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奇觀

2021-01-16 全球十大驚奇

宇宙由恆星,行星,星系和星際空間等許多內容組成,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5500億光年,宇宙在誕生時產生大量熱量,後來開始膨脹。 許多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不同行星運動背後的原因。

小行星存在於太陽系內部,他們圍繞太陽和木星運行,它們可以是各種尺寸,也可以用肉眼觀察。 一些小行星在掠過地球速度非常快,以至對地球的很多地方產生了危險的影響,它還會影響大氣,對生物都有極大危害,讓我們來看看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

10 切薩皮克灣

切薩皮克灣

排在第10位的是切薩皮克灣,一個最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3550萬年之前,小行星撞擊北美東海岸,在該地區留下了巨大的傷疤。

這顆小行星以極快的速度撞擊,覆蓋了該地區的大部分區域,包括海岸線。

9 Popigai Crater

Popigai Crater

Popigai Crater是在3500萬年前由小行星撞擊創造的,受碰撞影響的區域約為100公裡,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地質公園,許多研究人員和地質學家都對研究這個隕石坑的形成感興趣。

Popigai Crater擁有眾多鑽石,相信是由於小行星碰撞,石墨被轉換成鑽石。

8 卡拉庫爾湖

卡拉庫爾湖

排名第八的是卡拉庫爾湖,位於塔吉克斯坦的西南部,這個湖的海拔高度為3600米,是帕米爾高原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雪山的倒影。

由於風景秀麗,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到,湖泊的形成是500萬年前發生的隕石撞擊的結果。

7 卡拉卡特

卡拉卡特的面積約為65公裡,形成於220萬年之前,位於尤戈斯基半島的東南部。此前,有2個地點,即卡拉和烏斯卡拉火山口,它們在撞擊後的一段時間合併。

6 Deep Bay

Deep Bay

Deep Bay是一個美麗的地區,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島的東海岸。 1946年一次大地震後使得Deep Bay底部發生了變化,它是深度最高的水體之一,深度為220米。

這個海灣是由多年前發生的隕石撞擊形成的。

5 馬尼庫阿根火山口

馬尼庫阿根火山口

馬尼庫阿根火山口實際上現在是馬尼庫阿根湖,佔地1,942平方公裡,在2.14億年之前,一顆行星撞擊該地區,從而形成了這個隕石坑,行星的直徑為5公裡,這個火山口的面積為100公裡。

4 高斯懸崖

高斯懸崖

高斯懸崖位於澳大利亞北部,是由撞擊事件形成的火山口,這個火山口是在1.42億年前形成的。最初,在這個隕石坑邊緣直徑為22公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被縮小了。

通過研究發現,該火山口中存在石油,並在該火山口中發現了另外兩個撞擊口。

3 伍德利火山口

伍德利火山口

這又是澳大利亞的一個隕石坑,伍德利火山口是一個可以追溯到泥盆紀晚期和石炭紀早期的撞擊事件,這個隕石坑覆蓋的區域直徑約120公裡,通過收集化石和角礫巖樣品進行研究,發現它們是由強烈的壓力形成的,這些壓力甚至比地震都強,伍德利火山口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撞擊坑之一。

2 Mistastin Lake

Mistastin Lake

排名第二的是由隕石碰撞產生的mistastin湖,這個湖位於加拿大拉布拉多,這個湖所覆蓋的區域直徑約為16公裡。這個火山口被認為是在3600萬年前形成的。

小行星以2370攝氏度的高溫以驚人的速度撞擊該地區,湖邊的巖石有二長花崗巖、錳礦等等。

1 薩德伯裡盆地

薩德伯裡盆地

1.8億年前發生的行星撞擊事件形成了薩德伯裡盆地,塵埃和元素在事件發生後聚集起來,覆蓋了該地區的大部分,這裡發現了許多金屬,如金、銅、鉑、鈀等。

這些自然事件發生在人類起源之前,直到今天,許多科學家和地質學家還在盡最大努力尋找這些撞擊事件背後的確切原因和真相。

相關焦點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相對來說發生的隕石撞擊概率比較小,再加上前面還有木星和月亮替我們的地球阻擋了一部分的攻擊,剩下的零零碎碎的隕石碎塊在路過大氣層的時候就被燒成灰了,除了五億年前那場滅絕了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以外,地球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經歷過比較大的隕石撞擊了。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隕石在和大氣層摩擦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熱量,使得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物質被高速拋射出去,形成塵埃雲飄散在地球上。隕石的母體被徹底氣化或者與地球的物質融為一體,只出現了隕石坑而沒有隕石。  以上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隕石坑的由來,它是一顆行星在撞擊地球的時候,一部分的物質被大氣層所消耗掉,另外一部分摩擦產生的高溫與地球的物質產生了結合,則剩下的物質就被撞入地球的內部從而形成了隕石坑。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 恐龍大滅絕「行星撞擊說」勝出?「火山爆發說」時間線對不上
    恐龍大滅絕「行星撞擊說」勝出?恐龍,這種大型史前爬行動物最早出現於2.3億年前,在此後的1.6億年裡,它們在地球上橫行霸道,成為了支配世界大陸的主宰者。但到了6500萬年前,恐龍卻從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了大量的化石。
  • 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這個行星是地球的搬運工,網友:真神奇!
    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這個行星是地球的搬運工,網友:真神奇!我們現在都知道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而在地球上有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足以證明水對我們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重要,我們的人體也是需要水分的,可見水對我們多麼重要,但是問題就來了地球上的水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地球在剛剛誕生的時候,星球上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元素,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關於太陽系巨無霸木星的傳說木星在太陽系裡的存在可以用一極來形容,它的直徑大約14萬千米是地球的十幾倍,質量則是其它所有行星質量的2.5倍,是地球的1321倍,更讓叫絕的是,它並不是完全繞太陽公轉的,而是和太陽一起繞著太陽半徑以外的的一個質心公轉!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木星是太陽的伴星其實也對。
  •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文/全程科技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較多支持者的假說有:小行星撞擊說、氣候變遷說、被子植物中毒說、酸雨說、物種鬥爭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等等。其中最為權威的,支持人數最多的當屬小行星撞擊說。
  • 直徑2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會有什麼不同?
    月球沒有大氣層,2公裡直徑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自然會產生不同的現象,地球上還沒撞上就能看到一道火光,月球上得先撞上才能看到閃光,隕石坑最後的結局也不一樣。月球和地球上都有很多隕石坑環形山,從坑看來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撞擊月球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都是砸在地上,動能轉化為內能,可以將周圍和小行星融化蒸發,將周圍的巖石土壤掀起,形成環形山,濺起的物質向四周噴濺,形成放射狀的物質濺射帶。
  • 大平洋是遠古時期月球撞擊地球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月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不大一樣,月球遠比其他行星的衛星要大得多,按常理地球是很難靠自身引力捕獲到像月球這樣大的一顆衛星的,實際上月球形成於遠古時期一次隕石對地球的撞擊,而太平洋就是那個被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
  • 《自然》雜誌:恐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產物?
    不少科學家認為,大約6500萬年前,一個巨大的天體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後,極大改變了地球的氣候環境,造成當時橫行天下的恐龍因無法生存而逐漸滅絕。從此,哺乳動物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那恐龍是怎樣成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大約2億多年前外來天體撞擊地球對氣候產生的影響竟然也是恐龍「興起」的主要原因。
  • 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日:那一天不是所有恐龍都死了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恐龍在內。報導稱,研究小組分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石。
  • 太陽引力那麼大,為何八大行星卻不會被吸過去,而撞擊太陽表面?
    巨大的質量也讓太陽具備了超強的引力,太陽系中包括八大行星在內的所有天體都會受到它的引力約束,只能乖乖地圍繞著太陽運轉,休想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而走出太陽系。說到這裡很多人就感到十分好奇了,既然太陽的引力如此之大,那為什麼八大行星僅圍繞太陽公轉,卻不會被它強大的引力吸過去,從而撞擊太陽表面呢?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太陽系的類地行星有3顆,而只有地球誕生發展了生命,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地球在46億年的發展過程中,雖然遭受了過一些天體撞擊,但好在並沒有中斷生命的進化,最終,還是進出了高級生命-人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 神秘推力改變小行星軌道,2068年或撞擊地球,相當於數萬原子彈
    地球有各種機制保護著生命的存在。例如,宇宙高能粒子是非常致命的,但是地球的磁場會偏轉它們,使得生命免受其害。但是,有一種威脅目前無法抵擋,而且它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破壞,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眾所周知,6600萬年前,一顆大約10公裡寬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 恐龍種族並沒有衰退 直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前繁衍良好
    去年底的時候,《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前,地球曾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恐龍群體大量出現汞中毒現象,數量因此銳減。不過,來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11月18日公布的論文卻否認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前恐龍群體已經衰退的說法。
  • 天外飛「星」小行星撞地球概率有多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李競:實際上,幾千萬年來,大大小小的隕石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留下了點點「傷疤」。如果沒有侵蝕和構造活動,我們可能會在地球上看到像月球表面的一番景象。撞擊坑如臉上麻子一般散布在月球表面。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不斷遭受小天體大規模撞擊,當時太陽系內行星尚在形成之中,無數碎片瘋狂地在它們周圍飛馳而過。
  • 為什麼地球上的撞擊坑那麼少?
    比如,表面積只有3793萬平方公裡(只有地球的7.4%)的月球上,直徑大於20公裡的撞擊坑有近7000個,直徑大於1公裡的撞擊坑…emmm不是天文數字,也就…一百多萬個吧。(左)典型的月球高地地貌,撞擊坑遍布。來源:NASA。(右)月球上直徑大於20 km的撞擊坑分布。
  • 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紫臺專家:可能性很小,不必過分擔憂
    據國外天文學家稱,阿波菲斯正在加速向地球襲來,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一旦它撞上地球,將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高10萬倍的能量,可能會導致世界末日。這究竟是怎麼樣一顆小行星?它究竟會不會在未來撞向地球?科學家有什麼辦法來對付它呢?1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
  • 假如有一天,地球與其它行星相撞,那會怎樣?人類又該如何應對?
    地球和流氓行星碰撞後到底會發生什麼呢?下面有一個時間表。 大約有500億的缺乏寄主星的流氓行星在銀河裡漫步,其中一些流氓行星比地球的三倍還大。他們本身不散發自身的光芒以至於他們很難被發現。
  • 2020年威脅地球的10大小行星
    (代表圖)2020年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的最大小行星到2020年,四月將出現一個四公裡寬的巨大小行星52768(1998 OR2)接近地球。另一個公裡大小的小行星 136795(1997 BQ),將在五月飛越地球。這裡提供了一個2020年會擦過地球的最大小行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