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宣稱不好吃不要錢,卻又反悔,構成欺詐消費者嗎

2020-10-05 金寶每日說法

引言(本故事純屬筆者普法杜撰)

西門開了一家餐飲店,為了招攬生意,他在門口告示:【不好吃不要錢】!

一天,金蓮和大郎夫婦帶著孩子來到西門飯店用餐,期間都覺得飯菜並沒有門口宣稱的好吃,於是他們向西門提出飯菜不好吃,是否可以不付錢。

西門回答就算飯菜不好吃,也要付錢,否則就是吃霸王餐,是違法行為。夫婦很生氣,付好錢留下單據後打了消協電話,投訴飯店欺詐自己,要求三倍賠償。


問題

那麼,西門飯店宣傳不好吃不要錢,卻又不兌現顧客的訴求,是否構成欺詐消費者呢?


法理分析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民法上的欺詐,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欺詐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當事人由於他人的故意的錯誤陳述,發生認識上的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即構成因受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為了保護受欺詐的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的約束,在法律中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也是致使民事行為無效或可撤銷的行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那麼,店鋪宣傳【不好吃不要錢】,其實真的有顧客表示不好吃不想付錢時,店鋪又不兌現承諾,這種行為是否構成欺詐呢?

筆者認為,這涉及到,這句宣傳用語是否構成【虛假宣傳】的問題,如果構成【虛假宣傳】,那麼還是涉嫌構成欺詐的。

關於【虛假宣傳】的法律規定,是這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條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第四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所以來說,【不好吃不要錢】是否構成【虛假宣傳】還是有爭議的,因為【好吃】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個人感受,可能你覺得好吃,可是他覺得不好吃,每個人的觀點和口味是不一樣的,正所謂眾口難調。

所以說,要嚴格認定店家做的東西不好吃,也是很難有一個細化的和量化的標準的。正是基於這種原因,有人認為店家的【不好吃不要錢】構成虛假宣傳。

理由是,既然眾口難調,你怎麼做到讓所有人覺得好吃呢,既然你做不到,當然就構成【虛假宣傳】了!既然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那麼就構成欺詐行為。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我是認為我的菜很好吃,很多人也認為我做的菜很好吃,你非要覺得我的菜不好吃,那你就要拿出證據證明我的菜不好吃,否則怎麼能認為我店家構成【虛假宣傳】呢?既然沒有虛假宣傳的存在,自然不構成欺詐了。


小結

以上總結出的兩種觀點似乎都很有道理,這確實是一個典型的擦邊球,比較有爭議,不過還是可以結合店家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判斷,比如,當店家的店鋪衛生狀況、出菜色澤、味道明顯低質,消費者評價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店家還打出【不好吃不要錢】這種廣告招引顧客時,可以判斷為,誇大產品質量或者服務的行為看,構成虛假宣傳。


那麼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我是筆者,歡迎在下方發表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商家因這些原因不發貨 消費者能索賠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王小姐在購買衣服前,商家在網頁上或者其客服在接受王小姐諮詢時宣稱衣服系某種材質,而王小姐正是基於此而決定購買該衣服的,則商家的行為將涉嫌構成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商家的欺詐行為不僅應當給予王小姐退貨退款,還應當比照衣服價款的三倍對王小姐進行賠償。
  • 宣稱「三甲醫院看護」卻使嬰兒患肺炎 廣州一月子中心被裁定欺詐
    新華社廣州11月11日電(記者毛一竹)廣州一家月子中心對外宣稱「三甲醫院級別的24小時看護」,卻把所有嬰兒放在一個房間照護,期間3名嬰兒患上肺炎,被消費者告上法庭。近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通報了這一案件,法院認定該月子中心存在消費欺詐,依法承擔三倍賠償89400元。
  • 在離婚協議上簽字能反悔嗎,反悔有法律效力嗎?
    那麼,在離婚協議上簽字能反悔嗎,反悔有法律效力嗎?網友諮詢:離婚協議書寫好,已經籤字了,還能反悔嗎?貴州瀛黔律師事務所肖恆律師解答:離婚協議上自己籤字,已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反悔。除非是對方採用了強迫或者欺詐手段,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提出訴訟,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或者發現對法存在轉移財產等行為的也可以提起訴訟。
  • 4S店未告知消費者新車車鑰匙缺失,是否構成欺詐?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近日,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成功審理一起因4S店消費欺詐引起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經法院審理,判令4S店將案涉購車款返回原告,並承擔銷售價款三倍的賠償責任。
  • 「寸」與「英寸」,供應商是否構成欺詐?
    消費者,小到紙張,大到冰箱彩電等都通過網絡進行採購。那麼,在購物中,由於供應商的宣傳的原因,導致消費者與供應商對一些概念理解不一致,比如「寸」與「英寸」,那麼供應商是否構成欺詐呢?法律分析: 根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 特斯拉回應「二手車案」:不構成「欺詐」將提起上訴
    特斯拉法律顧問許暉12月6日晚打破沉默,就「特斯拉隱瞞事故銷售二手車」一案的判決結果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回應稱:「特斯拉不存在欺詐行為,我們將提起上訴。」特斯拉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充分尊重法院的判決,但部分情況在一審未得到充分展現,我們將利用上訴的機會來澄清。同時配合法院的指導,提供更多支持性文件。」
  • 假離婚可以反悔?逃避債務嗎?
    即使在法院缺席判決的離婚案件中,對於離婚的問題也不允許提起再審,只能對財產分割問題再審。 2、當事人對登記離婚時達成的財產分割協議可以反悔嗎? 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規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在離婚後未滿一年的,因反悔原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協議,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法院受理有法律依據。
  • 隱婚族入職構成欺詐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為了保證自己上升的空間很多女性朋友都會選擇做隱瞞自己婚姻狀況的「隱婚族」,還有求職時也是「隱婚族」經常出沒的時間,那麼隱婚族入職構成欺詐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網友諮詢:  隱婚族入職構成欺詐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 普通酸奶宣稱有保健功效 光明君樂寶被指誤導消費者
    普通酸奶宣稱有保健食品功能性  與《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不相符  仔細閱讀包裝上的產品說明,記者發現,莫斯利安酸奶在包裝上宣揚用的「長壽村莫斯利安原產益生菌種」,稱「保加利亞著名長壽村莫斯利安,蘊藏著神奇的秘密,山區牧民世代飲用的自釀酸奶,是當地人健康的原因之一;這種酸奶中富含一種獨特的乳酸菌。」
  • 離婚協議可以反悔嗎?
    離婚協議可以反悔嗎?離婚協議是否可以反悔需要看以下幾種情況:一、協議是否約定以離婚為前提,如果協議中出現「本協議自雙方辦理離婚登記時生效」,那麼在未辦理離婚登記之前,雙方都可以反悔。二、 如果雙方已經去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法院一般不會受理,但是如果反悔一方可以證明籤訂協議時是被脅迫、欺詐的除外,且需要在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 北京君太百貨女裝檢測不合格 法院認定構成欺詐
    許先生在君太百貨買了BOEMOR&1968品牌的5件女式外套、2條連衣裙,結果經檢測均發現實際材質和吊牌標識的不一致,被評定為不合格產品。日前,北京市西城區法院認定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一審判令其退還貨款並作出三倍賠償。
  • 口頭合同反悔了怎麼辦
    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不同的是其不能很好的保存合同的內容,所以在達成合同之後容易出現一方反悔的情況。那麼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口頭合同反悔了怎麼辦的相關法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口頭合同反悔了怎麼辦口頭協議,如果一方有欺詐或者顯失公平行為的,是可以反悔的,可以請求法院予以撤銷。
  • 誰說古董交易一定不能反悔?不一定
    雖然近年來,涉及藝術品收藏的訴訟越來越多,入手贗品的市民將賣主或中介方告上法庭,卻往往打不贏官司。但是在該行業,真的就是被騙了也不能反悔嗎?這個可真不一定,浩雲律所代理的一個案件就成功為當事人討回了公道。 段先生從古玩行業結交認識的王先生處購買10件玉器,價款150萬,王先生同時具體承諾書,稱玉器為漢代或者戰國時期。
  • 美容診所超範圍經營 適用《消法》構成欺詐
    法院最終認定醫療美容服務屬於個人消費行為,應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同時認定金炫澈美容診所超範圍開展美容手術,構成欺詐,判決該診所賠償喬女士20萬元。   2010年12月,喬女士在金炫澈美容診所進行美容手術。金炫澈為其進行了6項美容整形手術,包括下頜角整形(修復)、無下巴成形術、顳部拉皮、中面部拉皮、顴骨縮小術和脂肪移植術。喬女士共支付了21萬元。
  • 同仁堂出售蟲草非自產,不構成欺詐?南京一市監局不立案被訴
    秦淮區市監局在21天後作出簡短《答覆》認為,對李維提供的相關證據進行了會商研究,北京同仁堂南京藥店的行為「不構成欺詐」。3個月後,秦淮區政府行政複議決定維持上述「不構成欺詐」的《答覆》。李維遂將秦淮區市監局和區政府告上法庭,要求秦淮區政府及市監局撤回上述決定,重新處理。4月17日,該案一審開庭。
  • 離婚協議籤署後又反悔了,可以變更或撤銷嗎?
    如果籤了離婚協議之後又反悔了,可以撤銷或者變更嗎? 現在張小四已經年滿18周歲了,李思和張小四找到張三,要求將房產過戶給張小四,但張三卻反悔了,以自己名下沒有其它住房以及經濟困難為理由拒絕辦理。那麼李思和張小四應該怎麼辦呢,如果張小四將張三起訴到法院,法院會支持張小四的訴求嗎?
  • 消費者受欺詐可要求3倍賠償?看看法律怎麼說!
    請問這是護膝嗎??但消費者因銷售者的欺詐行為購買產品,是可以要求三倍賠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 股權轉讓後,公司無經營許可證,構成欺詐嗎?
    股權轉讓後,公司無經營許可證,構成欺詐嗎?最近看到一篇案例,2016年,楊某、吳某與黃某、先某籤訂燃氣公司整體轉讓合同,約定黃某、先某自願將各自對公司全部出資等整體轉讓給楊某、吳某,並約定「公司燃氣經營許可證所有手續已上交完畢,只待辦理下發」。
  • 海南一裝修公司構成欺詐被判「退一賠三」消費者獲退賠款168萬餘元
    近日,海南省萬寧市人民法院認為裝修公司構成欺詐行為,一審判決被告退回原告的裝修款,並向原告支付3倍的賠償金,共計退賠168萬餘元。消費者向法院起訴,構成欺詐被「退一賠三」發現上述問題後,李某認為銘某公司及龔某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遂向萬寧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解讀新《消法》:消費者受欺詐可獲得三倍賠償
    代言虛假廣告 明星要連坐  盤點新消法六大亮點  3月15日,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將正式實施。作為消費者維權的「利器」,新消法擁有不少新意和亮點。  亮點一:  商業欺詐三倍賠償  修改前:商業欺詐,消費者僅獲一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