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港獨:一群在網上發洩情緒的「鍵盤戰士」

2020-12-22 觀察者網

去年12月26日下午,數名激進分子攜帶「港英旗」衝擊中環軍營的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元旦當日,參與者中的4人被香港警方拘捕。1月3日下午,另一名香港男子涉嫌闖入位於中環的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被香港警方逮捕。經核實,第一批衝擊駐港軍營的激進分子中有支持「港獨」的Facebook網絡群組——「香港人優先」的成員。

那麼「港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群體?「港獨」是否等同於香港反對派?這個群體的聲音在香港得到多大的支持,能否反應港人心聲?《鳳凰周刊》近日刊登Vince Chin的文章《你不知道的「港獨」》,詳細介紹這個群體不為人知的一面。原來,「港獨」只是一群活躍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鍵盤戰士」,僅在網絡上「大放厥詞」,現實中並無太多僭越。「港獨」可以說是泛民主派中的極端。現實的香港人知道香港「獨立」後弊大於利,由骨子裡都不相信香港有可能會發起港獨。

激進分子衝擊駐港軍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反對興建中環軍用碼頭」。這是當前陸港矛盾中的一個關鍵點。

「香港人優先」的facebook專頁

誰在「港獨」

據港媒報導,去年12月26日衝擊中環軍營的幾個激進分子裡,除了15歲的中學生名諱不詳外,剩下3人分別是張漢賢、招顯聰和謝詠雯(女)。

其中,張漢賢和招顯聰是「港獨」群組中的核心成員。前者是先後創立「我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和「香港人優先」這兩個群組的發起者,而後者則是這兩個組織的發言人。目前兩人已被保釋。被保釋後,社交網絡上有不少宣揚「港獨」的網絡群組,將三人視為「香港的英雄」,並向其致敬。

現如今,「港獨」支持者多在網絡上,以Facebook群組或twitter帳號的形式出現。由於內地居民無法瀏覽,所以大多數網民對「港獨」群體了解不多。除了近期廣受關注的「香港人優先」外,還有「香港獨立運動」、「香港獨立同盟」、「香港建國軍團」、「香港民主共和國政府」等「港獨」網絡群組。

非暴力不合作

隨著web2.0的發展,技術在生活中無孔不入的滲透,現今的社會運動都與社交網絡有著莫大的關係。整體而言港人不推崇武力抗爭,港人的法律意識很深,除了招顯聰、張漢賢這樣的衝擊軍營的激進分子之外,對北京方面不滿的港人通常會以遊行這樣的合法方式來「宣洩情緒」。

近些年的元旦,香港部分市民會舉行大遊行來表達政治期望,例如去年和今年都是就「普選」問題而遊行。「港獨」群體亦參與在其中。他們舉著「港英旗」,但並沒有做出其他過激行為,也未與香港警察發生衝突。

事實上,Facebook上也有泛民主派群組主張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來向北京和世界展現港人爭取政治權利的決心。

與世界各地的獨立運動相比,「港獨」支持者幾乎是清一色的「鍵盤戰士」。在網絡上他們可以「大放厥詞」,但在現實中,「招顯聰」們除了呼籲更多港人加入他們外,並不敢有太多僭越。「港獨」支持者對親北京和港府的「港奸」也主要以網絡上的謾罵來發洩情緒。

去年12月26日,招顯聰等人闖入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

「港獨」的野望

進入Facebook中的一些「港獨」群組主頁,「2014香港獨立」的圖片隨處可見。

當然,這些圖片只是「港獨」支持者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在這些主頁中卻可以看到各種辱華詞彙,如「支那」、「蝗蟲」、「左膠」等。這些群組對中國人和與中國相關的新聞也進行各種言語攻擊。

「我是香港人連線」是最老牌的「港獨」群組之一。該組織也是極少數擁有官網的群組之一。不過該組織的官網極其簡陋。其網頁成立於2004年11月,他們認為「全民投票、獨立建國」是香港最終的理想。該組織亦提倡香港應仿效全球各地的反殖民化運動,舉行全民公決決定香港的未來。

道不同,不相為謀

香港政黨中存在兩派,即親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前者傾向中央和當前的香港體制,而宣揚民主、普選和完全自治的後者又有著「反對派」的別稱。「港獨」可以說是泛民主派中的極端,一些「港獨」分子都是泛民主派政黨成員,其中張漢賢曾加入公民黨,而招顯聰曾是社會民主連線成員。

實際上,泛民主派中的絕大多數推崇「香港自治」,而不是「香港獨立」。這類群體追求的是香港擁有更大的自主權。網上亦有「香港人,香港事」、「鍵盤戰線」、「大香港主義」這樣擁護「香港完全自治」的群組。他們的政治傾向是實現「西方式的普選」,讓全體港人選出自己所支持的領導人。

保皇?保英皇

除了支持「香港自治」和「港獨」的泛民主派人士外,還有極少數擁護香港重新「歸英」的支持者。他們以英國向中國返還香港主權時未詢問港人意見為由,對英國單方面歸還主權表示極度不滿。他們亦希望舉辦「全民公投」來讓英國收回香港主權。

親英派常以直布羅陀反對西班牙收回主權的事例「自勉」,並希望同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能夠得到同直布羅陀一樣的待遇。親英派在Facebook中的群組有「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平權運動」、「萬人要求英國恢復香港主權!香港人有權選擇!」等。

由於親英和港獨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團體間的矛盾也頗為明顯。例如親英派群體「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平權運動」就對招顯聰、張漢賢亂用「港英旗」非常不滿。該組織聲稱「港獨」分子對「港英旗」的濫用是對「港英旗」毫無尊重的一種表現,並蔑稱張漢賢為「肥佬」。親英派對泛民主派「佔領中環」的行動亦嗤之以鼻。

總而言之,即使在泛民主派的大體系裡,「港獨」群體的生存環境其實也很糟糕。

沒有勝算的「遊戲」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線月刊在2013年1月做了一期名為《解構「港獨」》的專題,採訪了一些香港學者和年輕人。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李家翹認為,「港獨」並不是香港的主流聲音。香港人很現實,他們知道香港「獨立」後弊大於利,所以「他們由骨子裡都不相信香港有可能會發起港獨」。「搞港獨可能會停水,可能連東江水也沒有」,李家翹博士以此例表示香港「獨立」後患不窮,不得人心。他估計,「港獨」死忠只有幾十人。

經濟學者關焯照也表示,香港經濟絕對不能走回頭路,港人也不願意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光景。「香港根本沒有足夠資源自給自足,假若香港獨立,沒內地政策支援,我想香港和阿富汗無區別,到時香港必死!」他認為,鼓吹「港獨」的社運人士居心不良,大部分港人也不會認可「港獨」。

在專訪中,張漢賢表示,他們只是一些所謂的有「共同理想」的人,他們所做的也無非是一種「表達政治觀念」的「遊戲」。身為「港獨」群組發起人之一的張漢賢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港獨」傾向。

矛盾之源

採訪中,幾個香港大學生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對「港獨」很反感。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認為「港獨」只是左翼人士為泛民主派中小部分極端分子帖的「標籤」,實際上「招顯聰」們的行徑與「自治運動」並無太大差別。

「香港獨立」確無可能,但「自治運動」越發活躍卻是不爭的事實。參與者聲稱承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原則,只要求擴大香港的自治權,因此內地人士將「香港自治」看作「香港獨立」,也在效果上激化了陸港矛盾。即使中央已經表態2017年香港可實行普選。李家翹認為,意識形態差異使當前的矛盾越發尖銳。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士進入香港,成為「港漂」,讓不少保守的港人認為「他們拉高了房價,搶奪了自己的工作機會」;雙非孕婦、水貨客等群體也讓港人產生怨言。一系列由內地人帶來的負面問題讓港人「忍夠了」,因此「蝗蟲」就成了少數保守派對內地人士的蔑稱。

不容忽視的是,香港回歸以來,中國不斷的發展進步,令香港的風光時刻越來越少。而香港的國際地位也逐漸被上海等新金融中心趕超,落差也能為矛盾的產生提供一個解釋的維度。

相關焦點

  • 中國女孩德國街頭三種語言怒懟「港獨」:一群忘恩負義的巨嬰
    11月2日,在德國科隆街頭,一名中國留學生用英語、德語、中文三種語言和「港獨」分子激辯數十分鐘。整個過程被拍下來並發布到了網上,一時間獲得大量點讚。
  • 扔瓶子,打屏幕……你需要「情緒發洩屋」嗎?
    穿上防護服,拿起棒球棍,可以砸啤酒瓶、盤子、鍵盤甚至是顯示器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在廣州記者走訪了第一家「情緒發洩屋」,據了解每天最少有10名顧客前來體驗。對此,專家表示,「情緒發洩屋」的存在或許給人們情緒宣洩提供了新的「出路」。
  • 濟南一家情緒發洩屋因主打暴力發洩走紅
    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近日,濟南的一家情緒發洩屋因主打暴力發洩而走紅。店主王殿龍介紹,它的「人設」與此前的失戀博物館一樣,都瞄準了年輕人的情緒。不過開業2個月來,暴力發洩屋沒有出現像其他城市那樣排長隊體驗的情況,「基本都是學生來玩個新鮮,真正因為壓力大前來發洩情緒的不多」。或許濟南的年輕人壓力不大,畢竟在全國排名中,濟南的幸福指數比較高。
  • 成年人的情緒究竟如何發洩,你知道嗎?
    可能沒有人真正的知道你的情緒,到第二天的時候,你又會像往常一樣,內心毫無波瀾。在前幾年的時候,你發個朋友圈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在評論區會有很多人關心。會說怎麼呢?發生了什麼事?有時候偶爾會有人找你聊天,但是沒有人能夠真正地了解你的情緒,你也懶得去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 慢新聞 | 砸電腦、砸電視、砸風扇……「情緒發洩屋」你需不需要?
    ▲熊尚策和他的情緒發洩屋不知下一秒,誰就會走進來9日下午15時左右,我們在觀音橋一處小區的商住樓內見到了熊尚策。這個戴眼鏡的大男孩說,自從小店意外走紅後,到他店裡的客人可以說來往不斷。「不知道下一秒,誰就會走進來。」
  • 「港獨」魔爪伸向校園 教唆與內地「玉石俱焚」
    儘管這份所謂的「民調」僅有300多人參與,根本不具有代表性,但這些「港獨」思潮對不少學生仍產生了不良誘惑。事實上,「港獨」魔爪不僅在香港一些大學中傳播,更伸向中學校園,「港獨」團體「學生動源」公然招攬中學生,在多間中學名校扶植所謂的「本土關注組」。港大校友、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質疑說,美國政府不容許各個州「獨立」,德國亦不允許國民讚揚納粹,為什麼這些香港大學的「港獨」分子可以隨意講「港獨」?
  • 海外遊子給「港獨」分子的歌單: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
    「港獨」分子先是盯上了澳大利亞,他們於8月13日(周二)在網上發起號召,在16日(周五)舉行了在南澳大學及墨爾本等地的示威活動。這幾天他們又相繼策劃在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地的活動。在一名女生認出對面參與活動中竟有她的一個朋友,直言對她很失望後,雙方情緒第二次爆發。其實,「港獨」分子這種引誘對方出手的方式這兩個月來在香港屢試不爽。
  • 你是如何發洩負面情緒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不管是學業上的、情感上的、工作上的還是家庭上的,多多少少都會讓你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既然產生了,就不能一直忍著,傷心傷身。那麼大家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的呢?
  • 一群「港獨」被抓啦
    國安法出臺,香港的「港獨」分子必然覆滅,國家收拾他們,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對此個人堅信不疑。雖然,有人說國安法不究過往,但兩點決定了「港獨」必被追究:一是「港獨」以前幹的那些事,哪怕國安法不追究其過往,他們也違反了其它法律,所以國安法不究過往,其它法律可是要追的。
  • 「情緒發洩屋」是調節情緒的最佳方式嗎?
    北京、武漢、濟南等地相繼出現了「情緒發洩屋」,只要158元,「發洩屋」裡面東西隨便砸,一時成為網上熱議話題。但是發洩是轉換情緒最好的方式嗎?發洩完真的就風平浪靜,煩惱無影蹤?有人體驗過,發洩時很爽,但對於一直壓在心頭的挫敗無法從根本治癒,什麼時候想起來依然是心中的痛,悲傷情緒無法釋懷。
  • 港大學生刊物猖獗煽「獨」 教唆與內地玉石俱焚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此類調查形同兒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網上自行填報,調查結果沒有人會理睬。香港立法會議員候選人蔡若蓮也質疑,「港大有逾萬名學生,只有三百多人網上填問卷,在沒有交代清楚如何取樣、選項的情況下,只有極少數人支持『港獨』,是否有代表性呢?」她表示,《學苑》這種散播歪理的做法極不負責任,「類似的情況長此下去,只會為香港添亂局」。
  • 「港獨」被捕,一個也不放過
    近日,「港獨」分子其中的一名年輕的頭目中鍾翰林,也就是「學生動源」曾經的發動者就被警方拘捕到案。鍾翰林之前在網上發了許多試圖「分裂國家」的信息,具有極大的煽動性。後來他被查出經手了近七十萬港元,涉嫌洗黑錢。於是香港的警方以涉嫌多項罪名的將他抓捕歸案。
  • 【反港獨】中大副校長:被圍困不好受,港青學界促執法禁校園播獨
    他說,當日的情況被網上及傳媒廣泛報導後,部分人認為大學對學生應該「企硬」,不應姑息,惟他認為大學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強調溝通永遠比對抗更有助解決問題,特別是對當下的年輕一代,「可惜當日除了本校同學亦有不少校外人士,各人情緒高漲,很難在那個場合作理性的討論」,希望外界給予空間,讓校方好好與同學溝通,一起解決問題。
  • 撕港獨海報內地女學生遭人肉威脅!網友:別怕,我們挺你!
    9月5日晚,在香港中文大學,一名內地女生撕下「港獨」宣傳海報後,瞬間被蹲點的記者和「港獨」學生圍住。她非但沒有露怯,反而全程「飆英文」,與對方據理力爭~事情還要從幾天前說起。9月4日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然而,那一天校園內卻出現了許多帶有「港獨」字眼的海報和橫幅。
  • 林夕,「港獨」?
    然而,在為《北京歡迎你》作詞後,林夕曾在著作《就算天空再深》的《叫我如何不愛國》一文中,提到自己「教我如何不愛中國,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林夕是「漢奸」「港獨」「精神分裂」,還是一直潛伏在內部沒有暴露?林夕的複雜性,是香港流行文化乃至整個香港社會複雜性的一個縮影。作為詞作者的林夕,無疑是成功的。
  • 醜陋的「港獨」,港中大前學生會長對內地生狂喊100多句「滾回支那」
    港中大對此回應,對於有同學公然使用辱華字眼進行惡意人身攻擊,大學予以最嚴厲的譴責。港中大已經啟動程序,將會展開調查,嚴肅處理事件。7日晚,一名港中大學生辱罵內地學生的視頻再次在社交媒體熱傳。視頻中,一群學生在港中大民主牆前張貼「醜成這樣還學人搞港獨」的表情包海報,身穿黑衣、戴眼鏡的周豎峰在旁觀察。
  • 張媞:民眾還在迷茫,有人卻做起了「港獨」生意
    第三,現在輿論談論的香港「本土問題」,與「港獨」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筆者近日買票觀看這部曾在「香港獨立電影節2016」放映的紀錄片《亂世備忘》,在觀影和聽取觀眾與導演互動後,很有感觸,也想和關心香港的朋友討論。(「香港獨立電影節2016」推出「香港雨傘運動特輯」,其中包括4部電影,除了這部,其餘3部是《九月二十八日‧晴》、《未竟之路》及《撐傘》,還沒看過,先不在本文討論。)
  • 「港獨」滲透,港大若不「消毒」,就應讓港警出手
    新冠疫情剛剛平息,香港風波再起校園裡不僅是張貼海報,學校的視頻播放平臺也被學生會掌控,播放「港獨」的曲目以及「港獨」在香港行動的視頻,明目張胆的鼓動「港獨」行動,吹噓自由民主,打壓內地學生。整個校園完全成了「港獨」的活動天地,幾乎是「港獨分子」的地盤,囂張程度讓人無法忍受。
  • "港獨"無處遁藏!香港八大公立院校擬發聲反"港獨"
    8日,香港城市大學通過郵件答覆海外網問詢時明確表示,大學言論自由必須遵守法律,城大不贊同「港獨」,也不容許任何鼓吹違法的行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也向全校師生發公開信強調,「『港獨』不但違反基本法,也和我個人意願相違背。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是不爭事實。」此外,香港多所大學也都表明「港獨」違法,不贊成「港獨」,會移除有關標語。
  • 香港理工大學持續清除「港獨」標語:不贊同「港獨」
    圖為部分所謂支持「港獨」的香港理工大學生抗議校方撕下海報。(來源:香港01網站)海外網9月14日電 日前,香港多所大學出現「港獨」文宣製品,繼內地女學生怒撕港中大「港獨」海報後,事件不斷發酵,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近日,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內的「港獨」標語,被校方持續清除,部分所謂支持「港獨」的學生聲稱抗議,不過,校方也公開回嗆,並不支持「港獨」。關於大學校園出現「港獨」的海報及標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作出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