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博科資訊副總裁武興兵介紹,「逆向物流」這個名詞最早是由Stock在1992年給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出的,逆向物流是與正向物流相對的物流過程以及管理,一般來說,逆向物流包括退貨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兩部分,退貨逆向物流是指下遊顧客將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退回給上遊供應商,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將最終客戶所持有的廢舊物品回收到供應鏈的各個節點企業。
逆向物流是現代企業物流系統的有效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提高顧客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經。但逆向物流作為非常規業務,會對企業常規業務帶來負面影響。如逆向物流中的退貨和召回產品,它們具有價值遞減性,即產品從消費者流向經銷商或生產商,其中產生一系列運輸、倉儲、處理等費用都會衝減回流產品的價值。
2009年,美國逆向物流委員會的專項調查表明,當年美國各企業逆向物流的成本超過了750億美元。然而,如果企業在逆向物流的過程中制定合理的退貨政策,對退貨或主動召回產品處理得當,可以極大地消除逆向物流帶來的負面影響。
江蘇黃埔將建築物拆除下來的混凝土作為道渣使用,供四車道的滬寧高速公路由南京鋪設到上海,為當地的城市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面臨電子商務的逼宮 逆向將物流何去何從
電子商務以其高效、便捷、產品信息量大等特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但與傳統市場相比,虛擬性的電子商務交易市場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極易發生由於實際物品與訂購商品不符而造成的退貨。從網絡供應商的利益看,退貨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形成了一個利益權衡問題。這一方面優惠的退貨條例是被證明了可以增加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的有力武器,促使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其商品,從而增加網絡供應商的收入;另一方面,優惠的退貨條例必然會增加退貨量和經營成本,減少網絡供貨商的收入。
2009年,美國的斯比格爾集團公司從斯比格爾當地運回了15億美元的退貨,愛得·保爾公司網上退貨高達3億美元。回退商品中斷了正常的物流,出現了反向物流,對供應鏈每個成員都是一個問題,並且要處理佔總銷量2%~50%的退貨確實是一個頭疼的商業問題,僅美國2009年,網上退貨的價值已超過331億美元,直接經濟損失達約25億~82億美元。雖然我國的專家學者已經開始意識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但是逆向物流管理的空白、物流過程中高比例的產品損壞,加上通訊系統的信息錯位所造成的逆向物流成本,估計要佔到物流總成本的25%以上。
如何建立效率與效益並重的逆向物流系統?是原始製造商自行建立還是外包給第三方公司?帶著這些疑問,筆者深入有著十幾年系統應用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博科資訊進行相關調研。
據了解,逆向物流管理可以歸結為四種模式:一是構建一體化的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實踐中,供應鏈流程往往是雙向的,既包括正向物流,也包括逆向物流,都需要經過加工、運輸、庫存和配送等環節;二是橫向結構網設立集中返品中心管理模式,集中化處理已成為逆向物流管理的主導方式;三是構建供應鏈集成的逆向物流組織模式,也就是在供應鏈的網絡內構建企業的逆向物流系統;四是引進第三方逆向物流來協助管理,第三方逆向物流已成為逆向物流發展的趨勢,隨著大型企業的腳步逐漸向邊緣地區延伸,有些銷售網絡的布局相對分散,企業不利於設立自己的返品中心對逆向物流實行集中管理。
「第三方逆向物流已成為逆向物流發展的趨勢,隨著大型企業的腳步逐漸向邊緣地區延伸,有些銷售網絡的布局相對分散,企業不利於設立自己的返品中心對逆向物流實行集中管理。」武興兵的一番話,似乎揭示了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的一般規律。
逆向物流包括退貨物流和廢棄產品回收物流,隨著國內企業對消費者滿意度關注程度的提高,退貨物流都做的比較完善。而對於產品回收物流,由於多年來人們對此方面觀念的淡薄,很少有企業重視。但是,隨著社會資源的日趨短缺和中國進入國際市場的需要,中國的製造企業不得不面臨回收物流。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從鏈端應對逆向物流
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一再談到:「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單個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整體供應鏈間的競爭,因而你在開展逆向物流業務時,也必須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出發。」
一方面,逆向物流業務涉及企業的原材料供應、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等環節,不能作為一個孤立的過程來考慮。另一方面,供應鏈上各個企業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為了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企業必須與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共享信息、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從供應鏈的範圍來構建逆向物流系統,關注整體供應鏈的效率和競爭力。
隨後就汽車回收物流論及他的看法。首先,被拆卸下來的是發動機,可用於備件的零件作為半舊件在日本國內外流通。那些賣不出去的發動機由專門人員按鐵和鋁的分類分開。然後,在汽車拆卸流水線上汽車的車座 地毯,玻璃、輪胎等被依次拆卸下來車座的外包皮料被剝下,被集中送到坐落在公司附近的車座供應商廠家。按不同的質量標準得到不同的利用;地毯被送到有專門處理能力的廠家。分出密度小的纖維類供燃料利甩密度大的塑料類經過混煉提純後作為襯墊材料來利用。車窗玻璃一般可以反覆使用被集中送到車窗供應商的工廠,進行一次生產供給。輪胎被送到橡膠廠,再利用主要有加工利用和熱利用兩種。目前,50% 的半舊輪胎被翻新利用。其餘的被有效地用於山林等的土堤柵欄及運動場上的遊戲及安全設旋。經過一系列拆卸後的汽車只剩下一個車身骨架,經衝壓後,將鐵、有色金屬、非金屬分開金屬與前面由發動機分解出的鐵和鋁一起送到冶煉廠處理。一些非可再循環材料被集中送去廢料中心,被集中拿去填埋。汽車回收物流系統,是一個涉及多行業,由多行業、多流程共同配合組成的,回收物流部門既是一個處理站,又是一個運輸點,它就像管道一樣把回收物資有序的輸送到循環的各節點中,而這些節點又可能是其他循環的起點,這樣的流程作業下,回收的廢舊物資從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原材料資源。從而被科學地循環利用。
發展逆向物流 信息技術是關鍵
逆向物流處理費用的昂貴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由於回收或退回物品的來源地和數量的不確定性,導致物流效率低、成本高;其次『許多回收物品需要進行人工檢測、判斷和處理,不能利用機械化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操作,極大地增加了人工費,回收或退回的物品在逆向物流中,會產生一系列的運輸、倉儲和其他處理作業,作業活動越多,所花費的處理成本也就越高。
發展回收物流系統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是應用信息技術。新技術和尖端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收集被回收產品的信息。對於回收物流系統,使用條碼技術使得物品管理非常簡便。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對所有產品進行追蹤,實時的產品狀況和損壞信息可以幫助物流經理理解回收物流系統的需求。
數據管理可以使企業追蹤產品在客戶之間的流動信息,同時也允許企業辨識出於回收目的的產品返回比例。這些信息將會被利用到提高產品可靠性以及識別回收物流系統中的特殊問題上。信息同樣也可以運用到提高產品供應的預測水平上去。
日本的汽車回收利用率已經高達89%。他們是如何讓汽車回收物流在循環經濟的模式下發揮這麼高的功效呢?也許從沈老闆的言談中可以參詳其中的奧秘。
作為產品回收屬於逆向物流的一部分,回收物流是指將最終顧客所持有的廢舊物品回收到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它包括五種物資流:直接再售產品流(回收→檢驗→配送),再加工產品流(回收→檢驗→再加工),再加工零部件流(回收→檢驗→分拆→再加工),報廢產品流(回收→檢驗→處理),報廢零部件流(回收→檢驗→分拆→處理)。
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使得人們不僅對環境的期望越來越高,而且對生產過程的綠色化、產品的綠色化甚至是產品使用完後的處理方式的綠色化要求也越來越高。綠色環保已成為消費者評判企業整體績效的重要標準。通過對逆向流物的監控,可以掌握逆向流物的去向和用途,及時採取措施,對逆流物進行有效及時處理,充分利用逆向流物的價值,變廢為寶,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成本,同時可以節約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開發綜合性逆向物流信息系統可以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企業的綠色形象,增加企業美譽度,同時加強消費者對企業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