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醫執考—中婦考點梳理解析

2021-02-07 醫心醫考

()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在更新這15個系列之前,我寫了關於以下7個問題的文章

1.關於更新考點預測解析的說明

2.筆試考試時間
3.筆試改革解析
4.中醫執業及助理單元分值預測
5.模擬卷做題分數分析及分值投票
6.機考指南
7.臨考心態


具體閱讀可點擊:




今天說一下中醫執業/助理中醫婦科學的考試情況中醫執業第二天8.22下午考的第四單元分別是考中外、中婦、中兒,外婦兒的分值都是50分(以往是每門40分,第四單元加了傳染病和法規,今年外婦兒的分值增加了!),助理的話應該是第二單元,22號下午考,分值為25分。去年出現的A3型題,也在這三門臨床科目中出現,A3題型在外婦兒共9大題,一門3大題,1大題3小題,共27題。要注意各科目重點病的A3題出現。今年分值增加了,而且強調重臨床,A3題型還會有增加,預計4-5個A3題型,分值上升到12-15分。


這段時間的複習,尤其是外婦兒的複習,一定要分配充分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這三門是新鮮科目,每年翻車的考生除了大部分基礎不行沒把考試當回事的,就是外婦兒因為複習時間不夠導致考的很不理想的。


關於中醫婦科學的學科概況:中醫婦科學的學科特點突出婦科的經帶胎產雜五大類疾病,考試特點是辯證型(簡單)和選方(新、難)為主,並且突出辯證易選方難。中醫外科的特點我在之前一篇說的是重病輕證。

中醫婦科學的學科特點突出婦科經、帶、胎、產、雜五大類疾病,考試特點是辨證型和選方劑為主,並且突出辨證易選方難。中醫外科的特點我在之前一篇說的是重病輕證。婦科有點和外科完全相反,辨病概念相對容易,除了個別證型需要注意,辯證也容易,無怪乎涉及陰陽虛實寒熱的區分,但在選方卻完全是懵逼,婦科專方多,我們之前都沒有涉及過,而且不同的病相同的病證卻不同的方子,太痛苦了。


中醫婦科的證型在辨虛、實、寒、熱、瘀、痰,特點都更突出,病位不離肝、腎,所以辯證簡單。在婦科用方上,主要表現為不同病相似證要用不同的方,容易混淆,如氣虛、瘀血的證型,且婦科多數方在複習執考前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方子也要現學現背,所以整體而言選方是難點。中醫婦科學的選方比其他幾門臨床學科的選方佔比明顯多很多。中醫婦科學掌握的重點主要是疾病的定義和臨床特點,各類似病的鑑別,疾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中的症候治法和代表方,還要求掌握重點方的組成,在婦科大綱有要求,一般在考試涉及婦科方組成在1-2分,如兩地湯。不作重點掌握。


關於中醫外科學的複習策略:再談中醫婦科學如何複習,中醫婦科考試特點是辨證型(簡單)和選方劑(新、難)為主,並且突出辨證易選方難。如果要拿高分,婦科的用方要記得東西很多,婦科病主要考察章節是月經病前幾章,帶下病、妊娠病也不要忽略,婦科雜病稍多一點題。總之婦科複習起來比較困難,應該要把重心放在選方的記憶上。


舉個具體化的例子,假如4天複習好婦科,怎麼辦,好多人一翻書,這麼多東西,從哪裡開始,就玩手機去了,這樣行嗎?比如說我4天複習完中婦,我應該如何複習,沒有概念,然後複習的時候看會視頻,感覺視頻看不下去,又拿筆記出來背,背了半頁,又覺得太浪費時間,又拿出題目出來做,做了一會又覺得不太會,又轉其他的科目去了。這樣等於白白浪費了一個晚上時間,做無用功。


怎麼規劃?要心中有數,複習要提綱挈領,4天複習完中婦,我第一天把婦科的1-6,12.13.14單元,就是總論部分和後面幾個小單元不是疾病的先過完,抓住婦科特點,記住幾個重要的概念,用筆記對著視頻畫,也等於熟悉概念的過程。第二天我再規劃把大病月經病搞清楚,知道了婦科考選方,就以背病證方為主,其他的辯證送分,概念多少多少天的,過兩編就夠了,重點背病證對應方,不管是死記硬背還是橫向縱向疾病、方來對比,都可以,這些是小訣竅而已,有則更好,沒有也不用太可惜,更不能就因為難背一點就不背了。第三天重複帶胎產雜病亦是如此。第4天拿出高端班題目驗收兩三天效果,再空兩個小時,再把婦科病證方和趣記(文末會有連結)鞏固一次,就算婦科結束。


現在還有10多天考試,這一輪複習算結束,怎麼做好中醫婦科的衝刺:就是以病證方為核心,重點記憶,半天時間以歌訣+默寫證方(考操作時的方法,蓋住方默寫方,蓋住證默寫證),其他內容半天時間,以知識點串講+梳理+對照筆記為主即可。


2020年中醫婦學大綱刪除了絕經婦女骨質疏鬆症、妊娠腹痛疾病,其他的沒有變化,整體變動很小,具體變化有:


共性調整:細目要點中的定義,均改為「概述」  

具體變化: 

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辯證:「辨證要點」中增加「常用辯證方法」。 

妊娠病:刪除「細目三:妊娠腹痛」。 

婦科雜病:「盆腔炎」要點中將「急性、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改為「盆腔炎的診斷」。 

婦產科特殊檢查與常用診斷技術:「婦科特殊診斷技術」中增加「宮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 


關於2020中醫執業15門、中醫助理14門總的分值分布和中基分值情況如圖:

2020年中醫執業筆試各科目及分值分布預估

(目前預測單元分布及分值,僅供參考,最終以考試試卷為準)

2020年中醫助理筆試各科目及分值分布預估

(目前預測單元分布及分值,僅供參考,最終以考試試卷為準)

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 50分


第一單元  緒論 - 1 -
第二單元  女性生殖器官 - 2 -
第三單元  女性生殖生理 - 2 -
第四單元  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 - 1 -
第五單元  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辨證 - 2 -
第六單元  婦科疾病的治療 - 1 -
第七單元  月經病 - 16 -
第八單元  帶下病 - 4 -
第九單元  妊娠病 - 10 -
第十單元  產後病 - 6 -
第十一單元  婦科雜病 - 4 -
第十二單元  計劃生育 - 1 -
第十三單元  女性生殖功能的調節與周期性變化 - 0 -
第十四單元  婦產科特殊檢查與常用診斷技術 - 0 -                       

2020年中醫助理醫師《中醫婦科學》 25分


第一單元  女性生殖器官 - 1 -
第二單元  女性生殖生理 - 1 -
第三單元  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 - 1 -
第四單元  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辨證 - 1 -
第五單元  婦科疾病的治療 - 0 -
第六單元  月經病 - 8 -
第七單元  帶下病 - 2 -
第八單元  妊娠病 - 5 -
第九單元  產後病 - 3 -
第十單元  婦科雜病 - 2 -
第十一單元  計劃生育 - 1 -
第十二單元  婦產科特殊檢查與常用診斷技術 - 0 -                       


中醫婦科學具體展開如下,複習的核心是記病證方,我在文中所有說的辨證論治是重點都包括辨證型、治法和選方,都是重點考察的點。辨證簡單,知識點簡單。把握住選方,拿筆記對照捋一遍本文,婦科80%正確率很輕鬆。

//////////

 第一單元緒論,助理不要求,考0-1分,主要考婦科著作及時對中醫婦科發展的影響,一共7本著作,需要掌握。需要說明的是,除了婦科考著作,中內、中外、中兒不要求掌握著作、年代及著作的論點影響。 第二單元女性生殖器官,一般考0-1分左右,主要注意中醫名稱、別名對應解剖術語,如陰戶(四邊)、子門(子戶:子宮頸口)、子宮(胞宮)的位置和功能,子宮的形態和功能特性也要特別注意。 第三單元女性生殖生理一般2-4分左右。女性一生各生理期的生理特點需要了解(新生兒特殊生理和青春期的三特點)。月經的生理是重點,要注意正常月經的量色質,最容易考察月經的特殊生理現象,幾個概念包括並月、居經、避年、暗經、激經要重點掌握:並月-兩個月來潮一次;居經或季經-三個月一潮者;避年-1年一行者;暗經-終生不潮而卻能受孕者;激經或盛胎、垢胎-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經周期有少量出血而無損於胎兒。月經的產生機制掌握臟腑(肝脾腎)、經絡、胞宮和月經的關係。了解妊娠的生理現象,重點在預產期的算法(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月+9或-3,日數加7,陰曆則加14)。產褥生理主要掌握臨產先兆(何為弄胎、試胎?沒到試一試,到了弄一弄)。臨產調護六字也要掌握:睡、忍痛、慢臨盆。產褥期(產後6-8周)需要掌握惡露概念。注意新產後、產褥期、小滿月(彌月)、大滿月(百日)。哺乳期一般以8月為宜,3月加輔食。 第四單元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一般考1分左右,婦科的病因主要包括寒、溼、熱邪(六淫最容易引起婦科病)、情志因素(怒、思、恐)、生活因素、體質因素。病機注意臟腑中主要是肝、脾、腎。婦科病機考試要求的很簡單,對婦科臨床來說,大家以後學習會涉及的更深。 第五單元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辨證,本單元本身考的不多,卻是後面婦科病的診斷辨證基礎,在臨床疾病中會有具體體現,也是可以和中診聯繫密切的單元,一般在2-3分左右,包括四診和辨證要點。四診中,問診還要注意問產後的情況,望診最易出題,包括望月經,非常重要,對辨證幫助很大:(1)氣虛:經量多、色淡、質稀(2)血虛:經量少,色淡紅、質稀(3)腎陽虛:經量少,色淡暗、質稀 (4)陽盛血熱:經量多、色深紅、質稠(5)陰虛血熱:經量少,色鮮紅、質稠 (6)血熱:經量多,色深紅、質稠(7)血瘀、氣鬱:經量時多時少,色紫暗有塊;望帶下、望惡露等情況,要注意結合中診內容診斷。聞診除了中診內容外,包括婦科特殊的胎心音和帶下惡露的情況(腥臭、腐臭多感染淫邪)。脈診是四診中特點最突出的,注意月經脈、妊娠脈、臨產脈(離經脈,浮大而滑,尺脈轉急)、產後脈的不同,特別是臨產脈的情況。辯證要點,要注意妊娠病:首先要辨明是胎病抑或母病;其次要辨別胎之可安與不可安;最後結合臟腑氣血進行辨證。產後病辨證應四診八綱結合「產後三審」。 第六單元婦科疾病的治療一般考1分左右,常用的治法的內科治法中,了解不同治法對應的代表方,有可能會出代表方讓選治法。外治法中掌握不同的外治法的適應症,特別是宮腔注入(宮腔、輸卵管粘連、痛經、不孕等)、直腸導入(慢性盆腔炎、癥瘕),中藥離子導入(慢性盆腔炎、盆腔粘連)。中醫婦科急症治療中血崩證要求重點掌握。首先辨出血的部位,其次辨出血的病證。 第七單元月經病開始進入具體的疾病,本單元包括23個病(助理19個病),分值在14-18分(助理6-8分),是最重要的單元。月經先期開始到痛經為本單元重點病(也是助理的重點病)。月經病對時間的概念要把握。概述部分依然會熟知辨月經各證的具體月經表現。如下表格,和帶下等辨證表格,再認真熟悉一遍,做到辨證型無憂,也算是拿下了婦科30%左右的分數。治療原則一是重在治本調經;二是分清先病和後病的論治原則;三應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少年治腎,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月經提前或延後,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氣滯致血瘀),伴胸脅作脹 月經提前或延後,經量少,色淡暗,質稀,伴腰酸——(更多的是腎陽虛,腎氣虛) 經行或經後下腹冷痛,形寒畏冷,喜按,得熱則減;把握虛證的特點:經後,喜按 月經先期指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15天以內,連續兩個周期以上者,注意和經間期出血鑑別,分氣虛和血熱。月經後期指月經周期延後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者。辨證論治是重點,其中的血寒注意為虛金實良。月經先後無定期指月經周期或提前時或延後7天以上,連續3個周期以上者,以月經周期紊亂為特徵,注意和崩漏鑑別。月經過多主要病機是衝任不固,經血失於制約。常見的病因有氣虛、血熱、血瘀。月經過少以腎虛、血虛(源斷其流)、血瘀、痰溼(瘀阻不通)多見。經期延長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超過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淨者,以氣虛、血熱、血瘀多見。經間期出血要注意與月經先期、月經先期的鑑別。崩漏是重點病,是周期、經期、經量的同時嚴重失調,主要病機是衝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脾虛、腎虛、血熱、血瘀(虛、熱、瘀)。要注意與與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的鑑別,崩漏治療原則及塞流、澄源、復舊的含義也要重點掌握。崩漏的辨證論治要求重點掌握。閉經是指女子年逾16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後又中斷6個月以上者,治療上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瀉而通之,注意和其他閉經情況的鑑別,辨證論治是重點。痛經以「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為主要病機,辨證論治要掌握。以上疾病的辨證論治都要重點掌握,要參考婦科趣記(文末有連結),上述疾病可出到本單元的10-12分(助理5-6分)。經行乳房脹痛、經行身痛的主要病因病機是不榮則痛,不通則痛。經行頭痛常見病因有肝火、血瘀、痰溼、血虛。經行感冒常見病因有風寒、風熱、邪入少陽。經行洩瀉主要責之脾腎虛弱。經行浮腫病因病機常見的有脾腎陽虛和氣滯血瘀。經行吐衄由血熱而衝氣上逆,迫血妄行所致。經行口糜其病發於口舌,總因於熱。經行風疹塊主要病因病機是血虛、風熱。經行發熱主要責之於氣血營衛失調。經行情誌異常主要機理多由於情志內傷,肝氣鬱結,痰火內擾,遇經行氣驟變,擾動心神而致。絕經前後諸證發生的主要病機以腎虛為主,其辨證論治是重點。絕經期婦女月經停止1年及1年以上,又再次出現子宮出血,稱為經斷復來。腎精虧虛是絕經婦女骨質疏鬆症主要病因,辨證論治要求掌握。 第八單元帶下病包括帶下過多、帶下過少,一般考2-4分左右。帶下病的治療原則:帶下過多者,治療以除溼為主,帶下過少一病,治療重在滋補肝腎之陰精,佐以養血、化瘀等。概述部分掌握帶下病的證素辨證要點十分必要,和月經的證素辨證一起掌握,可以做到辨證型快速準確。赤白帶下,質稠,或帶下如膿,有臭味或腐臭難聞--(有毒,往往是帶下五色夾雜)帶下量明顯減少,甚至無帶,大多為腎精虧虛,天癸早衰,任帶虛損帶下過多的病因病機是任脈不固,帶脈失約,辨證論治分三虛一溼一熱,辨證論治選方是重點,必須掌握,必考點。帶下過少的肝腎虧損、血枯瘀阻是導致帶下過少的主要原因,辨證論治分一虧一瘀。 第九單元妊娠病一共十二個病,一般在8-10分。妊娠病的治療原則以胎元的正常與否為前提,妊娠期間用藥的注意也要求掌握。妊娠惡阻主要病機是衝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異位妊娠是本單元重點,臨床表現有停經、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及相關體徵,尿妊娠試驗、B超明確診斷。本病除了掌握辨證論治外,還要注意急症處理及手術適應證。胎漏、胎動不安也是本單元重點病,注意胎漏(無腰痛)、胎動不安(有腰痛)兩者的鑑別,分腎虛、血熱、氣血虛弱、血瘀;本病首辨胎元未殞或已殞,辨證論治是絕對重點。墮胎、小產的治療原則以下胎益母為主,若胎墮完全者應按產後處理,宜調養氣血為主。滑胎亦是本單元重點病,定義為墮胎、小產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者,辨證論治是重點。胎萎不長是由於氣血不足以榮養其胎,而致胎兒生長遲緩。子滿定義為妊娠5~6月後出現腹大異常,胸膈滿悶,甚則遍身俱腫,喘息不得臥者,鯉魚湯主之。子腫(妊娠腫脹)的子氣、皺腳、脆腳的含義要注意區分,主要發病機理是脾腎陽虛、水溼不化,或氣滯溼停,氣滯的天仙藤散是易考點。子暈(妊娠眩暈)的主要機理是陰血不足、肝陽上亢或痰濁上擾。子癇(妊娠癇證)一經確診,立即住院治療。妊娠小便淋痛的治療注意以清潤(總與熱相關)為主,不宜過於苦寒通利,以免重耗陰液,損傷胎元。妊娠小便不通治療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以補氣升提助膀胱氣化為主。 第十單元產後病包括九個病,其中產後發熱、產後身痛、產後惡露不絕是重點病,概論中幾個名詞是必考點,一定要注意掌握。本單元一般在6分左右(助理3分左右)。產後多虛多瘀是特點,婦人產後,血虧氣弱,為什麼要坐月子避風寒,寒邪極易乘虛而入,寒凝血瘀,導致一系列疾病,所以產後名方——生化湯為此而設,解決虛、瘀、寒的問題。產後三病:產後病痙、病鬱冒、大便;(《金匱》中涉及過)產後三審:先審小腹痛與不痛,次審大便通與不通,三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及飲食之多少。產後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陽;禁峻下以防亡陰;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產後血暈注意和產後鬱冒、產後痙病、產後子癇相鑑別,不要求掌握辯證論治。產後發熱的病因病機:常見的有感染邪毒、外感、血瘀或血虛。注意其診斷依據(10天內,體溫38℃以上),其辨證論治是經常考的點,感染邪熱最常考。產後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稱「兒枕痛」。主要病機是衝任、胞宮的不榮而痛和不通則痛,其原因有血虛和血瘀。產後身痛常見病因有血虛、風寒、血瘀、腎虛,注意和痺症、痿證鑑別,辨證論治要注意。產後惡露不絕的常見病因有氣虛(補)、血熱(生)、血瘀(保)。缺乳或氣血虛弱而乳汁化源不足(通乳丹),或肝鬱氣滯而乳絡不暢(下乳湧泉散)或痰濁阻滯而乳脈乳絡不暢或氣虛無力行乳引起(蒼附導痰丸合漏蘆散)。產後抑鬱主要病機是血虛或血瘀導致心神不守。產後小便不通的主要病機是膀胱氣化失司所致。產後小便淋痛主要病機是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利。 第十一單元婦科雜病是不屬經、帶、胎、產和前陰疾病範疇,而又與女性解剖、生理特點有密切關係的疾病。本單元6個病,一般分值在4分左右。癥瘕主要病因是氣滯血瘀、痰溼淤阻、腎虛血瘀,其辨證論治要重點掌握。盆腔炎注意鑑別急性盆腔炎(高熱不退,小腹部疼痛難忍)、慢性盆腔炎(下腹部疼痛,痛連腰骶,可伴有低熱起伏,易疲勞),特別注意急、慢性盆腔炎的辨證選方。不孕症(同居1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妊娠,後未避孕連續1年未再受孕者前者為原發性不孕,古稱「全不產」;後者為繼發性不孕,古稱「斷緒」)是本單元的重點,選方基本是必考內容,辨證、治法也常考。陰癢常見病因有肝經溼熱、肝腎陰虛。陰瘡主要由熱毒熾盛或寒溼凝滯,侵蝕外陰部肌膚所致。常見病因有熱毒、寒溼。陰挺(子宮脫垂,注意分度),常見病因有氣虛(補中)、腎虛(大補)。第十二單元計劃生育一般考1分左右,分避孕、流產(重點)、結紮。注意宮內節育器的放置時間(月經乾淨後3~7天)和禁忌症。流產是重點,特別注意人工流產適應症、禁忌症及併發症:人流症候群、子宮穿孔、人流不全、宮頸或頸管內口粘連、人流術後感染。掌握藥物流產的適應症。結紮術禁忌症也要作為了解。 第十三單元女性生殖功能的調節與周期性變化中一般考0-1分本單元助理不要求,特別注意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是對第二性徵影響,雄激素是對毛髮、骨骼等調節,孕激素是對孕育的影響,臨床常用測定尿中孕二醇作為診斷有無排卵的一個重要指標。注意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第十四單元婦產科特殊檢查與常用診斷技術一般考0-1分,新大綱增加了宮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注意婦科特殊診斷技術中基礎體溫測定(BBT)的意義,宮頸刮片(防癌塗片)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意義,孕酮臨床應用主要作為排卵的標準之一的意義。宮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具體在臨床中的應用。

中醫婦科的考察基本概念都在文中提及,最主要的辨證中的選方是難點,請參考文章考試的趣味歌訣,再把所有的重點病的辨證選方過一遍。要自己整理出相同證的不同病的不同方,相同方的不同病證來進行對比記憶。至於組成在1分左右,不予考慮。希望大家在過婦科解析時,除了這篇文章,還要把趣記一起過一遍,特別是重點病的歌訣,才達到知識點再捋一遍的效果。歌訣並趣記請看此文:



後續7門中醫執考考點梳理,重點解析盡請關注接下來的更新!


版權聲明:

【本文由公眾號醫心者說原創內容,作者:康康,尊重知識和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如有需求、意見或建議,請微信聯繫我們:kl732741917。

微信:kl732741917/k732741917


相關焦點

  • 2020中醫執考—針灸考點梳理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 2020中醫執考—中診考點梳理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 2020中醫執考—中兒考點梳理解析
    在更新這15個系列之前,我寫了關於以下7個問題的文章1.關於更新考點預測解析的說明2.筆試考試時間3.筆試改革解析4.中醫執業及助理單元分值預測5.模擬卷做題分數分析及分值投票中醫執業第二天8.22下午考的第四單元分別是考中外、中婦、中兒,外婦兒的分值都是50分(以往是每門40分,第四單元加了傳染病和法規,今年外婦兒的分值增加了!),助理的話應該是第二單元,22號下午考,分值為25分。
  • 2020中醫執考—中基考點梳理解析
    在更新這15個系列之前,我寫了關於以下7個問題的文章1.關於更新考點預測解析的說明2.筆試考試時間3.筆試改革解析
  • 2020中醫執考—中外考點梳理解析
    在更新這15個系列之前,我寫了關於以下7個問題的文章1.關於更新考點預測解析的說明2.筆試考試時間3.筆試改革解析4.中醫執業及助理單元分值預測5.模擬卷做題分數分析及分值投票中醫執業第二天8.22下午考的第四單元分別是考中外、中婦、中兒,外婦兒的分值都是50分(以往是每門40分,第四單元加了傳染病和法規,今年外婦兒的分值增加了!),助理的話應該是第二單元,22號下午考,分值為25分。
  • 2020中醫執考—傳染考點梳理解析
    在更新這15個系列之前,我寫了關於以下7個問題的文章1.關於更新考點預測解析的說明2.筆試考試時間3.筆試改革解析4.中醫執業及助理單元分值預測5.模擬卷做題分數分析及分值投票2018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縮減了傳染病學的分值,分值由以往的30分變成20分左右,2019年也是20分,預計2020年分值也是20分。很多人在抱怨傳染病怎麼學呀,我們以前又沒學,這也要考。這裡我們先回答,我們中醫執業為什麼要考傳染病學?
  • 2020中醫執考—中藥考點梳理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 2019中醫執業—07中婦考點預測解析
    在婦科用方上,主要表現為不同病相似證要用不同的方,容易混淆,如氣虛、瘀血的證型,且婦科多數方在複習執考前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方子也要現學現背,所以整體而言選方是難點。中醫婦科學的選方比其他幾門臨床學科的選方佔比多。
  • 2020中醫執考一試綜合考試分析簡述
    4.關於單元分布,可以參考我的【附】2020年中醫執業及助理一試綜合考試各科目及分值分布【根據考生反饋匯總】,裡面基本上還原了今年中醫執業和助理一試綜合考試的單元科目分布,分值分布情況,根據幾十個考友的認真反饋整理而成。
  • 2019中醫執業—06中外考點預測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醫執業——02中診考點預測解析
  • 懷化市中醫醫院順利召開2020年度國家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實踐...
    紅網時刻懷化7月7日訊(通訊員 蔣麗萍)為確保2020年度國家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公平、公正、規範、有序、順利進行,7月6日,在懷化市中醫醫院C區11樓多功能會議室進行了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考務培訓,懷化市衛生健康委、懷化市中醫醫院相關人員共
  • 2021中醫執考大綱變化情況說明
    一、中醫大綱的2013年變革分析說明一下我們中醫執考,歷年大綱變化情況。總而言之,這兩次大變革,其實也是分水嶺,導致了中醫類別的執考難度(靈活度)其實是增加了不少的。2013年的變化還包括知識點的系統化和細化,章節單元之間會有匯總,比如中內之前是所有的病一個一個講,2013年分開了肺系、心腦系、脾胃系等這樣的分類。還包括知識點之前的關聯繫,西醫科目疾病的增加,2013年改革是一次大改革。
  • 押題張解讀中藥 | 2021年執考趨勢及複習方向(通關必看)
    出品 | 金牌藥師網強烈建議:此文章對於2021年考生來說,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建議收藏,隨時查看。從表面上看,章節數量減少,貌似學習壓力減少了,但實際情況卻恰好相反。如果大家有認真研究過2015~2019年的真題,不難發現一個出題規律:原中藥一的八個章節,要麼富得流油,要麼窮得要飯。(譬如第二章中藥材生產與品質2分,第五章中藥質量標準和鑑定2分)。
  • 2014 執考真題精講: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昨天和大家說不要相信提前查分、
  • 2019中醫執業—02中診考點預測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2019分值的分布、四個單元具體要考的東西,目前不得而知
  • 2019中醫及中西醫執考實踐技能相關說明及答疑
    先看一下2019中醫及中西醫執考實踐技能複習備考說明,裡面主要交代三站分別考什麼的詳細內容
  • 乾貨 消化系統執考考點總結
    本文轉自「丁香園論壇執考版」,由站友「詩寫輕塵」提供,點擊「閱讀原文」參與討論。1.
  • 2020軍隊文職醫學備考:瘡瘍部分的考點及例題解析
    2020軍隊文職醫學備考:瘡瘍部分的考點及例題解析 2020-07-24 11:37:35| 福建軍轉網
  • 2020中醫助理實踐技能群打卡計劃
    2020中醫執業實踐技能複習備考在康康實踐技能筆記中有詳細說明,歷年的中醫實踐技能考試說明,第一站的操作考試是重中之重,「得第一站者過操作」。康康筆記簡介:2020年中醫類別的執業醫考試大綱及官方指導用書已經發布,和以往一直用的2016版技能大綱、2013版筆試大綱相比,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具體在筆記中都有體現。
  • 2020年中醫助理筆試14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如官方指導考生手冊得知:2020分值分布為中醫四大基礎分值為140分,中醫四大經典為20分,中醫臨床分值為300分,中醫執業西醫部分為120分,倫理法規各10分,總分為600分。助理為:中醫四大基礎分值為80分,每門20分,中醫臨床分值為150分,中醫執業西醫部分為60分,倫理法規各5分,總分為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