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警惕睡眠八大「謊言」 實現假期「科學補覺」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瑞貝卡·羅賓斯(Rebecca Robbins)與其他研究人員瀏覽了超過8000個網站,以期了解人們對於睡眠的看法。之後,一組睡眠醫學專家對這些看法一一進行了闢謠或證實。以下就是他們在其中發現的一些最常見的誤解。

1. Adults need five hours or less of sleep

成年人只需要五個小時或更少的睡眠時間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Extensive evidence shows that consistently getting five hours of sleep or less greatly increases risk of adverse health consequence, like tha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early mortality. They say this myth poses the most serious risk to health from long-term sleep deficits.

大量證據表明,睡眠時間長期小於等於5小時會大大增加健康損傷的風險,比如心血管疾病和早死機率。他們還表示:由於這個流言會導致人們長期睡眠不足,因此所造成的健康風險最為嚴重。

2. Drinking alcohol before bed will help you sleep

睡前喝酒會幫助你入睡

Photo by Amadeo Valar on Unsplash

Many people think a drink before bed will help them have a good night's sleep. Robbins says, nope – it's a myth. A drink before bed may help someone fall asleep, but it dramatically affects quality of sleep. It pulls a sleeper out of REM and deeper sleep. You may still spend time sleeping, but you won’t be fully restored.

很多人認為睡前喝一杯可以幫助自己睡個好覺。但羅賓斯對此表示:這是謠言。睡前喝一杯或許可以幫助某些人入睡,但卻會顯著影響其睡眠質量。這會導致你無法進入快速眼動睡眠與深度睡眠。你可能確實花了時間睡覺,但你不會徹底恢復精神。

3. Watching television in bed helps you relax before sleep

在床上看電視可以幫助你在睡前放鬆

Photo by Joanes Andueza on Unsplash

A lot of people fall asleep in front of a TV in the bedroom, but watching television is not an optimal way to relax. Nightly news and other programming can lead to stress when we're trying to power down and can lead to insomnia, says Robbins. These devices also emit bright blue light, which tells our brain to perk up, not sleep. Avoid blue light from TV and phones and instead do things that relax you.

很多人都會在臥室裡看著電視睡著,但看電視並不是放鬆的最佳方式。羅賓斯表示,在我們打算休息時,夜間新聞及其他節目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壓力,並且會導致失眠。此外,這些設備也會發出明亮的藍光,告訴我們的大腦應該振作起來,而不是開始睡覺。我們應該避免電視和手機所發出的藍光,而去做其他令自己放鬆的事情。

4. It’s best to stay in bed and try to sleep

睡不著的時候也要躺在床上

Photo 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Many people think that if they’re having trouble falling asleep, it’s best to stay in bed and try. Unfortunately, if we stay in bed and keep trying unsuccessfully, we eventually associate our bed with insomnia. It should take about 15 minutes to fall asleep. If you’re waiting longer than that, get out of bed and change the environment. Instead, get up, do something mindless, like folding socks, and keep the lights low. Only return to bed when you feel tired.

許多人認為,睡不著的時候最好留在床上繼續嘗試。不幸的是,如果我們待在床上繼續嘗試後,還是會睡不著,最終便會將自己的床與失眠聯繫起來。你應該在15分鐘內入睡,如果你入睡的時間太長,那就下床並改變一下環境。你可以去做一些不需要動腦的事情,比如疊襪子,並保持燈光昏暗,感到疲倦時再回到床上睡覺。

5. Snoring is harmless

打鼾是無害的

Photo by Gregory Pappas on Unsplash

Snoring can be harmless, but it can also be a sign of sleep apnea, a potentially serious sleep disorder. The researchers encourage patients not to ignore loud snoring. Instead, see a doctor to rule out sleep apnea since it may lead to heart stoppages or other illnesses.

打鼾可能是無害的,但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的徵兆,這是一種潛在的嚴重睡眠障礙。研究人員鼓勵患者不要忽視自己的響亮鼾聲,而是應該去看醫生,排除睡眠呼吸暫停的可能,因為該障礙可能導致心臟停搏或其他疾病。

6. Hitting the snooze button is better than getting up right away

賴一會兒床比立即起床要好

Photo 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Most of us will be groggy from inertia when the alarm goes off, says Robbins, but forego the snooze button. Your body may go back to sleep, but it will be very light, low-quality sleep. Robbins suggests getting up and getting outside into the blue light of the day as quickly as possible.

羅賓斯表示,當鬧鐘響起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因惰性而昏昏欲睡,但請不要按下貪睡按鈕。我們的身體可能會重新入睡,但卻睡得很輕,睡眠質量也很低。羅賓斯建議起床後儘快到室外接觸自然光。

7. Your brain and body can learn to function just as well with less sleep

睡眠少的情況下,大腦和身體也會跟著調整,正常運轉

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The experts say that when sleep is decreased, self-reported levels of sleepiness increase for the first several days before starting to plateau; but reduced sleep leads to sustained drops in performance.

專家們表示,當人們的睡眠減少時,自我報告的嗜睡程度在開始前幾天會有所增加,之後便會趨於平穩,但睡眠減少會導致身體機能持續下降。

The study notes, "Further, nightshift workers, who habitually sleep fewer hours than day workers, face higher morbidity due to breast cance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than day workers." So while people may be able to 「adjust」 to less sleep and/or "circadian misalignment," they do so at the risk of serious health consequences.

該研究指出:「夜班工人通常比白班工人的睡眠時間更少,他們的乳腺癌發病率和全因死亡率均高於白班工人」。因此,雖然人們能夠「調整」自己以適應較少的睡眠時間和/或「晝夜節律失調」,但他們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後果。

8. Sleeping in on weekends is a bad idea

周末睡懶覺是不好的

Photo by Julie Johnson on Unsplash

For this one, the jury is out – the researchers admit that some myths still cause disagreement among sleep experts, and this is one of them. "Although sleeping in on weekends does disrupt the natural circadian rhythm, for people in certain professions, such as shift workers, it may be better for them to sleep in than to get fewer hours of sleep overall."

關於這一點尚無定論。研究人員承認,一些流言也會在睡眠專家之間引發分歧,這就是其中之一。「儘管在周末睡懶覺確實會擾亂自然的晝夜節律,但對於某些職業的人來說,例如輪班工作者,他們在周末睡懶覺可能會彌補一些整體睡眠時間」 。

來源:煎蛋網、treehugger

編譯:丹妮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周末補覺補的是肥肉 損的是健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的主任弗謝沃洛德·波洛茨基博士說:「周末補覺對身體起不到保護作用。這項研究的結果是,即使你在周末多睡覺,但如果接下來你還是缺覺,那麼你還是會過度進食,還是會增重。」該研究的作者、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睡眠實驗室主任小肯尼斯·賴特說:「如果周末補覺後,在工作日或上學日又連續多天睡眠不足,那麼周末補覺不能改善身體無力調節血糖的狀況。」
  • 沒睡夠補個覺還是覺得疲憊?這可能是「垃圾睡眠」
    根據醫生建議成人一天大約應有8小時睡眠才能讓舒緩疲勞,補充精力看,這一晚上不到6小時的睡眠,狀態又能好得到哪兒去呢。有的朋友會說:"雖然我晚上睡得少,但是白天有補覺啊!"這點小康可以比較確定的說,你白天補的覺,很大一部分是"垃圾睡眠"。
  • 熬夜睡眠不足,補覺能補回來嗎?睡眠質量差,可這樣調理
    生活中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有很多,睡眠質量差是一種普遍現象。有些人為了工作,熬夜加班到深夜,第2天又要早起上班,經常睡眠不足,學生也是如此,每日學習到很晚,每天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況且長時間睡眠不足,會造成 睡眠質量差,這是一個不良循環。
  • 熬夜以後在白天補覺有用嗎?
    原標題:熬夜以後在白天補覺有用嗎?   睡眠對於人體的健康是必不可缺的,科學、規律、高質量的睡眠能強身健體,消除疲勞,迅速恢復精力和體力。但是,很多人都習慣去熬夜,其實熬夜的危害是比較大的,熬夜容易疲勞、精神不振,出現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神經衰弱等問題;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
  • 睡不飽,人顯老.補覺不是越久越好!很多人還不知道
    補覺補到太陽照屁股了,反而怎麼睡都睡不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今天小意就來好好講講~ 平時為生活奔波,遇上假期,可算是能好好補一覺了。萬萬沒想到,從晚睡到早,又從早睡到晚,把腦子都睡糊塗了,感覺還是一團糟。不僅白白浪費時間,還帶來了更多的空虛感。
  • 世界睡眠日丨睡得時間長≠睡得好 補覺≠補回睡眠
    有研究顯示,睡眠時間大於7-8個小時,與痴呆相關的蛋白幾乎沒有沉積;睡眠時間介於6-7個小時之間的,與痴呆相關的蛋白沉積明顯增加;睡眠時間少於6個小時,與痴呆相關的蛋白呈幾何倍數增長。  今天,我們只關心你的睡眠,你睡得好嗎?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身心疾病科主任楊中高為你的睡眠開出良方,願你每天都能睡個好覺。
  • 飲食、補覺、健身怎樣做才完美?快收藏這份長假健康指南!
    國慶攻略 | 健康篇十一長假臨近尾聲聚會派對蜂擁而至美味狂歡根本停不下來但飲食、補覺都要注重身體健康小編這就給大家支幾招只要稍加注意假期可以變得健康又完美!補覺篇:午睡6分鐘至90分鐘各有益處許多人將不過,補覺補過頭會打亂生理時鐘,不僅不能讓你精力充沛,反而容易頭暈腦漲。
  • 怎麼補覺靠譜?做對三件事或許不用擔心睡眠
    其實熬夜並不是分幾點睡,熬夜的標準是看固定的睡眠周期和睡眠的時常是不是相對穩定。正常人的睡眠時間是六到七個小時,而且每天的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都是比較穩定的。若是每天的睡眠時間都不固定,那麼就會讓人的精神狀態不好。就比如說:今天晚上你是十二點睡覺的,早上七點左右起床的。而你次日的睡眠時間是一點,起床時間是七點。
  • 熬夜補個覺就行?假的!醒醒
    不少人認為長時間積累的勞累或缺失的覺,可通過一次性的長久睡眠進行彌補,要不再整點「食療」,提升下防禦力。  那麼,這些方法科學嗎?關於睡眠的這幾個誤區你又是否知道呢?  懟言懟語:瞅瞅你肚子上的肉,還睡得下去麼  「晚上要加班熬夜,明天補個覺就行」,缺的覺真的可以「補」回來嗎?  補覺只是通過短暫睡眠來休息大腦,如果時間過長,就會擾亂生物鐘,造成習慣性失眠。研究顯示,賴床補覺不僅延緩褪黑素的分泌,還會降低胰島素的作用,被打亂的生物鐘甚至會讓你感到更加疲勞。
  • 熬夜使人頭禿、「月半」,別迷信補覺能管用,睡多還能導致早死?!
    因此睡眠也是有節律的,睡眠太多或者太少,對身體來說,都是一種不規律。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睡眠過多是會影響到人體健康的。睡眠時間與壽命之間的關係也得到了支持。晚上熬夜白天補覺有沒有用?還有些人晚上報復性熬夜,然後白天瘋狂補覺,以為只要睡得夠多,疾病就追不上自己。其實也是錯誤的。首先,熬夜會打亂正常的「生物鐘」,從許多方面危害人體健康,導致免疫力下降,臉色黯淡,眼睛乾澀,記憶力下降等。
  • 熬夜補個覺就行?快醒醒!別信!
    不少人認為長時間積累的勞累或缺失的覺,可通過一次性的長久睡眠進行彌補,要不再整點「食療」,提升下防禦力。那麼,這些方法科學嗎?關於睡眠的這幾個誤區你又是否知道呢?睡前一杯牛奶,健康又助眠?懟言懟語:那你估計得喝一噸
  • 熬夜後補覺並不能消除傷害
    經常熬夜,娛樂過度,疲勞過度,睡眠不足,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導致抵抗力下降。本身肝不怎麼好的人,千萬不能抱有熬完夜再說的僥倖心理,等身體出了問題就晚了。儘量少熬夜,如果睡得比較晚,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幫助修復受損的肝細胞。有肝病的人連續幾天熬夜後,最好到醫院做個肝功能檢查。
  • 白天補覺,為什麼不如正常睡眠的效果好——從精氣學說談熬夜
    自然界夜晚屬陰,形成相應的波,人體進入睡眠狀態屬陰,形成相應的波,因為兩種波同屬陰,同氣相求,人與自然界,和諧共振,相互促進,相互加強,有助於人體修復細胞組織損傷,恢復精氣神,夜晚正常睡眠是在借用自然的力量幫助人體。
  • 熬夜後得抓緊補覺?若不注意這5點,難怪越補越累
    因此,要注意時間問題,在合適的時候補覺才能促進健康。2、控制睡眠時長熬夜之後想要補覺,應該控制好睡覺的時間,並非睡眠時間越長越好。很多人陷入誤區,認為熬夜睡眠時間不足,想要補覺就應該延長時間,可能白天長時間補覺,睡眠時間幾個小時,可能會日夜顛倒。
  • 周一到周五經常熬夜,周六周日補覺能補回來嗎?需要注意什麼?
    更多的時候,到了周末雙休,可能一睡就是一整天,想著把周一周五熬夜缺的覺補回來,採取這樣措施的人,在生活中還是很多的。事實上,到底能不能補回來呢?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平時經常熬夜,周末補覺能補回來嗎?
  • 睡眠影響壽命,「人不能睡三覺」,是指哪三覺?睡了會怎樣?
    無論我們的一生有多長,都要花費將近30%的時間用於睡覺上,有一個好的睡眠,對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以及身體健康都很重要。並且睡眠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著我們的壽命,有句俗話說「人不能睡三覺」,下面來跟大家談一談。「人不能睡三覺」,這個說的具體指的是哪三覺?
  • 人體有「最佳睡眠時間表」 那你真該醒醒了!
    晚上刷劇,白天補覺!快!樂!似!神!仙! 然而 國慶7天在家睡,真的能把覺補回來嗎?視頻給你答案 成年人需要每天睡夠8個小時嗎? 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擔心:完了! 專家表示,睡眠不止是長短問題,還有節律問題,人體生物鐘不能隨意打亂,延遲或提前都會影響機體內分泌、新陳代謝,而人體器官的運轉也會受到影響。感到懷疑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平時你用工作日熬夜,再用周末補覺,即使睡到中午12點,是不是仍然感覺很疲倦?
  • 月子裡睡眠少得可憐,困意連天卻睡不著,做好三點才能高效率補覺
    因此,月子裡也可能因為刀口疼痛、漲奶等原因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了也是淺層睡眠,只要孩子一哭鬧就會立刻就醒來。02月子裡睡不好覺需要調整正如前文所說,產婦坐月子就是為了更好更快地恢復身體,要是睡眠不足就不好了。
  • 【我有疑問】晚上通宵白天補覺,能補回來嗎(附熬夜小貼士)
    請問通宵熬夜後,白天補覺補得回來嗎?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希望能得到答案。 [P仔解答]    首先,P仔要告訴這位「夜貓子」朋友,熬夜絕不是一個好習慣。要知道,人的大腦通過複雜的調節機制調控人的「睡眠-覺醒」周期,並通過多種神經遞質和激素的作用對整個機體的健康產生影響。
  • 請廣大考生和家長收下這份假期安全秘訣
    在等待大學入學的漫長假期裡,不少人會選擇和朋友約飯、出門旅遊或是宅家看劇補覺。不過,今天想要提醒大家,放鬆娛樂固然不可少,但是切莫放鬆了對健康安全的警惕。這份假期健康秘訣快收下,祝大家都能享受一個平安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