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怎麼來的?這個地方的「隕石樣品」,再次佐證撞擊學說

2020-12-17 百家號

月亮怎麼來的?這個地方的「隕石樣品」,再次佐證撞擊學說

月亮是距離人類最近的大型天體,人類對它的嚮往從古至今從未停息,隨著人類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月球也有了一定認識,打破了一些思想的束縛。但是月球到底怎麼來的這個問題還是得不到完美的解釋,也是世界上的一個迷。

有人說月球是外太空高級智慧生物為了束縛地球軌跡,專門造出來限制地球的,也有人說月球是不知道從哪裡脫軌後在經過地球附近被地球俘獲的,還有學者認為,月球是小行星在地球附近碰撞產生的,各種學術說法眾說紛紜。

但是哪種說法都沒有拿出確切的證據,因此也形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但有一份國際學術刊物4月5日也刊登了紫金山天文臺科研人員的學術論文。該論文報導了一塊來自小行星的隕石樣品記錄到了45億年前發生的衝擊熔融事件。這種高能量的衝擊熔融應該是源於高速飛行的碎片撞擊,而非常規小行星之間碰撞的結果。這些發現形成了一個證據鏈,全面論證了月球大碰撞理論。

紫金山天台發現的這塊隕石樣品確實有利佐證了,月球撞擊而形成的學說,有此看來月球還真是小行星撞擊而形成的,但是之前有天文學家表示月球是空心的這麼解釋,難道說月球空心論是錯誤的嗎?

對於這個疑問也有學者做出解釋,聲稱,月球因為是地球的衛星,所以它不僅受著太陽的吸引力,還受著地球的吸引力,在這兩種引力的作用下,月球的體積就會增大,由於質量不變體積增大了,密度就減小了,因此才給人們帶來了月球空心論。這種說法就是想表達,其實月球並不是內核中空,只是密度小而已。

對於月球這麼來的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網友們多加討論開拓自己的視野。無論月球是怎麼來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僅僅是茶餘飯後簡單的談罷了,沒有不要太較真,不僅天文學家都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要忘了點讚和分享哦,每一個點讚評論轉發都是對小編工作的肯定!如果覺得有什麼不滿或者建議,請務必要在評論區幫小編指出來,非常感謝!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探秘:比人類文明起源早幾十萬年的隕石撞擊
    本文講述一次790000年前的撞擊,巨大的撞擊力使得產生的隕石碎片散布在多個大洲。直到現在,研究人員都沒有找到撞擊坑的具體位置。前所未有的暴力衝擊多年來,隕石向地面衝擊而導致巖石塊熔化形成的「玻璃隕石」從中南半島一直延伸到南極洲東部。這樣的分布凸顯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強悍衝擊。研究人員表示,碎片覆蓋了地球上大約10%的地方。直到本世紀,科學家對巖石進行了地球化學分析,才推算出隕石坑的確切位置。
  •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嗎?
    那麼,如此氣勢磅礴的太湖是怎麼形成的呢?其次是在太湖的三山島找到了隕石撞擊的相關佐證,發現了五通組石英巖遭受衝擊變質的標準特徵——震裂錐,表明存在隕石撞擊的可能。太湖風光
  • 細說歷史最大撞擊事件,看看一百多年前人們如何理解隕石撞擊
    細說歷史最大撞擊事件,看看一百多年前人們如何理解隕石撞擊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通古斯大爆炸是有歷史記錄以來在地球上發生的最大的撞擊事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大事件。通古斯大爆炸吸引了很多的人,他們都想要研究這個事,但是研究起來太難了。首先這個地方不太好找,爆炸發生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爆炸所在的地方比青海省還要大一點,直到現在人口都只有1萬出頭,總之是地廣人稀,到處都是荒郊野嶺。
  • 揭秘捷克隕石的起源!
    捷克隕石紀念幣捷克隕石(Moldavite)的起源(科學)理論是14,800萬年前,斯圖加特(德國西南部)的隕石撞擊形成了捷克隕石。隕石在撞擊前就分裂成較小的碎片,這點通過一個直徑約4km的小型火山口的存在足以證明,稱為Steinheim,它距離Ries Kessel的距離是30公裡。科學家最初認為,Ries Kessel 是一個火山起源(遺留的火山口)。但是在火山口可以找到Coesite(不尋常的石英品種),它是在隕石撞擊後在重壓下重熔巖石而產生的。
  • 11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致15%物種滅絕?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據日媒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研究團隊近日在太平洋南鳥島附近海底,發現了距今1100萬年的巨大隕石撞擊痕跡,研究團隊表示,這或許與當時發生的生物滅絕有關。此前,多個研究團隊在南鳥島附近海域海底進行資源調查時,都在不經意間發現了這處銥、鉑等元素超出標準值數十倍的地方。
  • 什麼是隕石?它從什麼地方來的?與流星又有怎樣的區別?
    請點擊輸入圖隕石是從宇宙裡來的石頭。從天上墜落從而在地上被發現,墜落速度是堪比飛機100倍的無敵速度。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被隕石撞到頭這真是奇蹟。但是恐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6500萬年前,有一個倫敦市那麼大的隕石撞擊了地球,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尤克坦半島坑(chicxulub),大型海嘯不分晝夜席捲而來。毫無疑問恐龍滅絕就是由於這顆隕石引起的。隕石是什麼形成的?
  • 科普:玻璃隕石是太空巖石嗎?與火山玻璃巖巨大差異你了解嗎?
    其間對成因的爭論,集中在兩個對立的學說:(1)地球成因說——玻璃隕石是地外物體撞擊地球時,地表巖石熔融、濺射,經迅速冷卻而成的,如隕石衝擊地球說和彗星衝擊地球說;(2)月球成因說——玻璃隕石是月球火山噴發或受天體撞擊時,產生的熔融物進入地月空間後,被地球重力場俘獲而落到地表,如月球火山噴出說和隕石衝擊月球說。
  • 慢讀丨海南歷史上的「隕石之謎」
    白沙隕擊坑,有專家考證後認為,它來源於70萬年前的一次隕石撞擊地球事件。與之相應的是,在海南島上很多地方,散落著一些被稱作「雷公墨」的石頭,80萬年來,這些黑色的石頭,靜靜地躺在瓊州大地,雖然這些年來不斷被人挖掘,但有關它們的神秘身世,卻一直是個謎。白沙隕石坑遺蹟。
  • 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名被隕石砸死的人
    土耳其在19世紀的記錄記載了一個被隕石殺死的人的不幸死亡。在19世紀初期,伊拉克的一名男子被隕石撞死。該事件為科學家提供了最早因隕石撞擊而導致死亡的記錄,也是唯一一例。記錄中的記錄與此類流星雨的其他記錄事件一致,流星通常在流星撞擊地球之前就爆炸或燃燒。儘管它們可能不會出現在新聞中,但每天有數百萬顆流星轟炸我們的星球。但是,這些太空石通常在掉入我們的大氣層時會燃燒掉。根據NASA的火球記錄,自1988年以來,只有822顆流星大到足以在大氣層中爆炸。
  • 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奇觀
    一些小行星在掠過地球速度非常快,以至對地球的很多地方產生了危險的影響,它還會影響大氣,對生物都有極大危害,讓我們來看看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10 切薩皮克灣由於風景秀麗,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到,湖泊的形成是500萬年前發生的隕石撞擊的結果。7 卡拉卡特卡拉卡特的面積約為65公裡,形成於220萬年之前,位於尤戈斯基半島的東南部。此前,有2個地點,即卡拉和烏斯卡拉火山口,它們在撞擊後的一段時間合併。6 Deep Bay
  • 月亮真的會離開我們地球嗎?科學家為此尋找出一個新的證據
    這種自然體在地球上是十分罕過,它們是從兒來的呢?許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它的源。但始終是個的謎,無法找到答案。有人說,這些玻璃體是隕石從地球外面進過入大氣層時重新熔化後成的,所以又叫它玻璃隕石。也有人說,大隕石撞擊月球時產生的高溫和高壓引起爆炸,使巖石粉末和石塊拋向四面八方,形成了輻射紋,其中一部分飛離月球,落到了地球上。
  • 恐龍滅絕的新猜想,不是隕石撞擊,而是遠古核戰爭?
    關於這個話題,咱們之前有寫過幾篇文章探討過,也試圖從各種角度去解開這個未解之謎。當然了,在現在主流的科學界,大家還是普遍認為恐龍是滅絕於巨大隕石撞擊地球使然。關於這一點,咱們之前的文章也有分析過,科學界確實找到了一些支持這一猜測的證據。比如,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後留下的巨大隕石坑。
  • 「曼桂一號隕石」「曼桂二號隕石」現身上海自然博物館
    昨天下午,這場隕石雨中最大的兩塊主體隕石「曼桂一號隕石」「曼桂二號隕石」現身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一同現身的還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完整回收的主體隕石坑,這是我國首次完整回收的隕石坑。上海天文館開館後,它們都將與公眾見面,述說「天外來客」的故事。
  • 曾經撞擊地球的隕石,都去了哪裡,為什麼都找不到?
    導語:曾經撞擊地球的隕石,都去了哪裡,為什麼都找不到?一種可信的說法就是由於隕石撞擊的地球,所以才會導致這些生物最終全軍覆沒。並且我們知道,而隕石撞擊的威力,我們也能夠從月球看到不少隕石襲擊的痕跡,並且我們知道一旦有隕石撞擊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必然會對該星球上的生態圈形成劇烈的破壞。
  • 恐龍滅絕研究新成果:不是隕石撞擊,而是遠古核戰爭?
    恐龍滅絕研究新成果:不是隕石撞擊,而是遠古核戰爭?
  • 撒哈拉之眼究竟是隕石撞擊,還是火山形成?等了億萬年至今無解!
    春哥聊史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自然和歷史之謎至今沒有答案,例如百慕達三角之謎、UFO之謎、納斯卡線條之謎等等,這些算是著名的世界之謎,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謎團因為地處偏僻,很久以來無人知曉。春哥今天就來聊聊上帝之眼——撒哈拉環形地貌。
  • 3D模型確定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軌跡
    科技日報北京6月1日電(記者張夢然)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小行星撞擊,曾對地球環境帶來毀滅性影響。近日《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中,英國科學家確定了希克蘇魯伯隕石的撞擊軌跡,認為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由一次較大傾角(與水平面夾角45°—60°)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 沙皇炸彈5000萬噸TNT當量,和隕石撞擊相比,誰的威力更大?
    不如我們用最直觀的TNT當量來比較一下?人類研製過威力最大的核武器為前蘇聯的沙皇炸彈,其TNT當量為5000萬噸,這幾乎是廣島原子彈的3000倍(約2萬噸當量)。沙皇炸彈爆炸後形成了直徑4.6千米的火球,50公裡之內的房屋全部被摧毀,500公裡之外的芬蘭當地玻璃都盡數被震碎,在萬裡之遙的美國還檢測到劇烈的5.6級地震。可以說這場爆炸的影響幾乎遍及全球,威力不可謂不大!
  • 隕石砸出了個太湖? -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但是太湖是怎麼形成的在地學界一直存在廣泛的爭議,不同學者針對太湖成因提出了眾多假說,包括潟湖成因說、構造成湖說、火山噴爆說、隕石衝擊成湖說等。潟湖成因說潟湖是一種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在20世紀80 年代,就已經有地質學家提出隕石撞擊假說,但是在初始時期,該假說只是基於陸地衛星資料顯示的太湖多層弧形構造,未能發現判定衝擊成因的巖性和構造證據。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星星在眨眼,月亮在畫問號,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架起彩虹的橋……」這首歌詞對很多8090後來說並不陌生,它來自藍貓淘氣三千問的主題曲,這部中國自主製作的動畫片從1999年開播就獲得了很多孩子的喜愛其中的「恐龍時代」的章更是男孩們的出行,當時的宇宙人是恐龍的基因利用新創造的兇暴的複合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