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義大利,孩子的中文卻丟了!千萬華人父母的真實!

2020-12-16 51KID

媽媽:今天在學校感覺怎樣,過得開心嗎?

孩子:It's OK,I feel so happy。

媽媽:老師上課講了些啥呀?

孩子:Tell the story, the teacher told wonderful。

···

最近,一位來自英國的華人媽媽這樣跟阿良形容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這種父母用中文問,孩子用英文回答的交流方式,最近讓這位媽媽感覺非常苦惱。

作為一名生於中國南方,長於中國南方,最後定居於英國的中國女性,這位媽媽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在與數量龐大的同胞競爭中脫穎而出,順利的拿到出國留學的機會,畢業之後,又非常幸運的找到一個靠譜的公司,可以給自己可以提供留下來的機會,這位媽媽非常感恩。

曾經無數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想起年少時熬夜讀書的努力,青年時一個人留學海外的孤獨,畢業後身在異鄉工作打拼的艱辛,這位媽媽熱淚盈眶。

但想起如今,和先生相識、相戀,最後定居法國,雖然人在異鄉,但經過幾年打拼,在這個風景秀麗的歐洲小城,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車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一家三口,溫馨而又快樂,這位媽媽很知足。

原本以為,這樣簡單的幸福能持續很久很久,但直到這次帶孩子回中國,孩子與爺爺奶奶之間出現的溝通障礙,讓這位媽媽愁壞了。

一輩子生活在國內,沒有出過遠門的老人,並不會說英文。這一次回國,面對很久很久不見的孫子,爺爺奶奶高興的合不攏嘴,抱在懷裡就捨不得放下來。可是,面對爺爺奶奶的熱情,面對爺爺奶奶的漢語關心,剛開始孩子還會很積極的用英語溝通,當發現爺爺奶奶並沒有聽懂自己的回應後,孩子逐漸沉默了。

休假快要結束時,以往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甚至變得非常沉悶,不願意出去玩,不習慣國內的飲食,更不愛和爺爺奶奶講話了,對國內的生活表現出極度的不適應。

和爺爺奶奶的溝通出現障礙是其次,孩子對國內生活的不適應,才是媽媽藏在心底深處的擔憂。

「衝破了銅牆鐵壁的制度壁壘和有形無形的種族歧視,只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內心深處,我並不希望我的孩子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這位媽媽這樣和阿良說到。

孩子不願意說中文,對國內的生活也不適應,長此以往,對遙遠故鄉的思念可能就真的失落了,那樣就真的回不去了。

為什麼華裔孩子不願意學習中文

最近這幾十年來,海外華人移民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華裔兒童的中文教育問題愈發凸顯嚴重。對於海外華人來說,無論是從文化歸屬感還是對世界未來經濟發展的考量,他們大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具備一定的中文水平,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可即使這樣,仍然有大量的華裔兒童,學不好中文,甚至不願意去學習中文呢?阿良認為有幾個原因:

1、缺乏語言環境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一個相適應的環境的。在海外,華裔兒童並沒有一個好的中文環境,或許某些時間充裕的父母會在家裡教導孩子中文,但漢語在國際上,是公認的難學語種,僅僅藉助父母的家庭教育,顯然還不足以支撐孩子的漢語學習。

除去家庭,孩子周邊的環境都是英語交流,相對簡單易學的英語顯然更受孩子們的歡迎。而且,漢語的高門檻會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兩相比較,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學習漢語了,中文水平自然就停滯不前。

2、缺乏正規的中文學校

除了父母的家庭教育,線下中文學校是華裔兒童學習中文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但海外漢語教師資源的稀缺,讓教學質量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很多海外中文學校的老師,僅僅是因為會說中國話,就被聘任為中文老師,至於漢語的拼、說、讀、寫,有沒有教師資格證,背後的教育背景,就無從考量了。這對孩子的中文學習,是非常致命的。很多家長,也因此白白浪費了時間金錢,孩子不僅沒能學好中文,也錯過了學習漢語的黃金時期。

不可否認,近些年來,海外的中文教育機構逐漸規範化、制度化,所有的措施都在各個方面不同程度的推進海外中文教學的水平,但從各地華人父母的反饋綜合來看,海外中文學校的教學質量依然令人堪憂,狀況不容樂觀。

看到這裡,很多的爸爸媽媽就會抱怨:「家庭教育不行,線下的中文學校也不靠譜,那我們的孩子要怎麼才能學好中文呢?當初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花了很多努力才定居海外,難道如今為了孩子的中文,我們要推翻之前所有的努力,重新把孩子送回國內學習漢語嗎?」

大可不必!

其實,讓孩子愛上中文、學好中文並不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孩子只是缺少一個好的學習平臺。

今天,阿良就給大家隆重推薦一個學習漢語的「良師益友」,專為4-11歲華裔兒童設計的在線中文學習平臺——51KID在線少兒中文

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相關焦點

  • 來了英國,孩子的中文卻丟了!千萬華人父母的真實寫照!
    因為,在學校,數學、地理、歷史、體育、藝術、音樂、生物等等都是在英語基礎上學的,孩子的認識發展遠比中文的語言發展速度要快。如果回家跟著媽媽學中文,還是從特別初級的故事學起,孩子的興趣很快就消失殆盡了,中文也會節節敗退。
  • 孩子在法國中文卻丟了!90%華人父母的真實寫照!到底怎麼提高中文?
    不論是從師資力量、課程內容、教學形式、服務體驗上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華裔家長群體中認可度非常高,想給孩子報名中文課的寶媽們千萬別錯過~(🎁有寶媽專屬福利♥️)針對這類孩子,不會一開始就教授難度較大的漢字認寫類課程,而是基於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認知需求出發,以興趣、場景作為課程設計方向,重點提升孩子的日常聽說能力。很多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的家長,給孩子報名了國際版課程,短短幾周時間就能夠用中文和父母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啦。
  • 來了西班牙,孩子中文全丟了!華人父母的真實寫照!這個方法教華裔小孩學中文最有效!
    難怪就連Facebook大佬扎克伯格為了進入中國市場也苦學中文,曾在清華大學全程發表中文演講,並用中文和觀眾互動。就連這些美國頂級精英們為了把握更好的全球化發展和機遇,使出了吃奶的勁學習中文。中文對於有著天然語言優勢的華裔孩子就更加的不可或缺!疫情期間,孩子都在家上學,有很多的課外時間能支配,很多華裔家長給孩子報名了在線中文課。
  • 來到荷蘭,孩子的中文卻丟了!90%華人父母的真實寫照!這個方法教華裔小孩學中文最有效!
    不論是從師資力量、課程內容、教學形式、服務體驗上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華裔家長群體中認可度非常高,想給孩子報名中文課的寶媽們千萬別錯過~(🎁有寶媽專屬福利♥️)針對這類孩子,不會一開始就教授難度較大的漢字認寫類課程,而是基於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認知需求出發,以興趣、場景作為課程設計方向,重點提升孩子的日常聽說能力。很多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的家長,給孩子報名了國際版課程,短短幾周時間就能夠用中文和父母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啦。
  • 在俄羅斯,華人孩子如何學中文?
    中國僑網8月3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現如今,外國人已經開始廣泛學習中文,但要讓在海外長大的華人孩子學好中文,卻是每個華僑華人家庭的剛需。記者採訪了幾位在俄羅斯長大的華僑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了解他們學習中文的故事和方式。
  • 日本華人母親教孩子學中文:一生的財富不可丟棄
    ,自己如何通過各種方式教導孩子學習中文的過程,也講到孩子因學中文產生自豪感,並感慨作為華人,中文是連接她和孩子的紐帶,是一生的財富。(日本《中文導報》)  孩子們上了小學,逐漸忙起來,在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華人區域裡,我們華人媽媽的努力下,快樂的中文興趣班持續了兩年多。孩子們年齡參差不齊,需要更多的刺激和系統的學習。
  • 義大利華人女子為孩子辦護照 模仿前夫籤字被控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6日電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7月5日,一名與義大利丈夫離異的華人女子在給孩子辦理護照填寫表格過程中,因懶得與前夫聯繫圖一時方便,便在護照申請表格的父母籤字欄直接模仿前夫的姓名籤了字
  • 矛盾的美國華人父母心:如何平衡中文和英文
    矛盾的美國華人父母心:夢裡都說ABC...  中國僑網5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如同許多華人子弟學習中文之路一波三折。小諾家,媽媽熱衷讓孩子學她的母語,爸爸卻說,孩子生在美國,將來工作和生活也未必用得著中文,能說一點差不多了。
  • 管大用:孩子,你是華人怎麼能不講中文?
    我們作家長們的常常苦口婆心地嘮叨:「你是華人,怎麼能不會說中國話呢?」或是「我們英文又不好,你不說中文,我們溝通不了啊。」又或是「中國發展前景這麼好,你不會中文,將來怎麼打交道做生意?」 中國人凡事喜歡從娃娃抓起,學中文這個事自然也沒能免俗。中文補習班的存在,讓家長們慶幸有人可以代勞,搞定孩子學中文的麻煩事了。
  • 反對歧視 義大利糕餅店老闆用中文標語歡迎華人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2月18日電據「義大利華人街」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莫迪卡(Modica),一家糕餅店門口貼出一張牌子,上面用中文寫道:「這家蛋糕店,歡迎大家」。他用白紙寫了一張牌子貼在糕餅店門口,表示歡迎華人們光顧。老闆Michele Pulino說:「這不是開玩笑,是認真的。」當他看到羅馬的一家場所曾禁止從中國來的客人進入的新聞後,就有了想法,「我的侄子在亞洲學過中文,於是讓他寫了牌子,我非常反對羅馬同行的做法」。
  • 義大利華僑華人!
    義大利華僑華人!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在這場疫情中,華人商鋪關門了、華人工廠停工了、華文學校停課了,大部分僑胞們安心宅在家中。也有一群華僑華人在疫情中「逆行」,忙著幫僑胞們解決困難、忙著給義大利的醫院運送物資,為抗「疫」儘自己的一份力。
  • 義大利華人翻譯需承擔社會責任
    義大利華人翻譯需承擔社會責任   中新網3月23日電 義大利歐聯通訊社
  • 中文教育,海外華人的焦慮與堅持
    「中文應該學到什麼程度?」……這是許多海外華人家長最苦惱的問題。子女的中文教育之所以讓人頭疼,很大程度上源於中文學習環境的缺失。這些出生成長於海外的孩子,學起中文來異常艱難。事實上,絕大多數華人父母都會選擇給孩子報名中文學校,但不少孩子的反應都談不上太令人滿意——為什麼要學中文?既然不在中國生活,未來主要使用的語言依然還是外語,那學中文還有什麼實用意義呢?
  • 義大利華人小朋友在公寓樓內派發口罩,當地居民用中文說「謝謝」
    一些浙江溫州籍的華人小孩給公寓樓的鄰居每戶捐贈10個口罩,並留言:「加油,義大利!」這樣的善舉發生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一棟大樓裡,從3月19日開始,一直沒停過。
  • 孩子學啥都快偏偏學不會中文?來看看別的華人家長咋教的
    「我的孩子什麼都會,可是偏偏不會中文。這卻是我覺得最寶貴,最想給他的東西。」加拿大華人李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平時還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馬術、法語、鋼琴、舞蹈......其它的東西孩子學的都挺好,可是偏偏在學漢語上犯了難。
  • 千辛萬苦跑來巴西,疫情如此嚴重!孩子的教育怎麼辦?在巴西的華人速看
    大部分華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學好中文但在巴西帶孩子學習中文真的太難了!華人家庭的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大多能夠使用中文進行聽和說,到了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低年級,孩子可以聽,但會說的比較少,還常常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到了小學高年級,大部分孩子就是只能聽不能說了。成年之後,能聽懂就已經很不錯了。
  • 義大利山谷華人聚集 年輕一代更易融入當地社會
    而這個義大利北部山谷,是全歐洲華人比例最高的地方。  自1990年代初,超過1300名中國人來到這裡安家紮根,佔當地人口比例的10%。在巴爾傑,中文發音的Hu成為了最常見的名字,華人對當地的影響可見一斑。  這些中國人的到來,可以被描述為一個社會試驗:20年的遷徙、移民,無意中給義大利以及其他國家的社會融合政策提供了試驗場。
  • 義大利華僑華人!
    華人商鋪:關門閉店 困境中求生  「義大利的華人商鋪全部正式關門,是3月11日義大利總理髮布『全國閉店禁令』之後。」義大利中國總商會會長陳正溪告訴記者,在意華商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餐飲業、零售業,這些正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幾個行業。  「米蘭的華人商鋪是最先停業的,我經營的飯店是2月23日關門的。」
  • 「忘根」的華人!泰國有超過千萬華人,一半已經不會說中文,悲催
    「忘根」的華人!泰國有超過千萬華人,一半已經不會說中文,悲催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喜歡前往東南亞旅行,而泰國就是一大熱門地。前往泰國旅行的中國遊客應該都有一個感覺,他們都會感覺來到泰國後還感覺在中國。因此,儘管華人幾乎遍布世界各地,但泰國仍然是華僑最集中的國家之一。泰國的華人大多數來自中國的廣東地區,所以當你來到泰國旅遊時,你往往會感覺你回到了數十年前的廣東。雖然泰國的華人數量非常多,多到你不敢想像,但是當您在泰國旅行時,您會發現泰國的大多數華人基本上都不會說中文。有時候你仍然需要說英文,但是如果你會一點中文,那麼你就完全可以和中國人做生意了。
  • 「不會說中文不是很丟臉麼?」90%華人父母的內心寫照.如今不同了!
    想必所有媽媽們都深有體會像上面這樣你用中文問、孩子用外語回答的交流模式。甚至經常被泡在這個溝通環境中,孩子就習慣用外語,無論你如何中文開啟和誘導,孩子說出口的還是外語。下面這位家長的煩惱,相信在日本的許多華人家長也都經歷著。同時,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即便身在海外,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會說中文,作為家長會感到是件丟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