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預習與複習:第1-5章 中醫外科總論部分複習

2021-02-07 扶陽中醫賴梅生博士

中醫外科學考點分析


第一章:常見著作,及其成就;明清三大流派、代表人物、代表著作

例題:

1.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外科專著是  (         )

A.《內經》          B.《五十二病方》       C. 《劉涓子鬼遺方》

D.《難經》         E.《諸病源候論》


2. 明清時期外科形成多種流派,較有影響的三本著作是  (       )

A.《外科正宗》、《外科樞要》、《外科理例》

B.《外科證治全書》、《外科全生集》、《外科啟玄》

C. 《瘍科心得集》、《外科全生集》、《外科正宗》

D.《外科全生集》、《外科理鍘》、《外科證治全書》

E.《瘍醫大全》、《外科正宗》、《醫宗金鑑》


3.我國第一部論述梅毒的專著是  (        )

A.《瘍科準繩》           B.《黴瘡秘錄》         C.《瘍醫大全》 

D.《外科正宗》           E.《外科證治全書》


4.《瘍科心得集》的作者是  (       )

A.高錦庭    B.餘聽鴻      C. 顧世澄   D. 吳師機     E. 葉天士


第二章:了解疾病的命名規則,熟悉外科基本術語   


例題:

5、以下疾病是以其傳染性命名的是  (           )

A.疫疔      B.破傷風    C. 流注    D. 爛疔    E.人中疔


6、名詞解釋:瘡瘍、根盤、順證、逆證等。


7、以下表現屬於逆證的是(      )

A.瘡瘍初起瘡頂平塌,根腳散漫,不痛不熱  

B.瘡瘍初起瘡頂高突,根腳不散,灼熱疼痛

C. 瘡瘍瘡面紅活鮮潤,新肉易生,瘡口易斂   

D.瘡瘍潰後膿綢黃白,色鮮不臭,腫消痛減

E. 瘡瘍頂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膿易腐


第三章  病因病機,掌握六淫致病的特點。4大病機:邪正盛衰,氣滯血瘀、經絡阻塞、臟腑失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多選)(         )

A.風邪致病多善行而數變;       

B.寒邪致病,皮膚顏色常不變;   

C. 痰飲既是病理產物,又往往是病因;    

D. 帶狀皰疹疼痛的病機主要是氣血凝滯或經絡阻塞;   

E.溼邪致病,病程往往較短


9. 關於痰飲瘀血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僅是病理產物          

B.既是病理產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又為病因

C.任何情況下都是病因   

D.常常痰飲單獨為病  

E.常常瘀血單獨為病


10. 下列那項不是熱邪所致皮膚病的特點:    (     )

A.皮色鮮紅,灼熱           B.糜爛、膿皰          C.作癢、疼痛

D.伴身熱口渴、便秘、尿赤、苔黃、脈數等症        

E.皮色不變,皮溫正常


11. 溼邪所致外科疾病好發於人體 (         )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上肢     E.背部



第四章   外科疾病的辨證(考核重點章節)

12.下列症狀哪項屬於陰證表現   (         )

A.高腫突起           B.根盤收束       

C.堅硬如石或柔軟如棉

D.有膿,膿質稠厚                    

E.肉芽紅活潤澤


13. 以下表現屬於陽證的有(多選)     (            )

A. 腫脹形勢高起者              B.腫脹範圍不局限,根腳散漫者   

C. 腫脹局限,根腳收束者        D. 膿液稠厚者     

E. 腫塊堅硬如石,或柔軟如綿者


14. 瘡瘍化膿時,臨床常見的疼痛性質是  (           )

A.陣發痛    B.持續痛    C.燒灼痛    D.脹裂痛    E.跳啄痛


15. 臨床常見癢症的病因是  (            )

A.風勝、溼勝、熱勝、蟲淫、血虛

B.風勝、熱勝、溼勝、陰虛、血虛

C.風勝、溼勝、熱勝、燥勝、陰虛

D.風勝、熱勝、溼勝、蟲淫、陰虛

E.風勝、溼勝、熱勝、血虛、火勝


16. 痰腫的臨床特點是  (             )

A.腫勢高突,根盤收束              

B.堅硬如石,皮色不變

C.腫勢軟如棉,或硬如饅            

D.皮緊內軟,喜怒有變

E.皮膚漫腫,其色青紫


17.     根據三部辨證法,下面治療正確的是(多選)    (             )

A.頸癰用銀翹散治療          B.腋癰用柴胡清肝湯治療

C.臍癰用黃連解毒湯治療      D.委中毒用五神湯治療

E.發頤用萆薢滲溼湯治療



第五章  治法    考試重點


18. 「託法」適用於  (        )

A.外瘍中期,正虛毒盛者     B.初期腫瘍    C. 潰瘍後期,瘡口難斂者

D. 腫瘍瘡形已成者           E. 外科非化膿性腫塊性疾病


19. 「消法」適用於   (             )

A. 外瘍中期,正虛毒盛者     B.初期腫瘍         C. 腫瘍膿已成者

D.潰瘍後期,瘡口難斂者              E.外科非化膿性腫塊性疾病


20. 「補法」適用於  (         )

A.外瘍中期,正虛毒盛者       B.初期腫瘍          

C. 潰瘍後期,瘡口難斂者       D.腫瘍瘡形已成者        

E. 外科非化膿性腫塊性疾病


21. 瘡瘍的半陰半陽證,外用藥物宜選用    (        )

A.衝和膏   B.太乙膏    C.陽和解凝膏  D.咬頭膏    E.金黃膏


22. 陰證瘡瘍外敷藥物宜首選   (         )

   A.衝和膏   B.陽和解凝膏   C.太乙膏   D.瘋油膏    E.黃連膏


23. 陽證瘡瘍外用藥物宜首選  (        )

A.紅油膏    B.衝和膏    C.金黃膏    D.瘋油膏    E.以上都不是


24. 瘡瘍的半陰半陽證,外用藥物宜選用   (       )

A.衝和膏    B.太乙膏   C.陽和解凝膏  D.咬頭膏    E.以上都不是

23. 下列哪種藥物為提膿祛腐藥   (       )

A.九一丹    B.紅靈丹    C.八寶丹    D.白降丹    E.太乙膏


25. 下列哪個不是清熱法的適應證    (          )

A.熱毒內傳之走黃內陷                 

B.藥物性皮炎皮損色紅灼熱

C.流痰初起,骨骼隱痛,漫腫不顯者     

D.局部紅、腫、熱、痛

E.流痰後期,陰虛火旺,虛熱不退者



26、名詞解釋:

(1) 箍圍藥:箍圍藥古稱敷貼,是藥粉和液體製成的糊劑,具有箍集圍聚、收束瘡毒的作用,從而促使腫瘍消散或縮小局限。1. 洗劑:水與不溶於水的粉狀藥物混合而成的一種劑型,用時要搖一搖。如爐甘石洗劑。


(2) 酊劑:酊劑是特各種不同的藥物,浸泡於酒精(乙醇)溶液內,最後傾取其藥液,即為酊劑。


(3)洗劑:洗劑又名混懸劑,是水和粉劑混合在一起的製劑,久置後一些不溶於水的藥粉沉澱於水底,使用時需振蕩搖勻。如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等。


27、論述題:

(1)何為「消法」、「託法」和「補法」?包括哪些具體治法,並請列舉一首代表方劑。


(2)如何辨膿?有那些方法?成膿後的外治法有那些?


(3)瘡瘍切開排膿的時機、切口方向、位置如何選擇?請舉例說明。


了解更多《中醫外科學》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msys2013,然後輸入「中醫外科」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我在千聊平臺的串講分享。

相關焦點

  • 中醫技能偃旗息鼓,筆試接踵而至,2020綜合筆試該如何高效複習?
    考察的內容主要包括部分疾病的定義及病因病機、重點考察疾病的分證論治,其中要求同學們能根據症狀找出證型並準確的選對方劑。要注意中醫內科的複習其實也是為實踐技能操作第一站的學習做下鋪墊,內科學掌握的程度越好技能操作的複習也越順利。針灸學—針灸學作為考試的第二大重點,可以說「兩極分化」的程度非常明顯。針灸專業的同學在複習過程中可能僅需要很少的時間,而對於非針灸專業的同學可以說是異常艱難。
  • 2018中醫綜合考研大綱發布 應重點複習哪些內容?
    1、考綱概述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指的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獨家出版,規定當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相應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  2、變化與分析  2018年中醫臨綜大綱延續了中醫考綱的一貫特點,就是穩定。
  • 2018年中醫執業筆試14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希望大家不要被吆喝吹噓的給騙了,更希望各位考友認真複習,踏實準備,不要老想著走偏門捷徑。有關複習的其他疑問請看本篇:▶ 2018中醫執業複習大提點關於此篇中醫執業14門分值分布預測的相關說明:1.下文中單元均已列出,後面「- 數值 -」表示預測的出題的分數。2.
  •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科目特點及複習攻略
    根據以往的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要求,考試的科目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診斷學基礎、傳染病學、內科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一共14個科目。
  • 2020年中醫助理筆試14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如官方指導考生手冊得知:2020分值分布為中醫四大基礎分值為140分,中醫四大經典為20分,中醫臨床分值為300分,中醫執業西醫部分為120分,倫理法規各10分,總分為600分。助理為:中醫四大基礎分值為80分,每門20分,中醫臨床分值為150分,中醫執業西醫部分為60分,倫理法規各5分,總分為300分。
  • 顧氏外科:中醫外科教父
    第三代顧伯華是顧氏外科最傑出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也是現代中醫外科學的奠基人。第四代傳人陸德銘、馬紹堯、唐漢鈞、朱培庭、陸金根、顧乃強、顧乃芬、顧乃芳等,第五代傳人曹永清、陳紅風、李詠梅、闕華發、劉勝、張靜喆等將顧氏外科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成為國家及上海市的重點學科,確立了顧氏外科在現代中醫外科學術界的領軍地位。
  • 中醫執業助理中醫外科學考點
    2、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龔慶宣,首創水銀膏治療皮膚病。  3、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 創傷外科專著,標誌外科與傷科分立  ①列證最詳,論治最精;②重視脾胃;③重視外治法和外科手術。  ①倡外科陰陽辯證,陰疽用「陽和通腠,溫補氣血」;②以消為貴,以託為畏;③創陽和湯、陽和解凝膏等。  三焦辯證運用於外科瘡瘍:上部因風溫風熱;中部因氣鬱火鬱;下部因溼火溼熱。
  • 2020年中醫執業筆試15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這裡提醒一下師承和確有專長考中醫執業/助理的,西醫內科不考,但是分值主要分配在診斷學基礎和傳染病學上。2020大改革,中醫執業增加了四大經典,如官方指導考生手冊得知:2020分值分布為中醫四大基礎分值為140分,中醫四大經典為20分,中醫臨床分值為300分,中醫執業西醫部分為120分,倫理法規各10分,總分為600分。
  • 2020中醫執考—中外考點梳理解析
    外科學的學科特點是辨病為主,重病輕證,兼顧外科的特色中醫外治法,尤其是2019年考的外科治法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很多病的外科外治法也是特色,相對於辯證內治,外治法也更加體現中醫外科學的學科特點。中醫外科學一共十二個單元,其中瘡瘍、乳房疾病、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肛門直腸疾病和其他外科疾病等屬於重點章節。
  • 考研中醫綜合完整複習策略(上)
    但具體該如何複習呢,分享一篇前輩的經驗。   中醫綜合的複習,開始是面對茫茫書海手足無措,漸漸有了經驗,時間卻已經不多。因此希望把我複習的經驗寫出來,畢竟是過來人語,希望能對諸位學弟學妹有所幫助。整本中診最難複習的部分在舌診,所以這部分要花時間。  上篇診法除了舌脈外其他部分的命題點也都很多,看真題就差不多有個脈絡了。
  •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帶你來看科目特點及複習攻略
    根據以往的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要求,考試的科目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診斷學基礎、傳染病學、內科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一共14個科目。
  • 2019年中醫執業筆試14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希望大家不要被吆喝吹噓的給騙了,更希望各位考友認真複習,踏實準備,不要老想著走偏門捷徑。有關複習的其他疑問請看本篇:關於此篇中醫執業14門分值分布預測的相關說明:1.2019年預測是根據2018年一試考試的情況來做分析預測的,具體2019年如何變化沒有確定消息。
  • 西安市中醫醫院外科韓文斌副主任醫師
    轉自:西安市中醫醫院 韓文斌 副主任醫師,畢業於陝西中醫學院,曾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血管內分泌外科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2019中醫執業—06中外考點預測解析
    這段時間的複習,尤其是外婦兒的複習,一定要分配充分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這三門是新鮮科目,每年翻車的考生除了大部分基礎不行沒把考試當回事的,就是外婦兒因為複習時間不夠導致考的很不理想的。外婦兒每個科目之間又有自己的特色。
  • 僅剩39天:中醫各科複習全指導!抓緊時間搶救你的執醫吧!
    中醫各科複習全指導中醫基礎理論:考試題目相對簡單,涉及中基的各個單元,重點集中在陰陽五行、臟腑、六淫、虛實、方劑學的考題出題點比較細,這就要求我們複習方劑時除了記全方歌,還需要重點記憶每個主治病症和方劑中藥物的君臣佐使、配伍應用。中醫內科學:主要考查各個疾病的辨證論治和病因病機。對辨證論治的考查會出現在病例題中,題目的靈活性高,病因病機考察全面,涉及證型加減的變方,複習要細,做題要總結,需要全面掌握中診、中藥、方劑的知識來全面運用。
  • 中醫外科學-規培題庫
    ,普通外科82、如果是掌蹠膿皰病,最有可能一致的是( )(E)A、皮損有水皰、丘疹、脫屑B、細菌培養陽性C、皮損有膿皰、痂皮、脫屑D、細菌培養陰性E、斑貼試驗陽性修改 替換 刪除 來源:分類體系,中醫規培,中醫外科,中醫皮膚科83、虛陷證多發生於(C)A、1候B、2~3候C、4候D、5候E、6候修改 替換 刪除 來源:分類體系,中醫規培,中醫外科,中醫外科(瘡瘍、乳腺或其他專病專科
  • 中醫主治考試如何高效複習
    針對即將開始的1月份網報的各位醫師來說,主治中級職稱考試拉開序幕,然而每天忙於工作,所以怎麼高效複習通過職稱考試是比較多的醫師朋友關心的話題。這邊小編就針對如何複習,從一些過關的醫師朋友這邊整理了一些複習技巧,希望對各位醫師朋友有幫助。
  • 考研經驗:中醫綜合複習技巧
    大家在進行中醫綜合的複習時,好多的同學都會陷入這樣一個困境:一些考生表示「背了忘記,忘記了再背」。如何才能克服這一問題成了關注的焦點。那麼今天環球青藤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考研經驗:中醫綜合複習技巧有哪些,希望能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 中醫師承考試複習技巧
    對於中醫師承考試的複習技巧,是中醫師承考試的考生們特別想要了解的問題。下面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複習中醫師承能有所幫助。一、培養應試做題策略,提升做題速度,把握好考試時限。上述有關「中醫師承考試複習技巧的內容就先介紹這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祝大家順利通過師承考試!
  • 2020中醫執考—中婦考點梳理解析
    對很多人來說,這三門是新鮮科目,每年翻車的考生除了大部分基礎不行沒把考試當回事的,就是外婦兒因為複習時間不夠導致考的很不理想的。關於中醫婦科學的學科概況:中醫婦科學的學科特點突出婦科的經帶胎產雜五大類疾病,考試特點是辯證型(簡單)和選方(新、難)為主,並且突出辯證易選方難。中醫外科的特點我在之前一篇說的是重病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