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前幾天,兜媽和同事小張聊天,小張的女兒今年三歲多,在聊到帶孩子的問題時,小張說女兒很調皮,非常不好帶,而且自己的身體也不太好,現在帶起娃來哪哪都不舒服,尤其是晚上睡覺,睡眠質量奇差。
最要命的是老公還在一旁打呼嚕,於是她一氣之下就做了個決定:和老公分床睡!
小張的話剛一說完,鄰桌的同事小李就湊過來道:你可真是心大啊,你沒聽說過一句話叫「夫妻分床,分久必亡」嗎?夫妻分床睡,那可是婚姻生活的大忌!
我覺得這個說法挺有意思,就問小李:為什麼呢?
見我和小張都一臉好奇,小李鄭重地列出了夫妻分床睡的「悲慘結局」:
第一,夫妻感情越來越淡,因為長期分床睡,夫妻倆本來就有限的相處時間變得更少,久而久之,彼此之間會變得陌生而疏離;
第二,分床睡會導致夫妻生活變成一項任務,使得原有的激情漸漸熄滅;
第三,由於同床次數變少,兩個人都難免有耐不住寂寞的時候,婚外情的機率也會增加。
總之說一千道一萬,小李覺得夫妻之間只要分床睡,那就是距離散夥不遠了。
而現實生活中,隨著孩子的出生,很多夫妻的經濟壓力在不斷增大,多數人都在為了生活而辛勞奔走。勞累了一天,誰不想睡一個安穩覺呢?於是許多人為了提高睡眠質量,就選擇了與另一半分床而眠。
那麼夫妻分床睡究竟是福還是禍呢?網友們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學貓叫:我不贊成夫妻分床睡覺,我和老公平常時間點完全對不上,我晚上10點把寶寶哄睡,自己在11點睡著,而我老公很多時候都要在書房加班到12點以後,但每次他上床我都能感覺到。
他在床上我會有種安心的感覺,我們常常相擁而眠,有了寶寶也如此,我們感情很好,所以再累我們都不會分開睡。
@一步:分床睡的確可以提高睡眠質量,很多老外都分床睡,但對於中國家庭我覺得不適用,很多夫妻的感情都會在柴米油鹽中被慢慢磨掉,夫妻之間除了帶孩子和上班,毫無浪漫可言,這樣的環境下再分床睡只會越來越差。
@花非花我非我:我身邊有不少夫妻都是分床睡的,結果都漸漸變得無話可說了,而且有了孩子後,夫妻分床就意味著孩子晚上各種瑣事都丟給了媽媽,而爸爸一般都是很快活的,這就會造成很多媽媽心裡不平衡,引發夫妻矛盾。
@Ann: 說實話,我老公打呼嚕嚴重,生完寶寶後我實在很不想和他一起睡,半夜孩子一哭我就醒,我一邊餵奶一邊聽著他的呼嚕聲簡直想揍人。
後來我也提出了要和老公分床睡覺,但是我婆婆極力反對,說兩口子不能分床,一分床感情就淡了,經不住老人勸說,我只能放棄了這個想法。
由此看來,多數網友還是覺得夫妻分床睡覺是弊大於利的,但事物都有兩面性,也有人認為分床睡覺不僅不會影響夫妻感情,反而有很多好處。
紐約的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和生活教練吉爾·蘭克勒就是「夫妻分床睡」的支持者。
這位專家表示,多數人認為夫妻分床睡是 「恥辱」,是因為他們覺得分床的行為會「扼殺」夫妻之間的親密,導致更高的離婚率。
但事實上,分床睡首先會提高兩個人的睡眠質量。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年輕夫妻所背負的壓力也很大,夫妻雙方在時間上不可能處處契合,彼此都有著自己的規劃和安排,既然如此,那麼分床睡就可以做到減少相互的幹擾。
尤其是對於一些睡眠淺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會因為微小的動靜而驚醒,如果剛好碰上配偶愛打呼嚕、睡覺喜歡翻來覆去等,那睡眠質量肯定更加糟糕。
其次,夫妻相處久了,彼此之間太過於「熟悉」反而會缺少一些新鮮感,而如果每天都躺在同一張床上,新鮮感的流失會造成彼此之間的「相看兩厭」,導致婚姻狀況更糟糕。
吉爾說,分床睡,就像夫妻房間裡裝電視一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會影響夫妻感情。
如此說來,分床睡似乎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可怕,除了以上觀點,一名婚姻家庭法律師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分床睡不一定適合每對夫婦。
該律師指出,有的女性剛剛生完孩子,身體和情緒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晚上又要辛苦地起夜餵奶,這種情況下,如果丈夫再與之分床睡覺。那麼對於媽媽來說,她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在孤軍奮戰。
其次,對於一些本身就沒有安全感的人來說,分床也是不合適的,有的人性格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也不夠獨立,這種情況下再與伴侶分床睡覺,會增加他們的心理不安,一點兒事情都會被無限放大到與分床有關,很容易導致家庭矛盾。
最後,夫妻分床睡也要偶爾同床,分床睡是為了提高睡眠質量,可有些夫妻長期分床,在不知不覺中就習慣了一個人過日子。彼此都不再從對方身上尋求情感慰藉,也不插手對方的生活,雖然還生活在一起,其實早就跟離婚沒有區別了。
你認為有了娃後,夫妻該不該分床睡覺呢?歡迎移步留言區,和兜媽分享你的觀點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