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產前篩查爭議持續 華大基因再次回應質疑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無創產前篩查爭議持續 華大基因再次回應質疑)

9月25日晚,華大基因發布《關於網絡傳聞的說明公告》稱,公司注意到新浪微博某個人用戶再次發布的相關信息,涉及惡劣傳播上市公司的不實信息。

華大基因的「舉報門」再次被拉回公眾視野。最近幾個月,圍繞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華大基因的爭議,歷經了幾輪討論,「無創產前篩查」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今年6月,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昌健」)的王德明寫了《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回爐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一文,將事件推至風口浪尖。

9月23日,其再次在微博上舉報華大基因非法行醫,針對其無創篩查假陽性提出質疑。9月24日,其指責華大方面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並曬出工程例會會議紀要,顯示有幾筆數千萬不等的延付幾十天的工程款項。對此,華大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應稱,屬於正常工程管理,有一定的支付周期。

再次回應舉報

華大基因9月25日晚發布《關於網絡傳聞的說明公告》稱,華大基因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機構均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取得了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驗收合格證書,檢測所用設備、試劑和數據分析軟體均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註冊,從事檢測的實驗室人員均獲得臨床基因擴增檢驗技術培訓合格證書。華大基因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不存在非法行醫行為。

根據王德明的說法,華大基因檢測陽性率為1/164,而國家衛計委統計的權威數據顯示,唐氏症候群陽性率1/800-1/1000,華大基因檢測陽性率約超出正常值5倍以上,存在大範圍「錯殺」嬰兒的狀況。華大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該引用數據存在片面引用、惡意曲解的情況。

舉報人王德明於9月26日凌晨回應記者稱,數據來源於此前華大方面發布的官方推送數據的推算。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NIFTY)是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並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的風險率。該技術具有準確、無創、安全、早期和規範的特點,目前主要用於檢測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和13-三體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

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無創產前篩查屬於「篩查」而非「診斷」,並不能代替現在的羊水穿刺、臍血穿刺的診斷標準。

同時,華大方面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針對「舉報門」事件,已經發起了兩起訴訟。

這兩起訴訟分別是:華大集團已在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對南京昌健及王德明提起侵犯名譽權之訴,以及華大研究院在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對南京昌健提起不正當競爭之訴。華大方面認為,被告方存在濫用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公司名稱的侵權行為,目前訴訟延期至10月23日開庭。而原定於9月17日開庭的華大集團訴南京昌健及王德明侵犯名譽權一案,也因「山竹」颱風取消,延期開庭。

同時,王德明和周佳(王德明的妻子)作為南京昌健的總經理和法人代表,也對華大集團提起了名譽侵權訴訟。

但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顯示,南京昌健訴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侵犯名譽權案件中止,正等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訴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案審理結果。

到底會不會「錯殺」?

不久前,一篇在微信公眾號上廣為流傳的文章,質疑了無創產前篩查的準確性,其指出一個案例,一位產婦選擇華大無創DNA檢查,結果顯示「低風險」,產婦又放棄或忽視了四次其它產前檢測(唐篩、超聲、穿刺),最後生出了一名伴隨著「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症候群」等一系列缺陷的孩子。

華大方面此前對記者表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能夠檢查的範圍是三種染色體的「三體」情況,即比正常的一對染色體多出一條,而此案例具有特殊性是「染色體長臂缺失」,即有一條染色體丟了結構,並非處於檢測範疇。

該案例指向的是,篩查的「假陰性」(未能篩查出患兒,造成患兒誕生),而王德明此次舉報內容指向假陽性(錯判患兒,造成嬰兒無故被流產)。

針對質疑,華大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應稱,華大基因依照2016年國家衛健委(原衛計委)發布的《衛計委關於規範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知情同意書中已明確檢測的適用範圍,強調慎用人群、禁用人群,不存在文中所說的超範圍濫用情況。

華大方面認為,上述公眾號文章的數據存在片面引用,惡意曲解的情況。其對記者表示,原文中引用數據來源於華大基因2018年7月發表的《華大基因致孕媽媽們的一封信》一文。文中明確指出1.9萬為檢出21三體、18三體以及13三體的合計染色體異常數,而並非文中所說的唐氏症候群(21三體)的陽性檢出數。因此,依照此錯誤數據所計算出的所謂發病率也並不正確。

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華大基因共檢測樣本數313萬,檢出21三體陽性1.54萬,按照文中邏輯計算出對應的概率為1/203。因為無創早期僅在高風險人群開展,根據文獻報導,母親35歲唐氏的發病率為1/290,40歲高達1/100,高風險人群較普通人群具有更高的唐氏發病率,而華大基因有部分數據來源於早期高風險人群積累。

針對「錯殺質疑」,華大基因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已經在報告中明確指出無創高風險結果需通過產前診斷進一步確診。所有無創檢出高風險的孕婦,都應該進行產前診斷。

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產前診斷科的一位醫生9月25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對嬰兒「錯殺」的說法略有誇張,因為無論其結果如何,醫生對是否流產,還是會建議做出穿刺的診斷之後再做決定。

基因產業從進入公眾視線到被資本熱炒,再到行業龍頭企業深陷泥沼,經歷猶如坐過山車。但基因測序市場前景仍被看好,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近70億美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超過120億美元。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發展也很迅速,2016年中國市場規模約為54億元,預計2020年突破百億。作為新興技術,基因測序具備自身獨特的優勢,但仍處於發展階段,需要不斷成熟優化。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韓玉坤_NBJ11142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回應質疑: 「無創產檢並沒有被濫用」
    華大基因回應質疑: 「無創產檢並沒有被濫用」 2018-08-028月1日,針對近期所受到的一些質疑,華大集團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回應社會關注,該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表示。  朱巖梅介紹,中國每年1600萬新生兒中,約有2.6萬「唐氏兒」出生,政府每年用在「唐氏兒」醫療和救濟的費用大約在82億元。
  • 華大基因飽受爭議 無創DNA檢測不應受傷
    點擊查看 華大基因近期麻煩不斷。湖南長沙一名孕婦經無創產前篩查之後生下問題男嬰,華大基因受到廣泛質疑。華大基因母公司華大集團8月1日再次召開媒體說明會,董事會秘書徐茜對此進一步回應稱,湖南產婦案例中「華大漏檢」的說法存在概念性錯誤,實際上該案例並不在華大的無創產前檢測範圍之內,因此也不存在對對方賠償的說法。華大基因: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處於風口浪尖的華大基因受到的質疑頗多,有質疑就有反駁,一場場論戰,相當精彩。
  • 華大基因回應「缺陷寶寶」:該案例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範圍
    連續幾日發酵後,華大基因對無創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公開辯護,並披露數據證明其高準確性。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在產前曾做華大無創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引發熱議。
  • 華大基因回應報導《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輿論發酵12個小時之後,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澄清公告。華大基因稱,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直被明確定位為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適用人 群僅限於適合做唐氏篩查的人群,如果檢測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檢測結果雖為低 風險但檢測後出現產前診斷指徵還需要後續的產前診斷。
  • 5毫升血引發的產檢淚水:無創DNA篩查失靈?華大基因喊冤
    華大基因13日最新回應表示,該案例並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範圍,但也承認,70名染色體異常嬰兒意外降生。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實際上,醫學界對於無創DNA檢查的風險提醒、過度運用的質疑一直存在,不止是華大基因,整個行業都如此,只是沒有像這一次被大眾廣泛關注。
  • 華大基因:子公司中標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篩查項目檢測服務項目
    摘要 【華大基因:子公司中標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篩查項目檢測服務項目】華大基因(300676)12月25日晚公告,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近日收到《中標通知書》,確認深圳臨檢為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2023年度全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篩查項目檢測服務項目的中標單位
  • 華大醫學無創產前基因篩查升級
    南方日報訊(記者/馬芳)華大基因旗下華大醫學9月18日宣布,19日起將在其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產品
  • 華大基因開盤跌停 無創DNA檢測等多個問題遭受質疑
    華大基因開盤跌停 無創DNA檢測等多個問題遭受質疑  Evelyn Zhang • 2018-07-16 14:17:53 來源:前瞻網
  • 華大回應《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輿論發酵12個小時之後,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澄清公告。華大基因稱,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直被明確定位為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適用人 群僅限於適合做唐氏篩查的人群,如果檢測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檢測結果雖為低 風險但檢測後出現產前診斷指徵還需要後續的產前診斷。
  • 華大基因回應多項質疑
    8月1日,華大集團在深圳市舉辦第二期媒體開放日活動。針對近來外界關注的產檢風波、高層跳槽碧桂園、炒地等熱點話題,華大方面作出進一步回應。  「華大漏檢」有概念性錯誤  日前,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際網路不斷發酵,矛頭直指華大基因。
  • 被「癌變」質疑的華大基因又將迎來這個關口
    忙著回應「癌變」質疑的華大基因又將迎來這個關口 摘要 【超200億元市值解禁!忙著回應「癌變」質疑的華大基因又將迎來這個關口】7月13日,虎嗅網刊發了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NIPT,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以及相關業務提出質疑,將華大基因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1.4億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7月3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醫檢」)成為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項目的中標單位,中標項目總預算為1.4億元。河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35萬人受益河北省政府採購網發布的中標公告顯示,河北省自今年4月1日啟動實施孕婦無創產前篩查項目,為轄區內孕婦(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每孕期免費提供一次產前基因篩查(或唐氏血清學篩查),檢測適宜孕周為12周-22+6周。
  • 華大基因宣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突破400萬例
    3月21日,正值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對外宣布,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16周-孕18周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 華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_首頁業界動態_親子首頁_太平洋親子網
    該方法最佳檢測時間為孕早、中期,具有無創取樣、無流產風險、高靈敏度,準確性高的特點。「華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享有深圳市政府專項補貼,特惠價880元。  「華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網上預約網址。  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獲得16國專利授權  華大基因自主研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NIFTY®)獲得歐洲專利局授予發明專利,在英國、比利時、西班牙、斯諾文尼亞、匈牙利、瑞典、土耳其、瑞士、義大利,法國、丹麥、德國、捷克、波蘭、羅馬尼亞15個成員國生效。
  • 洗冤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測未被濫用,研發成果相繼出爐
    7月13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並討論。作者以湖南家庭的遭遇為例,質疑以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準確性。華大基因是否真的存在過失?而在出生前,產婦曾通過華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低風險」。
  • 華大基因推出無創產前檢測技術(NIPT),市場前景廣闊
    華大基因推出無創產前檢測技術(NIPT),市場前景廣闊 2014-07-08 21:14
  • 「華大癌變」後續:華大基因一夜蒸發41億
    華大基因對此回應信息不實,雙方將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13日,《華大癌變》,再次將華大基因送上風口浪尖。據該文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華大癌變》藉此事件列舉了華大基因的「三宗罪」。第一,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宣稱「準確率達99.9%」,但實際結果並不是這樣。
  • 華大基因無創產前檢測遭質疑,孕媽口述背後商業鏈條
    今日虎嗅網發布《華大癌變》一文,將基因檢測的風險放大到公眾面前,據報導,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無創產前DNA檢測未能幫用戶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許多孕媽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兒童。 虎嗅網報導指出,因受高商業利潤驅動,華大基因及其代表的無創產前DNA篩查行業本身,訴諸孕婦「恐懼」,撬動整個醫療行業一起,逐漸放棄了一些傳統篩查方法,比如唐篩、超聲、羊水穿刺等,最終醞釀出悲劇。 華大基因CEO尹燁今日回應騰訊《一線》稱,「《華大癌變》一文中引用的案例較為複雜,不只是技術問題。」
  • 無創檢測「低風險」仍生下病嬰 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
    來源:羊城晚報無創產前 基因檢測 有多準確?有產婦產前檢測顯示「低風險」,後生下病兒,華大基因回應稱,檢測準確率非100%,已告知技術局限性近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顯示「低風險」,產婦卻生下患唐氏症候群的病嬰,華大基因的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那麼,無創檢測在產前檢查中的定位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可以取代羊水穿刺等成為唐氏篩查的有效手段?對此,華大基因在其公告中對外界表示,無創檢測只是一種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而非產前診斷技術,存在假陰性的可能。
  • NIFTY®全因2.0正式上市 華大基因無創技術實現再次升級
    原標題:NIFTY®全因2.0正式上市 華大基因無創技術實現再次升級 近日,華大基因無創技術實現再次升級,在今年初發布的NIFTY®全因1.0基礎上,再次將產品升級至NIFTY®全因2.0版本。NIFTY®全因2.0的正式推出標誌著我國的無創技術可以首次實現通過一次性採集母體外周血,對胎兒從染色體到單基因疾病多方位的無創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