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孟加拉國已結束對從中國大陸抵達的船隻進行的為期14天的檢疫隔離。
今年2月,就在新型冠狀病毒病開始在全球傳播之際,孟加拉國海事監管機構實施了隔離政策,要求從中國大陸抵達的船隻在海上停留隔離兩周,才能在孟加拉國靠泊,以防止船員傳播病毒。
據悉日前該國的運輸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中國的新冠疫情情況有所改善,為了業務的更大利益化並降低運輸成本,特此取消了針對海港和船舶有關預防疫情的特別公告。」 隔離政策在7月13日解除了。
▲對中國船舶結束檢疫後,以期改善貨物流通
託運人表示,從中國抵達孟加拉國的船舶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因此檢疫部門迫使船隻在海上又閒置了一周,以確保沒有被感染的船員,反過來說這增加了成本。
「如果您將一艘船離岸隔離,顯然要等待更多的時間,業務成本會上升。」孟加拉運輸部幹將Syed Ariful Islam表示。
孟加拉國指出,由於COVID-19在中國已基本得到控制,因此將中國單獨列出來對抵達的船隻實施檢疫隔離已不再有意義。
Syed Ariful Islam說:「當我們強制實施檢疫隔離時,疫情主要是集中在中國暴發。」 「但是這種病毒現在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因此將一個國家的船隻長時間擱置在海灣中看起來[不好]。」
孟加拉幾個重要港口:吉大港(CHITTAGONG)、達卡(DHAKA)、蒙格拉(MONGLA)、查爾納港(Chalna Anchorage)、庫爾納(KHULNA)。
中國是孟加拉國最大的中間產品和製成品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60億美元。自今年7月1日起,中國對原產於孟加拉國的97%稅目產品,適用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未來兩國貿易發展空間廣闊,將有更多孟加拉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中孟兩國互相援助醫療用品,表現出相互支持的強烈意願。孟加拉國非常感謝中國分享抗疫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尤其是醫院項目和管理方面的經驗。
兩國未來應在5G技術、物聯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等領域開展合作,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推動經濟加速復甦。孟中兩國還應深化在綠色技術領域的合作,在緩解氣候脆弱性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邁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