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燕山大酒店的啤酒花園
亮燈處為金寶街邊淨雅大酒店樓下的大排檔
編者按
今天本報的上午版刊發《街對面大酒店開起大排檔》後,立刻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東城城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今晚會去現場核實,如果確認有露天燒烤行為,將予以取締。海澱區城管局表示,分隊城管人員今晚會到燕山大酒店啤酒花園進行檢查,核實其承辦夜市的資質,如發現有擾民問題,將會和酒店方面協調。
天氣轉暖,寧靜的夜晚卻不再屬於寧靜。窗戶一開,飆車的,燒烤的,運料的,跳舞的……午夜各種嘈雜與喧囂,直灌耳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本報記者多路走訪這些聲音背後的故事,從今天起,我們將逐一向您匯報擾您清夢的那些人、那些事。
髒亂排檔今夏又至
今年的夏天比往年來得晚,北京西站附近的一家四星級酒店,決定把今年的大排檔活動再推遲幾天。一位餐飲部的工作人員還是興奮地介紹:「我們這是大飯店的水準,排檔的價格,有牛排、進口扎啤,也有生蠔烤串,高中低檔,敬請期待。」
昨天晚上9時,記者來到羊坊店東路,路南側是通向北京西站的過街天橋,人流量極大。往裡走了幾步就聞到濃烈的煙燻燒烤味。馬路東側的各式小飯館門口都擺放著塑料座椅,用餐者多為拎著行李的旅客。記者看到,一桌客人離桌後,服務員拿著油膩膩的抹布飛快地將桌子上的花生殼收到垃圾桶中,再用同一塊抹布擦一遍桌子,擺上餐具,很不衛生。
路北側的天外天華盈餃子館門口,沿街有一個長10米左右的涼棚,寫著「華盈啤酒花園」的棚子下,堆放著十幾套白色塑料座椅。記者看到,這個大排檔的位置距離鐵醫路一號院居民樓僅有六七米的距離。居民任先生一提到大排檔的各種侵擾,就有一肚子的話要講。任先生說,起初樓下有兩攤買賣。一個是開在院內的啤酒花園,那是酒店自己做的。另一個攤是餃子館的,後來周邊的小餐廳看大排檔生意不錯,都開始效仿「烤冷麵、鐵板燒、烤魷魚、大排檔、大酒店,你弄我也弄。結果窗戶外面吵鬧聲、勸酒聲、划拳聲、甚至打架聲此起彼伏,他們什麼時候吵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睡。」
樓上的王阿姨也是一肚子苦水,去年有一天晚上,她兒子實在忍受不了樓下的動靜,打開窗戶理論了幾句,一個酒瓶子飛過來,直接砸在空調機上,把一家人嚇壞了。
酒店夜市燈光刺眼
晚上10時,在金寶街淨雅大酒店樓下,一束廉價燈泡的光束格外刺眼。3名男子在酒店的高臺上支起烤架,掀開半邊覆蓋食材的保鮮膜,開始向路人招攬生意。「吃燒烤嗎?都是下午新串的。」幾名路人坐了下來,不一會兒,燒烤聲刺破了整條街的睡意,飄浮的煙塵讓路人避之不及。
這家酒店的高檔海鮮在北京很有名,現在搞起大排檔,讓十幾年的老街坊,家住朝外南小街的張女士覺得特別意外:「從去年開始,這個門口的好車越來越少了,但也不至於開始做這點小買賣吧。」 一條不到十米寬的馬路成了燒烤攤和居民們的分界線。在安靜的另一邊,一位食客看老闆自己烤串,好奇地問:「酒店大廚也來開發副業啊!」老闆笑著搖搖頭說,他只是租下了酒店這一小塊地方,「要是城管來了,酒店也不管我。」儘管這裡的攤位費要比其他地方稍高,但他覺得酒店周邊人流大,有錢人多,租金高也值了。
果然,晚上11點半,客人越來越多,老闆吩咐夥計從旁邊豆撈餐廳再搬出幾套桌椅。一個年輕女子在一旁不斷和老闆說笑,她是酒店的一名服務員,已經跟大排檔的老闆混熟了。聽她透露,這家酒店去年就開始改菜單,有的菜品價格已經和附近家常菜比較接近。消費者少了,「出租這個地方也能多掙點錢。」
一名中國飯店協會的工作人員透露,近兩年,將是北京高端餐飲市場挖掘個人消費市場的轉型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酒店調整菜品價格,嘗試團購、大排檔等新的贏利方式。
黃奶奶的「互相理解」
由於受到有關方面的勒令,去年開在海澱區當代商城后街的大排檔,今年挪回到自家院內——燕山大酒店的樓下。上周五正巧是第一天營業,晚上6時,啤酒花園的霓虹燈準時亮起,現場近20名戴著廚師帽的師傅和幾名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的服務員開始忙碌。得知花生、毛豆等涼菜可以拼盤,一位食客毫不猶豫地點了一盤「花毛一體」。在這個近200平方米的場地,可容納幾百人同時用餐,儘管晚上將近11點鐘的晚風帶著絲絲寒意,但仍不能阻擋近50個吃主在此大快朵頤。旁邊的圍牆上,3臺大電視正現場直播著拳擊比賽,一桌客人點了「一柱擎天」啤酒,隨著比賽進行不停地叫嚷著。韓經理介紹,這裡的廚師都是飯店二層中餐廳特聘的,每天下午四點左右才上班,專門服務大排檔。他笑言:「大排檔能打招牌,招人氣兒,我們現在的發展重點在樓下,不是樓上啦。至於營業時間,考慮到擾民,我們最晚到12點吧。」
黃奶奶住在燕山大酒店對面的小泥灣社區,去年大排檔開在酒店西側的馬路上,離她家陽臺不到10米的距離,大排檔經常營業到凌晨兩三點,強烈的燈光照得他們睡不著覺。黃奶奶說,樓裡以七十歲左右的老人為主,夏天熱,老人就容易血壓高。可聽到夜裡踢易拉罐的聲音和女士高跟鞋的那種嗒嗒聲,血壓就更高了。
黃奶奶說,這些廚師、服務員都是外出務工的孩子,「二十歲的孩子,哪兒懂得安靜不安靜呀!」要是找到酒店反映情況,又怕他們會因此丟了工作。想想就忍了。她比較同情的是住在樓下的一對清華大學的老教授。黃奶奶說:「他倆不會打牌,也不愛出門,就愛看書看報,就好靜。」有時候備課會被樓下大排檔的嘈雜聲打擾。黃奶奶指著對面大酒店的客房說:「你看那酒店樓上的房間裡亮了幾盞燈?他們這生意也是不景氣,大家都有辛苦的地方,還是互相理解吧。」
北京很快就要入夏,儘管從去年年底開始已開始全面禁止露天燒烤,但在消夏市場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商家不顧擾民照樣經營。今年夏天,大排檔附近居民企盼的平靜,看來又將被窗外持續的喧囂打破。
編後記
遠親不如近鄰
周家望
近來,受經營壓力的影響,轉而走平民路線的星級大酒店,紛紛把目光盯在了「本小利薄」的燒烤大排檔上。轉變經營方式,本無可厚非,但生意擾民就欠妥當了。
經商重要,社會公德更重要,尤其您不是遊商小販路邊攤,您是開星級大飯店的。既然您矮下身子做啤酒廣場,開消夏大排檔,首先得和磕頭碰臉的街坊四鄰搞好關係是不是?睦鄰友好可是和氣生財的第一要務。過去有句話叫無「尖」不商,就是說賣米賣面的商人,給顧客稱糧食時都得冒個尖兒,多給點兒,以此表達誠信、延攬生意。過去還有一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比鄰而居是緣分,大家彼此關照,社區才會和諧。不知那些大排檔經營者聽了黃奶奶說的「互相理解」的話,心裡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