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觀的標準招生可以保證公平和質量

2020-08-28 王學森高中物理


用客觀的標準招生可以保證公平和質量


天津市南開中學 王學森

我們當三年班任尚不能對學生做出準確的綜合素質評價,高校招生老師又不是算命先生,又怎能通過幾個問題就做出準確的綜合素質評價?


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是全社會的共識,也是公平的保證,但高考分數作為升學的唯一參數有一定的弊端。綜合評價招生是打破單純高考分數評價招生的實踐探索,有利於減負、有利於打破一考定終身、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高考成績(包括等級性考試成績),高校筆試、面試、體測成績,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可以對學生做出比較準確的綜合素質評價。


面試比較主觀,不同面試老師給出的成績可能相差很大,或者說面試的操作空間很大,一些考生家長、面試老師很可能會打面試的主意。面試相當於歷史上的察舉,早已被科舉取代。用客觀的標準招生可以保證公平和新生質量,還能保證高考是一塊淨土。


綜合評價招生和選婿、選妃類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招生老師不是家長、也不是校長。為使綜評招生探索順利進行,應減小面試的權重或取消面試。可有些高校取消筆試,只做面試和體測,體測只分合格與不合格,這樣面試成績佔總成績的15%甚至30%,權重太大!


自主招生的出發點沒有問題,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出現了問題,這就是現實,因此面試有可能使綜評招生重蹈自主招生的覆轍!


綜評的入圍考生數與計劃招生數之比不宜過大,以浙江大學為例,浙大在浙江招生計劃約為2千4百人,綜評招生8百人,浙大的入圍比例為6:1,即綜評招生8百人,入圍4800人。浙大在浙江裸分錄取排名要在約5千名以內,綜評可能錄取到裸分排名1萬名甚至幾萬名,即綜評招的主要是裸分考不上的考生,這是否公平合理需要我們思考!

綜評入圍數應該控制在綜評計劃招生數的3倍以內,倍數大潛在的操作空間就大,確保公平的難度就大。綜評招生作為試點應該控制在計劃招生的10%以內。


對於名牌大學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沒有區分度,可採取高考成績(包括等級性考試成績)佔85%,高校筆試佔15%,體測不合格不予錄取。

名牌大學以外的雙一流大學可採取高考成績(包括等級性考試成績)佔85%,高校筆試佔10%,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佔5%,體測不合格不予錄取。


一般院校、特別是省屬民辦院校沒有必要搞綜評招生試點。

綜評招生打破了一考定終身以及高考分數唯一的評價機制,綜評招生是方向,但綜評招生對貧困家庭子女不利。近年來為扭轉考取重點大學的農村子女比例的下降,國家制訂了面向落後地區農村的專項招生計劃。我們將逐步形成以高考招生為主,綜評招生、強基計劃招生、農村專項計劃招生、雙高藝體招生及保送生為輔的招生模式。

2020年6月13日

相關焦點

  • 郭曉勇:確保翻譯大賽的公正、公平、客觀和質量
    這次大賽將設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等五個文種,大賽將聘請國內外翻譯家、國際知名出版公司人員及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每一個文種設立一個評審委員會,英文有英文的評審委員會,法文有法文的評審委員會,依此類推。每個評審委員會人數不少於五人,評審委員會將負責制訂評審的標準及有關的規則,並且對譯文進行終審。現在考慮有初審、覆審、終審三個環節。
  • 研招複試:安全與公平是前提,質量是目標
    政策核心要點有三個,第一,研究生招生複試環節有必要保留,將繼續進行;第二,為保障安全,給學校最大自主權,各校可以自由選擇靈活多樣的線上與線下複試方式;第三,採取全方位措施確保複試過程與錄取公平,兜住公平底線。研究生複試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環節,是科學選才,保障質量的關鍵,不宜取消此前有一些聲音認為,為保障安全,可以取消研究生複試,以初試分數錄取。
  • 教育質量監測工具的公平性研究
    北京 100088  內容提要:教育質量監測工具的公平性將影響到整個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相關的教育測驗評價標準,如美國《教育與心理測量標準》和《ETS質量和公平性標準》為保證測驗的公平性提供了參考。
  • 從耶魯招生歧視案看我們的招生公平
    在招生考試上不宜搞結果公平,否則很容易陷入一種反向歧視,造成更大不公平。日前,美國司法部判定耶魯大學在招生中存在歧視白人與亞裔的行為,即在學術水平一樣的情況下,黑人入學機會是亞裔與白人的數倍或者數十倍。這一結論也為持續兩年的官司初步劃上了句號。
  • 司法實踐中合同「顯失公平」的認定標準
    從該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認定合同顯失公平的標準包括兩個,一個是主觀要件即合同的一方故意利用其優勢或者利用對方輕率、沒有經驗,另一個是客觀要件即合同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雖然上述這類採用「主客觀二要件」認定合同顯失公平的法院案例十分常見,但近年來我們發現部分法院判決採用了單一要件即只考察客觀要件是否具備來判斷合同是否構成顯失公平而不再考察合同的一方是否故意利用其優勢或者利用對方輕率、沒有經驗。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在「黃仲華訴劉三明債權人撤銷權糾紛」一案中即只採用了客觀要件作為判斷合同顯失公平的標準。
  • 主觀與客觀標準
    這種客觀的標準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但是它需要通過人們的主觀認識才能反映出來,主觀判斷是否符合客觀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認識的不斷深化。這就有一個絕對和相對的的問題。客觀標準是客觀存在在的、不以人們的主觀認識為轉移的;而主觀標準又是人們對客觀認識的體現,是在不斷深入和變化中一步一步接近客觀現實,因此我們的主觀標準不能等同於客觀標準但可以與客觀標準逐步趨向統一和一致。
  • 關於關注超常兒童培養,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提案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莊嚴承諾,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過去幾年中,我國致力於提升學習障礙兒童的特殊教育水平,盡力縮小與普通教育之間的差距,並取得了進步。但實際上,在特殊兒童中障礙性的另一端,那些高天賦的英才兒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超常兒童」「資質優異兒童」,也應是特殊教育的對象。
  • 「搖號招生」彰顯公平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7月6日上午,備受關注的2020年秋季湛江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跨縣(市、區)招生電腦搖號現場會在市教育局舉行。(7月7日《湛江日報》)一分多鐘可以做什麼?或許吃不完一碗牛腩面,或許看不完一篇微信推送,或許玩不完一局「吃雞」遊戲……一分多鐘看來幹不了什麼大事。
  • 安徽歙縣大雨封城兩科再度延考,高考公平,如何保證
    (1)組織高考,保證高考公平6日全天,全體監考人員和組織人員參加高考培訓,規範高考行為,連考場內的監考員甲監考員乙坐的位置、由考點到考室的路線、安檢動作等等都有詳細明確的規定。單就監考環節而言,考室內有監考員甲、監考員乙兩人監考,每個考室外還配有一個流動監考,不僅監考場內的30名考生,還包括監考兩位監考員。
  • 藝考不易,校考公平如何保證?今年藝考又爆內幕事件
    舉報材料稱,四川音樂學院的考生和家長,以及教職員工和退休老教師都知道:進川音要私下交錢,這是潛規則。他們的招生斂財20年來早已經從個體戶單幹演變為: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打分,統一分配,考生費(即賄賂款)由團夥中3位教師分別保管。分工明確,高度配合,讓人顛覆三觀。
  • 中國教育現代化改革系列——義務教育招生之「公平」
    家長們為了爭奪這稀缺而珍貴的入學資格,除了拼命工作早早準備好學區房之外,還要悉心培養孩子,不僅讓孩子在學業上遙遙領先,在課外活動、特長和競賽等方面也不能落於人後。這樣一來,優質民辦學校入學標準水漲船高,家長們也不得不為了達到標準而更加努力。這樣激烈競爭的結果便是優質民辦學校壟斷優質生源,普通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無人問津,非優質生源享受不到良好教育。
  • 教育部部署2020博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健康第一 公平至上 質量為先
    通知要求,各地各招生單位要按照健康第一、公平至上、質量為先的要求,在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統籌考慮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學校學科專業特點等情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確定本地本單位博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辦法,科學設計考核內容,嚴格考試招生組織管理,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和考生諮詢服務,強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屬地責任和招生單位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實穩妥做好2020年博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
  • 「陽光招生」,意在公開公平公正
    所以,許多考生和家長對高校錄取分數格外關注,對有關加分規定更是反覆查看。如何減少大家的疑慮?恐怕只有在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實施「陽光招生」,及時公開相關招生錄取規則,才能讓考生和家長心裡明明白白。高考錄取,是很多考生人生重要轉折點之一,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社會關注度越高的民生事項,越要公開透明,把相關規定和要求公布於眾,既充分保障大家的知情權,也有助於強化監督,確保公平公正。
  • 齊河縣堅持義務教育學校「陽光分班」保證教育公平
    為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行為,建立健康有序、平等和諧的教育發展環境,今年,我縣在義務教育學校起始年級一律實施「陽光分班」制度,將學校「分班」權利拿到陽光下公開操作,保證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古代科舉考試如何保證公平?
    原創 小北 北京大學出版社每個朝代都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制度來保證公平,從對監考官員的軟硬兼施,到對科舉考生的嚴密監測和防範,而這麼做只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這個龐大帝國的社會流動,因此儘管關於「八股無用」、「科舉累人」等的批判由來已久,但是科舉制度仍然一直延續到晚清。
  • 又一所武漢高校取消筆試,申請考核制如何保證博士錄取結果的公平
    @小白聊教育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題是關於【又一所武漢高校取消筆試,申請考核制如何保證博士錄取結果的公平】。在分享之前,請大家一定不要忘記動動自己金子般的小手,為我留言、評論和轉發,據說每一個為我點讚、轉發、留言和評論的人,都會幸運一輩子哦!我始終相信,您的每一次回饋都是我前行的不竭動力。
  • 三問90所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更公平、更科學?
    一問:能否更公平  今年4月,教育部對今年的自主招生提出了「五嚴格」的要求,包括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督制約、嚴格懲處造假,力求保證自主招生的真實性,保證公正、公平,嚴防權力尋租。
  • 趙為糧:教育公平的內涵與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公平重要論述的思想內涵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既關係國家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也關係到人心向背和民眾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從教育機會、教育條件、教育規則、教育質量、教育保障等方面,對教育公平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內涵。 人人出彩的教育機會公平。
  • 專家:絕對公平
    考試過後,人們最關心的話題就是閱卷,能否保證公平公正,高考的每一分都牽動著眾多考生的心。那麼,全國幾千萬份試卷該如何閱呢?怎麼保證公平公正呢?今天大通就和大家說說高考閱卷的過程,為考生、家長答疑解惑。先來說說閱卷老師的選拔,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是無直系親屬參加當年高考。
  • 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的兩條基本路徑
    目前的狀況是,農村(山區)學校與城市學校在師資配置、物資配備、生源質量、學習條件等方面存在過大差異。即使是同一縣域內、城域內,縣城學校與鄉鎮學校、城鄉結合部學校與城市中心學校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這就需要從國家層面縮小這些差異,努力讓所有學生平等享有教育資源,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