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
本報訊據廣州日報3日消息泰國總理他信生在泰國,長在泰國,但梅州這一方土地與他「血脈相連」,昨天他信首次踏上了其母親黃金壘的祖籍地———廣東梅州市梅縣梅教村尋訪祖輩曾經走過的足跡。 客家「雙喜屋」迎接他信 梅教村距梅州市區50多公裡,是一個青山環抱、空氣清新的小山村,一條嶄新的柏油路從村中蜿蜒而過。鬱鬱蔥蔥的綠樹掩映之中,一座典型的客家「雙喜屋」看似平常無比,但卻張燈結彩、金獅待舞。這座洋溢的喜氣的大屋就是他信的母親、外公外婆在抗戰期間曾經回鄉居住兩年的祖屋———「儒林第」。 「儒林第」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佔地一千多平方米,擁有三橫、八廳、三十四間房屋,居住著包括他信姑表親戚在內的5家人。居住在這間春暖夏涼的大屋中共有19人,其中有11人都是他信的親戚。 其中今年86歲的老人丘榮秀,是他信的表舅母,是他信母親一家目前在中國年紀最大的長輩。丘榮秀與72歲的兒子黃先榮、73歲的兒媳巫祿妹和孫子黃振強、黃振康和2個孫媳,4個曾孫女同居。一家目前以務農為生,農家生活雖儉樸卻不失溫馨。 村民夾道歡迎他信尋祖 他信即將來訪的消息轟動了整個梅教村。為了迎接他信的到來,昨天整個梅教村民都行動起來,將村中道路清掃得乾乾淨淨,部分路段還不停灑水防止塵土飛揚。以前坑坑窪窪的村道目前也修整一新,嶄新的柏油路直通他信母親祖居地門口。 下午2時40分左右,隨著他信車隊在村道的出現,夾道歡迎的人群沸騰起來。他信總理從車中下來,與當地主要官員簡單寒暄後,隨即來到了「儒林第」尋根。 參觀祖屋吃團圓肉丸 步入這座先祖曾經居住過的客家民居,他信以親切溫暖又不失睿智的笑容迎向故土的親友們,並首先向最年長的丘榮秀老人問候「吃飯沒?」在談話的過程中,他信始終雙手緊握著老人乾枯的雙手,向親友們詳細詢問了其祖輩在此生活居住的情況。 認識完親友,他信仔細地參觀了其母黃金壘曾經居住過的房間、廚房、其舅結婚時使用過的喜房等。在母親當年居住過的臥室裡,他信總理在床邊坐了良久。在親友們的帶領下,他信還往祖居土地神的牌位前上香並進食了客家寓意「團團圓圓」的肉丸。此外,他信還與親友們照了「全家福」。 鄉親誇他信平和沒架子 參觀完祖屋,他信總理來到客廳,並邀請年長的鄉親坐下來聊天。此時,鄉親們向他信問好的聲音此起彼伏,翻譯忙得不亦樂乎。與鄉親們一一招呼完畢,他信側過身來同表舅母丘榮秀老人親切聊天,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能與泰國總理坐在一起聊天,看得出來,她依然顯得十分高興。 臨走前,他信招呼鄉親們一起合個影,並親自攙扶行動不便的表舅母在前排單獨坐下,而自己同鄉親們一起站在第二排。不少鄉親合影后誇獎他信,「很平和、沒有架子」。 給舞獅隊員封紅包 步出祖屋,他信在舞獅隊的鑼鼓前突然止步,與舞獅隊的隊員們握手,並吩咐隨從人員為他們封了一個大紅包。 此時已有幾百位鄉親,聞訊匆匆趕來。不少鄉親高聲喊道:「他信總理,有空再回來看一看!」他信連連向鄉親們揮手告別。 隨後他信總理還參觀了祖墳,然後乘專機前往廣東潮州訪問。 用標準的中文喊「大哥」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尋根旅程很快就結束了,當黃家人簇擁著他信走到屋前即將上車離開時,已經在烈日下守候了兩三個小時的鄉鄰們爆發了熱烈的掌聲,鄉民們用純樸的聲音高呼:「總理走好!」、「常回家看看!」他信緊握著表兄黃先榮的雙手:「大哥!」一句標準的中文凝聚著無限的深情,在如海的掌聲中格外清晰。 望著遠渡重洋前來尋根的客家後裔離去的身影,一位站在記者身後的農婦輕聲地說:「他信很帥!」 他信有個中文名 他信·西那瓦(中文名:丘達新)於1949年7月26日出生於泰國北部清邁一個普通商人家庭,是第四代泰國華裔,1969年,他信考入曼谷警官學校,並以全校第一的成績畢業,之後在警界工作,後棄警從商。他信曾於1973年獲政府獎學金赴美國東肯塔基大學和休斯頓州立大學攻讀犯罪學,先後獲得刑事司法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83年創辦西那瓦電腦服務與投資公司並任董事長,20世紀90年代成為泰國電訊業巨子。 他信1994年開始從政,同年10月出任外長。1995年7月至1996年11月任泰國副總理。2001年1月,他信領導的泰愛泰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他信2月出任泰國第23任總理。2005年3月,他信蟬聯總理,3月14日宣誓就職。 夫人:坤穎普佳曼·西那瓦,是西那瓦集團董事長。他們育有一子二女。 「只有到中國不用準備」 7月1日深夜11時55分,泰國總理他信乘坐的專機在夜幕中降臨廣州白雲機場,幾分鐘後,他信總理步出機艙,與前來迎接的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湯炳權握手。一見面,他信對湯炳權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來得太晚了。」 他信總理在之前出席北京的一個商業研討會上的一番話,表露了他對中國的情誼:「我只有到中國是不用準備的,既不用準備什麼外交詞彙,也不用準備說什麼,因為我對中國已經非常了解,我到中國來只需要帶一顆真心。」 據泰方知情人士介紹,雖然他信並沒有來過廣東,更沒有去過梅州,但在小時候,他信的母親就經常對他提起故鄉。所以,他信對故鄉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 訪問日期有深意 據泰國外交部的工作人員介紹,此次他信總理的到訪是有特殊含義的。以往的元首出訪都是依據個人的時間安排,只有他信總理是專門挑了7月1日這個日子———因為1975年7月1日,中國總理周恩來、泰國總理克立·巴莫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建交公報上簽字,以此為標誌,中泰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他信總理是首位在建交日訪問中國的泰國總理。 泰內閣閣員華裔佔七成 華僑移民泰國歷史久遠。唐宋時期已有不少,廣東客家先民在宋末元初已到泰國定居,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後,到泰國的華僑大大增加。現在泰國已成為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目前一般估計華人總數在700萬以上(其中華僑14.16萬人),約佔泰國總人口的10%以上。 泰愛泰黨主席他信蟬聯第二任期的泰國總理後,2005年3月11日公布35人組成的一黨政府,內閣成員中,包括客家籍的他信總理在內,華裔閣員佔了近70%%,創下了泰國歷史上炎黃子孫入閣人數最多的紀錄。據羊城晚報 尋找他信母親祖居地 據新華社2日電記者從梅州市外事僑務局了解到,有關方面在此之前為他信總理尋找並確認了其母親的祖居地。 據梅州市外事僑務局外事科遲寶明介紹,前不久,他信總理通過中國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向國內有關方面提供了一些線索,尋找他母親的祖居地。由梅州市外事僑務局副局長杜茂江帶領梅州市和梅縣外事僑務局的幾名工作人員,依據這些線索,很快就找到了他信母親的祖居地並進行了確認,就是在梅縣松口鎮梅教村的一處不完整的客家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