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人母親教孩子學中文:一生的財富不可丟棄

2020-12-15 中國僑網

日本華人母親教孩子學中文:一生的財富不可丟棄

  中國僑網4月28日電 日本《中文導報》近日刊發一篇由華人母親萬靜撰寫的文章,筆者講述了在大環境日本社會沒有人講中文的情況下,自己如何通過各種方式教導孩子學習中文的過程,也講到孩子因學中文產生自豪感,並感慨作為華人,中文是連接她和孩子的紐帶,是一生的財富。

  文章摘編如下:

  身在日本,讓孩子學習英語,大家都覺得理所應當,但是學習中文太艱難了,大環境日本社會沒有人講中文,小的時候只有我們家長自己努力。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在住的小區裡,我邀請了幾位志同道合的中國媽媽,每周一次,輪流提供場所,由我負責免費教孩子們漢語。

  因為孩子比較小都還沒有上小學,模仿日本英語教學的內容,以興趣班學漢語為基礎,從拼音開始,循序漸進,學習簡單的漢字,會話,朗讀,作業。每次唱一首歌,玩中國傳統的丟手帕等遊戲。

  雖然我的工作也是教育行業,但是每次我都提前認真備課,每次孩子們都玩得學得非常高興,達到了在玩中學習漢語的效果。媽媽們也趁這個時間,充分交流,有的時候還展示一下自己的拿手好菜,孩子們既學習了漢語,又在一起玩樂遊戲。孩子們一起大聲學漢語,吃香噴噴的中國料理,幸福的笑臉在中文歌曲裡飄揚迴蕩。

  在這期間,教材的選擇我也做了很多分析,針對孩子的接受模仿能力強,直接用拼音卡片,每次教三到五個發音,然後下次課複習,全部教完以後,再打亂複習。然後每次上課時我讀拼音,然後孩子們玩搶卡片遊戲。漢字部分,我用日本的象形文字的解說和筆順來進行,以免上了日本的小學後產生混亂。對話和閱讀採用上海的教材。內容豐富、生動、前衛。

(日本《中文導報》)

  孩子們上了小學,逐漸忙起來,在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華人區域裡,我們華人媽媽的努力下,快樂的中文興趣班持續了兩年多。孩子們年齡參差不齊,需要更多的刺激和系統的學習。

  經過朋友的介紹,我們孩子去了日本最大的周末漢語學習班同源中文學校,聽了利落風行、教學經驗豐富的楊校長主持的入學說明會,試聽了性格開朗、在中國有多年小學教學經驗的優秀老師的課,我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下來了。讓他們在有組織的周末中文學校繼續學習,現在已經堅持了三年。

  現在(孩子的)外公外婆來日本的時候,不僅老大說中文沒有大的障礙,沒有在中國生活過一天的老二也基本可以和父母對話。父母說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孝順和最大的欣慰。上了中文學校後,每天我讓孩子們寫作業,父母一直誇獎我堅持不懈讓孩子學中文的精神。

  可是,中文的確比較難,尤其是發音,四聲的聲調不同,意思也完全不一樣,我的孩子生在日本,接受的都是日本教育,學習中文的時候,會像外國人一樣,發音很古怪,需要及時地糾正。對於生長在日本的孩子來說,漢語已經是外語了,他們不知道哪裡不對,有的時候,我會專門說出怪怪音調的日語,讓孩子來試聽,如果漢語的音調不同,就是這樣的感覺。孩子們通過這樣的例子,切身體會,才會領會到我說的意思,並及時糾正。

  通過這麼多年家長老師的不斷努力,(孩子)在同源中文學校三年以上的認真學習,我們可以用漢語簡單會話,會讀一些教過的課文,會背幾首唐詩,還會唱幾首中文歌。女兒參加了在日本實施的漢語能力考試,接近3級水平。兒子還在學習階段,暑假還參加了同源中文學校在東京舉辦的中華大樂園夏令營活動。在學校孩子還很驕傲地說他會漢語,把流行世界的英語小段子改編成漢語版,和同學們一起搞笑。別人只會英語,他英語日語漢語都會,有一種特殊的自豪感。

(日本《中文導報》)

  在我工作回家,煩惱的時候,偶爾傷心的時候,慢慢長大的孩子會來安慰我,刻意用中文告訴我,我喜歡媽媽,我愛媽媽。那時候我真的很感動,多年來不愧讓他們學習中文,因為畢竟那是媽媽的母語。他們是為了得到我的歡心才努力學習中文,因為我想等他們長大了,就業的時候一定是一項專長。此時,我深刻的理解到,讓他們學好中文,是我的義務和責任。同時孩子的媽媽是中國人,必須把我的母語教給他們,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會中文,在將來人生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項技能,一定受益匪淺。

  我覺得中文是我和孩子們之間的連接紐帶,是我和孩子們心心相印的象徵,也是作為華人,我可以給後代留下來的寶貴財產,希望他們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用到中文,從中文,以及中國文化中受益。學習中文的路雖然很漫長,但是我和孩子都會堅持不懈地學下去。因為,中文是我和孩子們一生的財富。(萬靜)

【責任編輯:李明陽】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在日本④|池袋華人家庭的教育模式
    本文圖片均由南京大學「中國人在日本的社會適應與社會融入狀況調查」科考隊提供移民家庭中,代際關係不可迴避的一環是親代對子代的培養模式,這涉及到父母對子女的身份期望、學業期望和未來發展期望。先前有研究表明,在日中國人對子女的文化認同期盼呈現出一種複雜的矛盾狀態:一方面他們希望子女能夠儘快融入日本主流競爭,另一方面他們又並不願意子女完全忘記或丟棄自己的中國身份。
  • 在俄羅斯,華人孩子如何學中文?
    中國僑網8月3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現如今,外國人已經開始廣泛學習中文,但要讓在海外長大的華人孩子學好中文,卻是每個華僑華人家庭的剛需。記者採訪了幾位在俄羅斯長大的華僑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了解他們學習中文的故事和方式。
  • 孩子學啥都快偏偏學不會中文?來看看別的華人家長咋教的
    「我的孩子什麼都會,可是偏偏不會中文。這卻是我覺得最寶貴,最想給他的東西。」加拿大華人李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平時還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馬術、法語、鋼琴、舞蹈......其它的東西孩子學的都挺好,可是偏偏在學漢語上犯了難。
  • 美國移民不願承認華裔身份 丟棄中文和華人傳統
    「我的鄰居差不多都是華人,以前這個區華人並不多,現在已經很多了。」老丁認為,華人都很勤儉、很善於理財和攢錢,一些收入遠比華人要高的美國人一輩子都住著租來的房子,而華人卻往往在奮鬥幾年或十幾年後就住上了屬於自己的獨立屋。據統計,華裔是美國擁有住房比率最高的族裔,也是就業率最高的一族。  「在美國就是這樣,想幹就有活,爭取就有機會。」
  • 「你是華人,為什麼不學中文?」
    但海外華裔孩子不學中文,並不是父母的錯。對大多數人來說,中文是很難上手,上手後相對容易精通的語言。但是天性愛玩的孩子,在沒有中文語境的背景中,很難對中文產生興趣。雖然說很多家長有意讓孩子去學習中文,但由於沒掌握方法,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 在澳洲學中文——旅澳華人教子心得
    在這兒除了我和他爸爸和他一直說中文外,通常只能是我這個媽媽有時間教他中文多些,從他差不多一歲不到開始堅持每天教他。  有這兒的中國朋友問我,你兒子很會說,怎麼教的?我說你要寫些中文卡片,堅持每天給他看幾次,同時給他念唐詩,他就會慢慢記住的。這個年齡的孩子,你不需要他知道一些中文字和唐詩的意思,當然簡單的可以和他講,但是主要是開發他的右腦,加強他的記憶力。
  • 管大用:孩子,你是華人怎麼能不講中文?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管大用】 出國二十年,移民二代、三代沒少接觸,讓我們移民家庭一直糾結的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才能讓孩子講中文? 移民家庭的孩子們在工作、社交場合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在家裡……我見過太多逼著孩子非說中文不可的家庭了。讓孩子們學中文,在我看來真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
  • 教日本人學中文
    教日本人學中文 2015/09/14 04:5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瀏覽:2280
  • 教日本人學中文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第27期中,問題來自「天天」的提問:想問問有沒有去日本教中文的,如果去日本給日本人教中文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看看對此有所體驗的小夥伴們都有哪些心得體會吧~Yuuki榕:在日本的時候教過一個月的中文!當時有個日本同事很想學中文就聯繫了負責人、而當時我在那一批中國人裡日語最好。於是安排我教他中文他再教我一些日文。
  • 中文教育,海外華人的焦慮與堅持
    「中文應該學到什麼程度?」……這是許多海外華人家長最苦惱的問題。子女的中文教育之所以讓人頭疼,很大程度上源於中文學習環境的缺失。這些出生成長於海外的孩子,學起中文來異常艱難。事實上,絕大多數華人父母都會選擇給孩子報名中文學校,但不少孩子的反應都談不上太令人滿意——為什麼要學中文?既然不在中國生活,未來主要使用的語言依然還是外語,那學中文還有什麼實用意義呢?
  • 維州200所日校都教中文! 還有專為華人孩子定製的法寶
    孩子上課,就是聽故事、看動畫,不存在枯燥重複的練習,自然也更願意學。以前我們那一代學古文,最怕看到「背誦並默寫全文」,只能靠死記硬背啊!不過,錦靈中文把這些古代故事變成了動畫片,看完也就記住了。比如《弟子規》,教你尊老愛幼,言出必行
  • 來了西班牙,孩子中文全丟了!華人父母的真實寫照!這個方法教華裔小孩學中文最有效!
    難怪就連Facebook大佬扎克伯格為了進入中國市場也苦學中文,曾在清華大學全程發表中文演講,並用中文和觀眾互動。就連這些美國頂級精英們為了把握更好的全球化發展和機遇,使出了吃奶的勁學習中文。中文對於有著天然語言優勢的華裔孩子就更加的不可或缺!疫情期間,孩子都在家上學,有很多的課外時間能支配,很多華裔家長給孩子報名了在線中文課。
  • 眾多在日華人二代考入日本知名學府 分享成功經驗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3月10日,日本國立大學發榜日。與日本學生一起,又有一批華人二代考入名校。一然的父親在東京電機大學當教授,但在家中並不教,全由孩子自由發揮。  一然在家裡對著書本學習時間不多。他告訴母親,我學習4小時和2小時是一樣的。在家裡他很多時候在看足球節目,但看的是英語講解的節目。他自己買來的雜誌也都是英語的。升學中心考試時,他得分846分,這是可以考東京大學醫學部的成績,但他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經濟學。記得去年高考不合格時,他的家人就感到經受挫折並非壞事。
  • 孩子什麼都會,就是不會說中文!到底該不該難為海外娃學中文?
    中文教育,海外華人的堅持與焦慮凡是有跨國養娃經歷或海外家庭的家長們,幾乎各個都有「雞娃中文」的痛苦。純英文的環境,一周一兩次的中文學校, 好貨難尋的中文教材和學習資料,很多孩子都給中文打上了「太難、無趣、沒有用」的標籤,家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文變成了二語。
  • 來了義大利,孩子的中文卻丟了!千萬華人父母的真實!
    ···最近,一位來自英國的華人媽媽這樣跟阿良形容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這種父母用中文問,孩子用英文回答的交流方式,最近讓這位媽媽感覺非常苦惱。作為一名生於中國南方,長於中國南方,最後定居於英國的中國女性,這位媽媽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 揭秘在日本的華人學校,學兩種語言,課間可以玩紙牌遊戲,很開放
    與此同時,他們也和母親安娜學習法語,在兩種文化中交互學習。 也有一些家庭是中日結合的,那他們要如何選擇居住地和教育孩子呢? 前兩天一位遠嫁日本的中國媽媽和小島說了她的想法: 她認為中國的小學基礎教育是世界上最雄厚的教育,所以她和愛人商定,孩子小學期間要在中國,學習基礎的計算、漢語等,等孩子進入中學後再去日本。 其實在日本也有不少華人學校,那麼這些華人學校和普通學校相比有何特殊之處呢?
  • 在英國,中文已成需求增長最快的語言!然而在美華裔孩子卻痛恨學中文?為什麼?
    華裔家長對孩子學中文重視度遠遠不夠很多華人家長覺得,既然在美國,說好英文就足夠了,並不強求孩子學中文。殊不知,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美國精英層讓孩子學習中文,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追求更廣闊天地的機會,讓他們將來在人脈、事業、乃至休閒娛樂上有著比別人更大的優勢。
  • 在日本教老學生們學中文是種什麼體驗?
    在日本教老學生們學中文是種什麼體驗? 2016年07月11日 15:10   來源:新華網
  • DoReMi-TrebleBass:藝術修養是孩子享用一生的「隱形財富」
    藝術的培養,雖無法在外表上給予體現,卻能給予孩子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美國獨立宣言起草者——託馬斯·傑弗遜說:「我們這輩人騎在馬背上徵戰,是為了讓我們的孫子一代從事音樂、舞蹈、美術。藝術是愉悅的溝通、可愛的品享、使世界寧靜的良藥。」而這些源於藝術的品質和境界,也正是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的「隱形財富」。越早對孩子進行藝術培養,就越早能為孩子積累更多的「隱形財富」。
  • 文化|都說千萬不要教日本人學中文啊!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豆菌突然看到一條蒼老師開始教中文的消息,我整個人的表情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