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好報:我願意以審美的眼光看世界,而非功利

2020-12-17 愚伯的自留地

文:董凌燕

「好人有好報」,這是個美好的願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有時候,恰恰相反,好人吃苦受累還憋屈,壞人吃香喝辣還揚眉吐氣。

初以為世道不公,慢慢品出味來,並不是世道不公,而是世道的運轉不以人品的好壞,是以利益的大小為規則。好人做事,獲得利益的同時顧及良知;壞人做事,只求利益不管其他。所以,唯有在良知與利益相一致的時候,好人才會得到好報。

好報是什麼呢?世俗意義上的好報,是升官發財。誰不想升官發財呢?欲富惡貧,追求金錢和地位,人之本性。連孔子他老人家都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也就是說,「如果可以求得富貴,雖然是給人執鞭這樣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只是,別忽略了這句話的前提是,要取之有道,而非不擇手段。

因為他老人家還說了,「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也就是說,「金錢和地位,是每個人都嚮往的,但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們,君子不享受;貧困和卑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但是,不通過正當的途徑擺脫它們,君子是不會擺脫的。」

好人與壞人的區別,不在於目的的不同,而在於實現目的的手段不同。好人為了目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壞人為了目的,無所不為。很顯然,相對於前者,後者更容易成功。當然,並非成功者就是壞人,不成功者就是好人。成功與否,因素太多,涉及到能力、心態、機遇等等。

成功的定義,五花八門。有的人以吃飽穿暖為成功,有的人以大權在握為成功,有的人以腰纏萬貫為成功,有的人以造福於人為成功。就當今流行的觀點來看,成功被狹窄的定義為發財,有錢是成功的唯一標準,出現笑貧不笑娼的怪象也就不足為奇了。有錢者,被人吹捧,無論他的錢來路如何;沒錢者,被人輕視,無論他沒錢的原因是什麼。

好與壞,有時候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好人變不成壞人,壞人也變不成好人。就像有些生物生來就是有毒的,有些生物生來就是無毒的,它們無法互相轉變。如果好人昧著良心為了利益做壞事,好人會自責內疚,反而日夜難安。做了壞事能自責內疚的人,算不得壞人。真正的壞人做了壞事不會自責內疚,因為他不以為他做了壞事,他的道德標準裡沒有善惡,或者說他以是否符合他的利益作為善惡標準。

當然,人性是複雜的,並非簡單的好與壞就能區分的。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天使與魔鬼,在不同的境遇下,交替出現。好人大都知道自己心裡有個魔鬼,從而有意識的控制它跳出來作惡;壞人意識不到自己心裡那個魔鬼的惡,因此不用理智控制它,從而使得它時不時的跳出來為非作歹。我們接受教化,修養身心,目的之一就是意識到自己的惡並加以控制。

我們慢慢長大,慢慢接受世俗的錘打,把少年的桀驁不馴錘打成圓滑世故。我們慢慢丟失了初心。有人說,「小孩子才分是非,成年人只講利弊。」這是最真的實話,也是最惡的毒藥。凡事若只講利弊,不分是非,人類社會無異於與動物世界。

在動物的世界裡,只有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而人類社會,生存雖然也是第一位的,但在生存之外,我們尚且需要靈魂的充盈富足。關愛弱者,為人造福,是人性區別於動物性的亮點。好人的好報是良心的安寧,盡責後的滿足,精神的自由。除了物質的欲望,我們原該有些精神的追求。否則,與只求生存的動物何異?

只是,做個好人並不是簡單的事。做好人,不僅需要人品,也需要能力。因為做好人的前提是明辨是非。而明辨是非是很難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我們身邊舉著道德的大旗,理直氣壯,自以為好心的辦著壞事的人,並不少見。所以,做好人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想法,更是一種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增強明辨是非能力的行為。有好心,又能辦好事的人,才算真正的好人。

後記:寫著寫著,我自己不知所云了,因為我一向不喜歡把人分為好人和壞人。人的身份有多重性,也就是有多張臉,在家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在外是老闆經理醫生律師教師工人,每張臉會有不同的表情,一個好父親未必是好律師,一個好醫生未必是好女兒,哪一張臉是他真正的臉呢?

每個人都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很難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只有孩子才會認為好壞的區別很分明。不過,我還是覺得人有好壞之分,因為我願意以審美的眼光看世界,而非功利。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好人有好報的說法?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好人沒好報?
    民間一直有好人有好報的說法,有一首流行歌曲就叫《好人一生平安》。然而,在具體的個人體驗中,難免會有好人沒好報的感覺。雷鋒,為人民服務,勤儉樸素,不到22周歲就逝世了。好人有好報,固然是人們的美好期盼,但在種種案例面前,人們不得不提出「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的結論。那麼,好人究竟有沒有好報?好人有好報,這是印度輪迴思想與中國儒家仁義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在印度文化中,相信輪迴、苦修,認為這輩子苦行,能換來來世的幸福。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理論把仁義放到道德的高地,認為講仁義能實現天下大同。
  • 想去"看世界",沒有那麼無趣和功利
    牟海榮老師向該校同學拋出一個問題:世界那麼大,你憑什麼去看看?顯然,這句話是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引出來的。2015年4月,河南省實驗中學心理教師顧少強向學校遞交了一封辭職信,然後這個「金句」就流傳開來,被稱為「最有情懷的辭職信」。
  •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到底是不是真的?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這是一個大家都喜歡說,都願意認同的一句話,這是大家的一個願望,有人反對,有人贊成。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大家都舉了例子,或者是聽說的,或者是親身經歷的,來證明這一點,但大多是個例,也不能一點蓋面。
  • 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有好報!
    文/飛魚做人,以有心待他人者,他人必有心待之;以無心待他人者,他人必無心待之;視人如草芥者,人必視之如草芥;視人如摯寶者,人必視之如至寶;人這一生,皆是因果,一切的一切,都是輪迴之間種瓜者得瓜;種豆者得豆;種蒺藜者得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心理學家: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
    我的一個鄰居對人友好,善良,又有愛心,但是卻依然意外的得癌症去世了,他的妻子問我們,我們都說好人有好報,為何他沒有得到好報,今天想和大家從心理學分析下好人沒有好報的原因:1、好人有好報更多是我們情感上的道德要求我們希望好人有好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文化,但是我們要了解好人有好報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祝福。
  • 審美中的功利性能解釋直男為什麼偏愛網紅?
    要說審美的功利性,自然要先說審美的非功利性。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到「自然之美是不計利害關係,自然之美是不經概念而經感覺的。」,所有關於審美的非功利性學說裡,我認為最好理解的角度是:當我們擁有審美體驗的那一瞬間是不存在功利感的,而當人類去追求美、塑造美時會無形的產生功利。
  • 好人有好報,愛心再延續
    好人有好報,愛心再延續——關於對魏福臣老師愛心捐款的後續2021年1月16日,「雲上原陽」公眾平臺發出題為《捐!讓這位老師的生命得以延續》的報導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原陽好教師魏福臣可貴的生命牽動著全社會的心。病魔無情,人間有大愛,社會愛心人士紛紛解囊,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好人有好報?那為什麼又說: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
    好人有好報是一句空話。好人會獲得他人的好感,或者得到別人的回饋,但是不會有好報。有句老話叫好人沒好報,禍害一千年。這句話就是對好人好報最大的駁斥。好人會更容易融入陌生的生活。每個人都會面臨搬家或者是到一個新的地方工作,好人會更容易融入一個新的環境,更容易被陌生人所接受。「相由心生」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能聽過,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看他的面相也會和藹可親,沒有人會討厭一個和藹可親的人。
  • 讓好人有好報
    是他人有難時伸出的一雙雙有力的大手。這雙手,是感動中國人物李學生從火車輪下救少年時毫不猶豫伸出的手,是兩次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的黃偉救援時託舉生命的手,是一位老黨員在高速路上拼命攔截起火貨車時不停揮舞的手……    文明是什麼?是幫助別人時說出的一句句真誠的話語。
  • 這世上,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劉先生這天的經歷,可謂是詮釋了什麼叫「好人有好報」,更被稱為最快速「好人有好報」。他自己也說,「我覺得做人還是要做好事,好人有好報還是有道理的。」女乘客撿到錢包 視頻截圖錢包失主劉先生 視頻截圖不少網友也表示,你善待別人,同樣也會被人善待。
  • 葉朗:精神境界與審美人生
    胸襟、氣象、格局,作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虛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別人能夠感覺到的。  人生境界的品位  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只有在社會中,個人才能實現自己發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個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會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為是以佔有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為是以貢獻為目的。
  • 好人有好報?(扎心了)
    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只是時候未到,這句話我們被騙了多少年真的是好人有好報嗎?因為被人推了一下把老闆情人衣服搞髒了,結果他被辭退,雖然不是他的問題但事情發生總有人背鍋,不善言辭的他就當了替罪羊再說說你身邊,見過好人有好報嗎?
  • 好人有好報,老好人沒有
    我們常說:「好人有好報。」
  • 《大宅門》「大仁大義」的白穎園:什麼樣的好人,才有好報
    文丨花欲燃吖老話講「好人有好報」,勸人向善,行正事,走正路,才能睡的安穩,活的踏實。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天地之間有桿秤,京城百草堂的名號深入人心,不僅僅是因為朝廷御用,更多的是因為白家做人做事的仁義。這些事理不清究竟是誰救了誰,最後誰又欠了誰的恩,總之往事一環套一環,應了老人那句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你只管善良,一切上天自有安排。朱順也罷,白家大爺也罷,最後得了善終皆是因為好人有了好報,種了善因才結了善果。
  •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你夠段位了嗎?
    咪蒙的代表作《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寫給不斷努力變得優秀的人。我不斷往上爬,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想看見真箇世界啊。這句話相信很多人看過,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就喜歡上了。俞敏洪在《奇葩大會》上表示:他不強求孩子有多大成就,只要他品德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開心就足夠了。你不一定要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被永遠記住。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能獲得鮮花和掌聲,那也必定背受著比一樣的艱苦。努力生活,不一定非是要獲得稱讚,取悅自己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 佛說:上天不會虧待誰,好人自有好報,看完後如夢初醒
    上天從不會虧待誰,從小到大,父母就教育我們,做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好人自有好報。佛說人生智慧,看完後如夢初醒。佛說:乾乾淨淨做人,善惡終有報。有時候選擇善良,並不是因為懦弱,而是明白因果不空,好人自有好報。笑著面對,不去埋怨。
  • 做好人就會有好報,e互助傳遞愛心正能量
    「朋友是個非常好的人,經常幫助別人,現在自己生病而急需幫助」,「她那麼好的人怎麼會得癌症」……諸如此類的對話,經常能在親朋好友的談話中聽到。在微信朋友圈,諸如「他是我的親戚,好心人請救救他!」等藉助網絡眾籌平臺籌集醫療費用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 好人肯定有好報,但能否快一點?
    父母長輩教導我們:「對別人好的人,叫好人。」學習中華文化,我們進一步明白了,在起心動念上對別人好,才是真的好人。(推薦閱讀:什麼叫好人?)但是,做好人有什麼好處呢?對別人好,對自己有什麼好處?2018年,在世界哲學大會「商業哲學論壇」上,一位企業家終於讀懂了五個字:好人好自己。
  • 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星座,福運不斷,好人有好報
    1點星座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一個善良的人,面對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是樂於伸出自己的援手,從來不會要求回報,對他們來說,幫助他人就像是家常便飯,沒有什麼好炫耀的。那麼在十二星座中的這幾個星座,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福運不斷,好人有好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咪蒙: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那段時間,每天都有各路人馬輾轉找到我,有投資商說讓我給他們也寫個劇本,條件隨便開,去海南租個別墅寫都行,想去馬爾地夫度假也行;有牛×影視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提出想給我開個工作室,地址都幫我選好了,豪宅啊,太感人了;一個土豪以前做房地產的,想轉投影視行業,每天請我喝早茶,跟我聊她傳奇的一生,然後說要給我投2000萬幫我開個公司,我被她的熱情嚇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