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臨空區域版圖,是不斷的煥新與升級。
在時代目光的聚焦下,武漢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簡稱「空港新城」),規劃範圍將在原來21.6平方公裡的基礎上,擴大為55平方公裡。
作為未來武漢與國際文化交流的窗口,這裡將迎來劃時代的升維格局。城市的傳奇序章,將在此開啟。
一個世界級經濟開發區,一座城市的遠見與抱負。未來黃陂,將只有一座城,即「臨空副城」—— 武漢城市副中心。
2008年10月,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討論通過《武漢臨空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成為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
以武漢天河機場為核心,建設佔地21.6平方公裡的「武漢臨空新城」,城市經濟騰飛的新發動機就此發力。
歷經8年的蓬勃發展,2016年,黃陂區GDP達到約638.8億,十年裡黃陂區GDP增速達14.9%,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019年,黃陂進入經濟快速發展期,成為全市首個GDP突破千億的新城區,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中國工業百強區。
以空港綜合服務、臨空製造、商貿物流、全域旅遊、都市農業為主導的產業蓬勃發展、全面開花。
2020年6月28日,武漢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武漢將以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修為契機,推動城市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發展,形成「兩江三鎮、六軸六楔、北峰南澤」的空間格局。
其中 「六軸」規劃中,提出將發展軸線上的臨空、光谷、車都,這3個新城組群升級為副城,以此突出科技創新、先進位造、樞紐物流等國家中心城市功能,並為未來發展預留可能,其他為西部、東部、南部等3個新城組群。
△ 「臨空、光谷、車都「三大副城示意圖
黃陂作為近幾年產業快速落地的重點區域,在此輪規劃中獲得優勢定位,升級為「城市副中心」。
未來產業基礎將進一步鞏固,人口導入能力也將增加,助力武漢邁向國際化的徵程。
武漢城投,23載精工築城,以近千萬方土地開發建設樹立國匠雄姿,堅持與時代同行,與城市同成長。
遠見時代熱土,深研人居嚮往,擇址空港新城,精築山居生態住區——城投·豐山府,革新美好生活想像。
2019年12月,《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9-2035年)》出臺,提出實驗區發展分為核心發展區、總體規劃發展區、航空港經濟輻射發展區三大範圍。
核心區主要包括武漢空港核心區和鄂州空港核心區。其中,武漢市黃陂區部分屬於武漢空港核心區。
△ 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範圍示意圖
武漢航空港實驗區,面向全球市場,聚力打造人流、商流、信息流、技術流、物流五流合一的發展示範區,最終實現航空港實驗區「活力空港、經濟新篇、翼上慧都、生態福地」的發展願景。
△ 航空港實驗區國際領先、五流合一發展示意圖
產業多元布局,板塊勢能積聚。黃陂臨空產業發展片區將被打造成為國際空港產業高地、中部地區現代商貿基地,重點發展商貿物流、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輕奢品展銷、通用航空製造等產業。
依託天河國際機場航空核心樞紐優勢,區域內聚集國航、海航、通用航空、航發集團等多家企業及總部。
可容納約5萬高端商務人群,滿足約20萬常住精英人群需求,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世界門戶,國際會展。「空港新城」位於武漢臨空副城核心區域,以新會展中心為核心,整體打造集「空、鐵、港、城」一體,聚集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住宅功能為一體的空港國際商務新城。
武漢空港國際會展中心,總投資額約243億元,定位為世界級綜合性會展中心,未來將承擔國際、國家級重要展會。
未來將成為華中區域第一大的會展中心,並躋身全國前三,規模等級僅次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北京國際會展中心。
預計2026年建成後,將新增7萬餘崗位,未來將成為大武漢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加快武漢的國際化步伐。
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迭代升級的背後,肩負著促進武漢走向國際化的重大使命,承載著武漢飛速發展的偉大夢想。
擇址璀璨熱土,武漢城投實力國企以匠心構築理想生活,築造約50萬方山居生態住區,煥新大臨空的人居品質,呈現美好生活的全面進階。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2.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複製、發表或仿製本公眾號中可使用的任何內容;
3.本宣傳資料對周邊環境、政府規劃、商業配套、教育配套、投資前景、項目產品具體信息的介紹僅為提供相關信息,僅供讀者參考,並不意味對此作出任何承諾,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為準;
4.本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不作為要約或承諾,本活動最終詳細信息,以最新資料告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