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想過一個發大財的美夢,就是在某一天,自己的爺爺從柜子裡或者哪個犄角疙瘩裡拿出一個舊的不能在舊的東西,告訴自己說:這個是我爺爺的爺爺的哪位先輩流傳下來的東西,它隱藏我們家族多少年的發展歷史,從他很小的時候就聽老人講,一定要等到自己的第幾代子孫長大後才可以傳給它。然後你就可以因為這個古董,一躍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從此過了美好的生活。
而現實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老太太來到了一家北京文物商店,從她纏了好幾圈的布袋裡拿出了一個沾滿了土的破碗,然後告訴那裡的工作人員她想把這個東西給賣了。當時那裡的工作人員看到這麼大年齡的老太太拿出的破碗先是一愣,感覺到這個碗一定價值不菲。然後仔細端詳這隻碗的時候,發現這隻碗體表呈天藍色,但其中還隱藏有一些白點,跟他以前見過的文物古玩有所不同。
接著他問了這位老人這個碗是幹嘛用的,老人不好意思地回答說這個碗太大吃飯用著不方便,是用來給雞餵食的。後來工作人員考慮一下,問道:那您想賣多少錢呢?老太太可能覺得自己拿出餵雞的破碗來賣確實有點寒磣,就說價錢的事你們看著給點就行了。後來工作人員商量了一下,拿出了80塊錢給了老人,在當時80塊錢可不算是一筆小錢了,老人拿著錢心裡很開心就走了,生怕他們會反悔的樣子。
等她走了以後,工作人員又對這隻碗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並將這隻碗用清水擦拭了個乾淨。當碗底的髒東西也被擦掉時竟然漏出了六個字:大明宣德年制。一般瓷器的落款都是在外面的底座,很少會有在裡面的。並且這幾個字筆畫清晰工整,頗有古風,極大可能就是明朝時留下來的寶貴文物。後來這位工作人員越想越覺得這隻碗非同尋常,假如是真的話,那麼這隻碗的價值就不可估量了。於是他趕緊跟領導聯繫,希望領導能派來更專業的人士進行鑑定評價。
就在當天下午這家文物店的門口就停滿了小汽車,來的人絡繹不絕。在當時中國出名的幾位瓷器專家都過來了,將這隻餵雞的瓷碗拿在手機反覆觀察研究,從這隻碗的形態、色彩再到它的製作工藝,這些專家竟都認定這是一件明朝年間景德鎮燒制的皇家瓷器!名為景德鎮窯灑藍釉缽。這種藍色中帶有白點的工藝正是這隻碗所最珍貴的地方,這種工藝就是「灑藍釉」,它在明朝時也不過經歷了10年就失傳了,中國現存的這種景德鎮窯灑藍釉缽只有3件!堪稱無價之寶!
景德鎮窯灑藍釉缽是大明年間,宣德皇帝朱瞻基下令燒制的一種瓷器,這位皇帝除了對文墨書法十分感興趣以外,對鬥蛐蛐也情有獨鍾,他還專門讓景德鎮御窯廠為其燒過鬥蛐蛐用的瓦罐。到後來時候宣德皇帝又喜歡上了擲骰子的遊戲,經常讓宮裡的妃子太監陪他一起玩。後來又下旨讓再生產出專門給他擲骰子的瓷器,因此這種碗就出現了。但是燒制灑藍釉瓷器成功率極低,因為它做工精細,成本較高,還要進行二次燒制,因此當時製造出來的並不多,在宣德皇帝駕崩以後,灑藍釉就停止燒制了,這種工藝也就失傳了。
後來因為這隻碗價值太大,當時的工作人員覺得80元實在是有些對不起這位老太太,便是經歷了這麼多年還能夠保存下來,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因為當時老太太沒有留下任何聯繫的方式,也就不了了之了。而現在這個一級國寶收藏在了首都博物館裡,成為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