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真實的「黑色星期五」「凌晨排隊的黑五」相比雙11網購到底...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中國有「網上剁手的雙11」,美國有「凌晨排隊的黑五」!

中國一年一度的「雙11」剛剛降下帷幕,在美國同樣也有令人瘋狂的美版「雙11」——「黑色星期五」,即感恩節 (11月第4個星期4)之後啟動的「感恩節」年終大促採購節。

與中國消費者「零點守在電腦前等著秒殺、剁手」不同,美國消費者在「黑五」節日,往往凌晨就守在店門外排隊等著搶購自己心儀的商品,因為很多全年只此一次的折扣商品賣完即無。

為何同樣在大型的促銷節日裡,中、美的消費者購物行為,有如此多的不同?到底是中國的電商發展比美國更加超前?還是美國門店的折扣力度太大,遠超電商?《中外管理》記者帶您直擊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盛況。

1

美國人現身說法:去店裡購物是美國人傳統,而且折扣更吸引人

同樣是在11月的美版「雙11」,指的從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也就是感恩節之後開始的聖誕節大採購。該周四的第二天,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因為美國的商場一般以紅筆記錄赤字,以黑筆記錄盈利,而感恩節後的這個星期五人們瘋狂的搶購使得商場利潤大增,因此被商家們稱作黑色星期五。從這一稱謂不難看出,商家們是多麼期望通過以這一天開始的聖誕大採購,為今年盈利贏得最多的助力,而折扣力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在這一天,美國的商場、商家們都會推出大量打折和優惠活動,以在年底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的促銷。絕大多數商店都會在清晨五六點鐘就開門,有的甚至更早。消費者們凌晨就開始排隊,不怕搶不到,就怕不剁手!

來自達拉斯的45歲美國人Jeremy,目前在達拉斯一所中學任教。在和《中外管理》記者聊起「黑五」時說:美國人一直有這樣的傳統,不太會在意「黑五」、感恩節等節日的網上廣告,因為很多折扣力度和優惠只有在當天去店裡才能得到具體信息。所以大家一直有去門店裡購物的消費習慣。尤其對於一些大型的家電、家居產品,大家喜歡親自去店裡感受下使用體驗,才決定是否購買。「一些商品,親自摸一摸手感、看看實物的顏色,才更有購物的感覺。」Jeremy說道。

不過Jeremy也提到,這幾年隨著電商的發展,很多實體門店也紛紛開設網上App和網店,消費者也開始喜歡上網購,以美國的網購主力亞馬遜為例,亞馬遜的物流、快遞服務,以及退換貨服務在美國當地也都做得深得民心。

「但遇到大型的購物節日,比如『黑五』、感恩節、聖誕節等,我們還是習慣去實體店購買,畢竟,驅車20-30分鐘就有更大的奧特萊斯、大型購物中心。5-10分鐘車程就有能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的沃爾瑪、Costco購物中心(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等,很多零售藥店如GNC、CVS藥房也分布密集,比如:CVS藥店,作為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在美國的36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就運營著超過5,400家零售藥店和專用藥品店,實在是很方便快捷。」曾經在中國、越南生活過10年的Jeremy開玩笑地說:「在美國生活,出門很快會找到你購物所需的商超,物資資源分布比較均衡。在中國,生活類的物資資源、商品大部分來源於廣州製造、義烏生產等。而且,美國出門購物的成本更低,不用拖家帶口找停車位。」

的確,美國很多購物中心和超市時常不分樓層,,就這麼豪放地平鋪在偌大的廣場上,輔以更為奔放的超大型停車場。門店購物,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開車一腳油」而已。

2

在美生活的年輕人:網購也是消費的主渠道

也許,Jeremy只是代表了大部分傳統、地道的美國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但在美國這個大熔爐似的社會,同樣生活著很多希望在網上尋找購物興趣和社交參與感的年輕人群體。不然,Facebook、Instagram也不會如此火爆。

亞馬遜官方數據顯示,美國的亞馬遜Prime(精選)會員已經超過5400萬人,非常具有美國本土特色的沃爾瑪、Target(美國僅次於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百貨集團)、Costco也紛紛開設網上店址,顧客完全可以網上預定下單,或等待送貨到家,或直接去家附近的實體店領取,省時省力,這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選擇網上下單。

留學並定居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科瑞頓大學的生物科技實驗室技術員王洋對《中外管理》介紹:自己在美國學習、生活了八年,身邊的美國同學、同事、朋友們也都喜歡在網上購物。

「實體店確實分布密集,但有時候也會出現斷貨的情況,所以網購+實體店採購是年輕人比較喜歡的兩種互補方式。但從概率上看,網購頻率肯定沒有國內年輕人般那麼頻繁」,王洋對在接受《中外管理》記者採訪時說,尤其那些需要很快拿到手的商品,大家更傾向於親自去店裡採購。而老一輩的「老美」還是不喜歡網購。

和Jeremy比較類似的是,王洋也提到,遇到大型的節日,如感恩節、「黑五」等,雖然沃爾瑪、Target 、Costco、亞馬遜等商家也會在網上提前開啟節日折扣,但美國消費者還是忍不住去實體店再對比看看。尤其是每個城市都有進駐的奧特萊斯,大型購物中心、梅西百貨等,更是會在大型節日裡增加很多打折優惠,很多衣服、包、鞋子、配飾等甚至會有三折、折上折的力度,進店還有折扣券可以領取。

如此一來,在美國尚不存在實體店遜色於網上電商,或被網店衝擊得每況愈下的情況。雖然也有實體店倒閉的案例,如因為外部經濟環境影響,美國一家百年連鎖超市Younkers的門店陸續關閉,以及今年年初美國最大區域百貨店連鎖之一 Bon-Ton Stores申請破產保護,但原因是與債權人的談判未能達成結果。這些實體店的關閉的主要原因並非是受網上電商發展的波及。

3

教授觀點:中美「雙11」差異,其實有更深層原因

如果說,從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口中和在美國定居的自帶「混合文化」特徵的消費者口中描述的中美「雙11」差異,只是一些真實的居民購物感受,那麼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李傑教授的觀點,則是從更深層解答了中美兩國消費習慣差異所在。

結合馬斯洛需求層次說,李傑分析道:消費者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不管是中國消費者還是美國消費者,消費需求的發展階段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精。

以中國為例,中國的消費者需求更多是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的區間。當下消費者購物越來越多地關注品質、信譽度和品牌,在買到好東西的同時,還希望通過網絡建立更多的社交關係,滿足更多的社交需求。如翻看「小紅書App」找到社區論壇,在拼多多等渠道呼喊朋友進行砍價,對比篩選產品、以及在天貓、淘寶、京東上的購物經驗分享,這些都是社交需求的體現和滿足。

其實這種社群需求在美國消費者群體中也存在。只是美國的社群文化相對成熟,每個社區都有教會、社區家庭聚會和社區節日活動,以及周末舉行的集市活動,大家有足夠的時間和渠道去感受和參與豐富的社群活動。

而且,美國的主流消費大潮起源較早,歷史上,早期的購物中心探索和實踐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但美國是公認的發展購物中心的先驅。早在十九世紀,美國的購物中心建設、購物文化就拉開序幕。到今天,美國消費群體的購物行為已經較多是因自我需求產生,屬於馬斯洛需求原理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區間。

李傑舉例說,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常會被節日促銷帶動,很多消費屬於非理性化、情緒化消費,「雙11大折扣」「秒殺價格很誘人,不買不舒服」、「周圍朋友都在湊單,我也要去看看」……美國消費者中大部分老百姓的購物前提,還是以是否滿足自我需求,以理性消費為主。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在世界各地的奧特萊斯、奢侈品品牌打折店,往往看到中國或者亞洲消費者比較多,歐美消費者比較少的原因。

4

消費差異無好壞,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除了消費文化的歷史原因,美國消費者理性消費觀的培養和建立,與美國線下購物比國內更便利也不無關係。

李傑教授提到:「幾公裡內,生活、日用、家居等購物中心一站式解決,甚至大型的汽車品牌店、分類細緻的建材店都有很多選擇(少數小城市除外),很多細分市場的商品門店也都有目標受眾的追捧,物資資源比較豐富,線下線上折扣相當,基本上不會有那麼多難以滿足的購物清單需要等著在大型促銷節日裡才能實現。」

反觀中國,很多實體店生存愈發困難,更難以實現在城市裡高密度布點,這離不開「房產泡沫」的因素。在熱門地段開一家商場,地皮貴、上架費、上下遊廠商的費用等,無疑都加重了開店成本。並且很多商場對進駐品牌也有要求,大部分中低端品牌在商場的存活機率並不樂觀,反而是淘寶、天貓、京東等渠道為很多中小品牌提供了更好的商業機會。加上遍布城市、深入農村的物流配送的滿足,這些以大、中小品牌打造的商業生態圈,在以流量為王的網上經營反而比在線下開實體店要更加如魚得水。

對消費者而言,在電商如此發達,物流配送高效,網上支付如此便捷的中國,很多在實體店買不到的,完全可以從線上電商買到,這更加催生了網購的繁盛。

「不得不承認,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購市場。中國的『雙11』,電商們在網上賺的盆滿缽盈。而在美國的」黑五「、感恩節節日裡,實體門店、購物商場門庭若市完勝電商。但種種差別並不能定義這兩種狀態孰好孰壞,只能說消費者的生活習慣、社會、文化差別等造成了今日中美的購物差異,人們在這種差別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李傑對此如是總結。

(文章來源:中外管理)

相關焦點

  • 西方的購物節黑色星期五,美國破往年銷售記錄,仍不敵「雙11」?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黑色星期五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簡短的給大家說說,黑色星期五的由來。其實是黑色星期五來自於西方人的迷信,因為在西方傳說,13號星期五是亞當和夏娃誕生日子,也是他們偷食禁果,同時也是他們死去的日子,另外還有一些類似迷信和基督教的周邊說法和傳聞,也更加讓西方人認定黑色星期五這個「事實」。
  • 美版雙11黑色星期五來了 中國人要一起瘋
    中國人的購物節雙11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大洋彼岸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同樣是一個打折打到腿軟的日子。要知道,美國感恩節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而黑色星期五就在感恩節的第二天。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將在2015年11月27日正式啟幕! 關於黑色星期五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就是指黑壓壓的一片人在感恩節後的星期五去商場排長隊購物。
  • 美媒:「黑色星期五」已經死亡
    在這樣的背景下,稱為「實體店打折狂歡」的「黑五」今年格外引人關注。全美77家實體店要關門「美國人的消費習慣正在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傳統意義上作為美國實體百貨商店瘋狂折扣日的『黑色星期五』已經死亡。」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2日報導稱,美國人在「黑色星期五」不去商場和超市消費而更多選擇網購,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 黑色星期五與雙十一的差別在哪裡?你會參與黑五的線上購物嗎?
    不得不說整個11月份是一個國際剁手節,在短短一個月中,先有中國的雙十一,後有海外的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原本是感恩節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第四個星期的周五。
  • 美國「黑色星期五」逐漸「雙11」 「人肉代購」卻黯然退場
    美國「黑色星期五」逐漸「雙11」 「人肉代購」卻黯然退場 2020-12-02 10:15: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悄悄過去,它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等著過周末的普通一天
  • 美國「黑五」,人們為搶電視大打出手、撞壞店門……
    來源:中金在線網籌碼集中+外資加倉,這些股年報業績大增(名單)說起購物節,中國過「雙11」,美國過「黑五」。從當地時間11月29日起,美國迎來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購物季。美國版「雙11」「黑色星期五」是包括美國在內西方傳統商家的大促節日。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後一天即「黑色星期五」。今年的「黑五」時間是11月29日。但隨著近年網購興起,「黑五」已從標誌性的一天購物狂歡演變成幾天甚至幾周前就開始的促銷活動。
  • 疫情下的美國黑色星期五,網友熱議:現在國外的黑五都可以線上購買啊
    虎撲11月28日訊 11月28日,疫情下的美國黑色星期五,無人排隊,店員比客多,停車場空空如也。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疫情下的美國黑色星期五# :無人排隊 店員比客多】沒有人排隊。停車場空空如也。商場裡店員比顧客多。這不過是2020年「黑色星期五」上午,美國各地一些商店的場景。
  • 雙11剛過,電商混戰「黑色星期五」?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 易弋力雙11剛過,黑色星期五馬上襲來,各大電商也紛紛磨拳擦掌。11月16日,洋碼頭對外宣布啟動2020年黑色星期五「全球掃貨季」。事實上,準備黑色星期五的並只有洋碼頭一家。11月13日,亞馬遜中國宣布,第七屆亞馬遜「海外購物節」正式進入「真黑五」全球狂歡階段。同時,亞馬遜海外購宣布與百度智能小程序合作上線「亞馬遜海外購」智能小程序。此外,剛剛經歷過雙十一的天貓國際、京東國際、蘇寧國際、考拉海購等也紛紛籌備黑五。雙11剛剛過去,黑色星期五會不會延續雙十一的火爆?
  • 黑色星期五vs 雙十一,到底哪個更厲害?
    ▸ 美國「黑色星期五」風光不再,原因出在哪?▸ 「黑五」對中國有何啟示?論輩排資來看,黑色星期五算是我們「雙十一」的重要靈感來源。壹但既然都這麼比了,黑五和雙十一,到底誰更牛?考慮到雙十一基本就在天貓一家平臺上玩,數據都是實時的;而黑五是全美國商家都參與,且線下銷售佔大頭,所以你別指望現在就給你一個準確數據。而且,我看到的各家估算,差別很大。
  • 與美國的黑色星期五相比,中國的雙11太文明了!
    與美國的黑色星期五相比,中國的雙11太文明了!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    雙11已經隆重謝幕,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人民的購物節。
  • 黑色星期五是哪一天?黑五海淘網站到底有哪些呢?
    每年11月份的11號是中國的雙11購物節,在北美同樣有一個購物狂歡節,是在每年的11月份的最後一個周五,叫做「黑色星期五」2020年的黑五是在11月27日,不久就要到來。每年的黑五,都有不少網友參與這場購物狂歡,畢竟北美商家黑五真打折,真便宜。
  • 「黑色星期五」到「網購星期一」,60億美元的電商狂歡,不談情懷
    感恩節後的星期五,戲稱「黑色星期五」,是美國傳統的購物節,媲美中國的「雙十一」。為了拔得優惠頭籌,帶著吃剩的感恩節大餐的民眾熬夜排隊,甚至動用帳篷躺椅。只等到午夜凌晨一開門,擠沙丁魚一樣瘋狂衝進賣場。其實為了刺激感恩節後的消費長尾,美國商家早就創造了「網購星期一」這一電商購物節。早在20年前,美國商家對購物者消費行為的分析發現:感恩節過後的周一,會產生更多的上網購物。電商們於是稍稍拾薪加焰,「黑色星期五」的購物狂歡持續到感恩節後的星期一。
  • 雙11、黑色星期五、Boxing Day…怎麼買更實惠?
    荔枝網/曹夢瑤  雙11
  • 不一樣的黑色星期五:線下無人排隊 線上創百億紀錄
    原標題:不一樣的黑色星期五:線下無人排隊,線上創百億紀錄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以下簡稱「黑五」)與往年相比顯得尤為特別
  • 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剁手」,黑色星期五從何而來?
    這也並不意味著人家的網購環境就比國內差,只能說國外的實體零售業還是太強大了。黑五現場黑色星期五的來源以及創立時間已經不可考,不過公認的說法是黑色星期五的起源與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大遊行頗有淵源。這也符合黑色星期五本身的定義,即聖誕購物季(廣義上是年末商戰)的開端。
  • 直擊疫情下的美國「黑五」:線下慘澹、網購完勝!打折力度不如以往
    「別提『黑五』啦,我們最近半年除了出去買食品,基本都不出門購物了。」新澤西華裔谷女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此表示。她的情況可謂美國普通居民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面臨「黑五」心情的縮影。線上線下購物「冰火兩重天」「黑色星期五」是感恩節後的第二天,也是美國聖誕折扣季開啟的象徵。這天,商場通常在凌晨5點開門,並推出大量的打折活動,想搶購優惠商品的顧客會起早摸黑去商場外排隊。「網絡星期一」則是「黑五」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在這天,許多商家會在網上商店裡提供相當大的折扣幅度吸引顧客。
  • 不一樣的黑色星期五:線下無人排隊線上創百億紀錄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以下簡稱「黑五」)與往年相比顯得尤為特別。紐約著名的梅西百貨(Macys)門口,看不到排隊的長龍。早上6點開門前,只有30名左右的購物者在等待。幾個小時後,購物人群就散了。
  • 不一樣的黑色星期五:線下無人排隊,線上創百億紀錄
    時代周報記者:謝江珊 林驍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以下簡稱「黑五」)與往年相比顯得尤為特別。紐約著名的梅西百貨(Macy's)門口,看不到排隊的長龍。早上6點開門前,只有30名左右的購物者在等待。幾個小時後,購物人群就散了。
  • 這是一份「黑色星期五」生存指南……
    中新網11月23日電(郭炘蔚)當地時間23日,歐美國家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購物季拉開帷幕,各大商場降價促銷,消費者拼手速搶購的場景,又要再度上演。  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無論是「雙十一」還是 「黑色星期五」的商品,都是坐在家中上網,就能輕鬆買到。但歐美消費者的「黑五」,卻不乏排隊等待、現場拼搶,甚至在商場外安營紮寨的經歷。
  • 黑五是什麼時候 黑色星期五是哪一天
    除了國內有著這樣的購物節之外,國外也有著購物節,那就是黑五。那麼黑五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看吧!  黑五是什麼時候  黑五是黑色星期五的簡稱,實際上是美國商場的聖誕促銷活動,就好像中國的雙十一和雙十二購物節一樣,性質上是用來買買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