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寶寶肛欲期?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家長需要正確對待

2020-12-19 小海豚的奶爸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01媽媽的困惑

小林今年3歲了,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每晚睡覺前,媽媽會問小林:寶寶要不要尿尿,媽媽邊說邊抱起小林,給孩子把尿。然而在前幾天,小林忽然學會發脾氣。當媽媽問小林要不要尿尿時,他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嘴裡還總是說「不要、不要」。

當時,媽媽以為小林不想小便,就沒在意。可媽媽剛轉身,小林就在床上畫了一張地圖。媽媽看到後責怪小林:「剛問你要不要尿尿,你說不要。還沒3分鐘,你就尿床了!你這孩子是咋想的?」小林聽見媽媽的指責,「哇哇」地哭了起來。然而,這還不是讓媽媽最困惑的事情。

有一天,小林在茶几上玩玩具,媽媽在沙發上玩手機。媽媽看小林玩的挺認真,就沒在意他在玩什麼。過了一會,媽媽突然聞見了一股臭味。對,像是便便的味道。媽媽第一反應是,看孩子在幹嘛。果不其然,孩子正在玩一坨便便!

小林把便便抹在玩具上、茶几上、衣服上、茶杯上。媽媽看到眼前的情景,愣在了原地,心中有一萬匹小馬奔騰而過。「天哪!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媽媽立刻喝住了小林的行為,小林有些驚慌地望著媽媽。媽媽沒等小林解釋,直接給孩子抱緊洗手間去清理。當然,小林也沒免去媽媽的一頓責罵。

其實,當孩子在2歲到3歲時,很多媽媽會遇見他們的這種情況。這些,就是孩子肛欲期的一些表現。

02什麼是寶寶肛欲期?

肛欲期是人類精神結構的第二個時期。當孩子學會獨立大小便後,還會反覆出現憋大小便的現象。在肛欲期的寶寶,會受到肛門或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放鬆帶來的體驗,從憋尿、憋大便中獲得快感。

孩子的肛欲期會在1——3歲時出現。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一般在經歷2個月左右就會結束。每個小寶寶都會有肛欲期,但並不是所有的小寶寶,會有明顯的表現。

03寶寶肛欲期有哪些表現?

1)寶寶們把便便解在褲子裡,是他們典型的表現。有的孩子在憋便便時,會躲在自己的房間、窗簾後面、門房後面,等等。

2)有些寶寶把便便解在地板上,會認真地研究。他們會很關注自己的便便,用手去感觸,甚至會給便便起一個「響亮」的名字。

3)當寶寶在憋便便時,出現了面紅、全身緊張、雙手握拳、大汗、四肢關節屈曲時,這就是他們體驗快感的一些表現。

4)頻繁地上洗手間,大小便的節奏和以往有所不同。他們有時會在1——2天上一次廁所,有時會憋更長時間。

5)寶寶也會進入性別意識階段。他們會觀察、並學習父母的性別角色。2歲以後的男寶寶則逐漸脫離對媽媽的認同,轉而認同父親。

以上這幾種表現,就是寶寶肛欲期的表現。雖然,肛欲期持續的時間不長,但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則非常重要。正確對待寶寶的肛欲期,則會讓寶寶更加健康地成長。

04家長需要正確對待寶寶肛欲期

寶寶處在肛欲期時,通過憋便便獲得快感。但是,如果家長對寶寶訓練太嚴格,或是經常責罵、恥笑寶寶,寶寶就會感到非常緊張。這樣,就會讓寶寶心裡留下陰影,嚴重者還會影響寶寶人格的發展。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度過肛欲期?

1)家長發現孩子出現肛欲期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這一過程。更不要去斥責、打罵寶寶。而是溫柔地告訴寶寶,不要將便便四處塗抹,便便中有細菌,這樣會容易得病。

2)肛欲期是寶寶發展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會讓寶寶自主掌握肛門和尿道的括約肌。家長要從心裡接受、尊重寶寶的發展階段。不可以將孩子尿褲子、玩便便當成一種談資。

3)不要隨意將肛欲期和便秘等同處理。如果家長判斷不準確,可以去醫院先進行檢查,聽從醫生的指導意見。切不可隨意給孩子吃藥,改變孩子大小便的節奏。

4)有些寶寶會很早進入早教班。這時,家長要和老師積極溝通,說明這是孩子肛欲期的表現。家長不能去指責、辱罵老師。家長要通過和老師的配合,幫助寶寶合理度過這個階段。

5)孩子處在肛欲期,會有一種特殊的心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恆,溫柔地對待。耐心的、溫柔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很順利地度過這段時期。

關注小海豚奶爸,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在肛欲期,寶媽的做法會影響孩子未來,注意觀察孩子這些表現
    ……類似於這樣的抱怨,在很多寶媽論壇中都有,家長別慌,其實這正是孩子「肛欲期」的正常表現。家長可以留意下面這些信號每個孩子都有肛欲期,區別在於程度深淺而已,其主要表現有——1、喜歡研究自己的排洩物,手段不局限於腳踩、手摸以及聞氣味2、家長把尿時從來不尿或者尿的很少,自己一轉身就在別的地方解決3、出現明顯的憋尿或者憋大便行為,能看出孩子就是故意的
  • 寶寶享受「憋著」的感覺?這是到了肛欲期,媽媽正確引導很重要
    寶寶的成長都是媽媽一點一點看過來的,孩子的行為也是媽媽在時刻關注的。寶寶肛欲期,媽媽正確引導很重要小雲前一陣子經常跟我研究怎樣訓練寶寶,才讓他有意識的上廁所,寶寶很聰明,學的也非常快,其實寶寶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這就要看寶媽是否能正確的引導。
  • 寶寶進入「肛欲期」有以下表現,別著急責怪,正確處理對寶寶更好
    後來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才發現,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孩子剛好處於「肛欲期」,出現不正常的行為只是孩子在這階段的特徵罷了。寶寶「肛欲期」的表現肛欲期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他認為一到三歲的寶寶處於肛欲期,是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之一。
  • 九成家長不知道,寶寶肛欲期該如何應對,別給孩子留下陰影
    但對於「肛欲期」,很多新手爸媽們就不清楚了,今天我就來帶大家了解下什麼是寶寶的「肛欲期」。在這個階段,家長該怎麼做才能引導孩子順利地度1、 什麼是「肛欲期」?肛欲期,是指寶寶通過保留糞便以取得快感的時期,一般出現在1至2歲的寶寶身上。這是訓練幼兒學習如何有規律進行排便的時期,因此對於寶寶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 寶寶進入「肛欲期」後,家長應該做哪些事情?
    有過帶娃經歷的家bai長都知道,當du寶寶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亂排便的zhi現象,不少家長為此dao非常苦惱,甚至會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批評,殊不知,如果不重視孩子該階段的身體變化,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可能會產生心理陰影。
  • 如果孩子有這四種表現,代表正處在「肛欲期」,家長切記不能打罵
    其實如果孩子有這四種表現,代表正處在「肛欲期」,家長切記不能打罵發現孩子出現憋尿或憋便狀況,明明便意來臨,小臉憋紅也不去廁所。排便次數減少,以前可能是一天一次,現在可能是2到3天一次。明明有了獨自排便的能力,卻經常排到自己的褲子裡面。對自己的便便產生興趣,拉完之後甚至還會在一旁研究。
  • 寶寶進入「肛欲期」,家長別忘做4件事,不然寶寶心理會很受傷
    有過帶娃經歷的家長都知道,當寶寶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亂排便的現象,不少家長為此非常苦惱,甚至會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批評,殊不知,如果不重視孩子該階段的身體變化,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可能會產生心理陰影。
  • 寶寶「肛欲期」,家長如臨大敵?這樣做可更好的幫助寶寶度過
    其實,這是朵朵到了肛欲期。什麼是肛欲期?寶寶肛欲期這一概念,是由精神分析大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將個體的人格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口唇期,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口欲期,第二個階段就是肛門期,即肛欲期。
  • 寶寶的「肛欲期」來臨,家長需要這樣做
    小美對此感到非常著急,她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了很多次,可是孩子的身體非常健康,並沒有生理上的疾病。相信有一部分家長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孩子不愛去廁所,即使憋不住了也不和老師家長說,寧願自己拉在褲子裡!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是很正常的,這說明他到了「肛欲期」。一、什麼是肛欲期?
  • 什麼是寶寶的肛欲期?媽媽可別小看這個問題,對寶寶很重要的
    這就要談到肛欲期了。什麼是寶寶的肛欲期?媽媽可別小看這個問題,對寶寶很重要的。一、寶寶的肛欲期肛欲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現象大概會出現孩子1歲到3歲的時候。處於肛欲期的孩子尚且年幼,沒有控制排便的意識和能力。
  • 什麼是「肛欲期」?寶寶通過排洩來獲得滿足,很喜歡研究「便便」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寶媽需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有些寶媽遇到過這樣的一個現象,寶寶經常尿褲子或者拉褲子,還對自己的便便特別感興趣,這是為什麼呢?這說明寶寶進入了「肛欲期」。
  • 寶寶總是憋尿不願如廁,寶媽先別急,了解「肛欲期」很重要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的「肛欲期」不僅僅是一種生理現象,同時也是一種心理現象的反射。那麼,孩子在經歷「肛欲期」時有哪些表現呢?1、出現排便倒退就跟萱萱一樣,有些寶寶已經學會尿尿排便要喊媽媽了,但是等到了「肛欲期」,又會拒絕喊媽媽。
  • 寶寶釋放了這些信號,可能是進入了「肛欲期」,家長還應認真對待
    導讀:寶寶釋放了這些信號,可能是進入了「肛欲期」,家長還應認真對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釋放了這些信號,可能是進入了「肛欲期」,家長還應認真對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迎來「肛欲期」,有哪些特性,如何應對才不會讓孩子留下陰影
    一般說來,「肛欲期」會出現在1-3歲的孩子身上,持續時間有長有短,在此階段,孩子的排洩習慣會發生改變,因此,家長們必須做好引導工作,才能夠幫助孩子順利渡過「肛欲期」。感到心急不已的阿蓮,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於是向寶媽群裡面的人求教,結果其他家長都告訴阿蓮,這其實是孩子進入到了「肛欲期」的表現,因此不必過於擔心。了解到這一點之後,阿蓮到晚上查找了一下應對方案,這才發現自己斥責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
  • 抓住肛欲期正確訓練孩子如廁,對孩子人格形成有深遠的積極影響
    父母帶著彼得去看了醫生,經過仔細訊後後,醫生認為彼得在肛欲期的經歷可能導致了他目前的性格。肛欲期的經歷真的會對性格有這麼大的影響嗎?兒童的肛欲期是怎樣出現的?它在孩子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平穩度肛欲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寶寶「肛欲期」,很多表現被認為是「壞習慣」,其實是新的進步期
    「肛欲期」,這期間會有一些看上去是「壞習慣」的舉動,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肛欲期」的表現1)寶寶在探索「括約肌」的感受寶寶在憋大便和排便時括約肌會受到不同的刺激面,這引起了寶寶的注意,他會想要去探索這種感受有什麼不同。
  • 寶寶有沒有進入「肛欲期」,從這3點就可看出,家長不可大意
    家長們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進入「肛欲期」呢?孩子進入肛欲期,具體會有哪些表現呢?一、寶寶進入「肛欲期」,會有這3個行為1、反覆憋尿或憋大便如果孩子在某段時間內頻繁出現憋尿、憋大便,就是進入了「肛欲期」。比如有些孩子邊玩邊憋大小便,或躲到牆角憋大小便,哪怕大人提醒該上廁所了,他們也不會去,因為他們想要找到憋不住的臨界點。
  • 寶寶總是故意憋大便?沒準是肛欲期到了,錯誤處置會給孩子留陰影
    寶寶的肛欲期是什麼?肛欲期是孩子必經的一段時期,一般從孩子一歲開始,到三歲左右結束,在這段時間中,孩子一般會表現為不願意上廁所、哭鬧、不耐煩等。Ⅱ.寶寶肛欲期有什麼表現?寶寶在肛欲期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憋大便,寶寶會蹲在媽媽看不見的角落,滿頭大汗、一動不動,沒一會,就會拉到褲子裡。
  • 寶寶「肛欲期」怪癖太多,家長以「忍」為上,處理不當易留陰影
    而且通常不是先通知,等到「作案」後才告訴家長。還有些孩子會故意憋著不上廁所,等到憋不住了偷偷地找地方排洩。更令人奇怪的是,他們不一次性拉完,而是每隔一段時間拉一次,每次還換個地方,以此滿足心理上的需求。如果孩子出現以上這樣的「怪癖」,說明很可能是「肛欲期」到了。
  • 孩子到了肛欲期,會有這些表現,家長不要慌,應該這樣做
    當小慄子媽媽跟好朋友訴苦的時候,聽自己的朋友說自己的孩子也一樣有這樣的階段,這是肛欲期孩子的正常表現,覺得自己誤會了孩子,還比較自責自己的育兒知識太薄弱了……孩子到了肛欲期會有哪些個表現憋大便,在褲子裡大便進入肛欲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