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在日華人二代考入日本知名學府 分享成功經驗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眾多在日華人二代考入日本知名學府 分享成功經驗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3月10日,日本國立大學發榜日。與日本學生一起,又有一批華人二代考入名校。記者直擊合格者家庭,了解到他們的考學經歷和成功經驗。

  以高分考入東京大學經濟學部的陳一然,說自己期待著首席考入東大。一然的母親告訴記者,兒子是「一浪」,即去年沒考上,經過一年復讀後今年重考的。她認為,人生早早體驗失敗是好事,這一年「浪人」的最大收貨是兒子的傲慢沒有了。一向年輕氣盛的兒子在這一年裡與父母對話,超過了高中的三年。一然這一年在河合塾學習,成績遙遙領先,在全國上萬的考生中,每次模擬考試都是前十二名,一直是A級別,即有80%的可能性考上東京大學。一然的父親在東京電機大學當教授,但在家中並不教,全由孩子自由發揮。

  一然在家裡對著書本學習時間不多。他告訴母親,我學習4小時和2小時是一樣的。在家裡他很多時候在看足球節目,但看的是英語講解的節目。他自己買來的雜誌也都是英語的。升學中心考試時,他得分846分,這是可以考東京大學醫學部的成績,但他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經濟學。記得去年高考不合格時,他的家人就感到經受挫折並非壞事。一然的母親說:「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一帆風順,但是那樣可能嗎?所以不要怕挫折,早早體驗挫折是好事」。

  同樣在去年體驗了不合格挫折的小彥,在今年考上了東京大學。母親也告訴記者,兒子在高中時學習不努力,去年考大學後,家長在感情上希望他考上,但理智上又怕他考上,因為那樣就意味著他憑的是運氣,會讓孩子誤以為人生不必努力只靠撞運氣即可。對於考學,小彥的母親說有四種情況:第一種是努力了考上了;第二種是努力了沒考上;第三種是沒努力也沒考上;第四種是沒努力但考上了。最好的是第一種,最糟的是第四種。通過一年在予備校的學習,小彥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最終實現「努力了考上了」。

  今年考上一橋大學經濟學部的朋也,經過和媽媽的協商,決定進大學後第二外語學中文。朋也母親告訴記者:朋也生在日本,從小聰慧,成績優異,中學時喜歡畫圖、彈琴、下棋,興趣廣泛。母親是上海人,很注重出門在外去朋友家時的禮貌,朋也從小就很受日本小朋友喜歡。對於學習,母親說從來不管他,因為自己是全職上班,經常要工作到夜晚,所以學習都靠他自覺。

  名古屋東海高中畢業的拓路如願考上了京都大學。此前,拓路家人跟他說好,只能考國立大學,如果今年考不上,就明年再考,但這一年需要去打工或者做義工,體驗參加社會和人生存的不易。拓路報考了兩所大學,前期報京都大學,後期報東京大學。在3月10日這天,他在合格發榜上看到了自己的準考證號碼。

  鄭如亭,今年考入琉球大學,學習觀光產業科學。衝繩正成為亞洲的觀光熱點,在國立琉球大學學習觀光的華人二世,將成為衝繩旅遊業的優秀人才。

  除了國立大學外,日本著名私立大學也有許多中國合格者的名字。在日華人二代,正越來越多地走進日本知名學府,成為肩負未來的人才。(杜海玲)

相關焦點

  • 加拿大頂尖學府的華人校友你知道嗎?
    加拿大頂尖學府的華人校友你知道嗎?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始建於1827年,是加拿大的一所頂尖學府。多倫多大學的傑出校友眾多,下面給大家列舉幾個著名的華人校友。2005年10月,徐立之率領香港三所大學,完成破解「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2.5%的研究工作,為發現人類疾病與致病基因之間的關係,做出了成功的探索。2005年,徐立之被香港市民評為「最佳大學校長」。仲政上海同濟大學航天航空與力學學院院長,力學學者仲政於1980年考入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分別於1985年、1987年和1991年獲清華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 美華人二代華麗轉型 "三刀"到"三師"非凡人物輩出
    董齊超在畢業典禮上說,對那一代的福州人來說,「美國夢通常意味著開一家成功的中國飯館。開好車、住大房子,通過努力過上物質富足的生活。福州移民很多在餐飲業取得成功,但他們遠離主流社會,不能講英語、存在巨大的文化隔閡。」可是,如今對董齊超等福州二代來說,「美國夢已經改變了」!
  • 世界頂尖學府直通車,新加坡百年華中成就無數華人學子
    Vicky曾研究過渡金屬,對該課題內容的涉獵,讓她在劍橋大學面試官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並最終以紮實的物理專業知識以及IB 43分的優異成績(滿分45分),考入全球頂尖的劍橋大學物理專業,本碩連讀。經過多方籌集資金和數年時間的準備,1919年3月21日南洋華僑中學正式開學。華中不僅是新加坡第一所開辦華文課程的中學,第一批特選華文中學,還是首個引進中國學生並給他們頒發獎學金的新加坡學府。1993年,時任校長杜輝生提出「世界級中學」的宏願,志在把華中帶向新的教育領域高峰。
  • 來自華人母親的心聲:為考入東大的孩子們點讚
    《中文導報》專題報導組東大發榜日每年2、3月,是日本的考學和發榜的季節
  • 伯明罕大學的知名華人校友都有誰?
    伯明罕大學的知名華人校友都有誰?伯明罕大學始建於1825年,是位於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的世界百強名校,英國的頂尖學府,也是英國第一所「紅磚大學」,同時也是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成員。那麼畢業於這所大學的華人校友都有哪些呢?
  • 日本拉麵簡史(二戰前華人篇)
    橫濱南京町舊照(網絡圖 侵權刪)當時的華人聚集區叫南京町,中國人被稱作南京人,不少資料認定名稱由來是因為民國政府定都南京,事實上南京町最早在1868年開港的神戶就已出現,1879年2月25日的橫濱《每日新聞》也提到南京町,說明橫濱南京町在此之前便已形成。
  • 1%在日外國人子女輟學 中途赴日華人二代令人憂
    中國僑網消息: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示,目前有1%的在日外國人學齡期兒童輟學,在日本公立小學、中學(初中)、高中等在讀並需要接受日語指導的外國人學生高達22413人,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新華人二代高中生為587人,在需要接受日語指導的外國人高中生中佔52.0%,凸顯中途赴日新華人二代的語言和學習狀況堪憂。
  • 勵志:日本主婦屢敗屢戰 50歲考入東京大學並出版書籍
    比如現年54歲的日本家庭主婦安政真弓就在50歲時考入日本頂級學府——東京大學(簡稱:東大),還出版《曾是普通主婦的我在50歲實現考入東大夢想的學習方法》一書,頗為勵志。­  據報導,原來,安政真弓的二兒子曾在2011年落選作為第一報考志願的東大,這成為她在50歲時想要考取東大的契機。對於二兒子來說當時是第1次考試,但在安政真弓心中卻想「怎麼又沒過」。
  • 早稻田學長喊你參加日本の留學分享會了!
    現任國書日本語學校中國事務所所長為大家分享日本文化,探秘頂尖名校早稻田大學,理工科學習方法曾經在五家頂尖大手金融會社進行實習,後轉戰上海的國泰君安證券的自盈部門熱愛金融的他先後獲得 Simplex 三井住友銀行以及美林證券的內定為大家分享頂尖日企實習面試經驗分享,創業歷程分享
  • 華盛頓大學出了哪些知名華人校友?
    華盛頓大學出了哪些知名華人校友?華盛頓大學一直也是中國留學生的首選學校之一。迄今為止,華盛頓大學走出了許多的知名華人。他們都是誰呢?李小龍武術宗師、功夫影星李小龍,美籍華人,1940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1961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華盛頓大學,於1961-1964年在華盛頓大學攻讀表演藝術專業,輔修哲學和心理學,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攻讀學位期間各科均取得優異成績。李小龍位列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是在全球範圍最有影響力的華人,也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
  • 透視在日華人思歸現象:為何心動卻不行動?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二、話歸國,感受逆文化衝擊的迷惘  常常隨著回國的話題而被華人們談起的還有它的孿生話題──回國後的感受。「回國後和朋友一起聊天,我感到自己像個下裡巴人,國內的發展太快了,我已經跟不上了。」  「我在日本一向很中國,可回到中國,朋友們卻覺得我處處很日本。」
  • 「海外華人故事」 日本闖出的不同人生
    據日本今年來留學生的統計數據來看,在日的中國留學生人數一直高居榜首,中國留學生人數佔全體總數的40%以上。今天,我們就走近東京online 株式會社社長、七星國際投資株式會社取締役、蘭博國際投資株式會社取締役、日中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関麗清。大學畢業後放棄穩定工作決定留學日本出去闖一闖說到為什麼選擇來日本,他說:「趁年輕應該出去闖一闖,不僅可以積累經驗,還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與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聯合主辦
    2016年7月6日-7日,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與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聯合主辦的「第十屆華人學者臺灣問題研討會」在北京深圳大廈舉行。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召集人趙全勝在開幕式上致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在閉幕式上致辭。李義虎主持了開幕式和閉幕式。
  • 旅日華人作家:中國空氣汙染應吸取日本教訓早治理
    日本衝在中國前面體驗了很多苦,中國應吸取它們的經驗教訓早治理」,3月9日傍晚,來京出席活動的旅日作家毛丹青如是說。  毛丹青1962年生於北京,1985年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987年移居日本。  9日,毛丹青作為NHK華語廣播節目「波短情長」的主持人來京與中國聽眾交流。
  • 躺著上清華北大,可百萬美國二代華人就是不喜歡來中國讀書
    前幾天,一張圖片在朋友圈刷屏,圖片說明是:人大附中2017屆36個外籍學生,32人考入清華北大。   可細看照片,這外國友人看起來,怎麼都有一張中國人的面孔?
  • 留日博士的讀碩經歷分享——學習與就職分享經驗貼
    前言我於2015年保送到某知名的外語院校(全國八所外語院校之一)讀研,2018年畢業。其中,2017年曾赴日本交換留學一年,現在留學日本攻讀博士學位,碩博的專業方向都是日本近現代文學。看到公眾號分享了各個學校的考研經驗,但沒有看到關於讀研期間學習規劃的帖子。
  • 西班牙華人二代漸在各界嶄露頭角 引主流媒體關注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導,在西班牙的華人世界裡存在著一部分身上流著「中國血」,腦子卻念「外國經」的華人二代,他們中很多人已經脫離了他們父母一代的餐館百元店模式,以更好的教育背景在西班牙社會的其他領域扮演著角色。最近兩位同為23歲傑出的華人二代劉佳佳和彭洋洋,接受了當地主流媒體的採訪,並成為大家討論的對象。
  • 【必看】日本著名學府之--熊本大學
    ,日本文部科學省超級國際大學計劃中的一員,位於九州島的中心位置。其中第五高等學校為日本舊制高等學校(相當於大學1~2年課程)中冠以數字的最頂級學校群"No School"(No1~8)中排名第五(No5)的學校。舊制大學(相當於大學3~4年課程)的熊本醫科大學為當時最頂級大學群"舊官立大學"(七帝大,六醫大,二文理科大,二工科大,二商科大)中"舊六醫大"的一員。
  • 美國華人質譜學會在丹佛成功舉辦年會
    在此次ASMS 2011上,CASMS成功組織了兩項活動並且深受歡迎:華人質譜年會及晚宴和題為「How to Prepare Yourself for a Successful Career」的經驗分享研討會。
  • 反對妖魔化特殊高中入學考試 紐約華人學生分享經驗
    反對妖魔化特殊高中入學考試 紐約華人學生分享經驗 2019-07-15 10:34:15來源:中國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韓輝 2019年07月15日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