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在漢朝達到了高峰,一般認為是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那麼怎麼理解「蠶頭燕尾」?
意思就是起筆蠶頭收筆燕尾 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逆)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一種近似蠶頭的形狀。「收筆燕尾」,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下面我就從筆畫的寫法上分析如何運筆,及表達出美感來。
一、點畫。 隸書的點有很多變化,起筆要求藏鋒逆入,出鋒根據各點的不同形態而變化,隸書的點畫有中點、上點、左點、右點和橫點。點畫要想寫的飽滿就必須多練習多讀貼,把點畫寫的生動而且要富於變化。
二、橫畫。橫畫是隸書中最基本的筆畫,藏頭裹尾,藏鋒逆入,切忌頓頭。運筆首先將筆逆鋒向左行,筆鋒回折向右,稍微停頓輕提向左回收。只要穩筆前行,就會穩健秀美。
豎畫是橫畫的旋轉。 捺與長橫的寫法相似,只是筆勢向右下,較橫更舒展。
三、捺畫。分平捺和斜捺,可以叫燕尾,是顯示隸書中最主要的筆畫,落筆藏鋒逆入,中鋒向右斜下行,鋒芒穩重有力度,並逐步達到尾端。
四、波畫。波畫是隸書中的主要特徵,起筆較重,收筆下按後向右提筆,形成重蠶頭燕尾,一波三折。以達到出鋒飽滿有力,波畫要有抑揚俯仰之勢,這樣會體現特殊的美感。
這篇文章我寫很長時間,為了讓朋友們很好的更快的了解學習隸書的用筆。隸書穩重厚實的美感學習過程中會讓你喜歡上這種字體的。謝謝大家的支持點讚。我是書法大樹。