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由腎臟生成,通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體外。一般健康成人一天需排洩尿量約1000-2000ml。尿液大多呈透明或者淡黃色,可因飲水、出汗及活動量不同而出現深淺的不同變化。
當人體代謝異常或患某種疾病時,尿液顏色、量和氣味會出現特殊改變。
接下來咱們從這3個方面探討一下。
(1)紅色尿液
紅色尿液多見於血尿,血尿多見於腎結核、腎腫瘤、腎結石、泌尿道結石、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及膀胱炎等病症。
但月經期女性留尿化驗時,易將經血混人尿液內,造成假性血尿,因此月經期間暫不要化驗。此外服用酚紅、大黃等藥物或鹼性尿也會呈紅色,此為正常現象。
(2)深黃色尿液
當進水較少或出汗很多時,排尿的次數和量也會相應減少,此時尿液會呈深黃色。服用某些藥物,如維生素B會使尿液變成亮黃色服用痢特靈後可變為深黃色。服用利福平可呈桔黃色,通常情況下,上均屬正常現象。
但是如果呈深黃色像豆油一樣,並有一定的稠度,從容器倒出時易掛於容器壁上不易倒淨,震蕩後多有泡沫,稱為膽紅素尿,多見於黃膽性肝炎,急性胰腺炎,膽結石等。
(3)深茶色或醬油色尿液
這種深色度尿液主要是體內紅細胞被破壞後所致,多為血紅蛋白尿,常見於蠶豆病和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應也出現此種尿液。
(4)白色渾濁尿
通常有三類情況:
一是乳白色尿。如同牛奶一樣呈乳白色,稱為乳糜尿。乳糜尿多因淋巴管阻塞而引起,常見於絲蟲病,也可由於結核、腫瘤、胸腹部創傷引起的腎周圍淋巴循環障礙造成腎盂或輸尿管破裂,淋巴管阻塞等,而使乳糜液進入尿液所致。
二是結晶尿。有時尿液中含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物質,尿液呈白色渾濁樣,與乳糜尿色有區別。
三是膿尿或菌尿。加熱加酸均不能使渾濁消失,並尿系統伴有痛疼、尿頻、尿急等其他不適感覺的,多見於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及膀胱炎等。
(5)藍綠色尿液
多見於服用美藍、靛胭脂及消炎痛等藥物後。但是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綠膿桿菌等,為細菌尿,也可導致尿藏變為藍綠色,此為不正常現象。
氨味說明尿在體內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尿瀦留的表現;蘋果香味多見於糖尿病酸中毒或飢餓時,這種尿液常可引誘螞蟻匯聚;腐敗腥臭味常見於膀胱炎及化膿性腎盂腎炎;糞臭味常見於膀胱結腸瘻的患者。
其他當進食大蒜、蔥頭、咖啡或帶特殊氣味的藥物時,尿中也可帶有這些物質的特殊氣味。
需要注意的是,辨別尿的氣味適用於新鮮尿液。尿液放置過久後,由於細菌繁殖,尿素被分解後便產生氨味,會影響觀察效果。
前面提到過,正常成人每晝夜的尿量約1000—2000ml。尿量的多少和飲水、食物以及氣候因素等有關。
多尿分為生理性多尿和病理性多尿。
生理性多尿常見於大量飲水、寒冷刺激、飲酒、飲茶、輸液、服用利尿劑或進食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後。
病理性多尿常見於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其中糖尿病一晝夜尿量可達3000—6000ml,由於多尿失水,因此飲水也多。尿崩症特點是多尿,尿比重降低,煩渴多飲。一晝夜尿量可達4000—6000ml,甚至l0000ml,限制飲水,尿量並不減少,並能出現口渴思飲、全身乏力、頭痛等失水症狀,如給予足量飲水,症狀可暫時緩解,腎功能檢查正常。
此外,多尿還可見於腎炎時尿濃縮功能障礙及黏液性水腫、肢端肥大症、腦或脊髓腫瘤等疾病。
如果每日尿少於500毫升,就稱為少尿。少尿是一些嚴重疾病的信號。
腎臟本身的疾病。由於腎臟功的受損,使尿量減少,如急性腎、腎腫瘤、嚴重腎結核、腎功能衰等。當這類疾病引起少尿時,病情往已較嚴重。
另一種引起少尿的原因是尿路梗阻。如果不及時除去梗阻的原因,久而久之會使腎臟發生腎盂積水而
影響腎功能。
總之,當尿液出現異常的改變,一定要警惕疾病的發生,早發現、早治療,許多疾病早期治療是可以獲得滿意的預後的。
編輯:李皇后,lll666
投稿郵箱:hudi@helianhealth.com參考文獻
1.小語. 尿量太少是有病[J]. 河南科技:鄉村版, 2004, 000(011):P.42.
2.劉興娜. 尿液「色、味、量」異常對疾病的提示[J]. 中國社區醫師, 2013(39):20-21.
3.喬海英,李秋月. 觀察尿液顏色自我判斷疾病[J]. 實用醫技雜誌(3):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