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麵皮摻罌粟殼 陝西男子誤食被認定「吸毒」

2021-02-07 央視新聞

  近日陝西吳起縣就發生了一起案例,26歲的當地食客劉居有,疑食用了含有罌粟殼粉的擀麵皮,尿檢呈陽性,被當地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5日處罰。

  9月23日,劉居有走出看守所的第五天,他的姨媽劉女士告訴記者,家人正準備向檢察機關控告五穀城派出所「濫用職權」,要求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還劉居有一個清白。


麵皮店老闆承認添加罌粟殼


  陝西吳起縣長城鎮一家約40平米的麵皮店,看起來並不起眼,生意卻做的風風火火。而就在20多天前,這家麵皮店相繼將一位顧客和自己的店老闆送進了看守所。

  26歲陝西吳起縣周灣鎮男子劉居有怎麼也沒想到,他疑因一碗擀麵皮背上了吸毒的罪名,被當地警方拘留了15天。店老闆張某也因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被拘留10天。


△資料圖:陝西麵皮


  據劉居有講述,9月3日中午,他到五穀城買了幾袋原油後返回,車輛行至吳靖公路圪欄溝地段,被五穀城派出所執勤民警攔停,民警將其帶回派出所調查。

  接下來的尿檢,讓劉居有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尿檢結果呈陽性,也就是說,劉居有可能吸食了毒品。劉居有告訴民警,當日他在吳起縣長城鎮上的一家名為「窯洞」麵皮店,吃了一碗擀麵皮,其餘時間未進食過任何東西。

  為了證明劉居有的清白,劉居有的家人連續4天試吃了「窯洞」麵皮店的擀麵皮。劉居有的姨媽劉女士告訴記者,侄子被拘留後,她與四五位親人於9月4日至7日連續4天吃了該店的擀麵皮後,「我們用試紙尿檢,結果呈陽性」。據劉女士透露,她們檢測用的試紙是託人從當地某派出所拿的。

  9月9日,在確認是擀麵皮的問題後,劉女士向當地長城派出所報警。據西安晚報報導,麵皮店老闆張某供認,為留住食客,在今年8月份,他花600元購買了2公斤罌粟殼,碾成粉末和調料拌在一起調製麵皮,供客人食用。張某隨即也被當地警方行政拘留10天。


所長稱誤食毒品也以吸毒論處


  據《華商報》此前報導,吳起縣公安局五穀城派出所所長馬玉斌稱,9月3日,所裡接到群眾舉報稱,有輛車私拉原油,司機涉嫌吸毒。派出所接到報警後,派民警去查獲劉居有,因為劉尿檢3次都是陽性,被認定為吸毒,所以被行政拘留15天。

  對於劉居有是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了摻有罌粟殼的擀麵皮,馬所長則認為和本案無關。「我們是依法辦案,無論是自主吸毒或者誤食毒品,公安機關均以吸毒論處,這方面法律沒有明確界定」。


△資料圖:罌粟殼


  根據我國《禁毒法》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或者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

  《治安處罰法》中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教唆、引誘、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陝西兢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建平就此則表示,當事人劉居有經三次尿檢呈陽性,客觀吸毒成立,警方認定當事人吸毒的事實是具備的;但當事人是否主動攝入毒品,警方僅依靠口供、客觀上尿檢呈陽性,判定其吸毒,程序上是存在問題的,有客觀歸罪的嫌疑。(來源:澎湃新聞)


【觀點】

光明網:吃麵皮成吸毒亟待法律完善


  在我們國家,吸毒不但是一件違法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件嚴重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事情。一個人一旦被公安機關以「吸毒罪」處理,不但要背上「吸毒者」的惡名, 而且會大大降低當事人的社會評價度,給他在求職就業,談婚論嫁等方面都帶來極大的麻煩與困擾,所以不管是法律,還是執法者,都應該慎之又慎。如果法律真的 對主動吸毒還是誤食毒品沒有明確的界定,那麼就說明法律存在滯後,存在與社會實踐脫節的一面,必須被儘快予以完善與修訂才行。如果法律對此有明確的界定, 而警方卻在執法過程中不分青紅皂白,那就是警方的責任,也應該在還當事人以清白的前提下,啟動問責機制才行。(來源:光明網 文/苑廣闊)


人民網:吃擀麵皮成「癮君子」誰之過?



  也許警方說的是事實,即「這方面法律沒有明確界定」,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就應當對界定不清的法律法規予以修改完善,做到無懈可擊。只有這樣,才能不放過一個壞蛋,也不冤枉一個好人。現在,儘管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界定,但並不影響當地警方秉公辦案,辦法就是: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關鍵是當地警方是否願意不辭辛苦,是否不怕麻煩。倘若以「這方面法律沒有明確界定」做藉口來辦案,無疑是「懶政」行為,應當打屁股。(來源:人民網 文/於文軍)


南方都市報:吃擀麵皮成吸毒不能只問結果


  對於「吸毒者」的申訴,吳起縣公安局五穀城派出所所長馬玉斌稱:「無論是自主吸毒還是誤食毒品,公安機關均以吸毒論處,這方面法律沒有明確界定。」換言之其辦案只講結果不講過程,更不會追問原因,如此辦案顯然有違法治原則。飯店老飯利慾薰心,在食品中添加違法毒品,相關部門未能及時發現和查獲,本就有失職之嫌,再讓其進入消費環節而成為受害者,無以得到補償和安慰,結果反倒被拘留,「依法辦案」的說法顯然難以立足。

  如果照此邏輯,那麼一個人被別人強制注射了毒品,豈不也要以「吸毒者」而被拘留?再進一步講,吃飯也有可能成為「吸毒者」,那麼誰還敢在外面吃飯?法律的作用是用來懲治違法犯罪,而不是對無辜受害者給予傷害。然而當地公安機關並沒有積極作為,僅憑一個「尿檢陽性」的結果,便定性為「吸毒行為」,如此漠視程序的懶政行 為,帶來對個體權利的傷害,也是對拘留權的濫用。(來源:南方都市報文/唐偉)


【警惕】

誤食怎麼辦?


  據介紹,和鴉片、海洛因相比,罌粟殼內的「有毒物質」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那可汀、罌粟鹼等30多種生物鹼。注射一針或吸食一口海洛因,就能使人很快產生興奮感。

  雖然食用罌粟殼產生的興奮感沒那麼明顯,但長期食用會出現發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犯困等症狀,嚴重時 可能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甚至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症狀。對人體肝臟、心臟有一定的毒害。並能使人體產生快感,處於一種特殊的愉悅狀態,並逐漸產 生依賴性進而成癮。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一點招攬回頭客,食客吃了這種食品,開始是「吃了還想吃」、「一吃忘不了」,產生依賴性後「不吃也得吃」。


△資料圖:辣椒粉


  其實,一部分添加了罌粟殼的食物,從外觀上可以識別。據專家介紹,完整的罌粟殼呈橢圓形或瓶狀卵形,一頭尖,另一頭呈6-14條放射狀排列的冠狀物。大多罌粟殼都已破碎成片狀,其內表面是淡黃色、微有光澤,有縱向排列呈棕黃色的假隔膜,上面密布著略微突起的棕褐色小點;外表面是黃白色、淺棕色、淡紫色交錯相隔,平滑、略有光澤,往往有人為切割的刀痕。

  更多的時候,一些不法商家通常不會把完整的罌粟殼放入湯中熬煮,而是將罌粟殼碾成粉狀,直接添加在食物中,或者將其和著香蔥、薑片等一起做調料,還有的把它與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消費者如果懷疑自己誤食,不用過度恐慌,儘量多喝水、多吃蔬菜就行。因為水能夠加快代謝,將有毒物質排洩出去,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也可以阻礙有毒物質的吸收。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本期監製丨宣明棟

主編丨許蓬

編輯丨王若璐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央視新聞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央視新聞

添加朋友→搜號碼:cctvnewscenter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喜歡此文請點讚↓

相關焦點

  • 男子吃羊雜碎後被查出吸毒 食物裡被加罌粟殼
    但面對如此結果,王先生怎麼也想不通,自己沒吸毒怎麼會被查出陽性。就在這時,王先生「因吸毒進派出所」的事情也不脛而走,看到親戚朋友投來的異樣目光,王先生十分懊惱。  「直到我看到新聞報導了吳起縣有人因吃涼皮被誤會吸毒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事可能和吃羊雜碎有關。」
  •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罌粟殼等少量毒品行為的定性
    01筆者通過分析上百例判決發現,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罌粟殼的行為,通常按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產品罪或欺騙他人吸毒罪進行處理。欺騙他人吸毒,是指明知吸食的對象是毒品而故意欺騙他人吸食。把食品中添加罌粟殼等少量毒品的行為認定為欺騙他人吸毒罪,主要出現在公安部相關規定尚未廢止的時候。
  • 警惕:羊肉粉裡加罌粟殼,遵義一男子被判終身禁止做餐飲
    終身禁止做餐飲這個在羊肉湯裡加罌粟殼的粉店老闆,栽了!2019年11月14日上午,曾有吸毒史的女子王某,前往習水縣公安機關進行常規尿檢發現,監測結果為陽性。王某堅稱,自己近期無吸毒行為。為何結果呈陽性?
  • 我有吸毒前科,吃了含有罌粟殼的火鍋,社區定期尿檢怎麼辦?
    粉絲提問您好,我有吸毒前科,目前正在社區戒毒,需要定期去尿檢,昨天在外面一個小店子吃火鍋的時候,發現裡面有罌粟殼,雖然沒有再吃了,但之前已經吃了不少,請問幾天後我去社區尿檢,會不會呈毒品陽性?怎麼辦?而我之所以跟你說需要確定,是因為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罌粟殼與草果殼,這其中還包括很多媒體記者。商家添加罌粟殼是違法害人的行為,但添加草果殼是沒問題的。罌粟果(上圖)的頂端有 6~14條呈放射狀排列的扁圓盤,裡面大量的褐色罌粟籽,底部有短柄。
  • 喝藥變吸毒?強力枇杷露內含罌粟殼,小心用不對會上癮!
    原標題:喝藥變吸毒?強力枇杷露內含罌粟殼,小心用不對會上癮! 藥水成禍水,喝藥變吸毒?止咳藥一直都被大家認為是咳嗽時止咳用的,從來沒有想過會「吸毒」。直到有一天,「大力哥」的出現... 這位「大力哥」,真名叫做趙金龍。他口中的大力其實是一種叫立健亭的鎮咳祛痰的處方藥。
  • 喝杯涼茶、下次館子就成了「吸毒」!真相能讓你驚呆下巴
    食品中摻毒品的情況有哪些?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新聞報導中屢次對這樣的事情進行報導,大多摻入食品中的多為罌粟殼、嗎啡、可待因之類的毒品,給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威脅。和吸毒相比,短期內的食用這些物質有的時候的確難以看到明顯的症狀,但長期大量食用,很有可能會產生依賴性從而進一步可以導致成癮,一旦停止食用,會感受到痛苦,可能會出現流鼻涕、打哈欠、身痛、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怎樣在外面避免誤食毒品?
  • 江蘇一飯店老闆往牛肉湯裡加罌粟殼粉獲刑6個月
    然而,「寶典配方,妙在湯中」廣告語的背後,卻是在湯中非法添加罌粟殼粉提鮮。4月13日,揚中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店老闆潘某某被判刑半年,同時罰金6000元。  通訊員 朱潔 邵倩雯 揚子晚報記者 萬凌雲  美味牛肉湯裡查出違禁物  「勁道鮮美的牛肉,鹹香可口的肉湯,Q彈爽滑的粉絲,湯裡佐上辣椒拌一拌,叫一份饃,那酸爽爽爽!」
  • 罌粟粉實體店沒有網店仍在售 私自添加可舉報
    網上搜索到的大殼香粉。   10月底,延安、榆林、寶雞等多地的麵皮、羊雜湯等風味小吃中,先後檢測出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罌粟殼成分。近日,記者在臨沂調味品批發市場上並未發現相關產品,但很多網店卻仍在銷售含有罌粟粉調味品。
  • 崑山4家餐飲店涉嫌添加罌粟殼被查處!
    崑山4家餐飲店涉嫌添加罌粟殼被查處!警惕!罌粟殼含嗎啡 久服會成癮,罌粟殼,又名「御米殼」,俗稱「米殼」。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在火鍋、麻辣燙、牛肉粉等的湯料和輔料中添加罌粟殼及其水浸物,使食物味道鮮美、香濃,也容易讓人上癮。殊不知,罌粟殼含有嗎啡等物質,易使人體產生依賴性,對人體肝臟、心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 陝西的麵皮,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陝西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地域風格和習俗。其中陝西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麵食「麵皮」就分為很多類。漢中米麵皮漢中熱麵皮,是陝西南部的漢中地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
  • 火鍋添加罌粟殼,獲刑6個月罰款7萬!
    2018年12月28日,灌南縣公安局民警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縣內餐飲行業進行檢查時發現,牛某在自己經營的火鍋店內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殼。根據灌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鑑定的檢驗報告顯示,在抽檢的樣本檢測出火鍋底料含有罌粟鹼19.2ug/Kg,那可丁69.2ug/Kg。
  • 小寶寶喝了罌粟殼水 家長土法止咳險些釀大錯
    該患兒因服用罌粟殼水而出現意識障礙。之所以服用罌粟殼水,是因為家長用土辦法為其止咳。據了解,患兒家住普定猴場鄉,僅3個月大,近期出現咳嗽,家屬用民間土辦法,用罌粟殼煎水後給患兒服用,大約喝了5毫升,隨即出現意識障礙,被急送醫院救治。在搶救過程中,患兒出現口唇發紺、SPO2下降等缺氧症狀,病情危急,經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積極搶救後,現患兒神志清醒,目前,已轉回兒科繼續治療。
  • 罌粟粉是什麼,有什麼危害?
    可是16日一早,一篇【廈門火鍋添加罌粟粉成慣例 損害內臟還會上癮】的報導驚呆了眾食客。根據記者連日對廈門火鍋業市場進行暗訪,發現有店家公開售賣辣椒精、火鍋紅、一滴香和飄香劑,並聲稱廈門火鍋沒有一家不加這些添加劑。同時,據記者測算,大概只要三五元的成本,就能做成一份大骨鴛鴦鍋。罌粟可是製取毒品的原料,罌粟粉也是一樣的吧。還有其他各種的添加劑,這叫人怎麼敢吃呀!
  • 牛肉湯裡加罌粟殼提鮮?
    來源:新民晚報為了給食物提鮮增味,寶山區顧村鎮一牛肉湯店老闆顧某,在其熬製的牛肉湯裡添加罌粟殼,被人舉報。近日,寶山區檢察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其提起公訴。快吃完時,他突然想到利用網購的罌粟測試卡對湯料試一下,沒想到結果居然顯示含有嗎啡成分。小孫當即前往劉行市場監督管理所舉報。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對牛肉湯店進行徹查。這家主營牛肉麵、牛肉粉絲湯的小店由顧某夫妻共同打理,顧某負責採購和熬製湯料,其妻幫忙打下手。
  • 這些止咳藥含罌粟殼,請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含罌粟殼的止咳藥意味著什麼? 罌粟殼中的生物鹼與腦神經有很強的親和力,孩子經常吃含罌粟殼的止咳藥容易上癮,這和經常抽「大煙」上癮很類似。 雖說罌粟殼中的生物鹼含量較少,但是孩子經常吃含罌粟殼的止咳藥,它的毒性會在體內蓄積,從而造成慢性中毒,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 為拉回頭客 餐館老闆辣椒油裡加罌粟殼獲刑半年
    為了改善米線的口感,吸引更多的顧客,嶗山一家米線店老闆李某竟然往辣椒油裡添加罌粟殼。在接到市民舉報後,嶗山食藥、公安聯手行動,當場在店裡查獲了154個罌粟殼。近日,米線店老闆李某因觸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嶗山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1.5萬元。
  • 湯包館老鴨粉絲湯內摻罌粟殼 店主獲刑1年6個月
    經鑑定,自製面滷、麵湯和老鴨粉絲湯中均含有罌粟鹼、嗎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因等有毒、有害成分。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陶某在食品的加工、銷售過程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應依法予以懲處。鑑於陶某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依法從輕處罰。  一審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陶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二萬元。
  • 「以案釋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警惕!引誘他人吸毒,損人不利己
    引誘、教唆都屬於在他人並無吸食、注射毒品意願的情況下,通過向他人宣揚吸食、注射毒品後的感受、傳授或示範吸毒方法、技巧以及利用金錢、物質等進行誘惑的方法,引起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意願或者願望的行為。至於被引誘、教唆、欺騙吸食毒品的人,無論是否因此成癮,亦並非認定構成本罪的必要條件。在上述案例中,左某本沒有吸食毒品的意願,但夏某、唐某、李某通過宣揚毒品功效、傳授吸食方法等手段,引起左某產生吸食毒品的意願,並實施了吸食毒品的行為,符合引誘他人吸毒罪的構成要件。最終,夏某、唐某、李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