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園城市為藍本,打造處處皆場景的幸福黃水

2020-12-24 四川在線

本期走訪: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

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是築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噪音汙染區變「網紅」景區、空殼社區變農商文旅體融合示範區、集中安置小區變新型城市社區……近年來,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轄區內一批城市建設項目正加速推進,從空間到場景,從生產到生活,從服務到規劃,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成為了助推黃水蝶變的加速器。如今,行走在黃水鎮的各個社區,可以發現以「巴適安逸和美」為特徵的公園城市社區新場景正在這裡生根發芽,黃水人正品嘗著鄉村振興帶來的甜頭。


創新社區場景營造

城市美空間再升級

錯落有致的新村民宿、推門見景的詩意棲居,漫步在黃水鎮雲華社區空港花田,可以感知自然生態本底、熊貓大地景觀和健康綠道風光的相得益彰。經過幾年的打造升級,空港花田已成為成都市響噹噹的網紅打卡地,雲華社區也因此頻頻「出圈」。未來,社區還將繼續整合轄區資源,實現生態價值多元轉化,以「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為目標,促進生態公園與產業項目互融共生。


另一個可以「C位」出道的高顏值社區,當數黃水鎮白塔社區。古蜀農耕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重要承載地,歷史的沉澱,為白塔厚植了農耕文化底蘊。但就在不久前,這裡還只是一個基礎配套差、產業落後的「空殼社區」。「在營造公園城市過程中,白塔社區重點突出文化長廊二十四節氣和牧山三寶景觀打造,最終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創產業和文旅經濟發展前進的動力。」黃水鎮相關負責人道出了白塔的蝶變秘密。

一個個城市美空間的打造,只是黃水鎮社區發展治理的一個縮影,不斷創新前進的黃水鎮,正向著人城境業和諧發展的大美公園社區目標邁出堅定的步伐。


公園社區「四同」治理法

為居民幸福加碼

黃水鎮牧馬山區域森林覆蓋達60%以上;規劃天府綠道超300公裡;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為黃水鎮建設公園社區創造了先機。當然,公園城市的建設不能只有「面子」沒有「裡子」,於是以「 社區發展,速度與質量要同步;社區更迭,鄉愁與城愁要同調;社區賦能,發展與治理要同振;社區融合,文化與生活要同美」的黃水「四同」治理法應運而生,並在解決自治和服務功能、城市綜合管理功能、發展治理規劃難題上進行了有益探索。


2014年,9600多人搬入楠柳社區集中安置小區,黃水鎮按照「15分鐘生活服務圈」標準,集中配置了學校、醫院、日間照料中心等公共服設施。在實現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同步轉變的進程中,黃水鎮引進了專業社會組織合作打造了「睦鄰生活服務館」,開展4:30兒童課堂、文藝培訓等服務,潛移默化引導群眾從「村民」向「市民」轉變。

「今年底,全家預計收入20萬元,比三年前翻一番。」白塔社區居民居民王洪彬開心說道。社區近年來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精品民宿等特色產業,黃水鎮採取「龍頭企業+股份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板坡·良舍」精品民宿項目,不僅讓居民人人都有參與感,更讓參與者們的收入「節節攀升」。


打造公園城市範本

「黃水經驗」走出國門

10月31日-11月1日,2020全球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世界各地近千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了會議。黃水鎮黨委書記袁甫作為邀請嘉賓參加了開幕式並做了主題演講,以黃水為範例向世界介紹成都市、雙流區在探索公園社區建設、推進社區發展治理、構建未來美好生活場景的經驗做法,得到與會嘉賓高度讚賞。

空港花田、「板坡·良舍」精品民宿項目、楠柳社區「共享菜地」、文化長廊二十四節氣、「牧山三寶」景觀、「商瞿裡」、「孝善村」……這些鮮活的案例,是黃水鎮公園社區發展治理的生動實踐,也是打造公園社區的美好生活場景頻頻「出圈」的原因。


如今,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的成都,正在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黃水鎮也始終堅持著「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的發展邏輯,結合成都實踐,闡釋著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路徑,一座承載著美好生活的「未來之城」正向我們款款走來!

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李思佳 圖據黃水鎮

相關焦點

  • 助力消費新場景 肯德基公園城市主題餐廳開業
    10月17日,隨著肯德基公園城市主題餐廳落戶桂溪公園,一場名為「影像成都 幸福四川」的公益主題圖片展也正式在餐廳展出,向市民開放。餐廳內外共展出60張與四川、與成都相關的照片,展示了幾十年來四川的變化和成都城市的變遷,除了大家熟悉的標誌性街道建築、歷史事件之外,多年前肯德基的紅白兩色門頭的老照片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
  • 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內樹木茂盛、空氣清新,處處皆景致
    長春是亞洲第一的森林城,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78%,居於亞洲大城市之冠,不僅市區綠樹成蔭,就連城市周邊也是綠色的海洋,長春的旅遊資源豐富,這裡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較多,淨月潭森林公園,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這裡還有許多日偽時期的遺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春的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
  • 建設公園城市,「立體綠化」「口袋公園」來添彩!
    建設公園城市 不斷繪製成都人的「幸福地圖」 公園城市新場景,讓幸福觸手可及 公園增綠 充分利用零星地塊和閒置用地推進小遊園、微綠地建設,注重綠地布局均衡,充分覆蓋社區。
  • 以歐美中央假日公園為藍本
    親子樂園是家庭旅遊的主要選擇,尤其是想要帶孩子與自然接觸的家長們,成都松鼠部落是一個在當地非常火爆的親子樂園,針對童心而打造的寓教於樂的生態樂園,成都松鼠部落絕對是大多數家庭出遊的首要選擇!開放時間:9:00-18:00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合江街道(原合江鎮)東山大道二段北側(近莓園新村)大河票務APP城市很繁華,是大多數人都嚮往的地方,不過在快節奏的機械生活裡,生命裡總是感覺會失去了什麼東西。
  • 以公園社區規劃治理為紐帶共建共享幸福城市
    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把公園城市的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本,需要紮實落實公園城市的理念,以公園社區規劃治理為紐帶編織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公園社區的規劃建設應體現城市各類公共產品供給的普惠性和公平性。首先,從使用場景入手,將教育、文化、體育、商業和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與公園結合布局,發揮公園的生態價值。其次,以公園社區為單元組織城市生活,促進形成「宜居+宜業」的活力圈,結合軌道交通站點TOD布局,形成「軌交+步行」的低碳交通系統,按照15分鐘步行可達的原則設置複合式混合化的公園社區家園中心。
  • 郫都城市中軸線將「變身」 公園城市場景「隨心切換」
    屆時,郫都人可在不同生活場景的無縫切換中踏上「回家的路」,還可以在各個節點體驗文化、參與互動、享受美食……今年底,郫都區將給世界呈現「形象氣質俱佳」的新望叢中路。 一節點一主題 構建綠色出行體系 望叢中路連接東部新城街區型和望叢產業園人文型兩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自身也是公園城市場景的重要載體。
  • 打造特色街道場景 蒲江推進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
    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專題培訓會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劉傑 羅同)5月27日報導 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產品,也是城市居民關係最為密切的公共活動空間為貫徹落實成都市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要求,蒲江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從規劃理念轉變、專題培訓導入以及聯動合力推進三個方面入手,全方位、多渠道、深角度落實街道一體化設計工作要求。
  • 成都郫都區城市中軸線將"變身" 公園城市場景"隨心切換"
    屆時,郫都人可在不同生活場景的無縫切換中踏上「回家的路」,還可以在各個節點體驗文化、參與互動、享受美食……今年底,郫都區將給世界呈現「形象氣質俱佳」的新望叢中路。  一節點一主題  構建綠色出行體系  望叢中路連接東部新城街區型和望叢產業園人文型兩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自身也是公園城市場景的重要載體。
  • 城陽區國學公園:景色別致 處處皆學問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劉紅城陽國學公園,可謂處處皆學問。走進公園,處處可以看到用書法、碑文、石刻、地雕、景牆、雕塑等刻畫的國學經典《道德經》、《論語》、《詩經》等。而廉政文化景區位於國學公園東側,從康城書院西側長廊入口進入,在牆壁上依次展示了以數字來標榜的古代清官的典故:「一錢太守」、「二不尚書」、「三湯道臺」、「四知先生」、「五代清卿」、「六尺巷道」、「七品縣令」、「八一巡撫」和「九鼎一言」。古代廉潔思想注重民惟邦本。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關於廉潔的主張和思想進一步豐富發展。
  • 滿眼皆綠意 處處是風景——看陽泉市如何建設綠色公園城市
    2000年以來,我市努力提升綠化層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建成了國家園林城市,群眾生活環境更加宜居,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對於「80後」的小劉來說,南山公園、兒童公園承載著他童年的回憶。「南山公園的凌雲閣、假山瀑布,兒童公園的人工湖,都是那時特色的景觀。」小劉說。
  • 整出城市「高顏值」,80個公園15條綠道助力河源打造幸福心城
    30個大型「骨架」公園;網格化,即以河流綠化帶、道路防護林、林蔭大道等「綠色廊道」為脈絡,以休閒公園、花園、小遊園為節點的網格化綠地。為了更好地體現「園中建城、城中建園、人在園中」的理念,《河源市公園城市專項規劃》還對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帶狀公園、街頭綠地等各類公園綠地進行了系統規劃,形成了空間布局均衡、規模合理的綠色城市生態體系,市民可以「推窗即見綠,出門就進園」。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貴陽河濱公園最近美到爆,一步一花十步一景,處處皆是鳥語花香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春天到了,大地解凍了,萬物復甦了,於是乎突然之間樹子冒新芽,枝條全是花,讓人感嘆春天原來是這麼不經意間已經到來,趕快退掉冬天的萎靡,迎接春天的滿地皆春。
  • 永城:打造「公園城市」,盡享「生態福利」
    城市的終極容顏是什麼模樣?是人們生活在如詩如畫的公園中,與綠樹為伴,穿越花香,傾聽鳥語……永城正在努力打造這樣的「公園城市」,一步步實現美好人居夢想!這幾年在永城,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公園綠地修到了家門口,在這裡不僅可以散步鍛鍊,還有很多方便快捷的商服設施;穿城而過的幾條河流,現在越來越清澈,時常有水鳥飛來飛去;就連曾經的垃圾坑、沉陷區也早已變了模樣,沱河兩岸鳥語花香,日月湖畔風景如畫,沱河溼地公園野鴨戲水……打造美麗宜居的公園城市,永城先行先試、努力探索,正逐步讓這一概念變成現實
  • 泰安愛琴海購物公園:引領城市商業新格局 打造城市潮尚新地標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區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安愛琴海購物公園所處地段為高鐵新區核心板塊,該區域是泰安市委市政府從2008年決定開發建設的新城區,著力打造成一個彰顯泰城新形象的門戶新城區,愛琴海的到來將助力城市商業全新升級,助力泰安蓬勃發展。
  • 青島櫸林公園整治改造 打造「自然樂活」城市山頭公園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青島市以「自然樂活」為主題,以市民建設「美麗而精緻」的山頭公園為目標結合公園的自然條件,堅持生態綠色、創新設計、打造具有海綿城市示範意義的城市山頭公園。其中,櫸林公園整治項目主要圍繞「一條景觀軸線、兩大主題片區」展開,堅持修復、完善、提升的原則,實施園區道路及場地修建、裸露土地綠化、景觀建設、建築物修繕等內容,打造「自然、生態、景觀、休閒」為主的特色城市山頭公園。因地制宜,加大山體護坡景觀效果。為加固山體,減少水土流失,採用護坡石對山體底部進行護砌,護坡石頂部回填種植土,補植苗木,完善山體綠化景觀。
  • 簡陽以人為本 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作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和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首倡地,成都將繼續先行先試,以新發展理念為旗幟方向,突出生態型、高質量、人本化、有韌性的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特質,努力在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上創新突破、引領示範。
  • 以場景營造為基底 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
    一條條綠道,通向家門口一條條綠道,串聯起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態之美,構築起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綠道,正創造出一個在公園城市裡詩意棲居的生活場景。當前,我市正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引領,以大運會城市森林綠化景觀建設為抓手,深化公園社區共建共享,推進綠色空間與社區生活有機融合,全面提升社區人居環境,展現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良好形象。
  • 龍湖坤和·春江華庭|內外兼修 內外雙公園 出入皆芳華
    龍湖坤和·春**庭深入理解景觀之於生活的重要意義,並在景觀作品中,力求以極為契合的園區打造,帶來更奢適的生活體驗,縱觀整個嘉興,也難以遇見如此佳作。  同時龍湖坤和·春**庭通過景觀來釋放自然的功能性,詮釋人與景觀之間的微妙關係,讓運動、休閒等不同場景的生活都能找到舒適的空間體驗。
  • 鐵路沿線新增風景線 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今年,成都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打造「三城三都」目標定位和空間布局戰略,將鐵路沿線環境治理納入我市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重要內容。截至目前,已梳理出品質提升項目30個,打造面積5331萬平方米。錦江區成貴線(2.5環)、金牛區西環線(侯家社區)、成華區龍潭新區都呈現出一片綠色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