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洋是遠古時期月球撞擊地球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2020-12-22 古史尋道人

月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不大一樣,月球遠比其他行星的衛星要大得多,按常理地球是很難靠自身引力捕獲到像月球這樣大的一顆衛星的,實際上月球形成於遠古時期一次隕石對地球的撞擊,而太平洋就是那個被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

隕石撞擊地球

億萬年前,地球上的陸地還是一個整體,不存在四大洋七大洲,直到某一天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了地球,天地巨變,陸地被分裂成七大塊,減速的隕石碎片被地球的引力捕獲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月球。太平洋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海溝都分布在太平洋四周,這些都不是偶然的。

太平洋海底圖

地球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被隕石撞擊後,地球各大板塊受到地球內部的引力方向會發生變化,其他板塊會被地球引力拖向太平洋這個隕石坑,太平洋就像一個漏鬥一樣,這也是地球上板塊移動的根源,通過對板塊移動方向的研究也能證明這點,所有板塊都在向太平洋板塊方向移動,太平洋四周之所以會出現海溝就是其他板塊擠壓太平洋板塊的結果,板塊四周山脈的位置也說明了這點,比如山脈集中在美洲的西部,澳洲的東部,亞洲的東部,這都是其它板塊向太平洋板塊移動的證據。

沒有水的地球

總的來說,各個大陸板塊都在向太平洋方向運動,無論從地球的山脈還是海溝的分布上面都能看出來,為什麼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會在亞洲的東部正是因為那裡是所有板塊運動方向的交叉點,也就是說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表面引力最大的地方

板塊移動的方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
    直到1960年左右,美國科學家尤金·舒梅克(Eugene Shoemaker),通過對亞利桑那州被認為是「火山口」圓坑的調查,首次提出撞擊說。此後十年,雖然飽受爭議,但人們還是在地球上發現了大約50個疑似隕石坑。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球表面照片,也讓人們逐漸認識到,撞擊坑是月球、地球及其他類地行星表面常見的地質現象。
  • 直徑2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會有什麼不同?
    月球沒有大氣層,2公裡直徑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自然會產生不同的現象,地球上還沒撞上就能看到一道火光,月球上得先撞上才能看到閃光,隕石坑最後的結局也不一樣。月球和地球上都有很多隕石坑環形山,從坑看來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撞擊月球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都是砸在地上,動能轉化為內能,可以將周圍和小行星融化蒸發,將周圍的巖石土壤掀起,形成環形山,濺起的物質向四周噴濺,形成放射狀的物質濺射帶。
  • 恐龍滅絕的新猜想,不是隕石撞擊,而是遠古核戰爭?
    當然了,在現在主流的科學界,大家還是普遍認為恐龍是滅絕於巨大隕石撞擊地球使然。關於這一點,咱們之前的文章也有分析過,科學界確實找到了一些支持這一猜測的證據。比如,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後留下的巨大隕石坑。在中美洲一個叫做希克蘇魯伯的城市附近,在地表之下有一個距今差不多6500萬年的巨大隕石坑,這個隕石坑也被叫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隕石坑呈橢圓形,直徑長達180多公裡。
  • 恐龍滅絕研究新成果:不是隕石撞擊,而是遠古核戰爭?
    當然了,在現在主流的科學界,大家還是普遍認為恐龍是滅絕於巨大隕石撞擊地球使然。關於這一點,咱們之前的文章也有分析過,科學界確實找到了一些支持這一猜測的證據。比如,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後留下的巨大隕石坑。 在中美洲一個叫做希克蘇魯伯的城市附近,在地表之下有一個距今差不多6500萬年的巨大隕石坑,這個隕石坑也被叫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隕石坑呈橢圓形,直徑長達180多公裡。
  • 探索月球的形成史,觀測月球遠端,月相的形成
    當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向外太陽系進發時,傳回了這張月球的圖像。圖片底部清晰明亮的射線坑是第谷撞擊盆地。月球形成於46億年前,與地球形成的時間相同。它的直徑為3476公裡,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0公裡,即1.3光年。繞地球一周需要27.322天,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23%。月球有一個小的富含鐵的核心,主要由巖石組成。
  • 距今22億年的澳大利亞雅拉布巴隕石坑,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隕石坑
    不過,宇宙中的天體也並不是完全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的,也就是說「碰撞」在宇宙中是十分普遍的,大到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比如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這次大碰撞大約將會發生在30億年之後,到時候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碰撞之後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不過這個融合的過程大約需要10億年左右的時間。
  • 月球背面什麼樣?是一張"麻子臉" 有大量隕石坑
    由於月球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鎖定,地球強大的引力讓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的正面,而背面永遠也看不見。可以說,月球背面對於人類來說,是「秘境中的秘境」。隨著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從西昌出發,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
  • 為什麼地球上的撞擊坑那麼少?
    撞擊坑是小天體(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固態天體的表面形成的圓形窪陷構造。撞擊坑這種東西,在太陽系內簡直不要太常見,這是整個太陽系不斷遭受著小天體撞擊的證據。也就是說,只要有固態表面,基本就會遍布撞擊坑。比如,表面積只有3793萬平方公裡(只有地球的7.4%)的月球上,直徑大於20公裡的撞擊坑有近7000個,直徑大於1公裡的撞擊坑…emmm不是天文數字,也就…一百多萬個吧。(左)典型的月球高地地貌,撞擊坑遍布。來源:NASA。(右)月球上直徑大於20 km的撞擊坑分布。
  •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然而,它相對較小的尺寸掩蓋了其最有趣的特徵之一:一個直徑約2240公裡、深13公裡的巨大隕石坑——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該處也是我國的月球探測器嫦娥4號的著陸點、玉兔二號的活躍地。南極—艾特肯盆地在大約40億年前形成,是太陽系中保存下來的最大的隕石坑。雖然更大的撞擊可能發生在整個太陽系,包括地球上,但大部分的痕跡已經消失。
  • 地球上十大疑似外星人的遺蹟,遠古時期就有高科技?
    地球上有許多無法解釋的遠古遺蹟,人們把這些看作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證據,那麼這些遠古遺蹟到底神奇在哪裡呢?我們來看看地球十大傳說中的外星人遺蹟!其中最出名的圖案大概是納斯卡平原上30米高的巨型太空人了,畫中他看起來頭上戴著類似頭盔身著太空衣,一隻手指向天空,另一隻手指向地,好像是向誰指引著什麼,只是如此巨大的圖形在遠古時期是給飛在空中的人看的麼?有科學家指出地球上遠古時期就出現過多個高等文明,當時地球上的遠古人類尚處於荒蠻時代,看到這些無法理解的高科技飛行物就把他們看到的形象刻畫在石壁上。
  • 曾經撞擊地球的隕石,都去了哪裡,為什麼都找不到?
    我們都知道,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是比較晚的,很多生物在人類存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年前恐龍曾經獨霸了整個地球,並且憑藉著它們巨大的身體和他們強悍的攻擊力繁衍生息,然而這些生物卻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了覆滅。一種可信的說法就是由於隕石撞擊的地球,所以才會導致這些生物最終全軍覆沒。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小行星去哪了呢?為什麼只剩下坑了?
    人類至今發現的隕石坑其實都不到200個。但是在地球40億年的歷史當中,僅僅只有200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嗎?不可能。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很多地球的隕石撞擊歷史可以從月球上來觀察。月球的地質活動非常穩定,月面上坑坑窪窪的洞很多,都是隕石撞擊的結果,不會像地球一樣被地質活動掩埋起來。
  •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鄰居,但我們對她的了解真的足夠多嗎?
    近年來,研究人員呼籲對月球重新展開探索。歐洲太空總署和日本正計畫送探測器上月球軌道,而美國航天局(NASA)正考慮派遣無人太空船在月球的遠地面登陸。藉由研究月球,這些任務也將揭露內太陽系所有固態行星的歷史,包括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因為月球表面在過去的30億年間幾乎未有任何改變,它將是我們了解內行星形成和演化之鑰。
  • 蓋爾隕石坑發現大洪水痕跡,火星生命真的要來了?
    蓋爾隕石坑發現大洪水痕跡19世紀中後期,澳洲著名天文學家蓋爾在觀測火星的時候,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這個隕石坑就是蓋爾隕石坑,2012年好奇號抵達火星的時候,就是在這裡著陸的,要知道,探測器的著陸點都不是隨便選擇的,一般都是科學家最感興趣的探測地點,由此而建,蓋爾隕石坑裡面一定隱藏著不少的秘密
  • 月球坑研究顯示:地球和月球8億年前曾遭流星體撞擊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英媒稱,一些月球坑顯示,8億年前,當複雜生命的最初跡象在地球上大規模出現之際,流星體在不斷襲擊地球和月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1日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月亮女神」月球探測器上的地形照相機收集的數據來確定59個不同月球坑的年齡。與地球不同,月球不會遭受侵蝕,對科學家來說,這使得在月球表面發現、查探小行星撞擊並精準確定這些撞擊的年代變得比較容易。
  • 美國科學家推斷,地球遠古時期或有10個太陽,那9個去哪兒了?
    在中國的神話后羿射日中曾有過這樣的描述,天上出現了10個太陽,氣候變得異常炎熱,人們生活環境受到極大的災害,人類中的英雄后羿射掉了九個太陽,僅僅只留下了一個。許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但是有一位美國Nasa科學家卻不這麼看。
  • 人類恍然大悟:原來月球不是「毛茸茸」的!
    在阿波羅計劃之前,關於月球的形成有不同的理論,包括月球在被地球的重力場捕獲之前就已經形成,或者月球和地球在45億年前同時形成。但許多科學家傾向的理論是,它是由於地球和另一個火星大小的行星體之間的巨大撞擊而形成的。月亮是什麼造的?
  • 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奇觀
    一些小行星在掠過地球速度非常快,以至對地球的很多地方產生了危險的影響,它還會影響大氣,對生物都有極大危害,讓我們來看看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10 切薩皮克灣切薩皮克灣排在第10位的是切薩皮克灣,一個最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3550萬年之前,小行星撞擊北美東海岸,在該地區留下了巨大的傷疤。這顆小行星以極快的速度撞擊,覆蓋了該地區的大部分區域,包括海岸線。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當然,這個事太遙遠,我們沒必要為之擔心。如果有朝一日,天空裡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月球的正面與背面外觀形態差別這麼大,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異為月球起源說提供了證據通過科學家們的監測分析,月球和地球表面的巖層組成成分非常相似,因此提出了月球和地球同源說的觀點,即早在距今45-46億年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還是一個巨大的炙熱星體,表面巖漿密布,而在地球的公轉軌道之內還有另外一顆圍繞太陽運動的巨大行星,這顆行星與地球發生了劇烈的碰撞,主體部分與地球結合在了一起,而隨著巨大的撞擊,地球的一部分包括那顆行星的一部分物質被拋灑到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