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是2019年10月的最後一天,但是對於大眾品牌而言,從這一天開始,它會是一個新的起點。10月31日,大眾汽車在廣州的「小蠻腰」將大眾品牌全新品牌設計和標識在國內正式發布,而在這場名為「遇見新大眾」的活動中,我們不僅遇見了大眾新標,還遇見了大眾的純電平臺MEB平臺以及該平臺之下將會誕生的幾款純電車型。
大眾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車企,在中國是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的一個汽車品牌,大眾在中國可以從桑塔納開始說起,緊接著是捷達,隨後有邁騰和帕薩特,這每一款經典的誕生,實際上都是大眾見證了中國移動出行的進步乃至於整個社會的進步。
而現在,消費者需求在變,90後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軍,大眾也需要適時而變來與時代下的新人類搭建聯繫,這就是在2019年,大眾有了新的戰略調整。為了迎接新的的階段,品牌形象也隨之升級。
關於品牌升級,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組數字,中國有大眾經銷商2100家,需要更換實體新標有13000個,這是一個龐大的數據,但是全球首個經銷商標識更換也已經完成,同樣發生在中國,就在天津。
現場大眾也為我們展現了更換新標之後,即將由一汽大眾發布的一款全新的小型SUV,名為TACQUA,中文名為「探影」。而上汽大眾在換標後的首款車型為一款大型豪華商務MPV,英文名為Viloran,它將會在廣州車展上進行全球首秀。
當然,探影並不是今天這臺戲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將產於大眾純電平臺MEB平臺的幾款大眾全新的純電車型。
說這新車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大眾的MEB平臺,以往在大眾的MQB平臺之下誕生了很多的經典之作,但是從MEB平臺開始,大眾正式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一個圍繞打造「適合所有人0排放出行」的產品階段。
這個平臺之下可以擁有更闊綽的內部空間,後輪驅動能帶來卓越的駕駛體驗,它可以生產一般的轎車,SUV,MPV,乃至公交車,並且在這個平臺上還可以做更多的延展,比如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相互兼容。它還可以提供電池的擴展,有適合常規使用的、短途以及長途,最大的續航可達到580公裡。
關於這個全新的平臺,我們再來分享幾個數據。目前大眾有2座MEB工廠,分別在安亭和佛山,在2020年開始生產,計劃到2025年全球生產1000000輛MEB車型,其中2/3將產自中國。
那麼,MEB平臺之下到底有一些什麼車呢?
這一次大眾一口氣帶來了6款車,其中已經確定會在12個月內會實現國產的就是正中這臺ID.初見。
ID.初見是以前曾經與大家見過面的ID.4,一款純電緊湊型SUV,整車尺寸:4565*1845*1621mm,軸距2765mm;國產後會推出兩款不同動力的車型,分別搭載55kWh,83kWh電池組,最大續航分別為350km和480km。
另外一款重磅車是即將亮相11月廣州車展的一款車,名為ID.3,它的國內量產車型未來將在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投產。
最後還是要來和大家分享一組數據,大眾計劃在2023年之前,ID家族會在國內市場至少推出10款國產車型,除了國產的部分,也還會有SUV、跨界車以及兩廂車以進口的方式出現在廣大消費者的面前。而到了2025年,基於MEB平臺,大眾將在全球量產33款車純電汽車。
即便是大眾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但是中國市場對於大眾而言依舊是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