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延安簡介:
1949年10月出生,籍貫安徽樅陽,全國人大代表,本科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階段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68年3月參加工作,歷任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總經濟師、廠長等職。現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安徽省第八屆政協常委、安徽省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天津大學兼職教授。曾獲得"全國機械系統勞模"、"安徽省優秀企業家"、"百萬職工跨世紀趕超工程功臣""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
主持人:在目前的經濟背景之下,談壓力是不是有所不同,是不是有壓力?
左延安:碰到經濟開往始往下走的時候確實有壓力,但是有不同,當時的壓力是內部和外部對江淮轎車認識的統一的問題對我們形成一定的壓力,現在是現實的壓力,整個金融市場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經濟下行對汽車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了,那麼我們1、2月份包括去年年底這一個月,銷售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了,我們的承運車也包括轎車在內的承運車,已經超過我銷售總量的50%了,那麼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進行戰略轉型,不做轎車的話,那我這個企業可能在中國的汽車界逐漸被邊緣化了,從這意思來講,我們抓住了機遇,自身發生了改變。那麼,同時我們通過對市場的分析研究再加上國家汽車振興產業政策的出臺,對1.6L以下小排量的汽車給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而我們去年年底推出的小排量的A級車正是趕上了這個時候,一出來銷售就非常好。
主持人:這樣的銷售非常好,跟你推出的剛才的財政方面是不是相關?
左延安:應該是有關係的,國家對這個政策裡面,1.6L以下的經濟型轎車,附加費減收按5%減收。
主持人:還有就是對汽車下鄉還有50個億的支持,這50個億當中你們能分到多少?
左延安:應該說我們目前的產品結構,應該說是非常好的結構,我們把我們的輕型卡車,包括我們的承運車作為戰略業務來發展,這兩個產品都能夠享受國家剛剛出臺的汽車產業的振興政策。
主持人:其實汽車產業調整的振興規劃一直是我們聽眾朋友比較關注的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圍繞這個展開了,在這個細則當中,提出了一個加大國內汽車兼併重組的力度,那麼,具體到了可能會把佔有全國汽車銷售量90%以上汽車企業的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到2家之內,我特別查閱了一下資料,2008年統計的前14家企業當中,江淮汽車是排到11位,所以有一些聽眾發來簡訊來問,同時在我們的網絡上也有這樣的擔憂,江淮汽車在兼併和重組的過程當中命運會是什麼?
左延安:國家產業政策是一個導向型的政策,真正實施兼併重組的話,主要還是靠市場行為,靠市場力量來推動,我們都很清楚,全世界在汽車產業裡面,大型的併購重組的成功案例並不多,所以我相信國家在實施我們自己的汽車產業重組的時候,會是非常客觀的同時也是遵循市場規律的。
主持人:曹老師不知道您聽過一個關於土豆的理論沒有,還是說到收購和兼併將是一個更大的土豆。您相信這個原理嗎?
左延安:就是一個大土豆餅,就是講怎麼來組合。這提到了一個減少大的集團汽車的數量,提到一個兼併,這是一個本身產業的方向,可能對中國未來的汽車方向我們做大做強吧,美國以前也有很多很多的集團,到最後他通過市場的競爭,還是最有優勢的能夠存在,特別是自主品牌的,應該是有一個比較強勢的,這樣在國內和國際上有他競爭優勢。一定要遵循他的規律,合作的雙方或者說是合併的雙方,能不能作做到1+1大於2的這樣效果,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得到什麼東西要明確,無非是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這個時候合作雙方你有什麼優勢,他有什麼優勢非常明確,而不是現在哪個塊頭大就佔優勢,你有足夠的製造水平嗎?你有市場經驗嗎?你的文化怎麼樣,你的理念怎麼樣?是不是,江淮汽車是有市場經驗的,沒有享受國家的政策資源,一直在做汽車行業最難的事,我認為這個是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這麼多年,能夠有50%的售率,符合增長率,增長了4、5年的時間,說明我們的文化軟勢力還還是不錯的,目前江淮汽車是我們產品品牌裡面,產品數量最全,在產品裡面競爭力很強的一個企業,比如MPV在我們汽車行業裡面都有一席之地,而且我們的輕型卡車,出口國家連續七年第一,我們自己打造了一支很好的創作團隊和員工團隊,那麼,我相信只要遵循市場規律在購併重組過程當中,江淮是會處於一個主動的位置。
主持人:曹老師,我這麼一聽,你就是自己回答了一番,然後,我就覺得現在有一個概念,如果是兼併重組的話,江淮應該是在併購別人的角色當中。
左延安:有這樣的優勢。
主持人:我可以這樣理解嗎?估計是一個吃掉一個併購。還有就是一個你剛才說的,要遵循市場規律,這個意思是不是說不要太多行政幹預?不要有不合乎規律的方式?以前我們好象吃過很多虧,但是有一點就是我們的自主品牌要做得足夠強大,兼併是一個方式,一個方向,但是按照個振興這個角度來看,還有其他途徑嗎?
左延安:我覺得要有一個過程,大家都認為21世紀是一個競合的時期,就是競爭和合作的時期,而且合作大於競爭,合作模式很多,比如我們現在國內的兄弟企業,在研發資源共享上,在平臺上已經展開非常好的合作,而且你說這個資本關係形成以後,要形成不同文化的磨合,如果沒有這種關係,要遵循市場規律,買和賣非常公平,沒有文化磨合,所以這個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的目的,我做了這個發動機,做得很好,你就不要做了,我已經是這樣做了,這個長期下去以後,這個資源共享,在市場的高壓下,變成企業的自覺行為,不是說你想做不想做,而是市場讓你必須這麼做,不是自己想做必須做,當你到一定的時候,之後大家文化接近了,有很多的共同點,我們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了,在這個基礎上夠成自己的團。大和小都是相對的,通用大不大,做不下去了,豐田71年來第一次出現虧損,賠了很多,他成為第一個的時候虧損沒有成為第一的時候做得非常好,大要掌握一個度,管理沒有模式沒有定式,只要把握住度,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才有效。
主持人:兩個土豆這樣才能合併成一個大的土豆。
主持人:聽眾朋友您正在收聽的兩會的特別節目,作客中央臺,今天作客中央臺的嘉賓是來自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左延安,他同時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剛才我們更多的是談到汽車的重組,有很多朋友發簡訊告訴我們左延安同志,他說希望江淮可以多元化的發展,爭取優勢的項目同時發揮中國高端車的出口。
左延安:我們通過自己制配的卡車我們在向世界很多國家出口,乘用車我們剛剛出口計劃,大家都非常關心江淮做轎車是什麼技術路線,這個問題我在多個場合表明了江淮的觀點,江淮一定要樹立自主品牌轎車的新的形象,什麼新的形象呢,過去一講自主品牌就是價格便宜,小毛病多我們江淮做轎車的時候可以發揮比較優勢,不走過去的老路子,所以起點比較高。一定要做給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的物超所值的汽車產品,這是我們基本的造車理念,這樣的話加入了自主品牌我以為是給我們自主品牌的增磚填瓦了,我想我們乘用車也一定會沿著我們即將的方向提升品位。
主持人:左董事非常有信心,所以也從一個角度恢復了我們這位朋友的簡訊,他說韓國的性能好價格便宜,我們呢?我們期待江淮集團。
曹景行:韓國的貨幣大貶值,對他們是有利的,對沒有我們利,我們要沉得住氣。
左延安:中國的汽車工業主要是由我們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的大背景,它的命運和他是密切相連,我非常相信我們國家這10到20年時間內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所以我曾經所過我們這一代人是很幸運的,一個國家在振興過程當中也就是20年左右的高速發展時間,我們正好趕上了,不是我們這一代汽車有多大的本事,是國家發展了。中國有13億人口,地廣、人多、路長這是汽車消費的基本條件,潛力太大了,所以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走出一條我們自主品牌自己能夠持續健康成長的路子,就是我曾經說的整合全球資源,找世界車,發揮我們的優勢。堅持以學習創新機遇IT環境,網絡環境,還有一個信息化環境,還有一個大的背景,我們可以走出和前人不一樣的路子來。
主持人:來自合肥的這條簡訊太具體了,我是合肥的,左董事長向您問好,我是學環保節能的,如果我進了江淮汽車公司我有發展的空間嗎?
左延安:應該說只要熱衷於汽車事業,只要是對我們自主品牌有足夠信心的有志青年在江淮一定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我們要研發環保汽車的產品,同時很重要的就是要用節能環保的技術來造汽車,這樣的人才都是有用的。
主持人:本身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節能環保方面目前的進展怎麼樣,是算快的麼?
左延安:我不能說是最快的,應該是快的。我們純電動的豪華大客車已經批量供應市場,在上海市已經上市了,最近有20輛豪華客車要運行,我們有13個新能源汽車試運行的城市之一,我們正好座落在這個城市,這對於我們帶說又是一個機遇,一方面我們走的快,另一方面產品的規劃到策劃,到整個路徑的選擇,我們有可能做到在行業裡彎道趕超。我們長跑的時候超過的時候就是彎道趕超,我一下子找到了非常技術的路線。我乘用車做的就晚,晚有晚的好處,現在越來越清楚什麼是轎車型能源最好的技術路線。
主持人:現在已經找到彎道在哪兒了,就是加速的問題了。我們看簡訊平臺多一些和我們的互動,我們的聽眾朋友的確很關心我們的汽車,請問左董事長目前我國的汽車產業是不是適合經濟生產的模式?
左延安:做企業或每一個產業都是一樣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市場做出選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包括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經濟型轎車在市場上的表現來看應該說我們目前的生產模式,我們現在的技術水準和我們現在的產品對我們目前市場的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主持人:下面這條後半部就是想請曹老師評價一下,我們適合做經營化的生產嗎?
曹景行:中國的汽車過去多少年儘管我不開車,但是一直關注,彎路也不少,曲折也不少,我們基本上有一個擔憂,我們基本上用人家的技術,購買人家的發動機型號,和人家合作,幾乎各大汽車的名牌都有。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牌子都在一個地方出現。我們看到全世界的汽車大公司幾乎都碰到了很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不知道左總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彎道追上的可能。中國確實到了汽車工業可以重新思考我們的發展方向,包括我們汽車振興工業計劃出來以後按照我們市場重組的發展,還有把我們世界上可以拿到的東西拿來變成自己的東西,說不準我們中國的汽車真的可以成為強國。
左延安:這個裡面最重要的一條是我們目前乘用車的消費政策、環境、能力越來越好,這是一個基本點。
曹景行:我們有國內龐大市場的支持,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左延安:而且是一個新興市場,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是一個成長過程當中的市場。
主持人:生命力最旺盛的市場。
左延安:第二,為什麼我們現在汽車產業振興規劃特別支持技術創新和我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就是國家非常高明,要在新能源的平臺上實現超越,實際上這塊的技術水準我們國家的水平和人家沒有太大的差異。不能講,絕對沒有差異,沒有像傳統結構一樣那麼大的差距,這個差距比較小,有可能在這個點上形成突破,這是第二層意思,第三層意思就是曹老師所說的,我們可以利用這樣一個機會尋找我們所可以運用的技術資源,管理資源,人才資源。包括引進合理的人才,購買合適的技術。最後一條很重要,汽車產業是大產業,企業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第二條必須有國家好的產業支持,第三條整個國民的呼應,這三條都有了我們國家一定可以彎道趕超。
主持人:今天的《做客中央臺》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你的收聽,同時也感謝我們的嘉賓,安徽江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左延安和曹景行先生,下一時段我們是21點的《做客中央臺》,歡迎您繼續關注,朋友們再會。
(責任編輯:劉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