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瓷碗憑什麼稱霸宣德年間的所有碗

2020-12-23 騰訊網

明清時期,御窯大放異彩。明宣德年間,明宣宗朱瞻基為史上寥寥可數擅長文藝和獻身於仁政的儒家君主,執政十年,其御瓷一項,品格超群發明極多,釉色之廣泛,裝飾之多變,皆發古未有,誠為一代絕品。而這眾多優品中,有一隻碗,被稱作是宣德碗的大王。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這「宣德碗之王」?小編今天帶大家見識一下。

先從一次拍賣講起

2017年4月,香港蘇富比為一隻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特設獨立專場,最終以約2.29億港元成交,相當於目前的半噸多黃金。此高價直逼當今青花瓷器價格紀錄保持者——2005年佳士得2.3億元拍出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大罐。此碗直徑約23釐米,為十稜菱口碗,燒制難度極大,故而又有被業內稱為「宣德碗之王」之名。

蘇富比官網對該件拍品介紹頗有詩意:「御窯大盌,陶冶之巔,妙作十瓣花式,猶若荷葉半綻未放,捧於掌間,剛中帶柔,撫之如脂,愛不釋手。外壁起伏延綿,神繪遊魚四尾,兩兩相對,嬉泳水藻池蓮之間,寄清白廉潔之德。白瓷為紙,青料作墨,妙筆揮毫,線條清勁流暢,栩栩如生,疏密得當,濃淡相宜,宣德重器,傳世孤品,獨一無二,殊為珍稀。」

此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為侈口,深壁,矮圈足。青花發色濃鬱豔麗,帶黑褐色結晶斑,釉面滿布大小氣泡,胎骨質堅細膩,器身通體呈十稜。外壁繪蓮花塘水藻,遊魚四尾,碗心青花雙圈內繪蓮花、水藻及遊魚二尾,口沿內外各飾青線一道,圈足三道,底部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柔光溫藹,潤肌浹髓,讓人不禁傾心。

御窯中的異類

這件「宣德碗之王」出於明清景德鎮御窯廠,但卻是其中的異類。我們都知道以前在明清景德鎮御窯廠內,專業畫師們所繪官瓷紋飾雖妙筆生花,卻受宮規所限,為龍紋、鳳紋,或其他象徵皇權紋飾多見,格式拘謹莊重,少了筆意趣味。而獨有一類少數派,以新式瓷器紋飾為主題,寓意喜慶且不受制式所限,作為非正式場合之用。

而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就屬於這類新式瓷器裝飾派,在此類作品之上,畫師似乎更能將其嫻熟筆法和畫功底蘊揮灑得酣暢淋漓,造就獨具魅力、靈動迷人的別樣御瓷風貌,這件魚藻紋大碗就當屬此類。魚藻紋較其他自然題材,更需畫師敏銳地寫生觀察,師法自然,才能以純熟技法再現水中魚草姿態。

碗上繪豐魚四尾,暢泳水藻池蓮之間,悠然自得,投入細賞,仿佛置身其中,可感其安、知其樂。四魚兩兩相對,一面畫鯉,一面繪鱖,各迎一魴,品種稍異。如此碗上所繪,魴魚成年後頭上多有隆起肉瘤。這些魚種,自古為中國羹食,鯉、鱖較多見於瓷器紋飾,繪魴魚者卻罕。憑空想像卻能捕捉箇中神髓,畫得遊魚自得,難能可貴。

魚藻紋屬常見中國瓷器紋飾,與蓮塘組合含「連年有餘」之吉祥寓意,體現了特有的吉祥文化。據史料記載,北宋末年,宮廷畫師劉寀擅畫魚,以魚為題之水墨作品自此開始流行,進而影響到瓷器繪畫。魚居水中,不便微察細觀,因此畫魚又較其他禽鳥更難。

此碗憑什麼稱王?

宣德一朝,瓷器名品不勝枚舉,這隻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為何能夠問鼎稱王?只因其無論紋樣、畫工、器形、尺寸,舉世無能與之相比,傳世繪相同魚藻紋之宣德碗,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兩例可比較,然而尺寸皆較小。魚藻紋雖屬常見中國瓷器飾樣,但如此十稜花口大碗,起伏之間,仿佛水光瀲灩,添繪遊魚栩栩如生,實在是一件神品。

不少收藏家們常常覺得,明代永樂、宣德瓷器總是誕生一個匪夷所思的高價,似乎沒有什麼價格體系支撐。其實,這個收藏交易體系,應當是國內市場中成熟度最高的。在藏家眼中,盤、碗相比於高足杯、瓶等立件,本身並不是特別高級。但這隻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無論工藝造型、發色紋飾都是目前市場中難得一件的宣德精品。

十稜的裝飾,製作難度很大。所用通景的繪畫方法,對後世青花瓷器紋飾的影響至深。此外,用上乘蘇麻離青料繪製的魚紋發色濃鬱,覆蓋在肥厚瑩潤的釉層之下,加之青花料暈散形成的酣暢淋漓的水墨效果,似乎有魚真的水中遊,恰到好處地體現出這隻碗的美。從藝術造詣上說,這隻碗也是不可比擬的。所以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稱王並不為過。

完美的品相和包裝

「宣德碗之王」稱王成功,在於其過硬的稀缺性。而且,與繪畫、家具等其他題材的收藏品不太相同的是,瓷器收藏對於品相的要求相當苛刻,據行家上手實物證實,此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品相幾乎完好。這也是造成競價過程中,買家放膽一搏的關鍵。近幾年市場中,達到同一等級的藝術品不算少,但是,真能讓人記住的屈指可數。

除了瓷器本身的特質,拍賣之前的幾個月,蘇富比就邀請一些重要藏家大佬去看這隻大碗。大家一上手,覺得碗不錯,之後的一切就順其自然地發生了:大家熱情洋溢地發微信、微博,拍賣行、各路媒體爭相傳播、推薦、歷史挖掘,橫、縱向的對比和各種天價預測。因此,在預展之前,甚至圖錄還沒出來之前,「宣德碗之王」已經被渲染烘託成一件明星拍品。

馬未都曾經評價過這隻價值兩億的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這碗呢,它不圓,賣了兩個多億!這碗老貴了!它是一個菱口碗,所以它不圓。這碗擱你們家吃飯,就算大碗了。在過去的文物中,這算中號。文物中的大號碗可以大到沒邊兒,最大的碗你可以進去洗澡。這宣德年間的碗怎麼這麼值錢呢?就是因為它少,又有名。

看完,大家覺得兩億多的港元花的值嗎?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瓷器,宣德青花瓷憑什麼這麼高貴?
    但最高貴的青花瓷還屬宣德青花瓷,就在去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其中一場明清御瓷專場,一個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拍出了兩億的天價。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那麼宣德青花瓷為何能獨領風騷,報價也一路走俏呢?首先宣德青花瓷就和宋畫一樣,達到了一個高峰。
  • 李成仁藏品:明宣德青花海藻紋十稜碗
    宣德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作為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自幼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深得祖父永樂皇帝的寵愛,不僅立朱瞻基為皇長孫,而且每次巡幸北徵都會帶上他,並選用翰林諸臣為其講經史、習政務、增廣見識。這使得朱瞻基後來成為一位才華出眾、能文能武的守成之君,「太平天子」。
  • 晶哥聊古玩:深度解說古玩瓷器中的瓷碗類別!
    瓷碗是敞口而深的飲食用具。碗底足的時代特徵很強,漢至隋代,以平底、假圈足為典型;唐代多為平底和璧形、環條形底足;五代以後多為圈足。器形有海棠式、鬥笠式、墩子式、雞心式、草帽式等,釉有青、白、醬、黑、黃、綠、藍、紫、紅等色,以及青花、釉裡紅、鬥彩、五彩、琺瑯彩、粉彩等彩繪裝飾。
  • 國寶檔案:老太太80元賣出的破碗,竟然成為北京博物館鎮館之寶!
    然後仔細端詳這隻碗的時候,發現這隻碗體表呈天藍色,但其中還隱藏有一些白點,跟他以前見過的文物古玩有所不同。接著他問了這位老人這個碗是幹嘛用的,老人不好意思地回答說這個碗太大吃飯用著不方便,是用來給雞餵食的。後來工作人員考慮一下,問道:那您想賣多少錢呢?
  • 明代永樂年青花纏枝花卉紋碗的特點與賞析
    明代永樂年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永樂年間的青花瓷器造型比較多樣化,而且紋飾也很優美。永樂年的青花瓷器與宣德年間的青花瓷器基本上可以代表著明代早期青花瓷類的巔峰之作。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賞析我們從此碗的細部圖觀看一下在傳統的纏枝花卉紋繪畫技巧上,它是一種花很大葉很小的風格。
  • 兩元一個的瓷碗安全嗎 如何選購陶瓷碗
    瓷碗的選擇有多種考慮因素,比如要看清楚材質的成分以及表面的做工,還要分析這些產品的環保性能。有些人看到市面上兩塊錢一個瓷磚,認為這些瓷磚非常便宜,但是不知道是否安全,那麼可以看看兩元一個的瓷碗安全嗎以及如何選購陶瓷碗,然後再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減少使用的問題。
  • 文物店花80塊收購雞食碗,看到後卻因何事令專家意外?
    一個雞肉吃碗,為何卻讓文物專家極為驚訝和震驚?你得知道,這隻雞食碗是文物商店花80元買回來的,最初甚至被極度懷疑,因為這隻雞食碗曾被一位老奶奶用來餵雞,而且那碗也不是完全無暇,還有些殘缺。有一天,北京文物商店突然來了一位衣著非常樸素的老婦人,當時她手裡揣著一個小布包,看起來裡面有什麼,來到櫃檯後,老婦人直接找到了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員,問:這裡有沒有瓷碗啊!文物商店工作人員就這樣與老婦人談話,在談話中,工作人員知道老婦人來是想買一隻碗,然後老婦人就打開布袋,把這隻瓷碗拿出來,讓文物商店工作人員看。
  • 珍貴的青花瓷 | 「大明宣德蓋碗」
    而明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國家一級文物。宣德青花胎體比永樂朝厚重,胎質精密細膩、潔白堅硬。《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歡,並且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但無論御窯廠建立與否或建立在何年,賴以瓷業為生的景德鎮,這期間不可能停止瓷業生產,尤其是已經嶄露頭角成為主要商品瓷的青花瓷的生產,更不可能停息。美國學者波普在認定出一批元青花瓷的同時,還鑑別出一批洪武時期的青花、釉裡紅瓷器。他採用的是兩頭排比的方法,即認為元至正到明永樂、宣德之間的青花瓷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青花瓷,便是洪武產品。
  • 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青花瓷
    宣德(公元1426-1435年)宣德青花和永樂青花一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生產的高峰,但宣德青花比永樂青花名聲更大,《景德鎮陶錄》卷五評價宣德青花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這大概由於人們一度對永樂青花知之甚少,而宣德青花傳世較多的緣故。由於永樂和宣德是相鄰的兩個朝代,制瓷工藝區別不明顯,過去有「永宣不分」之說。
  • 骨瓷餐具之白瓷碗系列,中餐餐具碗套裝系列
    白瓷碗使我們家庭飲食中,必不可少的容器器具。白瓷碗不僅實用而且還很美觀,尤其是在西餐具中白瓷的餐具佔絕大部分。白瓷本來就象徵著純潔乾淨,再加上骨瓷材質更讓白瓷餐具碗有種,高檔整潔的情懷。紳士虎骨瓷餐具之白瓷44頭/48頭餐具套裝顏色:乳白色材質:45%牛骨炭、26%粘土、16%長石粉、13%石英特點:加厚骨瓷,CLPA免洗潔精,潤白通透功能:適用於冰箱、洗碗機、微波爐44頭配置詳情:5英寸奧碗x10 、 4.5英寸反口碗x10
  • 明宣德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宣德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另外,宣德時期還有在青花地上留白紋飾的品種,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青花地留白龍紋渣鬥,這類品種流傳下來的極少。歐洲人仿製青花瓷:青花瓷歷史悠久,早在元代時期,裝飾精美的青花瓷就通過古道「絲綢之路」陸續遠銷地中海沿岸各國。
  • 看了央媽的國家寶藏,再了解下明朝宣德年間官窯青花瓷盤特點
    青花瓷最早產生於唐代,元代景德鎮燒制青花瓷技術日趨成熟,到明代宣德時期青花瓷在燒造技術上達到了高峰,以至於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說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樣,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如碗、盤、罐等,其中盤極雅致華貴。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宣德青花盤的基本特點。
  • 毛澤東專用瓷碗將在香港拍賣
    中新社香港6月19日電(記者 梁今)毛澤東專用瓷碗19日出現在香港,並將進行一場矚目的拍賣,估價為1000萬至1250萬元港幣。  這套名為「釉下五彩毛瓷碗」的毛澤東專用瓷碗,據稱是在毛澤東81歲生日時訂製,一共有十套,這次來香港拍賣的是其中一套。
  • 明宣德官窯青花瓷,貪玩的皇帝和他的美麗創造
    這麼寫下去,感覺自己就像郭德綱相聲裡戲謔高峰的臺詞,「這是直奔老藝術家去啊」。在臺北故宮的館藏文物中,共有瓷器兩萬五千三百一十件,與北京故宮的三十多萬件瓷器比起來並不算多,但這裡的每一件瓷器都可以稱得上是陶瓷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
  • 耿寶昌:宣德青花到代看這幾點特徵!你手中的宣德青花值幾個億?
    玩瓷器的藏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們的影響說到瓷器鑑定,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耿寶昌老先生在古瓷器鑑定這方面的成就之高,在《明清瓷器鑑定》耿老整理描繪了非常多的宣德瓷器器型介紹,看已經十分完備,但在今天更深入的研究看來,還是有不少滄海遺珠,未被選進。
  • 宣德青花瓷|三招識別宣德青花瓷,修煉成「火眼金睛」的法寶
    宣德青花瓷造型典雅、古樸,釉色晶瑩,紋飾花樣繁多,比起明代其他時期的青花瓷,宣德青花瓷可以說是頂點了,這也是中國陶瓷上的巔峰之一。根據《大明會典》的記載,宣德八年時候,朝廷一次性就下令要燒造龍鳳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的人物,青花佔據大多數。並且青花瓷不僅能夠供給宮廷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時也有大量出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