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理
短劇的興起無疑是今年上半年影視行業市場最大的變化之一。
《隱秘的角落》的播出和爆紅給想要嘗試短劇創作的團隊打了一劑強心針,全新的賽道上,迅速集結了一大批參賽者,各個視頻平臺的懸疑短劇基本都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儲備劇目比較多,目前已經播出的有《隱秘的角落》《十日遊戲》《非常目擊》,還有《在劫難逃》也將於今晚播出。其中,《沉默的真相》原著為《長夜難明》,它的改編更是萬眾期待。
在短劇的賽道上,除了懸疑劇,還能有哪些全新切口的嘗試?平臺更願意和什麼樣的團隊合作?或者什麼樣的新團隊才有可能得到平臺的青睞?以及短劇是否真的可以實現盈利?未來還有哪些商業玩法?
「新國劇訪談錄2020」第二期,新浪電視X娛理工作室對談了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她將從平臺角度重新審視短劇的發展和未來的可能。
《隱秘的角落》《在劫難逃》海報
娛理工作室:今年夏天,《隱秘的角落》爆紅,從平臺角度來講,短劇的操盤方法和常規劇集有何不同?
戴瑩:說實話,其實除了長短之外,內容的核心上不會有特別大的差異,但是在劇本創作時間、拍攝周期上確實是會有所不同。
長劇的劇本開發,如果是特別好的劇本的話,我們希望有2到3年的打磨時間,然後再去拍攝,短劇的話,雖然只有12集,但是我們也要至少花1到1年半的時間去打磨劇本。
拍攝時間上,一部36集長度的劇集內容,我們的拍攝時間大概在150天左右,根據導演的個人習慣和拍攝風格不同,可能會有一些調整,短劇的拍攝基本都集中在60到80天,這次迷霧劇場推出的多部短劇內容,幾乎都是這樣的周期。
後期製作時間也是比較硬性的,無論長劇還是短劇,最關鍵的一點其實還是怎麼去更好地刻畫人物,讓觀眾對這個人物產生極強的共情、或者求知、好感等等,有了這個,劇集也就成立了。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和嶽父母一起爬山
娛理工作室:由於長度體量的不同,短劇的劇本創作是否會要求更高?
戴瑩:短劇給創作者的單集自由度會更高一些。其實短劇的發酵時間比較有限,需要更多的得到用戶的喜愛,這個層面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技巧,比如每一集結尾的強情節點,我覺得這是很關鍵的。包括一集裡面可能需要幾個高潮點才能去抓住用戶,這些都是需要去設計的。
《隱秘的角落》和《十日遊戲》,他們的單集時長都是不一樣的,每一集也都是在一個非常強的情節點上去結束的,這樣才有一個很強的鉤子能讓用戶有很強的意願去看下一集。網劇本身就是比較靈活有彈性的,相比於做長劇來說,做短劇還是給到了製作團隊一些自由的空間,而且短劇是一個新鮮事物,不論是給到創作者們的創作空間,還是各種不同的嘗試及突破,也都會更強一些。
早年的《心理罪》《無證之罪》再到《破冰行動》,其實都是在不斷探索懸疑劇這個類型。對於這類劇情也有一些了解,再開發新的項目時,這些製作經驗也會分享給新的團隊。
《心理罪》《無證之罪》《破冰行動》海報
娛理工作室:您覺得《隱秘的角落》之所以能走紅,背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僅僅是因為形式的創新嗎?
戴瑩:《隱秘的角落》之後,做懸疑短劇的項目確實在變多,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作為平臺來講,還是要保持開放和開心的心態,希望大家能夠在這一個類型裡面有所創新,去不斷地為我們提供新的視角、新的題材,短劇不可能僅僅局限於懸疑推理,比如女性生活等等一系列創新的題材和視角的內容,我們都會特別歡迎。但我們不希望創作團隊去盲目追從,因為不可能去複製一個和《隱秘的角落》一模一樣的爆款。
《隱秘的角落》的成功在於在懸疑推理的類型上有了視角的突破和創新,之前沒有人通過家庭視角去刻畫人物和故事。另外,它也真的關懷到了這個社會,關懷到了孩子的成長,而且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年人的選擇和無奈,觀眾能在這個故事裡體味到共鳴感,這才是這個故事最終能破圈的核心原因。
《隱秘的角落》,陽光下的三個孩子
娛理工作室:《隱秘的角落》的爆紅是否能說明,屬於短劇創作的時機和土壤已經成熟?
戴瑩:說實話,在上線之前,我們自己的預判中,沒想過《隱秘的角落》會大爆,當時公司內部看完片之後,大家會覺得這應該是一部口碑很好的作品,而且很獨特,但是它可能文藝了一些,小孩的戲份又非常多,這是不是傳統用戶會喜歡的節奏和類型?——這是我們擔心的問題。
但後來上線之後,真的是感謝市場、感謝現在的用戶,無論是他們的審美也好,還是對內容的判斷也好,都能看出現在的市場情況已經非常成熟了,有了這樣的觀眾和市場基礎,《隱秘的角落》才能成為出圈和大爆的作品,我們自己覺得這部片子還是市場化比較成功的。
後續的《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節奏也都非常明確,也是標準的類型片的節奏。
《沉默的真相》海報
娛理工作室:在《隱秘的角落》之後,肯定會有很多團隊躍躍欲試,從平臺的角度來講,更傾向於和什麼樣的團隊合作?
戴瑩:像萬年影業、五元文化,都是我們之前長期就有合作的,這次迷霧劇場也有新的公司合作,比如好記影業。合作的前提是要審美一致,而且專業程度要在一定的基礎之上。
構建起合作的第一步,是大家都願意花很多的心思一起去創作一部作品,要有匠心。像五元文化,他們自己開發原創內容的能力很強,最開始迷霧劇場做短劇的這個想法,就是我們和五元文化一起碰出來的。因為他們有很多類型的儲備,我們就說,既然儲備了這麼多,那我們就一起嘗試去做劇場,當時五元文化給我們提供了多個項目,我們選擇了《十日遊戲》《在劫難逃》等幾部作品。定製之後,一起去推進後面的環節,大家都已經有很好的默契了。
在愛奇藝的文學庫中,之前已經購買了《長夜難明》和《壞小孩》兩本小說,當年做《無證之罪》之前就已經買了,所以當年我特別想做《無證之罪》的原因,也是因為我覺得如果這部能成功,後面很容易做系列化的內容,基於《無證之罪》的合作,萬年影業想要合作《壞小孩》的改編,我們就放心的把項目交給了他們。
《隱秘的角落》預告海報
娛理工作室:剛剛說的都是有很多製作經驗的團隊,那新人團隊機會大嗎?對他們有什麼要求?
戴瑩:前面我提到的好記影業就是一個比較新的團隊,當時想做《長夜難明》的團隊很多,但是前期特別花心思,願意為這個項目去想策劃、改方案的團隊並不多,很多都沒有落到實際行動上,我覺得好記影業包括陳奕甫導演,他們真的為了這個項目做了很多的準備,從前期的一些想法到改編方案等等,都會和我們經常交流,我們再用專業的眼光去判斷。他本人是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的,我看了他一些在南加大的短片,交流之後覺得他的專業是不錯的。
我們也在迷霧劇場裡孵化年輕的團隊,希望用新的題材和新的團隊去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突破。實際上,網劇市場的崛起和新團隊的孵化、崛起是密不可分的,網際網路影視初期的大部分作品多是名不見經傳的新團隊和我們一起打造的,我覺得這是網際網路一個極強的屬性,就是給新團隊、新人機會,這是平臺最大的價值。
像劉暢、祝東寧、呂行、楊苗等等,在合作之前,他們都是新導演,都沒有真正的長篇作品,但是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足夠的熱情和匠心,想要去做好的作品,審美一致、足夠專業、想要創新,就是我們在和新人團隊合作中會考量的內容。
《沉默的真相》海報
娛理工作室:有沒有了解過現在市場中,對於短劇這個新的類型,傳統影視公司們的態度如何?
戴瑩:我看到的是影視公司的期待和整個行業的歡呼雀躍,因為短劇在整個創作類型中多了一個分類,以前我們只有電影、長劇集,沒有中間短劇集的存在,很多作品就夾在這個區域,無法孵化。
很早的時候,我和陳可辛導演交流,他就會說,有些電影我想拍3到4個小時,但是真的有這麼長的電影放到院線的話,排片就會受到影響,讓觀眾在一個密閉空間裡呆4個小時,對於他們的觀影體驗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但是如果我們用短劇集的方式去呈現,做成一部12集的短劇,可能就是一個特別合適的故事和體量,當然這個集數不是固定的甚至可以更短,這就讓很多創作者有了選擇性。
對於用戶來說,也是一樣的,生活中已經充實著大量的信息,生活節奏也特別快,如果現在我和你說,有一部劇特別爆,但是有60到70集,你可能在追之前要下很大的決心;但是我說,這部劇很好看,只有12集,你就會覺得,能看下去,沒問題。短劇還是比較符合大眾生活節奏的,而且現在的觀眾有英劇美劇的觀看習慣,短劇其實已經伴隨觀眾很久了。
迷霧劇場推出之後,我們收到了很多一線電影團隊、一線演員、一線的長劇創作團隊的反饋和心得交流,大家還是很興奮的,我能感受到很多正面的情緒。
迷霧劇場海報
娛理工作室:大家都說短劇的單集成本高,不如長劇賺錢,那現在短劇的盈利情況究竟如何?
戴瑩:第一:整個行業都在向一個特別兩性的階段去發展,現在也處在一個震蕩上行的階段,第二:爆款劇集或者一部好的劇集,真的是會賺錢的。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回到怎麼把作品做好做爆的上面來。
但是作為平臺,我們永遠都給內容團隊試錯的機會,他們願意為創新付出成本,不願意墨守成規,那愛奇藝也願意在原創內容上去不斷地孵化出新的內容,不論是劇綜還是動漫,本質上都是在鼓勵原創。
娛理工作室:對於短劇的創作和開發,目前平臺依舊處於資源扶持的狀態嗎?
戴瑩:我們一定會給到影視公司常規的利潤,而且也會對短劇內容有保護和扶持,我相信合作方能理解我們希望能夠良性地控制成本,做出好內容的初心,我們也知道做項目不容易,所以也會去保證他們的收益,時間成本和創作成本都值得我們尊重。
迷霧劇場已經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品牌了,在用戶和行業人的心中,它已經是標杆,大家會覺得迷霧劇場就是代表著好品質、好的質感,定位明確。接下來可能就會以劇場的形式去跨界和一些品牌合作,或者再去做衍生,發展更多的商業玩法,品牌效應和能力越來越強,就會吸引到更好的團隊來加入到迷霧劇場裡面。
迷霧劇場海報
娛理工作室:現在懸疑短劇已經有了代表作品,未來短劇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創新?
戴瑩:在今天的這個市場環境下,想要創新有難度,想要墨守成規但是還想成功,也有難度,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有難度,所以我們就暫時不要去考慮做內容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難度,而是更多地去想我們還能給市場帶來哪些驚喜。
現在的懸疑題材在短劇裡面,確實是一個比較容易形成的突破口,而且愛奇藝在這個土壤裡面深耕多年,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也是我們選擇這個突破口的原因。
未來,短劇的內容,我覺得無論是長度還是題材,都有可能會有更多的新的嘗試和玩法,但是還是那句話,不做出來,就沒有說的意義,我覺得還是等我們真的踏踏實實摸索出來很好的作品的時候,再和大家分享。
《隱秘的角落》,秦昊飾演張東升
「新國劇訪談錄2020」與戴瑩的對談中,可以看出短劇的形式將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發展,這樣的形式也是對內容團隊製作水準的考驗,從平臺角度來講,屬於短劇的商業玩法也還在開發中,未來將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下一期,「新國劇訪談錄2020」將與耀客傳媒副總裁孫昊展開對談,以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創作為例,去探討現實主義題材劇的創作敏感度應該如何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