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4年悉心照顧後老人安詳離世 老伴表感謝硬塞紅包被婉退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李發久醫生將3000塊錢退給餘奶奶 通訊員羅瑤供圖

  「我就是想讓你們拿著這些錢好好去吃個飯,沒想到卻給你們添了麻煩。」18日,88歲的餘世芳奶奶再次來到武漢市第六醫院。這是老伴去世後,她第二次來到醫院。「您把錢收好,心意我們心領了,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李發久醫生代表科室,將此前餘奶奶硬塞給他的3000元「紅包」親手退還給了她。

  2014年11月,餘世芳的老伴、85歲的王益善因氣喘、呼吸困難第一次住進武漢市第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入院後經過科室醫護人員的悉心治療,王益善老人的病情慢慢穩定下來。

  王爺爺的慢阻肺時常復發,每年進出醫院十餘次,成了市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老病號。餘奶奶感慨4年住院期間,每一個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更讓餘奶奶感動的是,出院回家後,對於自己的電話「騷擾」,醫生們從來沒有過不耐煩。「這幾年,我少說也打了上百通電話。」餘奶奶說,上至科室主任,下至管床醫生,每次電話都很快接通了。尤其是李承紅主任,手機24小時不關機,每次都很耐心地給予指導。

  今年12月5日凌晨3點,王爺爺病情危重搶救無效離世。忍痛辦完後事,餘奶奶想起這幾年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對老伴的悉心診治,心中充滿了感激,她包了3000塊「紅包」想請大家吃個飯以表感謝。17日,餘奶奶在老伴去世後第一次回到了市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她找到科室醫生李發久,把「紅包」硬塞給他,拜託他請全科醫護吃一餐飯。

  李發久轉身就找到醫院監察部門,並向主任匯報,商量如何將錢還給餘奶奶。科室最終決定上門「退紅包」,餘奶奶卻怎麼都不肯透露自己的住址。

  「還是我明天來醫院吧!」18日上午,餘世芳如約來到科室,她拉著李醫生的手說,錢自己就先收回,但這份恩情會一直記在心裡。說完,她給在場的醫護人員鞠了一躬。

  「病人和家屬的信任是對醫生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李發久坦言,平時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暖心的病友,這份感動正是支撐他們在從醫道路上不斷探索努力堅持的最大動力。(記者劉璇 通訊員羅瑤)

 

相關焦點

  • 病人家屬硬塞3000元紅包感謝醫護,醫生佯裝收下後又退回
    楚天都市報12月18日訊(記者李晗 通訊員羅瑤)八旬爹爹去世後,老伴為感謝醫護人員長期照顧,硬給醫生塞下3000元紅包。為了照顧家屬情緒,醫生先佯裝收下,第二天又將紅包退還給她。入院治療後病情得以穩定,但是由於他年事已高,心肺功能也不好,出院回家後只能長年臥床。老伴李婆婆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獨自擔起了照顧王爹爹的重擔。由於王爹爹的慢阻肺反覆發作經常住院,陪伴他最多的就是武漢市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今年9月,王爹爹先後出現心力衰竭、胸腔積水、呼吸衰竭等併發症,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承紅教授第一時間趕到病房,組織科室醫生反覆討論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幫助王爹爹化險為夷。
  • 八旬植物人昏迷近一年,去世後家屬寄信感謝醫護人員
    期間,醫護人員在精心治療和護理的同時,想方設法為她進行促醒。今年大年初一,家屬為18位醫護人員每人包了100元表示謝意,不料醫護人員將紅包全部充到婆婆治療帳戶上,只留下紅包外皮留作紀念。上月婆婆去世,昨日,她的女兒從大洋彼岸寄來一封親筆信,感謝對醫護人員對其母親一年的全力救治和精心護理。
  • 暖聞|陝西老人外出找老伴暈倒路邊,民警送其回家悉心照顧
    5月23日下午,家住陝西省寧陝縣蔡世運老人獨自外出尋找老伴時,因體力不支暈倒在路邊,民警陳慶珊與周高晶發現他時,老人已無法站立,二人見狀將其送回家中悉心照料,並幫他找回了老伴兒。蔡世運老人暈倒的地方距離他的家只有大約300米的距離,5月23日,他的老伴兒下地幹活,直到下午3時許仍未回家,蔡世運出於擔心決定外出尋找,但由於飢餓他很快出現體力不支倒在了路邊。蔡世運倒下的一瞬間,恰巧被寧陝縣公安局龍王派出所民警陳慶珊於周高晶看到。
  • 孩子天天被老師打,母親給每人發200紅包求照顧,幼兒園:紅包是她硬塞的
    這次朱女士帶著記者來曝光這件事情,在幼兒園大鬧了一場,朱女士認為是自己紅包給得太少了,兒子才天天在幼兒園挨打,被打傻了的。對於孩子被打傻的情況,朱女士提供了一段她兒子的視頻,視頻中朱女士的兒子說:「老師說每天都打我的眼、每天都打我的書本、每天都打我的臉」。 對於朱女士孩子被打的事情,幼兒園的時老師表示,朱女士的兒子平時還算聽話,老師們對他都很好,並沒有打過他。
  • 95後護士照顧「95後」老人 每天擦洗身體七八次
    95後護士照顧95後老人 每天擦洗身體七八次97歲患者18天就出院徐緒炳 97歲總書記說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在我們一家特別是父母身上,我體會特別深刻。很慶幸我們一家生在中國!真的覺得挺幸福的!
  • 患者家屬快遞鮮花,感謝好醫護溫暖了母親生命的最後一程
    患者去世後,家屬快遞鮮花致謝楚天都市報11月7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一個人一輩子在心裡真心想感謝的人不多,而你們就是我真心想說謝謝的人……」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風溼腎病內科收到了快遞送來的兩束鮮花,卡片上的文字讓醫護人員既意外又感動,原來送鮮花的是一名患者家屬
  • 老人照顧傻子老伴幾十年,老伴清醒後還給老人一個浪漫的婚禮 ​
    被拒絕後,大部分男生都產生了怨恨,突然有一天老人上山摘菜時,遇到了之前上門提親的一位男生,老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轉身就準備離開,哪料老人轉過去後,那位男生看著老人的背影,產生了壞心思,衝過去就抱著老人,嘴裡念著:「小梅,我喜歡你,你嫁給我吧。」,「你放開,放開,我不喜歡你,不然我叫人了。」老人顯得很慌張,大聲的喊叫著。「救命啊,救命!」
  • 疫情之下 這群醫護人員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在現場進行簡單處理後,他在隊員的陪同下入住了晉江市醫院骨二科。因為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他並未告訴身邊親友自己住院的消息,因此也無人陪護。其實,從2月9日,杜曉航便帶隊參與到該院的疫情防控的工作,為往來就診的市民檢測體溫,以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直到4月26日誌願服務才告一段落。
  • 93歲奶奶病房裡照顧95歲老伴
    93歲老奶奶和95歲的老伴 通訊員供圖快報訊(通訊員常惜悅胥林花記者劉峻)新年剛過,一張病房裡的「九旬老人生日恩愛夫妻照」在江蘇省腫瘤醫院醫護人員的朋友圈裡刷屏,醫護人員紛紛點讚:病房裡的不離不棄,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 七旬再婚老人離世後老伴與子女對簿公堂
    七旬老人再婚,多年後因病離世,配偶和子女卻因撫恤金歸屬問題發生糾紛,該怎麼辦?近日,達拉特旗人民法院就受理了這樣一起案件。原告張某與已故丈夫李某於2003年登記結婚,二人均系再婚。雙方曾協商夫妻共同生活計劃安排及相關事宜並籤訂了《協議書》一份,協議約定李某離世後的撫恤金由張某所有用於其養老。
  • 武漢醫護人員回贈鮮花為耄耋老人慶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醫護人員給李爺爺送花慶生。武漢市中心醫院綜合一科醫護人員給李爺爺送花慶生。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簡傑)12月13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綜合一科病房內,與醫護人員相識近30年的老兵李爺爺迎來了93歲的生日,他熱情邀請醫護人員一起吃蛋糕,醫護人員隨後給老人送來鮮花和祝福,令老人感動不已。據了解,李爺爺曾經是一名老兵,後來轉到地方工作。
  • 她把醫護人員子女接到自己家中照顧
    而在疫情防控期間,她更是將父母在醫院一線工作而無人照看的學生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顧,時間長達2個多月。她說:「醫護人員在前線守護著我們的生命,我們在後方儘自己的力量守護著他們的牽掛!」一張哭泣的照片牽動著她的心疫情防控期間,作為班主任,週遊每天利用班級QQ群、微信、電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排查,準確知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
  • 紅包,拷問你的醫德——巫溪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拒收紅包的故事
    巫溪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在紅包面前,醫護人員是笑納還是拒收?紅包是拷問醫德的試金石。搶救病人感動了患者家屬,他們用送紅包的方式感謝醫生,這是對醫務工作者的一種誤解和不信任,也讓醫務人員堅守醫德醫風面臨新的考驗。面對家屬送來的紅包,新生兒室的醫護人員守護住了自己的底線,他們不為金錢所動的崇高醫德,再一次感動了患者和家屬,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縣人民醫院良好的醫患關係。
  • 援鄂醫護人員重回武漢,80多歲病癒夫婦再見恩人:含淚握護士雙手
    10月8日,一條大批援漢醫護人員重回武漢"探親"的消息迅速躥紅,再次溫暖了萬千國民的心。2月初,往日活力無限的武漢生了一場大病,這一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醫護人員聞訊後積極趕往武漢,與武漢共同抵抗病魔。
  • 這是對醫護人員最好的褒獎
    近日,已康復出院的郭先生,特意讓他老伴和兒子為縣第一人民醫院普外二科的醫護人員送來一面飽含誠摯謝意的錦旗,他兒子握著陳主任的手,激動地說著。 近日,患者張先生的家屬將一面繡著「家一樣的溫暖 親人般的呵護」字樣的錦旗送到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二科病區,感謝科室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關心照顧。
  • 這紅包 還是回來了……
    一名新生兒的家長為了感謝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對孩子的救治,曾三度贈送「感謝金」,但每次都被拒絕。他們一家人對醫療專家充滿敬意,他們說:「把生命交給這樣的醫院,踏實、放心。」昨天,記者從該院了解到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 條據書信範文:寫給全體醫護人員的感謝信7則
    手術於某月某日在主任和吳醫生等很多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了!讓我們在這裡對所有參加手術的醫護人員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向他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聲聲的道謝都無法表達我們對*醫生的感激之情,就讓這封信略表一下我們對吳醫生的一片敬意吧!他的工作熱情,他的為人令我們敬佩!他不愧為白衣天使!
  • 湖南七旬老人捐獻遺體:完成登記放心離去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悅 通訊員 潘愛華)2月13日凌晨5時,湖南省湘潭縣河口鎮蘆花村措樹組72歲的老人陳浩林沒有抵抗住病魔,完成捐獻登記後離世。陳老幾年前不幸患癌,在家人悉心的照顧和慈濟志工的無私幫助下,他漸漸產生了一個溫暖的願望:捐獻身上有用的遺體器官組織。今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潘愛華教授介紹:「陳浩林是河口鎮第一位角膜遺體捐獻者,這種方式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正在走向重生。」陳浩林老人是60年代的高中生,自學成材成為了一名建築工程師,曾任長瀏高速公路建設副指揮長,他的一生平平淡淡但光明磊落。
  • 女子悉心照顧癱瘓在床丈夫 想要新床單能夠換洗
    陳家雨拉起行動不便的老伴外出活動一下。四年前,老伴被查出腦梗塞,之後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作為妻子的陳家雨每天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為老伴換洗床單、衣物,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現在,老伴兒也可以慢慢挪步了。
  • 女性老人失去老伴,反而活得輕鬆自在,並非無情,與這三點有關
    再看那些喪偶的男性老人,大部分很難接受老伴的離世,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曾做過調查,女性老伴兒過世,男性老人平均3-5年就離世,而男性老伴兒過世,女性老人平均15年以上才離世。由此可見,女性老人承受孤獨的能力,遠遠超過男性老人,但是很多人則認為,女性老人是因為對丈夫無情,所以喪偶後才活得輕鬆自在,其實並非無情,與這三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