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黃麗春12月2日報導:從「寶昌路」「霞飛路」「泰山路」到「淮海中路」,歷經百年滄桑,變的是路名,不變的是時尚風情和高雅氣質。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淮海中路闢築120周年」國際商業高峰論壇上,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上海市黃浦區商務委員會共同研發的「淮海中路時尚魅力指數」顯示,淮海中路商圈商業集聚優勢顯著、商圈消費水平穩步提升、媒體傳播熱度持續增長,正朝著世界級商圈和時尚消費目的地闊步前行。
「淮海中路時尚魅力指數」從商業建設度、商圈輻射度、媒體傳播度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指數體系包含3個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18個三級指標。指數評價結果顯示,以2017年為基期,基點為100點計算,2018年指數為108.90點,2019年指數為113.55點,同比增長4.3%,商圈高質量發展態勢穩步前行。
自闢築以來,「時尚」一直是淮海中路的天然標籤。這條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上世紀30年代便以「東方巴黎時尚街」而聞名的商業街,經歷了120年的風雲際會,已演變成一座充滿國際魅力的時尚大舞臺。2019年淮海中路「商業建設度子指數」為117.99點,較基期年均增幅為8.62%。目前,淮海中路商圈包含16個重點綜合商業體、約550個品牌,其中時尚行業頭部品牌約32個,部分品牌門店為全國乃至世界稀有的旗艦級門店。
商業建設度子指數及其二級指數
隨著「首店經濟」興起,首店數量已成為衡量商圈活力的重要指標。2020年1-10月,淮海中路新開業的首店、旗艦店、首家概念店、首家常設店共計56家,其中既有定位高端的珠寶、服飾、美妝品牌首店,也有Popeyes、kiki面、疆jiang等「接地氣」的首店,反映了淮海中路的獨特性和吸引力。
近兩年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顯著下滑。在此背景下,淮海中路依舊錶現出色。2019年,淮海中路「商圈輻射度子指數」為116.60點,同比增長1.8%;商圈時尚行業消費總額達到136億元,平均客單價在2200元左右,吸引高消費客群能力顯著高於上海市平均水平。
商圈輻射度子指數及其二級指數
研究顯示,淮海中路商圈時尚消費存在明顯的「剛性」和「抗跌性」。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線下零售業造成巨大衝擊,但上半年淮海中路時尚行業消費跌幅明顯小於整體行業,且在第2季度基本恢復至歷史同期水平。經測算,淮海中路商圈時尚行業消費佔全市比例,從2017第1季度的5.2%上漲至2020年第2季度的13.0%。
從地域結構看,淮海中路商圈呈現「啞鈴狀」,消費頻次最高的區域集中在兩端。西側集中在淮海百盛及巴黎春天百貨,東側集中在K11、香港廣場等地,中間段消費潛力有待挖;從客流結構看,2019年淮海中路商圈過境客流量約1.1億人次(不包含地鐵客流),上海本地客群佔比近70%。年輕客群(35歲以下)及青壯年客群(36至45歲)佔比超過80%,是輕奢及奢侈品的主力軍。
社交媒體的興起深刻改變了傳統的營銷模式,淮海中路商圈發力轉型升級,沿線密布的「網紅打卡點」和主題活動深受消費者歡迎。2019年,淮海中路「媒體傳播度子指數」為105.07點,同比增長5.2%。
媒體傳播度子指數及其二級指數
近年來,圍繞上海購物節、上海旅遊節、上海時裝周等重要節點,淮海中路每年組織數百場重點主題活動,如K11推出夜讀周、露臺音樂節、博物館奇妙夜、購物不眠夜等精彩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為商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時尚元素。統計顯示,2019年,與淮海中路相關的傳播總量達到22.7萬條。其中,微信、網頁、微博、網頁佔比分別為40.91%、32.59%、26.50%。綜合看,淮海中路商圈的整體輿論好感度呈良好狀態。
「『十四五』時期,黃浦區將以淮海中路為軸,聯通周邊優勢區域,進一步將淮海中路商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雅時尚』商業街區。」在當天的活動上,中共上海市黃浦區委書記杲雲透露,將高標準推動「一軸兩圈」總體規劃建設(「一軸」即淮海中路,「兩圈」指新天地區域和環復興公園區域),因地制宜實施后街支馬路調整轉型,進一步聯通周邊優勢區域,推動街區空間拓展升級。
其中,東段將加快推進與新天地區域深度融合,堅持繁榮繁華導向,持續匯聚一批國際頂級品牌,傳承發揚一批「名、精、特、優」特色品牌,著力將「大新天地」區域打造成為更聚能、更高端、更潮流的海派消費示範街區。西段將積極推進與環復興公園區域有效結合,強化文化休閒定位,推動后街支馬路與淮海中路主街的差異化業態布局,形成人文關懷有溫度、文化傳承有厚度的商業休閒漫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