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女孩非說自己是「女漢子」,網友:父母的性別教育很重要

2020-12-09 育兒寶

如今,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比如給孩子講寓言故事,從中汲取相應的道理。或者講孩子帶出去,從真實具體的事例中給孩子總結道理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但不得不說,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還是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說性別教育。很多父母都不重視這一點,覺得孩子長大了對自己的性別自然就有了認知,就沒有特意去對孩子進行強調。

小南今年剛上初中,然而12歲出頭的她,卻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倒不是因為她行為高調,喜歡譁眾取寵,而僅僅是因為她的打扮。

原來小南留著短短的頭髮,刻有籃球水印的衣服,乍看上去就是一個活潑的小男孩,有時候連走路姿勢和男孩也頗有幾分相似。實際上,小南卻是一個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女孩。

由於小南平時的打扮和其他女孩不一樣,所以很少有女孩和她玩。而且即使願意一塊玩耍的,話題往往也說不到一塊去。

還記得開學時同學們做自我介紹,老師讓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小南說自己喜歡玩遊戲看動漫。

老師心想,這不是一般男孩才會喜歡的嗎?後來她又說自己喜歡看鋼鐵俠,奧特曼……老師心裡更是詫異。小南還說自己夢想當個女漢子,這樣就沒人敢欺負她。

後來老師知道,小南是受了父母教育的影響,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因為小南是女孩子,所以父母就尤其重視女兒的自我保護,沒想到對女兒性別的過分強調,竟然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孩子。

針對孩子性別教育的問題,網友發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見:

@青蛙王子洲:我兒子長了一張雌雄莫辨的臉,不用特意往女孩兒上打扮,也經常被當成女孩兒。兩歲以後我就特意買那種特別明顯男孩款的衣服給他穿,頭髮剃特短。不想給孩子造成困擾。@桂花糕很好吃: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裡面有個男人從小被自己媽媽當女孩子養,惹出好多笑話,吃了好多虧。如果不從小就弄清楚自己的性別,很可能就會和那男人一樣吃虧@風的承諾:小孩子最好還是性別觀念有個具體的認知。比方說雖然男孩子也可以玩芭比娃娃,但他玩芭比娃娃的動機的動機一定要正確。

說實在的,在我們的印象中,男孩就好像應該玩奧特曼,女孩應該玩芭比娃娃。但我覺得,他們就像是同一條河流中,兩條不同的航道,到了一定階段不一定要涇渭分明。

父母要點到為止,讓孩子對自身性別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是有自己的隱私的,即使是與孩子關係最親的父母,也應該重視這一點。而且把握孩子隱私的時間很重要,一般來說,等孩子到了萌生性別意識的階段,就需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言傳身教,父母只有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抱孩子上廁所,到了一定階段就讓孩子自己上廁所。 等孩子反問父母時,父母就順水推舟,告訴孩子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能被別人看到,不僅是我們,任何人都不可以。

2、注重陪伴和溝通

孩子從萌生性別意識開始,對自身肯定是處於一個懵懂無知的階段。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能等孩子主動來詢問,而是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變化,一旦發現了端倪,就立即對孩子進行排憂解難。

3、直接或間接的性別教育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性別教育不必遮遮掩掩,可以直接通過書本或者畫面講解,告訴孩子男女身體的不同構造,從而進行性別的區分。

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更直觀的認識,也有利於給孩子形成正確的性別觀念。那麼孩子以後在與異性進行交往時,也會變得遊刃有餘。

綜上所述,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性別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父母千萬不能因為羞於啟齒,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性別教育。

相關焦點

  • 你還這樣教育女兒嗎?父母心中的小公主,竟悄悄變成了「女漢子」
    導讀:你還這樣教育女兒嗎?父母心中的小公主,竟悄悄變成了「女漢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還這樣教育女兒嗎?父母心中的小公主,竟悄悄變成了「女漢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性別教育,父母一定不能缺席!這位爸爸的做法引無數人點讚
    孩子的性別教育,父母一定不能缺席!這位爸爸的做法引無數人點讚!看到一位家長的提問,說:我女兒今年上二年級,但現在發現她只跟班上的男孩子玩,還宣布喜歡某男孩。這位家長很焦慮,擔心孩子小小年紀就早戀。就如上述說講的二年級小女孩喜歡跟男同學玩,在生活中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小女孩性格都是比較大大咧咧的,俗話說的「女漢子」,她們不喜歡大多數女孩子都喜歡的洋娃娃等布偶玩具,她們不把自己當公主,而是喜歡奧特曼、或者是滑板等體育競技的遊戲。而這些正好就跟男孩子有更多共同的語言。
  • 3歲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性別?性別教育第一課,負責的父母這樣做
    父母沒有給孩子正確性別定位,不擔心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影響麼?網友紛紛表示,管理員阿姨做的對。如果媽媽能給孩子做了正確的性別教育,這種時候說不定孩子自己就會主動不要進女更衣室了。因為父母缺少對孩子的性別教育,無視性別教育,讓小姑娘在遇到侵害時,不知道反抗,不懂的保護自己,成了只待宰的羔羊。給孩子性別教育,就是給他們的人生構築第一道防線。家長要怎樣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呢?
  • 3歲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性別?性別教育第一課,負責的父母這樣做
    網友紛紛表示,管理員阿姨做的對。如果媽媽能給孩子做了正確的性別教育,這種時候說不定孩子自己就會主動不要進女更衣室了。因為父母缺少對孩子的性別教育,無視性別教育,讓小姑娘在遇到侵害時,不知道反抗,不懂的保護自己,成了只待宰的羔羊。給孩子性別教育,就是給他們的人生構築第一道防線。
  • 全能型女漢子:換燈泡修水管諸事自己動手不求人
    原標題:女漢子20條標準:喜歡「裸奔」 網聊說髒話這幾天,「女漢子的20條標準」成為了微博上轉發率最高的話題。以「女漢子」自居的女孩越來越多,很多女孩開始把「寧願在男人堆裡做女漢子,也不願在女人堆裡玩腦子」作為自己的社交哲學。那麼心理專家是如何看待自封女漢子呢?「女漢子」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 性別角色?性別規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教育?這些都是什麼
    讓我們先把詞彙拆解開,性別(gender/sex):用傳統二元論來解釋就是被我們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性別分兩種,男性和女性。性別分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生理性別是由一出生時父母給你的染色體決定的(你在醫院出生時出生證明上寫的男/女),社會性別是你對自己的性別認知。
  • 「育兒」性別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有網友說:我也特別愛我的爸爸,爸爸也特別愛我,但是長大了父女親吻,我是接受不了的。 胡軍還親自下場回復——你想多了吧?真怪不得人家「想多」。 中國自古就有「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說法,即便在國外,也多數是親臉頰或者額頭。
  • 王石女友田樸珺稱陳可辛"好閨蜜" 網友:女漢子
    現在流行「女漢子」!最近以「女漢子」自居的女孩多了起來,很多女孩開始把「寧願在男人堆裡做女漢子也不願在女人堆裡玩腦子」作為自己的社交哲學。那男生們在忙什麼?當「男閨蜜」!以前我們只知道文章、何炅、陳坤是女星的男閨蜜,但田樸珺的一篇文章刷新了大家的認知:原來,像陳可辛這樣外表大大咧咧的男導演也有那麼細膩的一面!
  • 孩子「性別偏差」現象普遍,和家庭教育方式有關,正確引導很重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孩和女孩逐漸產生了「性格偏差」:男孩子性格溫潤,越來越「娘」;女孩子強悍潑辣,越來越「女漢子」。女兒長大後也會把這種觀念帶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日常相處中對丈夫強勢,性格多是「女漢子」。在同是獨生女子的家庭中,男性從小受到母親寵愛,婚後面對妻子的強勢常常難以忍受,增加了婚姻矛盾。
  • "女漢子"英文怎麼說? 彪悍的女漢子不需要解釋
    國外一個博主的博客裡專門放此類型妹子的照片,從頭到尾擼一遍照片後的心得體驗是:我再也不敢說自己是女漢子了。 網易教育綜合訊 近來以「女漢子」自居的女孩子多了起來,女漢子原本是指那些性格大大咧咧、舉止彪悍的姑娘們,不過現在也有人給「女漢子」設置了一定的外貌門檻,要麼高瘦,要麼白美,那麼「女漢子」英語怎麼說呢?
  • 15歲男孩以為自己是女孩:幫孩子性別認同你做對了嗎?
    文:vipJr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往往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在性別認同這件關係孩子一生幸福的事上,父母明白什麼事必須做、什麼事絕對不能做,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幫助。近日,初三男孩小剛,心神不寧,學習成績下降,直言自己活得很「擰巴」。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小剛發現自己的困惑竟是: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女孩!
  • 「最強女漢子」萌寶爬暖氣管火了,網友: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
    文/鵬爸育兒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年輕父母的教養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自己的孩子,父母都是一樣疼愛。有不少父母還會專門喜歡女孩,因為女孩一般都比較文靜乖巧,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 性別教育,比性教育還重要
    女兒最終把被性侵的經過說了出來,很明顯,女兒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性侵了。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性別教育,就給了壞人可乘之機。性別教育並不是天生的,有意的去培養和發展對孩子很有必要。01 性別教育,越早越好。
  • "女漢子"用英文怎麼說:彪悍的女漢子不需要解釋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綜合輔導>正文"女漢子"用英文怎麼說:彪悍的女漢子不需要解釋 2015-01-20 09:2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想想辦法吧爸爸》戚薇女兒lucky太獨立,網友:又是女漢子一枚
    戚薇女兒的性格也繼承了父母的樂觀開朗,非常的外向、活潑大方,是一個小機靈鬼兒沒錯了。在這次綜藝節目《想想辦法吧爸爸》中,自從觀眾看到戚薇女兒lucky的長相以後都特別期待這檔綜藝節目的播出。大部分觀眾都是衝著lucky來的,都充滿了期待。未播先火的《想想辦法吧爸爸》一時之間成了網友熱議話題。
  • 「不能透露你兒子性別」,胎檢時醫生花式說胎兒性別,網友:笑噴
    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有堅持"重男輕女"思想的極端人士,但出於各種原因,還是想要知道孩子的性別,以此來做出各種調整。在懷孕之後,有的父母會想要提前知道孩子的性別,總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在做檢查的時候,以各種理由,旁敲側擊的想要得知腹中胎兒的性別。
  • 00後男孩更嬌貴女孩變女漢子?來看專家怎麼說
    不少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探討起現在孩子的挫折教育,在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如何讓孩子學會「吃苦」?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吃苦?各方都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位教育界人士說,從經驗判斷,那名落跑男孩平時不喜歡社交的可能性比較大,住宿條件差有可能只是藉口。
  • 孩子性別認同出現問題,家長教育方式錯誤,學會溝通是關鍵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性別認同對個體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家長遇到過孩子問你:「媽媽,男孩子為什麼和女孩子不一樣?怎麼才能一樣?」,兒童的性別認同,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態度,而兒童的性別認同又反過來影響著父母社會化的發展,因為兒童已經成為父母自身社會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因素。
  • 性別不是男就是女?7歲孩子外表特徵均為女孩,「裡子」卻是男
    文|文兒凡事不是非黑即白,性別也並非只有男、女兩種。湖北黃岡,一個7歲女孩的父母,經歷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情。什麼事情呢?一直被他們當成掌上明珠,養育7年的女兒,卻忽然被醫生告知「內裡」是男孩。生理特徵是否明顯根據醫生介紹,每年他們都能接觸到十幾個這樣性別「模糊」的樣子。若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把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傷害降到最低。倘若發現的晚,孩子長大,懂事了,知道男女分別,特別是青春期時,就容易造成大影響,所以家長及早發現很重要。
  • "女漢子"標準走紅:不愛化妝 穿高跟鞋追公交車
    緣何而生 養成重於天性   「我說話直,幹事利索,朋友們都說我是女漢子。可我知道,我這樣的女漢子純粹是壓力所迫,百鍊成形。」就職於省直某單位的王霞告訴記者,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單位,男職工女職工一樣地工作;在家裡,老公的工作比她還忙,應酬比她更多,「能靠誰幹,能等誰幫,只有自己趕緊幹完,不直接不利索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