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進入「肛欲期」,家長別忘做4件事,不然寶寶心理會很受傷

2020-09-05 媽媽靠譜說

有過帶娃經歷的家長都知道,當寶寶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亂排便的現象,不少家長為此非常苦惱,甚至會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批評,殊不知,如果不重視孩子該階段的身體變化,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可能會產生心理陰影。

正確認識「肛欲期」

肛欲期一般是指寶寶1至3歲階段,出現的排便不規律、不順利、不受控制的現象,大部分家長遇到這個階段,都會採取把便這種方式,幫助寶寶進行過度,但實際上,把便並不能幫助寶寶成功學會控便,甚至會影響寶寶的心理發展。

寶寶早期身體發育不夠成熟,對肌肉活動不能很好的控制,尤其是肛門附近的肌肉,控制不當,很容易出現忍不住排便的情況。如果家長採取把便的形式幫寶寶過度該時期,很容易導致肛門處肌肉鬆弛導引發脫肛現象,對寶寶未來學習排便會形成一種阻礙,時間長了,寶寶不正常的排便方式和習慣,還會衍生出一些心理問題。

想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肛欲期」,家長該做些什麼?

1、接納寶寶的身體變化

有些家長遇到寶寶胡亂排便、憋不住大小便就會覺得非常煩惱,繼而對寶寶進行批評和指責,這樣做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長的負面情緒會對寶寶造成影響,使其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孩子打心底裡不相信自己,那麼不僅是排便,就連在其他方面上,孩子也會表現得非常消極。

建議家長放平心態,正確對待寶寶身體上的變化,給予寶寶更多的理解,這樣可以讓寶寶體會到家長的關心和重視,心理狀態會更加積極,寶寶心態好,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如何正確排便。

2、不要忽視清潔工作

當寶寶進入肛欲期時,難免會出現拉尿在褲子裡的情況,如果忽視了基本的清潔,寶寶的臀部皮膚,以及私密部位都會受到細菌的侵蝕,很容易出現相關病症,影響發育。

建議家長在該階段重視日常清潔工作,儘可能做到寶寶拉尿完就清洗臀部和私密部位,並更換乾淨的衣物,這樣才能避免病菌殘留。

3、引導孩子了解身體變化

有些家長很理解寶寶這一變化,也不跟寶寶發火,但由於寶寶逐漸長大自我意識形成,有時候難免會因為胡亂拉尿覺得傷自尊,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繼而影響到心理髮育。

建議家長在該階段多為寶寶講解肛欲期的相關知識,寶寶對自己的身體變化有了一定了解,就可以適當緩解焦慮情緒,寶寶能正確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對學習和掌握排便是有一定幫助的。

4、適當鼓勵孩子主動排便

該階段正好是寶寶需要學習排便的階段,如果過度的好,寶寶的控便能力就會有所提升,並正確掌握如何排便,但如果過度的不好,寶寶的排便習慣就無法形成,控便能力得不到提升,未來依舊會存在胡亂排便的情況。

家長們要明白,寶寶學習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認可和鼓勵,只有積極因素不斷影響,寶寶才會明白學會這項技能有多重要。建議家長引導寶寶過程中,多鼓勵寶寶主動排便,先帶寶寶認識廁所、坐便器、洗手池,教寶寶如何使用,然後告訴寶寶在想要排便的時候及時找廁所使用坐便器,寶寶對排便有了基本的認識,就能更快地掌握排便技能。

所以說,寶寶成長中家長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尤其是細節方面,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寶寶,就會影響到寶寶的身心發展。各位家長,你家寶寶進入肛欲期的時候,你是如何應對的呢?

相關焦點

  • 寶寶「肛欲期」,家長如臨大敵?這樣做可更好的幫助寶寶度過
    寶寶到了肛欲期會有哪些表現呢?當寶寶成長到1-3歲時,就到了我們所說的肛欲期。有些寶寶原本已經學會尿尿排便要喊家長了,可是到了肛欲期,寶寶突然又開始拒絕告訴家長,出現了排便倒退現象。寶寶的肛欲期一般會延續兩個月左右。在這兩個月中,很可能會出現很多讓家長暴跳如雷的場面,為寶寶洗褲子、收拾寶寶的便便等會頻繁的出現在每一天。
  • 寶寶進入「肛欲期」後,家長應該做哪些事情?
    」肛欲期一般是指寶寶1至3歲階段,出現的排便不規律、不順利、不受控制的現象,大部分家長遇到這個階段,都會採取把便這種方式,幫助寶寶進行過度,但實際上,把便並不能幫助寶寶成功學會控便,甚至會影響寶寶的心理發展。
  • 寶寶進入肛欲期,父母別再做錯這些事,以免給娃留下陰影
    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孩子出現上述情況,很可能是到了肛欲期。肛欲期是什麼?弗洛伊德在人格發展學上指出,人格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性慾期、潛伏期和生殖期。這五個階段是孩子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當孩子處於肛欲期的時候,其實是父母指導孩子排洩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孩子在排洩時會有一種快感,也有的孩子覺得排洩物是自己的一部分,不願意排洩。在這個時期如果孩子沒有完全發育,就會出現強迫人格,也被稱為肛欲期人格。該怎麼樣知道孩子進入肛欲期了呢?
  • 九成家長不知道,寶寶肛欲期該如何應對,別給孩子留下陰影
    寶寶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階段學會生活中的簡單小事,慢慢的成長。弗洛伊德曾經把一個人的發展規律分為口欲期、肛欲期、性慾期、潛伏期和生殖期這五個階段。口欲期相信很多新手媽媽們都比較了解,在這個階段寶寶咬東西的欲望會特別強烈,家長們儘量不要去阻止。
  • 3歲寶寶還尿褲子?很可能是娃進入了「肛欲期」,家長謹記6原則
    孩子在1-3歲時,會進入一個階段叫「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頻繁的「失禁」,令很多家長都苦惱不已,明明孩子早就學會上廁所了,怎麼還是總尿褲子呢?什麼是肛欲期?肛欲期:肛欲期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指的是寶寶進入1歲後,會進入一個依靠排洩來獲取滿足的時期,這個時期一般會持續2-6個月左右。1歲後隨著寶寶的發育,他們已經獲得了控制排洩的能力。
  • 3歲寶寶還尿褲子?很可能是娃進入了「肛欲期」,家長謹記6原則
    孩子在1-3歲時,會進入一個階段叫「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頻繁的「肛欲期:肛欲期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指的是寶寶進入1歲後,會進入一個依靠排洩來獲取滿足的時期,這個時期一般會持續2-6個月左右。1歲後隨著寶寶的發育,他們已經獲得了控制排洩的能力。
  • 寶寶進入肛欲期,身體會釋放特殊信號,媽媽要做到「三不一關愛」
    養育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最難帶的時候並不是哇哇亂哭的新生兒期,也不是叛逆固執的青春期,而是1歲—3歲時的萌芽期。尤其是孩子2歲時左右時會出現肛欲期新號,如果家長們在這個時期沒有照顧和教育得當,寶寶輕則會出現潔癖,重則會有「肛門性格」,甚至會給孩子留下一生的心理陰影。
  • 1歲寶寶進入「肛欲期」,處理不當有後患,新手爸媽需要了解
    「口欲期」,卻不知道孩子的「肛欲期」,其實寶寶的「肛欲期」同樣很關鍵,如果新手爸媽不了解規則,錯誤處理,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甚至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這讓我想到了這個寶寶「肛欲期」這個階段,趕緊提醒她說:「這是寶寶的肛欲期,千萬別過多幹涉,強制幹涉,會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鄰居媽媽對「肛欲期」很陌生,這很正常,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寶寶的這個階段,所以容易犯一些很典型的錯誤,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精神發育。
  • 寶寶「肛欲期」,很多表現被認為是「壞習慣」,其實是新的進步期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髮育是一步一步來的,從一開始出生的自帶的「新生兒的反射」,到後來口欲期等等一直在進步。寶寶在發育過程中一些行為容易被家長誤會,那些看起來像壞毛病的行為,只不是寶寶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
  • 什麼是寶寶的肛欲期?媽媽可別小看這個問題,對寶寶很重要的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媽媽們越是在意,孩子也就會越著急,其實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關心則亂。就比如在生理方面,小孩子經常會經常憋大小便,有的時候家長明明教了孩子上廁所,可是孩子還是會拉在褲子上,而且孩子也非常不樂意去用馬桶。
  • 寶寶總是憋尿不願如廁,寶媽先別急,了解「肛欲期」很重要
    無論是寶寶生理特徵,還是心理特徵,寶媽都應該正確認識這一現象,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寶媽要提前了解做好功課,這樣才能更好地呵護寶寶,陪寶寶成長。二 、孩子的肛欲期會維持多久?父母錯誤做法影響大一般來說,寶寶的肛欲期一般會延續兩個月左右。
  • 寶寶進入「肛欲期」有以下表現,別著急責怪,正確處理對寶寶更好
    後來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才發現,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孩子剛好處於「肛欲期」,出現不正常的行為只是孩子在這階段的特徵罷了。寶寶「肛欲期」的表現肛欲期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他認為一到三歲的寶寶處於肛欲期,是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之一。
  • 1歲寶寶進入「肛欲期」,處理不當有後患,3個方法助娃輕鬆度過
    「口欲期」,卻不知道孩子的「肛欲期」,其實寶寶的「肛欲期」同樣很關鍵,如果新手爸媽不了解規則,錯誤處理,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甚至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這讓我想到了這個寶寶「肛欲期」這個階段,趕緊提醒她說:「這是寶寶的肛欲期,千萬別過多幹涉,強制幹涉,會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鄰居媽媽對「肛欲期」很陌生,這很正常,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寶寶的這個階段,所以容易犯一些很典型的錯誤,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精神發育。
  • 寶寶不停地尿褲子,拉褲子才喊媽媽?別擔心,他進入了「肛欲期」
    關於寶寶大小便的問題,多發生在寶寶會走以後,媽媽會發現,原本已經懂得自行如廁的寶寶,開始出現反覆憋尿的習慣,甚至是拉在褲子裡後,才選擇通知媽媽,給媽媽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當孩子有這些變化時,恰好證明他進入了「肛欲期」,這是正常的成長過程,因此不用特別擔心,只要做好恰當的引導和應對即可。什麼是肛欲期?
  • 寶寶有沒有進入「肛欲期」,從這3點就可看出,家長不可大意
    其實,從睿睿的表現分析,他可能是進入了「肛欲期」。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肛欲期」的概念。他把人格發展分為五個階段,1-3歲的孩子會進入肛欲期,他們通過控制自己的排洩行為來獲得很特別的體驗。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然後進入人格發展的下一階段。
  • 什麼是「肛欲期」?寶寶通過排洩來獲得滿足,很喜歡研究「便便」
    我對她說,寶寶已經進入「肛欲期」了,這些表現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能打罵寶寶,不然會嚇到寶寶,導致寶寶產生心理陰影。這個世界對於寶寶來說,特別的陌生,寶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不斷探索。我們都知道「口欲期」,寶寶會用嘴巴去探索世界,同理,當寶寶進入肛欲期,也會開始探索一些他所感興趣的事情。
  • 寶寶進入肛欲期後,會有三個變化,家長要做到「3不1關愛」
    可是生活中,很多家長不僅會忽視孩子出現的變化,而且還會對其某些行為進行指責,從而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並留下心理陰影。孩子肛欲期,媽媽對其進行指責,結果孩子性格大變晶晶媽之前根本就沒有聽說過肛欲期,所以也不知道處於肛欲期的孩子,他們的行為會「天然」的出現一些變化。
  • 什麼是寶寶肛欲期?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家長需要正確對待
    4)頻繁地上洗手間,大小便的節奏和以往有所不同。他們有時會在1——2天上一次廁所,有時會憋更長時間。5)寶寶也會進入性別意識階段。他們會觀察、並學習父母的性別角色。2歲以後的男寶寶則逐漸脫離對媽媽的認同,轉而認同父親。以上這幾種表現,就是寶寶肛欲期的表現。
  • 怎樣幫助寶寶度過肛欲期
    ——肛欲期。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要通過糞便的保留和排除來獲得快感,所以,會出現小寶寶「排便閉口」的情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肛欲期對於寶寶的精神和生理發展非常重要,寶媽們一定要謹慎對待。,但是已經進入肛欲期的寶寶應該如何應對呢?
  • 孩子有3個「怪癖」,說明進入了肛欲期,家長再生氣也要忍為上策
    精神分析大師S.Freud發現,寶寶1-2歲之間會進入肛欲期,他們通過排洩來獲得滿足。我告訴她,你家孩子這個現象,分明就是進入了「肛欲期」,你千萬別打罵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就不好了。什麼是肛欲期?孩子有3個「怪癖」,說明進入了肛欲期隨著孩子口欲期的結束,他們需要一個新的方式來填補心理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