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01媽媽的困惑
小林今年3歲了,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每晚睡覺前,媽媽會問小林:寶寶要不要尿尿,媽媽邊說邊抱起小林,給孩子把尿。然而在前幾天,小林忽然學會發脾氣。當媽媽問小林要不要尿尿時,他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嘴裡還總是說「不要、不要」。
當時,媽媽以為小林不想小便,就沒在意。可媽媽剛轉身,小林就在床上畫了一張地圖。媽媽看到後責怪小林:「剛問你要不要尿尿,你說不要。還沒3分鐘,你就尿床了!你這孩子是咋想的?」小林聽見媽媽的指責,「哇哇」地哭了起來。然而,這還不是讓媽媽最困惑的事情。
有一天,小林在茶几上玩玩具,媽媽在沙發上玩手機。媽媽看小林玩的挺認真,就沒在意他在玩什麼。過了一會,媽媽突然聞見了一股臭味。對,像是便便的味道。媽媽第一反應是,看孩子在幹嘛。果不其然,孩子正在玩一坨便便!
小林把便便抹在玩具上、茶几上、衣服上、茶杯上。媽媽看到眼前的情景,愣在了原地,心中有一萬匹小馬奔騰而過。「天哪!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媽媽立刻喝住了小林的行為,小林有些驚慌地望著媽媽。媽媽沒等小林解釋,直接給孩子抱緊洗手間去清理。當然,小林也沒免去媽媽的一頓責罵。
其實,當孩子在2歲到3歲時,很多媽媽會遇見他們的這種情況。這些,就是孩子肛欲期的一些表現。
02什麼是寶寶肛欲期?
肛欲期是人類精神結構的第二個時期。當孩子學會獨立大小便後,還會反覆出現憋大小便的現象。在肛欲期的寶寶,會受到肛門或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放鬆帶來的體驗,從憋尿、憋大便中獲得快感。
孩子的肛欲期會在1——3歲時出現。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一般在經歷2個月左右就會結束。每個小寶寶都會有肛欲期,但並不是所有的小寶寶,會有明顯的表現。
03寶寶肛欲期有哪些表現?
1)寶寶們把便便解在褲子裡,是他們典型的表現。有的孩子在憋便便時,會躲在自己的房間、窗簾後面、門房後面,等等。
2)有些寶寶把便便解在地板上,會認真地研究。他們會很關注自己的便便,用手去感觸,甚至會給便便起一個「響亮」的名字。
3)當寶寶在憋便便時,出現了面紅、全身緊張、雙手握拳、大汗、四肢關節屈曲時,這就是他們體驗快感的一些表現。
4)頻繁地上洗手間,大小便的節奏和以往有所不同。他們有時會在1——2天上一次廁所,有時會憋更長時間。
5)寶寶也會進入性別意識階段。他們會觀察、並學習父母的性別角色。2歲以後的男寶寶則逐漸脫離對媽媽的認同,轉而認同父親。
以上這幾種表現,就是寶寶肛欲期的表現。雖然,肛欲期持續的時間不長,但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則非常重要。正確對待寶寶的肛欲期,則會讓寶寶更加健康地成長。
04家長需要正確對待寶寶肛欲期
寶寶處在肛欲期時,通過憋便便獲得快感。但是,如果家長對寶寶訓練太嚴格,或是經常責罵、恥笑寶寶,寶寶就會感到非常緊張。這樣,就會讓寶寶心裡留下陰影,嚴重者還會影響寶寶人格的發展。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度過肛欲期?
1)家長發現孩子出現肛欲期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這一過程。更不要去斥責、打罵寶寶。而是溫柔地告訴寶寶,不要將便便四處塗抹,便便中有細菌,這樣會容易得病。
2)肛欲期是寶寶發展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會讓寶寶自主掌握肛門和尿道的括約肌。家長要從心裡接受、尊重寶寶的發展階段。不可以將孩子尿褲子、玩便便當成一種談資。
3)不要隨意將肛欲期和便秘等同處理。如果家長判斷不準確,可以去醫院先進行檢查,聽從醫生的指導意見。切不可隨意給孩子吃藥,改變孩子大小便的節奏。
4)有些寶寶會很早進入早教班。這時,家長要和老師積極溝通,說明這是孩子肛欲期的表現。家長不能去指責、辱罵老師。家長要通過和老師的配合,幫助寶寶合理度過這個階段。
5)孩子處在肛欲期,會有一種特殊的心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恆,溫柔地對待。耐心的、溫柔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很順利地度過這段時期。
關注小海豚奶爸,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