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築夢,開啟航空門戶新地標——武漢航發智慧城項目打造魅力工地...

2020-12-1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李濤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中燦

場外圍擋旁綠樹成蔭,與毗鄰的香廷公園融為一體,場內不見黃土裸露,處處是綠植草皮覆蓋;防塵降溫,移動霧炮機與塔吊噴淋系統齊上陣;靠近臨邊危險區域,實施喊話系統立即響應告誡危險……一個持續施工中的工地,整潔得令人賞心悅目。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臨空經濟開發區的武漢航發智慧城項目現場,這個以中國綠色建築最高級別認證——「綠建三星」為標準的建設項目,正一絲不苟地踐行著綠色環保的施工理念,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各項工作上不斷追求極致。

項目管理團隊

強強聯手 打造生態標誌建築

武漢航發智慧城項目位於武漢臨空經濟開發區,東臨延喜路,西靠宋家崗西路,南側毗鄰海航項目,北至景雲街。規劃用地80畝,總投資約10億元,總建築面積達15萬平米,建築地上4~10層呈階梯型分布,集5A級高檔寫字樓、五星級酒店及相關商業配套於一體,計劃2021年投入使用。

項目開發方武漢航發星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鵬介紹,該項目是武漢航發集團在武漢臨空經濟區自主投資開發的第一個產業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建築師崔愷領銜設計,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有效實踐。「強強聯手,只為以『匠心作品、精工品質』為理念,打造國內一流的生態、品質、智能商務示範級大型綜合地標建築。」

該項目將生態節能理念植入肌理,從設計伊始,就引入太陽能、地源熱泵、屋頂綠植、海綿城市、構件預製等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建成後將達到中國綠色建築最高級別認證「綠建三星」標準。

武漢航發星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其前身為武漢航發新城置業有限公司,今年1月1日正式更名,公司經營範圍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土地儲備整理,房地產開發和舊城改造,肩負著實現航發集團「兩業並舉、產業支撐」發展戰略的重任。

花園工地 與臨近公園融為一體

設計理念上生態建造,立意高遠;施工中,綠色環保也被施工方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處處落到實處。

記者在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綠色圍擋高大氣派,四周圍牆鋪滿綠植草皮,綠樹成蔭。高空俯視,項目工地滿眼綠色,與周邊公園融為一體。

「入場前就看工地對面是一個藝術公園,這無形中也讓我們提高了工地綠色施工的標準。」項目經理周劍穎告訴記者,項目部採用環保綠色仿真草皮,對施工圍擋進行統一覆蓋,並在圍擋上張貼統一標準的宣傳標語。綠色草皮的植絨能吸附灰塵,減少揚塵,在施工工程結束之後,將圍擋拆除清洗還可以再次利用。

為保持圍擋整潔美觀,項目部定期對宣傳牆、圍擋進行檢查、清洗和刷新,若有歪斜破損立即更換。圍擋頂部安裝有各種形狀的照明燈以及警示燈,即使在夜間,工地邊界也十分醒目。

走進工地,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辦公區旁的綠植盆栽,再往裡走,已拔地而起的回型建築中間,仿佛建造了一個小型庭院式公園。中間設置一個圓形花壇,將場地分割成環形道路,道路兩旁種植了紅楓、玫瑰花和多種灌木。綠植後面,豎起了綠色圍擋,將其與建築施工區安全隔離。

同樣,秉承著綠色施工的理念,項目部在建築與便道之間形成的數十米臨時護坡上,用種植草皮取代混凝土硬化。「這不僅更加環保,也讓工地內顯得更有生機。」來自上海的周劍穎更希望,通過一些小舉措,讓整個項目施工如同設計一樣,更有格調。

防塵降噪 巧妙利用地下空間

除了滿眼生機勃勃的綠,施工現場十分乾淨整潔,完全沒有以往工地上的塵土飛揚,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項目總工彭力告訴記者,項目部按照安全文明標化管理要求,制定項目工完場清標準,並將此標準作為勞務分包單位合同的一部分;同時,項目部成立文明施工隊,專門處理現場工完場清不到位的部位及區域。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確保建築垃圾日清日畢、地面無長流施工用水、無積水,無落地灰、無建築垃圾等常態化管理狀態的實現。

與此同時,項目部還在防塵降噪上精心組織,打出有效「組合拳」。

記者看到,該項目在沿線圍擋上設置噴淋降塵設施,噴灑出細細水霧,給工友帶來一絲清涼的同時,也讓整個工地乾淨不少。項目部還配備4臺可移動霧炮機、1臺灑水車,場內5臺塔吊上也安裝了噴霧系統,可根據場內揚塵、溫度等實施情況,進行自動噴淋。灑水車每天早晚,對場內硬化道路、周邊市政道路進行全面衝洗。

在工地出入口,全自動洗車平臺,讓大型車輛進出工地時進行自動衝洗,「保證進場清清爽爽、出場乾乾淨淨」。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噴淋、衝洗的水有一部分來自於項目自建的雨水收集池。彭力介紹,項目部在排水溝集水井處,設有一個三級沉澱池結合雨水收集池,收集場地內雨水、基坑內地下水等,經過三級沉澱和過濾,利用壓力泵輸送到現場各用水點,實現水資源的重複利用,也避免淤泥堵塞市政雨水管道。

項目在降噪時同樣將地下空間進行充分利用。據介紹,項目今年進入地上結構施工後,根據現場施工工況的不同,為避免二結構施工及機電安裝階段,進行管線切割預彎、加氣塊切割時噪音過大,項目部在地下室劃分不同區域,供各專業分包作為材料加工場地,並用隔音圍牆進行隔斷,確保加工場外音量在40分貝以內。

風險防控「安全盒子」隨時提醒

走進項目,隨處可見進入建築前有安全通道、基坑周邊有定型化護欄、圍擋,為工人隔離危險區域。

「安全無小事。」武漢航發星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蔡光煌介紹,為實現建築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現場除了通過「定型化安全通道」「樓梯定型化防護」等設施進行安全防護外,還聘有特種設備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單位,每月對項目塔吊、施工電梯、吊籃、爬架等大型機械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

記者靠近現場一處臨邊洞口時,護欄上的一個小盒子突然響起:「此處臨邊洞口危險,請注意安全!」

原來,為實時提醒工人注意安全,項目在臨邊洞口、腳手架附近等危險區域,設置了50個紅外線報警系統。巴掌大的「安全盒子」集發射器與接收器於一體,在附近形成一條隱形的水平紅外線。當有人進入危險區域時,設備內事先錄製好的安全防範警示語,通過揚聲器發報警示作業人員注意危險。

在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和先進設備的雙重管控下,該項目開工至今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今年5月31日,武漢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暨安全生產應急演練和施工現場觀摩會在該項目成功舉辦,項目部多項安全施工措施受到業內人士稱讚。

「項目主體結構預計將於9月底完工,我們也會將綠色施工、文明施工及安全施工一以貫之。」周劍穎表示,項目部將繼續以「綠建三星」標準,在建設臨空港標誌性建築的同時,打造出具有代表意義的魅力工地。

相關焦點

  • 武漢航發:加快智慧城施工 打造臨空經濟區新地標
    連日來,武漢臨空經濟區標杆性項目——武漢航發智慧城建設工地一派繁忙景象,項目部千方百計加快作業進度,全力搶回疫情耽誤的工期。航發智慧城是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臨空經濟區自主投資開發的首個產業項目,由集團旗下武漢航發星辰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實施。武漢航發星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順林介紹:「武漢航發智慧城是天河機場通往武漢主城區的門戶,位於武漢航空企業總部區,由中國建築設計院崔愷院士團隊設計,設計理念是綠色、環保、智能。
  • 在航發 種下心中美好的明天
    走進中國航發動力所的科研辦公室,發動機設計人員正圍繞技術難題開展集智攻關,他們將智慧的種子種在自主研製的土壤上,期許著一片科技蓬勃發展的春天。在中國航發貴陽所的工作現場,設計員們正查閱資料,鑽研項目的優化設計,用奮鬥續寫春天的故事。
  • 大臨空,2020煥新升級|城投·豐山府 大境山居新範本
    未來黃陂,將只有一座城,即「臨空副城」—— 武漢城市副中心。2008年10月,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討論通過《武漢臨空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成為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黃陂臨空產業發展片區將被打造成為國際空港產業高地、中部地區現代商貿基地,重點發展商貿物流、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輕奢品展銷、通用航空製造等產業。
  • 漢陽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項目招商、建設都有顯著進展
    長江網12月1日訊 窗外工地上施工機械依舊繁忙,室內前來購房的客戶和洽談商戶絡繹不絕。12月1日,在「比學趕幫超,決戰四季度」全市重點項目互觀互學互評互促活動舉辦一周後,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武漢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項目部看到這樣一幅熱氣騰騰的場景。
  • 中國航發攜手北航舉辦2018航空發動機文化節
    中國航空報訊:9月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動力·青春」2018年航空發動機文化節啟動儀式暨第六屆吳大觀英才班開班典禮在京舉行。中國航發部分高管、相關部門領導,北航有關領導出席活動。本次航空發動機文化節由中國航發和北航共同主辦,包含了中國航發2019屆校園招聘、「航空發動機暢想」徵集評選、「航空發動機文化進校園」線上答題、「航發杯」航空發動機設計挑戰賽、國家試點學院能動大講堂等特色活動。吳大觀英才班是以「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命名的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項目。
  • 理想生活又一城!武漢再添健康宜居新地標!
    近年來,在 " 大文旅 " 版塊中,恆大旅遊集團打造了包括 " 恆大童世界 "" 恆大水世界 "" 中國海南海花島 " 等在內的重點 IP 級項目。藉助地產版圖在全國 280 多個城市的密集布局,這些 " 恆大造 " 文旅項目也正在多個城市迅速實現落地。
  • 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建設招商並進
    長江日報訊(記者史強 通訊員劉晶晶)窗外工地上施工機械依舊繁忙,室內前來購房的客戶和洽談商戶絡繹不絕。12月1日,在「比學趕幫超 決戰四季度」全市重點項目互觀互學互評互促活動舉辦一周後,長江日報記者在武漢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項目部看到這樣一幅熱火朝天的場景。
  • 年終回顧|匠心築品質,陽光城·悅江山開啟2021美好未來
    翻看2020年的履歷,成長、創新、變化……這些充滿激情的元素,正好與2020年的陽光城·悅江山相關,成為了滋養陽光城·悅江山獨特魅力的源泉。時光荏苒,歲月留痕,2021年,陽光城·悅江山更將開啟美好未來,砥礪前行。
  • 建未來之城—新都區打造產城融合新標杆
    以中車成都公司為龍頭,打造千億的軌道產業,目前已實現成都地鐵60%以上由新都製造;以中國航發成發和中國航發渦輪研究院為龍頭,打造千億的航空產業。作為成都市新都區兩大主導產業,其所在的石板灘片區,將有一座融合軌交活力城及航空動力港兩個1平方公裡核心區的新城拔地而起。
  • 佛山美的城營銷中心華麗「城」放,人氣火爆
    15載輝煌砥礪,美的高明再造城美的集團從智能家居電器的發展,「智見」未來人居的方向,毅然轉戰房地產領域,潛心研究住宅與科技融合的不斷創新,匠心打造智慧人居生活。擁有前瞻性眼光的美的地產戰略布局高明多年,繼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美的·西海岸、美的·明湖、美的·明湖院子等一眾明星項目之後,再次落子楊和,匠心智造廣東首個「城」系列高端作品——佛山美的城。
  • 「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
    以重點項目立項制度推進項目建設、經費支持和成果成效。學校《文化根民族魂中國夢—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進工程項目》、《「行走課堂 匠心築夢」文化育人工程項目》等一批經典校園思政文化項目先後在獲得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思想政治和企業文化重點項目評比中獲獎。品牌化,以文化人。學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條主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高鑫零售旗下合樂城盛大開業,打造禾城時尚新體驗,煥彩新地標
    高鑫零售旗下合樂城盛大開業,打造禾城時尚新體驗,煥彩新地標 嘉興合樂城地處嘉興市南湖區中心,是在原有歐尚超市的基礎上擴建的項目,總體量達14萬平方。各種新型體驗業態同時亮相禾城,豐富嘉興當地消費者的購物新體驗。
  • 海爾產城創攜手中國金茂,匠心「智」造「大雲谷·嶗山金茂府」
    包括楊瀾、吳剛在內的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大雲谷·嶗山金茂府的傳奇魅力,也讓青島人更進一步感受到了海爾產城創與中國金茂的品牌魅力與雄厚實力。吳剛先生在參觀完大雲谷·嶗山金茂府後,被項目的匠心精神深深折服,他認為,用匠心精神打造作品,在自己的道路上、在創作的道路上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長。
  • 耒陽合興順湖城:打造建築工地新標杆
    11月24日,衡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示範工地現場觀摩會在耒陽合興順湖城召開,衡陽市各縣市區住建局、質安站負責人前來觀摩。觀摩過程中,該工地的質量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航發科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航空發動機亞太區重要供應商!
    航發科技題材概念解析:通用航空:多家航空發動機世界知名企業的亞太區的重要甚至唯一供應商;公司主要業務是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等,主要分為內貿航空及衍生產品、外貿產品、工業民品三個業務板塊
  • 【橋梁+】用建橋的「智慧」建房,看看中鐵大橋局房建「智慧工地...
    原創 中鐵大橋局集團 中鐵大橋局集團現場裸土綠化,道路噴淋降塵,工地布置整潔靚麗,安全質量樣板化,設備安裝智慧化,智慧工地雲平臺……日前,新洲區安全文明標準化智慧建造現場觀摩會在百瑞景濱江生活區成功舉行,此次觀摩會主要對項目的安全、質量、新工藝和新技術進行感受和體驗
  • 中韓石化打造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3811次閱讀 作者:劉榮豔 張務瓊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16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經過兩個月集中開發,中韓石化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臺日前上線運行
  • 未來的武漢更值得期待!
    四新生態新城打造成智能文化中心、數字科技文創園和知識文化中心武漢金茂方島智慧科學城項目位於漢陽四新生態新城,項目主要建設總部樓宇經濟示範區、健康優質生活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包含酒店、商業、寫字樓、學校、醫院、劇院、智慧能源站等,總投資198億元。
  • 【一分鐘看懂中國航發】靠譜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
    動態近日,中國航發共用關鍵技術材料項目管理辦公室在京召開材料領域和製造工藝領域2019年工作會。會議宣貫了集團有關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各項目課題組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
  • 籤約10個大健康項目,投資額529億,打造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新地標
    6月29日上午,武漢市江夏區召開打造中部地區大健康產業新地標動員大會,江夏區委負責人在大會上作動員講話。2019年,為認真落實健康中國和健康湖北建設要求,武漢市選址江夏區鄭店街,規劃面積85平方公裡,推出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以「國家戰略、湖北貢獻、市級項目、江夏擔當」為發展使命,按照「一園三區、產城融合、藥械聯合、醫養結合」的產業定位,全力打造武漢市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