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回應《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2020-12-23 網易科技

(原標題:華大基因回應報導《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300676)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在上市儀式中,華大基因特意邀請了一位「唐寶寶」(唐氏症候群)參與敲鐘,代表受益於公司的用戶代表。上市一周年之際,「唐寶寶」話題卻將華大基因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提到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於2017年9月3日誕生了一名有缺陷和疾病的男嬰,根據男嬰母親描述,醫院醫生建議,產婦無需做傳統唐篩,直接做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並告知此檢查全面、先進,「準確率高達99.99%」。?

隨後,在多次檢查顯示胎兒多項指標異常的情況下,醫生均認為風險不大。最終,孕婦放棄了去做被認為「高風險致死率和感染率的檢查」的羊水穿刺檢查。然而,悲劇最後還是不幸發生,這名男嬰出生伴隨著「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腦發育不良」、「虹膜缺損」等一系列缺陷和疾病。

輿論發酵12個小時之後,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澄清公告。

華大基因稱,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直被明確定位為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適用人 群僅限於適合做唐氏篩查的人群,如果檢測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檢測結果雖為低 風險但檢測後出現產前診斷指徵還需要後續的產前診斷。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作為針對21號染色體、18號染色體和13號染色體非整 倍體異常的篩查手段,可能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

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衛計委關於規範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 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中對於開展無創基因檢測這一篩查技術做出了如下明確的要求,「告知本技術的檢出率、假陽性和假陰性率,強調檢測結果不是產前診斷結果,高風險結果必須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以確診,以及檢測費用及流程等」。?

《通知》還對對於常規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檢出率做了以下要求:21三體、18三體、13三 體的檢出率分別不低於95%、85%和70%,而非100%。

華大基因稱,嚴格遵守國家部門法規要求,在相關無創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告知了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範圍和技術局限性。由於無創基因檢測作為一項篩查技術存在假陰性的風險,為保障受檢者,華大基因為每一位受檢者購買檢測醫療保險。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 測(NIFTY)是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包括該產品在內的生物健康類產品營業收入佔總收入的54.21%,毛利率達到66.77%,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

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主要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提取游離DNA,採 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並結合生物信 息分析,評估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的 風險。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該產品適用於檢測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和13-三體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及其他染色體異常疾病,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已完成超過280萬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公司稱,檢出率和特異性均大於99%,檢出了3.8萬餘例染色體異常胎兒。

華大基因控股股東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7.18%;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汪建。2017年,華大基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98億元,比上一年增加19.66%。上市之初,華大基因被譽為「基因界騰訊」,近4個月時間,公司股價從13.6元/股的發行價拉升至245.10元/股,市值衝破千億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番質疑之前,華大基因另一波輿論尚未平息。此前的6月14日,天涯論壇註冊用戶「獨孤九劍王德明」還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300676)股價累計下跌逾15%。7月13日,華大基因報收102.56元,上漲0.21%。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姚立偉_NT6056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回應報導《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華大基因回應報導《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8-07-13 18:53 來源:
  • 華大回應「癌變門」:存在技術局限,但不予以賠償
    2018年7月,虎嗅網一篇《華大癌變》的文章,將華大基因扯入了輿論的旋渦。2018年8月1日,華大基因終於就「癌變門」等多個熱門話題,給予公眾正面回應。文章指出,湖南一名孕婦在做了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後,得到低風險的檢查結果。哪怕之後在醫院複查B超時,孕婦發現胎兒多項指標顯示異常,也因為被醫生告知「既然無創檢查顯示低風險,那麼問題應該不大」而放棄去做穿刺檢查,最終生下了13體異常兒。
  • 無創產篩存在誇大宣傳嫌疑 無創DNA檢測濫用 華大有責任
    7月13日,有媒體發布《華大癌變》一文,提出了對華大基因的質疑。該報導以湖南一個男嬰出生缺陷,引出對華大基因無創檢測在醫院中被過於推崇的批評,以及無創檢測效果宣傳的質疑,乃至對華大基因菸草業務的批判。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就今日廣泛傳播的《華大癌變》一文進行了回應。
  • 華大基因回應質疑: 「無創產檢並沒有被濫用」
    華大基因回應質疑: 「無創產檢並沒有被濫用」 2018-08-02截至2018年5月31日,華大基因為全球313萬餘名孕婦提供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約1.9萬孕婦因該項技術提早發現了胎兒21、18、13號染色體數目異常並採取了預防措施。  湖南長沙一名孕婦在經無創產前篩查之後生下問題男嬰,日前經媒體報導後,華大基因受到廣泛質疑。
  • 被「癌變」質疑的華大基因又將迎來這個關口
    忙著回應「癌變」質疑的華大基因又將迎來這個關口】7月13日,虎嗅網刊發了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NIPT,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以及相關業務提出質疑,將華大基因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華大是否「癌變」?
    7月14日(上周六),華大基因登錄A股一周年。本來,這是一個應該被慶祝的日子,誰曾想,就在周年到來的前一天,7月13日,虎嗅的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上瘋傳,將本就負面新聞不斷的華大一下子推上了輿論風口浪尖,也再次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鋪到了所有人面前。
  • 1.4億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7月3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醫檢」)成為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項目的中標單位,中標項目總預算為1.4億元。河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35萬人受益河北省政府採購網發布的中標公告顯示,河北省自今年4月1日啟動實施孕婦無創產前篩查項目,為轄區內孕婦(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每孕期免費提供一次產前基因篩查(或唐氏血清學篩查),檢測適宜孕周為12周-22+6周。
  • 「華大癌變」後續:華大基因一夜蒸發41億
    華大基因對此回應信息不實,雙方將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13日,《華大癌變》,再次將華大基因送上風口浪尖。據該文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華大癌變》藉此事件列舉了華大基因的「三宗罪」。第一,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宣稱「準確率達99.9%」,但實際結果並不是這樣。
  • 華大基因市值蒸發百億 無創檢測檢出率超99%遭疑
    此外,還有21隻概念股股價累計下跌,緊隨華大基因之後的分別是西隴科學、仟源醫藥、藥明康德、新開源、貝達藥業、海利生物、美康生物,累計跌幅都超過了5%。7月14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對媒體質疑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以及公司相關業務的報導進行了說明,稱公司嚴格遵守國家部門法規要求,在相關無創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告知了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範圍和技術局限性。
  • 5毫升血引發的產檢淚水:無創DNA篩查失靈?華大基因喊冤
    報導提及,B超復檢時仍顯示胎兒多項指標異常,但因連續3位醫生均建議不需要再做唐篩,直接做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並告知此檢查「準確率高達99.99%」。最終,孕婦放棄了可作為產前診斷的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和無創DNA檢查哪個更好?
  • 華大基因回應多項質疑
    8月1日,華大集團在深圳市舉辦第二期媒體開放日活動。針對近來外界關注的產檢風波、高層跳槽碧桂園、炒地等熱點話題,華大方面作出進一步回應。  「華大漏檢」有概念性錯誤  日前,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際網路不斷發酵,矛頭直指華大基因。
  • 洗冤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測未被濫用,研發成果相繼出爐
    7月13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並討論。作者以湖南家庭的遭遇為例,質疑以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準確性。華大基因是否真的存在過失?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指責有誤《華大癌變》的核心內容起始於一個男嬰伴隨著「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症候群」、「腦發育不良」、「虹膜缺損」等一系列缺陷和疾病降生。
  • 無創檢測「低風險」仍生下病嬰 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
    來源:羊城晚報無創產前 基因檢測 有多準確?有產婦產前檢測顯示「低風險」,後生下病兒,華大基因回應稱,檢測準確率非100%,已告知技術局限性近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其家庭向此前負責產檢的醫院及華大基因展開詰問和斥責。在做檢查時,望城婦幼的A醫生建議該產婦不需要再做唐篩,可直接做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並告知此檢查全面、先進,「準確率高達99.99%」。由於華大無創DNA檢查結果顯示「低風險」,上述醫院醫生認為無風險。
  • 華大基因發澄清公告:對產前基因檢測已提供充分風險提示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300676)發布公告,就《華大癌變》相關報導進行澄清。華大基因表示,相比傳統唐氏篩查技術而言,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下稱「NIPT」)具有高準確性的特點。
  • 華大基因就無創產前檢測發公開信,呼籲孕媽媽相信科技力量
    IT之家7月16日消息 此前,《華大癌變》一文對一位長沙出生的男嬰的遭遇進行梳理,這個男嬰的降生伴隨著疾病和缺陷,原因是孕檢時,依據醫生建議選擇了華大無創DNA檢查,結果顯示卻是「低風險」。15日,華大基因發表公開信,對長沙新生兒缺陷事件進行說明,華大基因稱,該案例並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之列。
  • 華大基因癌變:無創漏檢釀悲劇 胎兒發育現異常
    於是望城婦幼的A醫生建議,產婦不需要再做唐篩,直接做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並告知此檢查全面、先進,「準確率高達99.99%」。於是在醫生建議下,產婦選擇了華大無創DNA檢查,結果顯示「低風險」。醫生認為沒有異常。
  • 無創DNA檢測「低風險」卻生下病嬰,適用人群其實只有三類
    近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顯示「低風險」,產婦卻生下患唐氏症候群的病嬰,華大基因的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那麼,無創檢測在產前檢查中的定位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可以取代羊水穿刺等成為唐氏篩查的有效手段?
  • 無創產前篩查爭議持續 華大基因再次回應質疑
    再次回應舉報華大基因9月25日晚發布《關於網絡傳聞的說明公告》稱,華大基因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機構均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取得了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驗收合格證書,檢測所用設備、試劑和數據分析軟體均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註冊,從事檢測的實驗室人員均獲得臨床基因擴增檢驗技術培訓合格證書。
  • 華大基因飽受爭議 無創DNA檢測不應受傷
    點擊查看 華大基因近期麻煩不斷。湖南長沙一名孕婦經無創產前篩查之後生下問題男嬰,華大基因受到廣泛質疑。華大基因母公司華大集團8月1日再次召開媒體說明會,董事會秘書徐茜對此進一步回應稱,湖南產婦案例中「華大漏檢」的說法存在概念性錯誤,實際上該案例並不在華大的無創產前檢測範圍之內,因此也不存在對對方賠償的說法。華大基因: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處於風口浪尖的華大基因受到的質疑頗多,有質疑就有反駁,一場場論戰,相當精彩。
  • 華大基因回應「缺陷寶寶」:該案例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範圍
    連續幾日發酵後,華大基因對無創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公開辯護,並披露數據證明其高準確性。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在產前曾做華大無創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