,或者是聽說的,或者是親身經歷的,來證明這一點,但大多是個例,也不能一點蓋面。
  • 《一個勺子》|好人真的沒好報嗎?
    拉條子貼了尋人啟示,不久有人認領了傻子。緊接著又有自稱傻子的家人陸續出現,說拉條子把傻子賣了。麻煩接踵而至,拉條子自知上當受騙卻有口難言。拉條子的遭遇以及他們一家荒謬、醜惡、殘酷、陰暗的生活底色被賦予了「黑色」的東西,表面上看似極具喜劇性,但其實是以一種冷漠的、逗笑的、無可奈何的嘲諷和自我嘲諷的態度來對待它們。《一個勺子》在喜劇在外殼下,仍然會使人為之落淚,為之切齒。
  • 因果報應: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活長久?聽聽老和尚怎麼說
    這種種皆是告訴我們「因果報應」它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老和尚曾說「一個人一生,善善惡惡既做好事也做壞事,咱們心裡頭一會兒菩薩心腸,一會兒煩惱來了就狠狠地發惡願,錯綜複雜,每個人都是。」為什麼當下大家都不相信「因果報應」,如當下廣傳的「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活長久。」等等。
  • 佛說:上天不會虧待誰,好人自有好報,看完後如夢初醒
    上天從不會虧待誰,從小到大,父母就教育我們,做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好人自有好報。佛說人生智慧,看完後如夢初醒。佛說:乾乾淨淨做人,善惡終有報。有時候選擇善良,並不是因為懦弱,而是明白因果不空,好人自有好報。笑著面對,不去埋怨。
  • 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惡人卻福壽延綿? 原典1.13
    司馬遷之問:好人為什麼得不到好報?但是,這句話其實偷了一個懶,它並沒有說:對於不和自己類似的人,特別是惡人、那些披著人皮的渣滓,那些不是人的「人」,怎麼辦?《論語》全本,也沒有提出答案。這是因為,《論語》更多的是關照個人的內心世界,它極為溫和,即便大談「仁」,即人與人的關係,也多是談"好人"和"好人"的關係,很少談「好人」與「壞人」的關係。有朋友會問,這個世界會簡單地分為「好人」「壞人」嗎?這個邏輯是不是太幼稚了?難道不是好的制度造就好人?難道不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問題要答起來,幾本書都寫不完。
  • 《大宅門》「大仁大義」的白穎園:什麼樣的好人,才有好報
    文丨花欲燃吖老話講「好人有好報」,勸人向善,行正事,走正路,才能睡的安穩,活的踏實。百草堂是個企業,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要有企業文化在,這個文化是凝聚力,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一致對外,通過這個精神推著這個大車向前不斷的邁進。一個企業,如果你的文化是投機倒把,那麼員工也會學著苛待和不負責任,如果你的企業文化是良心和品質那麼員工也會耳濡目染堅守底線。
  • 好人有好報:我願意以審美的眼光看世界,而非功利
    文:董凌燕「好人有好報」,這是個美好的願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有時候,恰恰相反,好人吃苦受累還憋屈,壞人吃香喝辣還揚眉吐氣。所以,唯有在良知與利益相一致的時候,好人才會得到好報。好報是什麼呢?世俗意義上的好報,是升官發財。誰不想升官發財呢?欲富惡貧,追求金錢和地位,人之本性。連孔子他老人家都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也就是說,「如果可以求得富貴,雖然是給人執鞭這樣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
  • 好人有好報,愛心再延續
    好人有好報,愛心再延續——關於對魏福臣老師愛心捐款的後續2021年1月16日,「雲上原陽」公眾平臺發出題為《捐!讓這位老師的生命得以延續》的報導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原陽好教師魏福臣可貴的生命牽動著全社會的心。病魔無情,人間有大愛,社會愛心人士紛紛解囊,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