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蒙文學館和林少華書房同時在中國海洋大學揭牌
今年是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5周年,10月17日,剛剛度過85歲生日,曾經的中國海大教授、文學院院長,如今的著名作家、中國海洋大學顧問、教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名譽院長王蒙回到中國海大,見證了王蒙文學館的揭牌儀式。
-
外人眼中王蒙與莫言的交往:莫逆之交惺惺相惜
我還要說,那一次本來是邀請了賈平凹一起來的,結果因為他去參加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沒來成。賈平凹是2010年秋才到的中國海洋大學並加入到海大駐校作家行列的。就在那一屆茅獎上,莫言的作品《四十一炮》也入圍,可惜沒有得獎,倒是已經是海大駐校作家的遲子建獲了獎。那天莫言在海大講完話之後,就有同學捧著他的《四十一炮》來請他籤字。那些同學肯定想不到,他們見到的,給他們籤字的莫言會是未來的諾獎得主。
-
「老部長」王蒙:86歲仍筆耕不輟的「一線勞力」
2019年9月,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前夕,本報記者當時曾在北京見過他,與那時相比,如今白頭髮似乎又略微多了一些。王蒙透露,自己現在每天都會堅持到樓下散步,此外還堅持半冷水洗澡,並且喜歡遊泳,這就是他的「長壽秘訣」。 王蒙坦言,去年疫情期間他一直想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歲數大了,也不可能去到抗疫一線,但他還是覺得要做點什麼,不讓時間虛度。
-
王蒙:我還沒到寫自傳那份上
中廣網北京6月3日消息 近日,有媒體報導,知名作家王蒙在某圖書館演講結束接受專訪時表示要出自傳,正在醞釀中。此前一直堅定表示自己不出自傳的王蒙此次改變初衷,引起讀者的關注。今日凌晨,記者聯繫到了王蒙及人民文學出版社,他們均表示,自傳的事兒純粹是杜撰。
-
[浙江書展]斯文濟世、《天下歸仁》——著名學者王蒙說《論語》
作為浙江書展之江閱讀沙龍的首場活動,王蒙、黃亞洲與李晗共同聊起了孔子和論語的話題。談到王蒙先生的這本新書,黃亞洲總結了自己閱讀後的三點最直接和鮮明的感受——「穿越、深刻、幽默」,並坦言自己是王老幾十年的粉絲,寫作也深受王蒙先生的作品影響,並為其一生筆耕不輟而深感敬佩。
-
王蒙:我們的文藝生活不能停留在段子上
從20世紀50年代的《青春萬歲》《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到改革開放後的《活動變人形》《蝴蝶》《布禮》等,到進入新世紀後的《這邊風景》及「季節」系列長篇小說……王蒙始終敏銳捕捉著時代脈搏,深刻剖析人們的內心世界。在67年的創作歷程中,王蒙寫了1800多萬字作品,出版近百部小說、散文、詩歌和學術著作,作品被譯成20多種文字,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等國家級文學大獎和多項國際性文學大獎。
-
王蒙: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
2019年9月,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前夕,本報記者當時曾在北京見過他,與那時相比,如今白頭髮似乎又略微多了一些。王蒙透露,自己現在每天都會堅持到樓下散步,此外還堅持半冷水洗澡,並且喜歡遊泳,這就是他的「長壽秘訣」。王蒙坦言,去年疫情期間他一直想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歲數大了,也不可能去到抗疫一線,但他還是覺得要做點什麼,不讓時間虛度。
-
直擊海大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到學子遠航時。記得每天讀書,靜心思考,汲取智慧;記得每天運動,強健體魄,愉悅身心;記得責任使命,發展自我,服務社會;還要記得母校海大,她是校友們的堅強後盾和精神港灣。期盼同學們做「有德性、守契約」的中國海大人,修身立德、行穩致遠。
-
在海大,定格最美青春!
入學後,參加學生社團、競選班委、大三時做班助等經歷讓我這四年的時光變得充實且滿足。感謝海大這座美麗的校園,感謝學長學姐們的熱情幫助。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有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度過最後一個學期,感到非常遺憾,但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再回海大看看。
-
王蒙:我的性格適合寫作
我在中國藝術院聽過他關於紅學的評述,也在各種不同性質的會議上領略過他的風度。不論哪種場合,王蒙的敏銳和深刻,風趣與智慧,總是平添許多歡樂的氣氛。 有評論家評價王蒙是一個很讓人意外的作家,他給讀者帶來很多清新,但對評論家來講,面對王蒙這樣的作家是十分為難的,一個是追不上,你追不著他,即使你追上了也很難定性。王蒙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
-
作家王蒙,自稱耄耋腹肌男,遭遇秒殺式愛情:就是得嘚瑟的活
嘚瑟,是不服輸,是不服老,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一種熱熱乎乎的狀態,也是對於「高齡少年」王蒙老先生的最好寫照。年齡,對於王蒙來說,只是一個數字,和幾道皺紋而已。到我這歲數,人生是往下走的,可是你儘量堅持讓他往下走的慢一點。
-
年近九旬依然書寫青春書寫愛情 來聽王蒙講一堂文學課
>書寫關於人於人生的種種依戀「我認為青春給了文學活力、熱力,還有奮鬥的內驅力,我認為文學給了青春提高、美化和興味。王蒙先生鼓勵大家要樂觀向前:「因為不會只有飛逝,不會融化得無影無蹤,因為有文學,有日子的編織,有幸福的纓絡。文學挽留了時光,文學挽留了青春,文學讓我們永遠不老!」
-
王蒙:《這邊風景》是我再也無法抵達的寫作狀態
撰文 | 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這邊風景》記錄了我39歲到47歲之間的人生,就像一條魚的中段,那個時候的我是多麼有理想,多麼真誠……雖然今天看來是一部『過時的作品』,但小說更多的是記錄了那個時期維吾爾族人的生活風貌,而且從頭到尾都是掏心窩子的認真,真情實感,這是我今天再也無法抵達的寫作狀態了。」
-
王蒙:以出世心態入世
晨報訊(記者 劉婷)昨天,著名作家王蒙在京推出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中南博集天卷獨家策劃發行的新書《莊子的奔騰》。王蒙表示差不多用了三年時間,在七十七歲高齡完成這樣三部書,「談莊享受,舞莊快活,思莊奔騰」。談起儒、道之間的關係,王蒙表示莊子書中已有高明回答,以出世的心態入世。莊子、 老子、紅樓夢、李商隱是近些年王蒙熱衷談論的話題,尤以莊子著墨最多。
-
王蒙推出新作《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
資料圖:王蒙新作《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 除了大量的文學創作外,著名作家王蒙近年來解讀老子與莊子的系列作品,曾引發讀者廣泛關注,讓人體味到從其獨特人生經歷以及豐富人生閱歷透露出的幽默與智慧前天,王蒙又推出新作《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並於北京言幾又書店與讀者交流。著名學者趙士林、錢文忠到現場助陣。三人從儒家的「仁」說開去,談及《論語》與當下社會話題。王蒙說道,《論語》是以一種道德理想主義和文化理想主義的道理來優化人心,來使這個社會能夠得到某些幫助。他還表示,文辭解釋不是他的強項,他主要從《論語》出發,對社會、人性、權力等展開評述。
-
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迎娶小20歲的嬌妻,王蒙:我敢跟年輕人們比
王蒙在婚姻上讓人非常的羨慕,有一個非常愛他的妻子,王蒙是一個閒不住的人,為了寫作,放棄安逸的生活,到新疆去,也沒有和妻子崔瑞芳商量,打電話通知給妻子的時候說:"我打算去新疆。"崔瑞芳回答得很乾脆:"你去哪,我跟到哪!"
-
從產業鏈到平臺、資金,海大集團全賦能
他笑言:「海大集團的產業扶貧模式,讓我的『野心』越來越大。」楊大叔津津樂道的,正是近年來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大集團」)推行的「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網友「勞動者」直言:「多虧這場直播,否則這次我損失大了。」汲哥的真實身份,是海大集團子公司莒南海鼎公司的服務工程師汲萬營。每一場直播,進出汲哥直播間的人數達1000人次,其中養豬戶粉絲有150人左右。
-
王蒙: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由於83歲的著名作家王蒙到場,這場關於網絡文學的對談顯得格外有趣味。此次對話代表傳統文學的是王蒙、邱華棟、大頭馬,代表網絡文學的是管平潮、亂世狂刀、瘋丟子。他們的年齡跨度從「30後」到「90後」,由於年齡的差異,他們對網絡文學的參與和體會各不相同,因此在對談開始時,主持人便讓幾位作家都講一講,自己是什麼時候接觸網絡文學的。
-
國信證券給予海大集團買入評級,熵減激發活力,進化塑造成長
國信證券給予海大集團買入評級,熵減激發活力,進化塑造成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4
-
王蒙:文學是「硬通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王蒙以自身經驗為例,他說,自己學歷有限,讀到高一就調出來到北京團市委工作了,英語也很差,但自己卻讀過大本的英語書,秘訣就是苦讀。「一本英語書如果詞彙能看懂40%,我就敢看。我一邊看,一邊查字典,一邊查字典,一邊猜。這也是一種樂趣。猜完了我再查字典,最後發現,猜對了的佔75%以上。回過頭再看一遍,對這本書的掌握就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到後來,他還翻譯過眾多國外的文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