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起「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真的是如此的嗎?諾貝爾獲得者大隅博士提出了細胞自噬學說,主要就是說細胞在飢餓的狀態下,能夠分解自身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維持生命。
中國人在平時吃法的時候也會說吃到七分飽,研究了細胞自噬理論也會發現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浙江大學醫學院劉偉主任也說到,自噬細胞可以讓細胞自噬,維持人的正常代謝,從而讓人更加長壽。
堅持七分飽真的有利於長壽嗎?
日常的飲食和生活,會影響到人的壽命。人進食食物,食物首先是進入嘴巴,在咀嚼之後進入食管,最後到腸胃中。只有適量的食物進入腸道中之後,才能夠保證腸胃正常的運轉。食用的食物過多,會造成積食,腸道消化不良,間接影響到壽命。進食的食物過少,胃酸會分泌過多,損傷到胃黏膜,也會影響到壽命。所以,過飢或者過飽都不利於長壽。
專家做過一項動物的實驗,研究發現減少營養含量的供應,壽命可以延長30%-60%,就是說正常的飲食吃到七分飽就是最適合的。我國的國民目前的平均壽命是在72.5歲左右,如果可以適量地減少飲食,相信壽命還會有所延長。
如何吃出七分飽?
很多的人對七分飽沒有任何的概念,不知道吃到什麼程度才是七分飽。稍有不注意可能就會吃撐,吃撐基本上就是十分飽,不利於長壽。其實七分飽也沒有一個明確的食量,主要還是因人而異。
如果平時吃飯感覺到有點飽了,還可以再吃一點,基本上是六分飽。感覺到有點飽了,可以再吃一些也可以不吃,這基本上就是七分飽。感覺到有點吃多了,胃部有點脹感,可能已經八分飽了。自己的胃部很撐了,已經完全吃不下任何的東西,估計是十分飽。
聽起來七分飽很簡單,但是對於現在的很多吃貨來說,做起來很難。尤其是嘴饞的吃貨,面對美食的誘惑,可能是無法做到七分飽。所以,想要身體長壽,飲食有規律真的很重要。
如何做到七分飽?
1. 吃法的時候放慢速度
現在的年輕人時間因為工作的原因,吃飯的時間都不夠充足,經常狼吞虎咽,容易讓腸胃感覺到吃飽了,其實是有很多的空氣進入腹中,導致的脹感。建議在吃飯的時候,每口飯儘量都能咀嚼20下左右,一餐飯的時間能夠保持在半小時。做到這點,有利於長壽。
2. 注意力集中
吃飯的時候就吃飯,不要去玩手機,看電視做些其他的事情。三心二意的時候會影響到腸胃的飽腹感,在吃飯的時候還很容易吃撐。所以,想要做到七分飽,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才能夠感覺到自己腸胃的饑飽。
3. 吃粗糧
在吃飯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飽腹感強的食物,比如麵條,湯類,米粥等,可以幫助人控制食量。如果是吃一些細糧,七分飽的感覺會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